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2023學年小學一年級蘇教版勞動教學設計家務勞動計劃一、教學目標1. 了解家務勞動的內容,能說出父母和自己各自承擔的家務勞動。2. 掌握部分家務勞動的技巧,制定家務勞動計劃,養成做家務的好習慣。3. 逐步建立“我勞動,我快樂”的情感和建設幸福、溫馨家庭的責任感。二、重點難點1. 教學重點:制定家務勞動計劃。2. 教學難點:結合自己每天的家務勞動,制定合理的家務勞動計劃,三、教學準備1. 教師準備:家務勞動計劃表,家務勞動標記等。2. 學生準備:課前了解家務勞動的內容,準備家庭場景的照片。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 明導入新課 (3分鐘) 1. 導入:我們都愛自己的家。今天我們請同學們來分享一下自己溫馨的家,并介紹一下,照片中拍攝的是家里的哪塊功能區,你最喜歡待在家里的哪個區域?為什么? 交流分享。 激發學生交流的欲望,通過介紹自己家的照片,引發自豪感。2. 有選擇地挑選三位孩子的家庭照片。(假如有小朋友很踴躍,也可以請他們上臺交流) 各抒己見:談談對這三位同學家庭照片的看法。 初步談到家庭各個功能區域的整潔度。3. 我們的家按功能分為:客廳、臥室、書房、廚房、衛生間等。窗明幾凈、物品擺放有序的地方,應該是我們最喜歡在那里學習和玩耍的理由了。 那怎么讓一個地方變得干凈、有序呢? 明確課題的關鍵詞:家務勞動。 初步了解“家務勞動”的意義。探究學習(15分鐘) 1. 提問:家務勞動千頭萬緒,方方面面,你知道哪些家務勞動?(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越多越好) (板書)拖、擦、洗、刷、疊、澆 小組討論。 了解日常家務勞動涵蓋了哪些內容。2. 提問:這些日常勞動中,都是誰在做呢?這些家務勞動,你覺得哪些是我們小朋友可以做的呢? (在原有板教材醒目標識出來。) 交流所想。 促進學生思考,尋找突破口。3. 重點看教材第7頁上的6張圖片,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些什么? 學生交流。 引導學生回憶,這些事情自己是否曾經做過。4. 引導學生回憶,做這些家務勞動的時候,你是否完成得很順利?有什么訣竅?或者曾經失敗過,可能是什么原因。 學生各抒已見。 讓學生通過講述和補充說明,明確6張圖片中家務勞動的一些要領,預知可能出現的問題。(1)學生上臺講述自己做得比較熟練的家務勞動。 ● 拖地的注意點:拖把的正確使用;站立的姿勢;拖動的方向。 ● 擦桌子的注意點:工具的選擇;站姿;擦的方向;各類垃圾的不同處理方法。 洗碗筷的注意點:準備工作;清洗的過程;擺放的順序。 洗小件衣物的注意點:準備工作;洗滌劑的量;洗滌的方法;晾曬的方法。 疊衣物的注意點:各類衣物的不同折疊方法;不同材質衣服的處理辦法。 澆花的注意點:工具的準備;不同植物澆水量的控制。 認真聽講,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補充。(2)請學生上臺講講哪些家務勞動不容易完成。(3)請學生示范疊衣服、拖地、澆花等勞動,其余同學邊觀察邊思考動作要領是否正確。 聽講,觀察,思考動作要領。(4)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是我們能做的家務勞動呢? 舉例:整理書包。 一個學生演示,其他同學觀察并糾錯。 通過互相糾錯,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5)教師評講。 語文、數學、英語等書本歸類擺放,或者按照紙張、簿冊、書本項目分類擺放。 整齊是第一要領。 根據要求,學生試著做一做。 通過學生實際操作,養成隨手整理物品的習慣,提高整理物品的能力。實踐體驗 (15分鐘) 【想一想,認一認】 1. 教材上第8頁上的“想一想,認一認”中的五個圖標,你能認識幾個? 2. 學生根據圖標中顯示的物件、場所、材料、工具和手勢,想象每一種家務勞動之間的具體內容,交流自己的理解。 ●收拾床鋪 ●疊衣服 ●收拾鞋架 ●澆花 ●洗碗 【說一說,學一學】 1. 觀察巧巧的“一周家務勞動計劃”,根據圖標說一說巧巧每天的家務勞動有哪些。 2. 請同學根據圖標說說巧巧周一、周二分別做了哪些家務勞動。 3. 請同學說說還有什么發現。 