資源簡介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復習后四 (1.中國共產黨的哪次會議決定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中共三大確聯孫”)。2.國共合作的基礎是:( )(“兩聯扶助三民新”),具體是指:( )、( )、( )(“兩聯扶助三民新”)。3.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事件是:( )(“國黨一大合作立”)。4.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創辦的軍校是:( )(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廣州建”)。5.北伐戰爭的對象是:( )、( )、( )(“十萬兵伐孚芳霖”),初期的主要戰場是:( )、( )(“戰場激烈兩湖主”)。6.北伐軍中被稱為“鐵軍”的是:( ),為其做出重大貢獻的是:( )(“汀賀雙橋葉鐵軍”)。7.共產黨為迎接北伐軍進入上海而發動的重要工人起義是:( )(“上海起義武工人”)。8.蔣介石發動的反革命政變是:( ),之后建立的政府是:( )(“南京政府名統臨”)。9.標志著南京政府在名義上統一全國的事件是:( )(“東北易幟少帥事”)。10.我國的建軍節是為了紀念哪次起義?( )(“中共反抗南昌義”)。11.毛澤東在哪次會議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 )(“八七會開毛漢口”),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的事件是:( )(“三灣改編黨領軍”),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會議是:( )(“黨軍兩建古田確”),一次生死攸關轉折點的會議是:( )(“東諫攻弱貴州進,強渡烏江遵義忙”),被毛澤東同志稱為“進京趕考”的會議是:( )(“七屆二中趕考事,勿學闖王功業空”)。12.最先打出“工農革命軍”旗幟的人物是:( ),起義是:( )(“武裝斗爭秋收續”)。13.紅軍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 )(“繼而南下井岡據”),面積最大的是:( )(“最大中央贛閩西”)。14.井岡山道路是:( )。15.井岡山會師后組建的軍隊工農紅軍第四軍的軍長是:( ),黨代表是:( )。16.工農武裝割據得以生存的三大基礎分別是:( )、( )、( )(“土革游斗生存基”)。17.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定都在:( )(“瑞都毛席蘇埃立”),主席是:( )(“瑞都毛席蘇埃立”)。18.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時的指揮者是:( )(“博古李德國門御”)。19.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被迫進行的戰略轉移是:( ),長征途中哪一戰役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 )(“四渡赤水亂敵策”),長征中的哪一事件后紅軍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 )(“北上跳圍金沙江”),紅軍長征中的哪一事件使他們避免了成為“石達開第二”?( )(“瀘定橋奪雪草過”),標志著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結束的事件是:( )(“破臘吳鎮聚丹長”),標志著紅軍長征全部勝利結束的事件是:( )(“一載會寧三軍會”),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中的“三大主力”是指:( )、( )、( )。20.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或局部抗戰的開始是:( )(“九一八事中國恥”),標志著我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的事件是:( )(盧溝橋事變)(“盧溝橋名七七事變”)。)單元基礎知識總結(練習版)(21.九一八事變時違背張學良命令率軍抵抗日軍進攻的著名東北軍愛國將領是:( )(“少帥入關馬孤戰”),抗日戰爭時期活躍于冀中平原的抗日武裝—回民支隊的領導者是:( )(“張左殉國馬齋延”)。22.日本侵略我國后先后扶持建立的偽政權是:( )(長春)(“溥儀受扶再登位,偽滿國建都長春”)和( )(南京)(“汪衛投敵偽府建”)。23.東北各族民眾與未撤走的東北軍愛國官兵組織的抵抗日軍侵略的軍隊是:( )(“血性官兵義勇組”),它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最后統一整編為:( )(楊靖宇)(“靖宇合其抗聯軍”)。24.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為抗日做出的努力有:①( )(“八一宣言倡對外”);②( )(“瓦窯堡確統戰針”)。25.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劃的吞并我國領土的陰謀活動是:( )(“華北自治五欲去”),這直接引發了哪場愛國運動?( )(“一二九起愛國心”)。26.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的標志是:( )(“張楊兵諫西安變”),正式建立的標志是:( )(“統戰正建在宣言”)。27.揭開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的事件是:( )(張學良和楊虎城)(“張楊兵諫西安變”)。28.全民族抗戰開始后為保衛北平犧牲的國民黨二十九愛國將領是:( )(“趙佟二將以身捐”),凇滬會戰中率軍在寶山抵抗日軍最終全部壯烈犧牲的愛國將領是:( )(“姚營寶山皆壯烈”),率軍堅守四行倉庫給敵于重創的愛國將領是:( )(“四行八百謝晉元”)。29.國共第二次合作后北方的工農紅軍主力被改編為:( )(“新四八路南北編”),總指揮是:( )(“葉朱彭領入敵后”),副總指揮是:( )(“葉朱彭領入敵后”),南方八省游擊隊被改編為:( )(“新四八路南北編”),軍長是:( )(“葉朱彭領入敵后”)。30.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迷夢的會戰是:( )(“淞滬鏖兵敵夢破”),中日戰爭在哪次會戰后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 )(“相持到來功武漢”),幾乎全殲日軍整個師團的大捷是:( )(武漢會戰)(“萬家嶺贛七四強”),1941年在英美盟軍接連敗退時我國取得的抗日的重大勝利是:( )(“薛岳長沙如虎立”),1944年由于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而遭到重大失敗的戰役是:( )(“豫湘桂潰千里涼”)。31.國家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公祭日與哪件事有關?( )(“屠殺六周民族痛”),屠殺人數達:( )。32.國民政府首都南京淪陷后將哪里定為陪都?( )(“南京淪陷重慶遷”)。33.抗戰以來我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是:( )(李宗仁)(“徐州名成臺兒莊”),我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是:( )(林彪一一五師)(“林彪首捷平型關”)。34.針對國民黨內流行的“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觀點毛澤東發表了:( )(“毛氏持久抗戰論”)。35.抗日戰爭時期,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是:( )(“敵后中樞圣延安”)。36.1941年9月在反掃蕩中為掩護群眾和主力撤退而與日軍浴血奮戰最后跳崖的八路軍英雄是:( )(“五壯士名狼牙山”)。37.為了消滅抗日根據地,日軍實行的依托公路、鐵路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封鎖和蠶食的政策是:( )(“多田囚籠欲分我”),為反擊此政策八路軍在彭德懷領導下發動了:( )(“百團大戰交通殘”)。38.重慶談判后國共雙方簽訂的和平建國的協定是:( )(“雙十協定國共簽”)。39.抗戰勝利后為我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一線曙光的事件是:( )(“蔣邀潤之重慶談”;“政協會開和再確”)。)(40.內戰爆發的標志是:( )(“內爆中原墨未干”)。41.國民黨全面進攻達到最高峰的事件是:( )(“續占張口高峰至”)。42.毛澤東同志在大革命時期的八七會議上提出的著名論斷是:( )(“政權自古出槍桿”),內戰時期提出的著名論斷是:( )(“紙上老虎毛氏宣”)。43.1947年國民黨發動重點進攻的兩個地區是:( )和( )(“全面轉重陜魯堅”)。44.粉碎國民黨對山東解放區重點進攻的戰役是:( )(“粟打孟崮七四殲”)。45.在山東解放區被殲滅的國民黨王牌主力是:( )(“粟打孟崮七四殲”)。46.解放戰爭期間被毛澤東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巾幗英雄是:( )(“巾幗灑血解放助,題詞偉大劉胡蘭”)。47.抗戰勝利后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的變化是:( )。48.1947年中國共產黨頒布的關于土地政策的重要文件是:( )(“抗戰勝利土改興,大綱依貧雇團中”)。49.標志著人民解放軍開始戰略進攻的事件是:( )(“劉鄧大軍挺千里,序幕揭開戰略攻”)。50.解放戰爭中舍身炸碉堡的戰斗英雄是:( )(“董瑞舍身碉堡炸”)。51.解放軍發動的三大戰役是:( )、( )和( )(“三大戰役遼淮平”)。52.解放軍完成關門打狗的戰術是先攻下了:( )(“前關打狗錦州下”)。53.被陳毅元帥稱為“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勝利”的戰役是:( )。54.解放軍通過哪次戰役占領了國民黨首都南京?( )(“宜將剩勇渡江去,百萬雄師占南京”)。55.我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時間是:( )(“洋務運動民資生”)。56.這一時期提倡“實業救國”創辦南通大生紗廠的狀元實業家是:( )(“狀元張謇紗廠創”)。57.我國民族工業發展的“短暫的春天”的時期是:( )(“短暫春天一戰中”)。58.我國民族工業當時收到哪三重大山的壓迫?( )、( )和( )(“三重大山帝官封”)。59.這一時期民族風情的服裝是:( )(“旗袍中山裝仍在”)。60.從總體上看,我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特征是:( )(“多元發展新舊呈”)。61.百日維新期間創辦的我國新式學堂是:( )(“百日維新京堂誕”)。62.科舉制度廢除的時間是:( )(“一九零五科舉廢,延續千年壽正寢”)。63.我國近代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 )(“上海申報外國創,近代最長中國臨”)。64.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是:( )(“商務印書館夏立”)。65.魯迅的哪篇小說成為討伐封建主義的檄文?( )(“巴家老駱魯狂人”)。66.魯迅的哪篇小說深刻剖析了整個民族的精神弱點,成為批判國民性問題的經典之作?( )。67.這一時期的畫家擅長畫蝦的是:( ),擅長畫馬融合中西畫法的是:( )(“齊蝦白馬伯樂事”)。68.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詞是:( ),作曲是:( )(“義曲田聶國歌新”)。69.抗日戰爭時期,冼星海的哪一作品大氣磅礴地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拼搏精神?( )(“黃唱磅礴出星海”)。)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復習后四 (1.中國共產黨的哪次會議決定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中共三大(“中共三大確聯孫”)。2.國共合作的基礎是:“新三民主義”(“兩聯扶助三民新”),具體是指: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兩聯扶助三民新”)。3.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事件是:國民黨一大的召開(“國黨一大合作立”)。4.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創辦的軍校是:黃埔軍校(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廣州建”)。5.北伐戰爭的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十萬兵伐孚芳霖”),初期的主要戰場是:湖南、湖北(“戰場激烈兩湖主”)。6.北伐軍中被稱為“鐵軍”的是: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為其做出重大貢獻的是:葉挺獨立團(“汀賀雙橋葉鐵軍”)。7.共產黨為迎接北伐軍進入上海而發動的重要工人起義是: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上海起義武工人”)。8.蔣介石發動的反革命政變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后建立的政府是:南京國民政府(“南京政府名統臨”)。9.標志著南京政府在名義上統一全國的事件是:1928年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東北易幟少帥事”)。10.我國的建軍節是為了紀念哪次起義?南昌起義(“中共反抗南昌義”)。11.毛澤東在哪次會議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八七會議(“八七會開毛漢口”),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的事件是:三灣改編(“三灣改編黨領軍”),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會議是:古田會議(“黨軍兩建古田確”),一次生死攸關轉折點的會議是:遵義會議(“東諫攻弱貴州進,強渡烏江遵義忙”),被毛澤東同志稱為“進京趕考”的會議是:七屆二中全會(“七屆二中趕考事,勿學闖王功業空”)。