4. 發現:巧巧的“一周家務勞動計劃”中,有“每天一做、每天相同”的家務勞動,也有“每周做、每天不同”的家務勞動。 5. 說說“每天做”和“每周做”有什么區別? 6. 請學生說一說。明確:前者必須每天做,應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后者可以定期做,應養成“家里的事情幫著做”的好習慣。 【想一想,貼一貼】 7. 觀察第9頁的圖,填寫好名字后,準備做第一列。 8. 從材料袋里拿出各種各樣的家務勞動圖標,選擇合適的貼畫(不撕去背膠)放表格中相應的位置,為自己制定未來一周的家務勞動計劃。 打開書本,完成教材第八頁的“實踐體驗”環節中的三個任務。 明確課題中的“計劃”的意思。 思考:“每天做”和“每周做”的區別,并說出來。 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善于在圖表中發現排列規律,并用合適的語言說出來。 嘗試擺放和正式粘貼,是學生利用圖標設計計劃表的兩個步驟。擺一擺,換一換,符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征。動手實踐。嘗試用擺放圖標的方法,表達自己的設計。交流評議(6分鐘) 1. 剛才你們操作時,老師把一些同學的操作情況拍了下來。 出示A作品的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家務勞動計劃表。你有什么發現? 預設:學生在用貼畫安排家務勞動的時候,選擇個人服務型的比較多。 建議有選擇地挑選1-2個家庭服務型,挑戰一下自己。 出示B作品的照片: 預設:家務勞動相對集中在某幾天,可能有課外班或者有活動安排。 建議:假如個人服務型的天天要做。有活動,可以不選家庭服務型。 出示C作品的照片: 預設:家庭服務型的工作天天安排,但是只負責其中一個(如澆花)。 建議:多多嘗試其他類型的家庭服務型家務勞動,為提高自己的家務勞動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對個人服務型家務勞動,同學們都比較樂意接受,在家庭服務型家務勞動中,選擇“洗碗筷”“除塵”工作的人比較少。請問這是為什么呢? 3. 小結:制定一周家務勞動計劃表的注意點還真不少。既要考慮自己的身體情況,還要考慮自己學習安排;既要考慮個人服務,還要考慮家庭服務。 觀察、分析、比較、判斷、糾錯。 評價家務勞動計劃,盡量考慮到時間的分配,能力的大小、家務勞動類型的兼顧。 學會傾聽他人的陳述。 讓學生通過評議、比較,進一步明確操作要領,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家務勞動計劃初次設計、交流評議的過程中,發展學生傾聽能力、分類能力和計數能力。4. 請同學們關注以上提示點,重新進行調整。(調整的過程中,老師加強巡視,及時發現問題,給予提醒。) 交流得失。 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和反思怎么合理安排自己的家務勞動。 做到簡單與復雜兼顧,足量與適量兼顧,既實踐了家務勞動,又不影響自己的學習。5. 學生撕去背膠,正式粘貼。 調整、粘貼圖標。6. “我做得怎么樣”呢?我們可以自己來評價。完成得好,給自己三顆“★”;完成得馬馬虎虎,給自己兩顆“★”。 提醒:爸爸媽媽看見你有計劃、有行動,該要夸獎你是個好寶寶了。你也可以邀請他們給你做個評價。 完成評價表。拓展創新(1分鐘) 1. 既然爸媽都夸獎你做得好,那我們不如邀請他們一起來設計一張家庭全體成員的一周家務勞動計劃表。這樣分工明確,來一個家務勞動總動員,該有多熱鬧啊! 2. 你對全家人的一周家務勞動計劃有什么建議嗎?請同學們分享一下。 3. PPT出示一些方便快捷的家庭勞動好幫手,能分擔和減輕部分家務勞動的強度和時間。 設計全家人的一周家務勞動計劃表。 交流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家務勞動的一些建議。 思考這些“好幫手”的作用。 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引導學生設計、安排全家人的家務勞動計劃表。板書設計家務勞動計劃 拖、擦、洗、刷、疊、澆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