12.最先打出“工農革命軍”旗幟的人物是:毛澤東,起義是:秋收起義(“武裝斗爭秋收續”)。13.紅軍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繼而南下井岡據”),面積最大的是:中央革命根據地(“最大中央贛閩西”)。14.井岡山道路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15.井岡山會師后組建的軍隊工農紅軍第四軍的軍長是:朱德,黨代表是:毛澤東。16.工農武裝割據得以生存的三大基礎分別是: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根據地建設(“土革游斗生存基”)。17.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定都在:江西瑞金(“瑞都毛席蘇埃立”),主席是:毛澤東(“瑞都毛席蘇埃立”)。18.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時的指揮者是:博古和李德(“博古李德國門御”)。19.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被迫進行的戰略轉移是:長征,長征途中哪一戰役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四渡赤水(“四渡赤水亂敵策”),長征中的哪一事件后紅軍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巧渡金沙江(“北上跳圍金沙江”),紅軍長征中的哪一事件使他們避免了成為“石達開第二”?飛奪瀘定橋(“瀘定橋奪雪草過”),標志著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結束的事件是:吳起鎮勝利會師(“破臘吳鎮聚丹長”),標志著紅軍長征全部勝利結束的事件是: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一載會寧三軍會”),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中的“三大主力”是指: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20.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或局部抗戰的開始是: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中國恥”),標志著我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的事件是: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盧溝橋名七七事變”)。)單元基礎知識總結(答案版)(21.九一八事變時違背張學良命令率軍抵抗日軍進攻的著名東北軍愛國將領是:馬占山(“少帥入關馬孤戰”),抗日戰爭時期活躍于冀中平原的抗日武裝—回民支隊的領導者是:馬本齋(“張左殉國馬齋延”)。22.日本侵略我國后先后扶持建立的偽政權是:溥儀偽滿洲國(長春)(“溥儀受扶再登位,偽滿國建都長春”)和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南京)(“汪衛投敵偽府建”)。23.東北各族民眾與未撤走的東北軍愛國官兵組織的抵抗日軍侵略的軍隊是:抗日義勇軍(“血性官兵義勇組”),它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最后統一整編為:東北抗日聯軍(楊靖宇)(“靖宇合其抗聯軍”)。24.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為抗日做出的努力有:①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八一宣言倡對外”);②瓦窯堡會議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瓦窯堡確統戰針”)。25.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劃的吞并我國領土的陰謀活動是:“華北自治運動”(“華北自治五欲去”),這直接引發了哪場愛國運動?一二·九運動(“一二九起愛國心”)。26.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的標志是: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張楊兵諫西安變”),正式建立的標志是:國共合作宣言的發表(“統戰正建在宣言”)。27.揭開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的事件是: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張學良和楊虎城)(“張楊兵諫西安變”)。28.全民族抗戰開始后為保衛北平犧牲的國民黨二十九愛國將領是:佟麟閣和趙登禹(“趙佟二將以身捐”),凇滬會戰中率軍在寶山抵抗日軍最終全部壯烈犧牲的愛國將領是:姚子青(“姚營寶山皆壯烈”),率軍堅守四行倉庫給敵于重創的愛國將領是:謝晉元(“四行八百謝晉元”)。29.國共第二次合作后北方的工農紅軍主力被改編為:八路軍(“新四八路南北編”),總指揮是:朱德(“葉朱彭領入敵后”),副總指揮是:彭德懷(“葉朱彭領入敵后”),南方八省游擊隊被改編為:新四軍(“新四八路南北編”),軍長是:葉挺(“葉朱彭領入敵后”)。30.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迷夢的會戰是:淞滬會戰(“淞滬鏖兵敵夢破”),中日戰爭在哪次會戰后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武漢會戰(“相持到來功武漢”),幾乎全殲日軍整個師團的大捷是:萬家嶺大捷(武漢會戰)(“萬家嶺贛七四強”),1941年在英美盟軍接連敗退時我國取得的抗日的重大勝利是:第三次長沙會戰(“薛岳長沙如虎立”),1944年由于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而遭到重大失敗的戰役是:豫湘桂戰役(“豫湘桂潰千里涼”)。31.國家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公祭日與哪件事有關?南京大屠殺(“屠殺六周民族痛”),屠殺人數達:30萬以上。32.國民政府首都南京淪陷后將哪里定為陪都?重慶(“南京淪陷重慶遷”)。33.抗戰以來我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是:臺兒莊戰役(李宗仁)(“徐州名成臺兒莊”),我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是:平型關大捷(林彪一一五師)(“林彪首捷平型關”)。34.針對國民黨內流行的“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觀點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毛氏持久抗戰論”)。35.抗日戰爭時期,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是:延安(“敵后中樞圣延安”)。36.1941年9月在反掃蕩中為掩護群眾和主力撤退而與日軍浴血奮戰最后跳崖的八路軍英雄是:狼牙山五壯士(“五壯士名狼牙山”)。37.為了消滅抗日根據地,日軍實行的依托公路、鐵路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封鎖和蠶食的政策是:囚籠政策(“多田囚籠欲分我”),為反擊此政策八路軍在彭德懷領導下發動了:百團大戰(“百團大戰交通殘”)。38.重慶談判后國共雙方簽訂的和平建國的協定是:“雙十協定”(“雙十協定國共簽”)。39.抗戰勝利后為我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一線曙光的事件是:重慶談判和政協會議的召開(“蔣邀潤之重慶談”;“政協會開和再確”)。)(40.內戰爆發的標志是:國民黨軍隊進攻中原解放區(“內爆中原墨未干”)。41.國民黨全面進攻達到最高峰的事件是:國民黨軍隊占領張家口(“續占張口高峰至”)。42.毛澤東同志在大革命時期的八七會議上提出的著名論斷是:“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政權自古出槍桿”),內戰時期提出的著名論斷是: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紙上老虎毛氏宣”)。43.1947年國民黨發動重點進攻的兩個地區是:陜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全面轉重陜魯堅”)。44.粉碎國民黨對山東解放區重點進攻的戰役是:孟良崮戰役(“粟打孟崮七四殲”)。45.在山東解放區被殲滅的國民黨王牌主力是:整編第七十四師(“粟打孟崮七四殲”)。46.解放戰爭期間被毛澤東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巾幗英雄是:劉胡蘭(“巾幗灑血解放助,題詞偉大劉胡蘭”)。47.抗戰勝利后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的變化是:由減租減息改為耕者有其田。48.1947年中國共產黨頒布的關于土地政策的重要文件是:《中國土地法大綱》(“抗戰勝利土改興,大綱依貧雇團中”)。49.標志著人民解放軍開始戰略進攻的事件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劉鄧大軍挺千里,序幕揭開戰略攻”)。50.解放戰爭中舍身炸碉堡的戰斗英雄是:董存瑞(“董瑞舍身碉堡炸”)。51.解放軍發動的三大戰役是: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三大戰役遼淮平”)。52.解放軍完成關門打狗的戰術是先攻下了:錦州(“前關打狗錦州下”)。53.被陳毅元帥稱為“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勝利”的戰役是:淮海戰役。54.解放軍通過哪次戰役占領了國民黨首都南京?渡江戰役(“宜將剩勇渡江去,百萬雄師占南京”)。55.我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時間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洋務運動民資生”)。56.這一時期提倡“實業救國”創辦南通大生紗廠的狀元實業家是:張謇(“狀元張謇紗廠創”)。57.我國民族工業發展的“短暫的春天”的時期是:一戰期間(“短暫春天一戰中”)。58.我國民族工業當時收到哪三重大山的壓迫?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三重大山帝官封”)。59.這一時期民族風情的服裝是:中山裝和旗袍(“旗袍中山裝仍在”)。60.從總體上看,我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特征是:新舊并呈、多元發展(“多元發展新舊呈”)。61.百日維新期間創辦的我國新式學堂是:京師大學堂(“百日維新京堂誕”)。62.科舉制度廢除的時間是:1905年(“一九零五科舉廢,延續千年壽正寢”)。63.我國近代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申報》(“上海申報外國創,近代最長中國臨”)。64.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是:商務印書館(“商務印書館夏立”)。65.魯迅的哪篇小說成為討伐封建主義的檄文?《狂人日記》(“巴家老駱魯狂人”)。66.魯迅的哪篇小說深刻剖析了整個民族的精神弱點,成為批判國民性問題的經典之作?《阿Q正傳》。67.這一時期的畫家擅長畫蝦的是:齊白石,擅長畫馬融合中西畫法的是:徐悲鴻(“齊蝦白馬伯樂事”)。68.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詞是:田漢,作曲是:聶耳(“義曲田聶國歌新”)。69.抗日戰爭時期,冼星海的哪一作品大氣磅礴地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拼搏精神?《黃河大合唱》(“黃唱磅礴出星海”)。)(【附錄】:《歷史知識口訣速記》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中共三大確聯孫,為幫別黨棄己身。國黨一大合作立,兩聯扶助三民新。黃埔軍校廣州建,孫總蔣校主任恩。六期學子涌熱血,十萬兵伐孚芳霖。戰場激烈兩湖主,汀賀雙橋葉鐵軍。農民運動毛彭領,上海起義武工人。蔣汪叛變屠刀舉,寧漢合流時局昏。東北易幟少帥事,南京政府名統臨。第16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國民黨叛屠戮逼,中共反抗南昌義。周賀葉朱劉為首,打響頭槍建軍記。八七會開毛漢口,武裝斗爭秋收續。政權自古出槍桿,敵強轉山長沙棄。三灣改編黨領軍,繼而南下井岡據。朱陳來會農村雄,土革游斗生存基。劉彭鄧徐各地建,最大中央贛閩西。黨軍兩建古田確,星火燎原使心齊。武裝割據紅全國,瑞都毛席蘇埃立。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毛領紅軍破敵強,捉贊霧滿罩龍崗。博古李德國門御,死打硬拼折廣昌。被迫轉移沖四道,血戰湘江脊梁傷。東諫攻弱貴州進,強渡烏江遵義忙。生死攸關黨軍救,繼秦洛甫周毛王。四渡赤水亂敵策,北上跳圍金沙江。瀘定橋奪雪草過,破臘吳鎮聚丹長。一載會寧三軍會,長征精神永傳揚。第18課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田中奏折世界吞,朝鮮已占東北侵。九一八事中國恥,反法幕開抗日臨。少帥入關馬孤戰,錦繡河山四月淪。溥儀受扶再登位,偽滿國建都長春。血性官兵義勇組,靖宇合其抗聯軍。華北自治五欲去,一二九起愛國心。八一宣言倡對外,瓦窯堡確統戰針。張楊兵諫西安變,內戰停止時局新。第19課 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盧溝橋名七七變,二九大刀雄哲元。宛平軍人顯熱血,趙佟二將以身捐。國共合作齊抗日,新四八路南北編。葉朱彭領入敵后,統戰正建在宣言。淞滬鏖兵敵夢破,精銳盡毀時局艱。姚營寶山皆壯烈,四行八百謝晉元。唐氏生智不堪用,南京淪陷重慶遷。屠殺六周民族痛,斃谷稍安雨花前。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國民黨統正面抗,徐州名成臺兒莊。浴血殺寇捷最大,李氏宗仁桂軍狼。傾巢對日武漢會,以水代兵河南殃。山湖江托逐次御,萬家嶺贛七四強。薛岳長沙如虎立,天爐戰法殲敵忙。中國遠征緬甸進,救英脫困仁安羌。相持懈日緊反共,豫湘桂潰千里涼。屢敗仍顯民族血,蔣庸英烈萬古長。第21課 敵后戰場的抗戰紅軍改編八路傳,林彪首捷平型關。毛氏持久抗戰論,亡國速勝皆妄言。晉察冀立點星火,敵后中樞圣延安。兩地破水麻敵對,五壯士名狼牙山。主減農交生產號,精兵簡政固政權。反法西斯世界事,加白印柯國際援。多田囚籠欲分我,百團大戰交通殘。全國軍民因此振,中流砥柱國之肩。)(第22課 抗日戰爭的勝利相持到來功武漢,日軍盡疲方向轉。誘蔣攻共經濟奪,汪衛投敵偽府建。國黨對新搞摩擦,奇冤一葉皖南變。日偽頑合欲困我,大生產開衣食全。多少英雄灑熱血,張左殉國馬齋延。七大毛思黨章進,美核廣崎捷蘇聯。十四載苦九三記,何欽躬日降書端。近代抗外首勝事,共后砥柱國在前。第23課 內戰爆發抗戰勝后路何延?蔣邀潤之重慶談。彌天大勇山城落,雙十協定國共簽。政協會開和再確,內爆中原墨未干。續占張口高峰至,紙上老虎毛氏宣。運動破敵國軍挫,全面轉重陜魯堅。彭取三捷延安復,粟打孟崮七四殲。三下四保民聯事,東北破局全國掀。巾幗灑血解放助,題詞偉大劉胡蘭。第24課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抗戰勝利土改興,大綱依貧雇團中。農民翻身把歌唱,解放軍強后勤贏。劉鄧大軍挺千里,序幕揭開戰略攻。董瑞舍身碉堡炸,三大戰役遼淮平。前關打狗錦州下,中靠獨輪后和成。自此國軍失半壁,主力被殲退南窮。七屆二中趕考事,勿學闖王功業空。宜將剩勇渡江去,百萬雄師占南京。第25課 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洋務運動民資生,甲午之后洋商涌。狀元張謇紗廠創,實業救國道路興。民國頒法熱潮促,短暫春天一戰中。紡織面粉發最快,三重大山帝官封。夾縫榮氏侯盧立,輕工小少布不衡。新式交通西方進,錢塘江橋茅以升。剪辮易服纏足廢,崇洋逐新各面傾。旗袍中山裝仍在,多元發展新舊呈。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洋務福政館同文,南洋公學甲午身。百日維新京堂誕,根正北大領乾坤。一九零五科舉廢,延續千年壽正寢。上海申報外國創,近代最長中國臨。商務印書館夏立,中華書局盛而今。郭女茅子曹雷雨,巴家老駱魯狂人。齊蝦徐馬伯樂事,中西后田愚動神。黃唱磅礴出星海,義曲田聶國歌新。工農兵主延安會,白毛女唱人鬼分。定歌無有皆首部,十馬漁光趙周尊。)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拔高復習(中共會議篇)(答案版)時間 代表 地點 內容 意義或影響中共一大 ① 毛澤東董必武李達、馬林 等 上海、浙江嘉興南湖紅船 ①確定黨的名稱為:②; ②通過第一個綱領,明確黨的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③; ③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 ④; ④成立黨的中央領導機構:⑤,⑥當選為中央局書記 ①⑦ ; ②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是偶然的,是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中共二大 1922年7月 上海 ①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⑧; ②同時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規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壓迫,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⑨中共三大 1923年6月 ①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 ⑩; ②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把國民黨改造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同盟。八七會議 毛澤東等 漢口 ①; ②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起義; ③毛澤東提出:的著名論斷。古田會議 1929年12月 福建上杭縣 確立了的原則遵義會議 1935年1月 博古、李德、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周恩來 等 貴州遵義 ①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取消了的軍事最高指揮權。 補充內容: ①張聞天替博古負總責; ②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負責軍事。 ①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②。七大 1945年4—6月 毛澤東等 延安 ①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特別是總結了的豐富經驗,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②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關,毛澤東在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 ③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 ①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 ②。1949年3月 毛澤東等 河北西柏坡 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向城市,必須學會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恢復與發展生產是城市工作的中心; ②把中國逐漸由落后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是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 ③全黨同志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此次會議被稱為“進京趕考”的會議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拔高復習(中共會議篇)(答案版)時間 代表 地點 內容 意義或影響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 毛澤東董必武李達、馬林 等 上海、浙江嘉興南湖紅船 ①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 ②通過第一個綱領,明確黨的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 ③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 ④成立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當選為中央局書記 ①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 ②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是偶然的,是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中共二大 1922年7月 上海 ①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②同時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規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壓迫,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中共三大 1923年6月 ①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②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把國民黨改造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同盟。八七會議 1927年8月7日 毛澤東等 漢口 ①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 ②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起義; ③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古田會議 1929年12月 福建上杭縣 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遵義會議 1935年1月 博古、李德、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周恩來 等 貴州遵義 ①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取消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 補充內容: ①張聞天替博古負總責; ②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負責軍事。 ①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②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七大 1945年4—6月 毛澤東等 延安 ①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特別是總結了抗日戰爭的豐富經驗,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②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關,毛澤東在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 ③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 ①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 ②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七屆二中全會 1949年3月 毛澤東等 河北西柏坡 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向城市,必須學會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恢復與發展生產是城市工作的中心; ②把中國逐漸由落后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是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 ③全黨同志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此次會議被稱為“進京趕考”的會議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拔高復習(國民大革命篇)(練習版)時間 人物 地點 對象 意義或影響黃埔軍校 1924年5月 孫中山蔣介石周恩來等 廣州 黃埔 ①①; ②②。北伐戰爭 1926年 蔣介石葉挺、 等 湖南、湖北、浙江、江蘇、等 ①③; ②④; ③⑤。 ①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震動全國; ②促進了工農運動的蓬勃發展; ③最終名義上統一了全國。南昌起義 ⑥ 周恩來賀龍、 葉挺、 朱德、 劉伯承等 南昌 國民黨反動派 ①⑦; ②⑧。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7年10月 毛澤東等 井岡山 ①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②⑨。長征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毛澤東博古、李德、周恩來等 ⑩出發—陜北 沖破四道封鎖線—血戰湘江—突破烏江—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突破天險臘子口—吳起鎮會師— ① ; ②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拔高復習(國民大革命篇)(答案版)時間 人物 地點 對象 意義或影響黃埔軍校 1924年5月 孫中山蔣介石周恩來等 廣州 黃埔 ①培養出大批軍事政治人才; ②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隨后的北伐戰爭作了準備。北伐戰爭 1926年 蔣介石葉挺、 等 湖南、湖北、浙江、江蘇、等 ①吳佩孚; ②孫傳芳; ③張作霖。 ①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震動全國; ②促進了工農運動的蓬勃發展; ③最終名義上統一了全國。南昌起義 1927年8月1日 周恩來賀龍、 葉挺、 朱德、 劉伯承等 南昌 國民黨反動派 ①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②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7年10月 毛澤東等 井岡山 ①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②拉開了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建立根據地的序幕。長征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毛澤東博古、李德、周恩來等 江西瑞金出發—陜北 沖破四道封鎖線—血戰湘江—突破烏江—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突破天險臘子口—吳起鎮會師—甘肅會寧三大主力會師 ①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②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拔高復習(抗日戰爭篇)(練習版)時間 人物 地點 原因(借口) 意義或影響九一八事變 ① 東北 沈陽 ② ①③; ②④ 。一二·九運動 1935年12月9日 北平 學生 北平 日本策劃⑤,造成華北危機。 ①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圖吞并華北的陰謀; ②⑥; ③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西安 事變 ⑦ ⑧ ⑨ 陜西 西安 ①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②⑩上升,抗日情緒高漲。 ①; ②。七七 事變 北平 宛平城事件 。淞滬 會戰 1937年8月 上海 虹橋機場事件 ①; ②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臺兒莊戰役 1938年3月 臺兒莊 ①; ②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武漢 會戰 1938年6—10月 武漢、江西 萬家嶺 ①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 ②。平型關大捷 1937年9月 平型關 ①; ②。《論持久戰》 1938年 《亡國論》與《速勝論》甚囂塵上 ①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總方針; ②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百團 大戰 1940年8月 敵后抗日革命根據地 原因:日軍“”的封鎖使根據地日益困難; 目標: ①; ②; ③。抗日戰爭的勝利 ①; ②; ③國民黨領導的的抗戰; ④共產黨領導的的抗戰。 ⑤蘇聯消滅盤踞在我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 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①; ②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 ③中國戰場是是世界反反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 ④。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拔高復習(精神整合篇)(練習版)精神五四精神 ①; ②;紅船精神 ①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 ②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 ③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建黨精神 ①, ②, ③, ④。井岡山精神 ①; ②; ③。長征精神 ①以苦為樂、不畏艱險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②不怕犧牲、百折不撓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③艱苦奮斗、團結協作、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精神。延安精神 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 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③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精神。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拔高復習(抗日戰爭篇)(答案版)時間 人物 地點 原因(借口) 意義或影響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 東北 沈陽 “柳條湖事件” ①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 ②從此,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一二·九運動 1935年12月9日 北平 學生 北平 日本策劃“華北自治運動”,造成華北危機。 ①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圖吞并華北的陰謀; ②打擊了國民政府對日妥協的政策; ③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西安 事變 1936年12月12日 張學良楊虎城 陜西 西安 ①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②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情緒高漲。 ①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②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七七 事變 1937年7月7日 趙登禹佟麟閣 北平 宛平城事件 標志著全民族抗戰的開始。淞滬 會戰 1937年8月 姚子青謝晉元 上海 虹橋機場事件 ①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 ②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臺兒莊戰役 1938年3月 李宗仁 臺兒莊 ①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 ②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武漢 會戰 1938年6—10月 武漢、江西 萬家嶺 ①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 ②從此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平型關大捷 1937年9月 林彪 平型關 ①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 ②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論持久戰》 1938年 毛澤東 《亡國論》與《速勝論》甚囂塵上 ①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總方針; ②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百團 大戰 1940年8月 彭德懷 敵后抗日革命根據地 原因:日軍“囚籠政策”的封鎖使根據地日益困難; 目標: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 ①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 ②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③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抗日戰爭的勝利 1945年8月15日 ①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②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核心的全民族抗戰; ③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的抗戰; ④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的抗戰。 ⑤蘇聯消滅盤踞在我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 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①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②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 ③中國戰場是是世界反反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 ④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拔高復習(精神整合篇)(答案版)精神五四精神 ①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②不怕犧牲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紅船精神 ①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②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③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建黨精神 ①堅持真理、堅守理想, ②踐行初心、擔當使命, ③不怕犧牲、英勇斗爭, ④對黨忠誠、不負人民。井岡山精神 ①堅定信念,艱苦奮斗; ②實事求是,勇闖新路; ③依靠群眾,勇于勝利。長征精神 ①以苦為樂、不畏艱險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②不怕犧牲、百折不撓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③艱苦奮斗、團結協作、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精神。延安精神 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 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③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精神。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拔高復習(解放戰爭篇)(練習版)時間 人物 地點 結果(內容) 意義或影響重慶談判 1945年8月 毛澤東蔣介石 重慶 簽訂:① ② (加上政協會議的召開)土地革命 1947年 解放區 ①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③,實行④,按照農村人口分配土地; ②制定土地改革總路線: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①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⑤; ②⑥。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1947年 劉伯承鄧小平 大別山 直接威脅到南京、武漢,⑦。遼沈戰役 1948年9月 林彪、羅榮桓 東北 ①攻下⑧,使用“關門打狗”的戰術; ②由⑨發動 解放⑩淮海戰役 1948年11月 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等 徐州 ①陳毅元帥評價“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勝利”; ②由聯合發動。 解放了平津戰役 1948年 林彪、羅榮桓等 北平和天津 ①和平解放; ②由聯合發動。 使基本解放三大戰役 1948年 ①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 ②。渡江戰役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拔高復習(解放戰爭篇)(答案版)時間 人物 地點 結果(內容) 意義或影響重慶談判 1945年8月 毛澤東蔣介石 重慶 簽訂《雙十協定》 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加上政協會議的召開)土地革命 1947年 解放區 ①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分配土地; ②制定土地改革總路線: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①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 ②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1947年 劉伯承鄧小平 大別山 直接威脅到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序幕。遼沈戰役 1948年9月 林彪、羅榮桓 東北 ①攻下錦州,使用“關門打狗”的戰術; ②由東北野戰軍發動 解放東北全境淮海戰役 1948年11月 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等 徐州 ①陳毅元帥評價“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勝利”; ②由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聯合發動。 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平津戰役 1948年 林彪、羅榮桓等 北平和天津 ①和平解放; ②由華北人民解放軍和東北人民解放軍聯合發動。 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三大戰役 1948年 ①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 ②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渡江戰役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