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二中 2022 學年第一學期12月份質量檢測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卷Ⅰ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他曾立下誓言:“在沒有打碎西班牙政權壓迫我們的枷鎖以前,我的手臂將不知疲倦地打擊敵大,我的心靈也將永遠不得安寧。”這里的“他”是A.玻利瓦爾 B.梅西 C.伊達爾哥 D.馬克思2.“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當地人民尚在反抗合眾國的任何一州之內,或一州的指明地區之內,為人占有而做奴隸的人們都應在那時及以后永遠獲得自由·……”以上內容出自A.廢除農奴制法令 B.1787年美國憲法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3.近代英國對于國王的存廢,經歷了“反抗國王、處死國王、請回國王、進口國王”的不同選擇。但最終英國的國王一直保留至今。其中,“進口國王”的背景是A.議會通過《權利法案》 B.責任內閣制正式形成 C.“光榮革命”取得成功 D.《王位繼承法》通過4.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宣稱:“······農民和地主之間存在著敵對情緒,并因此發生許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繼續拖延只會更加引起災禍······給地主造成有害的、災難性的后果。”由此可見,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原因是A.解放農奴為自由人 B.改變落后的制度 C.國內階級矛盾尖銳 D.快速實現近代化5.1864年,歐洲各國工人建立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在第一國際的領導下,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隨后的俄國十月革命、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等相繼展開。這表明馬克思主義誕生A.促進了歐洲的無產階級革命 B.是中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經驗的總結C.推動中俄兩國暴力革命 D.極大地推動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6.新航路開辟以及早期殖民活動,給歐洲世界商品市場帶來的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使得歐洲的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資產階級作為一個新生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逐漸開拓了全世界在近代發展歷史中的新道路,不過在這個新道路中也夾雜著血與淚。“新道路”是A.對外擴張 B.資本主義 C.社會主義 D.對外開放7.1872年,日本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東京(新橋)至橫濱(櫻木町)間鐵路通車;到了1914年,日本的鐵路總里程已經超過7000公里。這一現象的出現得益于日本A.廢藩置縣 B.建立新式軍隊 C.“殖產興業” D.提倡“文明開化”8.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出現許多叱咤風云的大國、強國,比如戰國末期統一中原的秦國,18世紀確立霸主地位的英國,19世紀以來不斷崛起的美國,和1978年以來日益強大的中國。它們的發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驚人一致。他們崛起的一致因素是A.和平崛起 B.制度創新 C.武力掠奪 D.民主強國9.語言的傳播和發展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息息相關。在15-17世紀出現的potato(馬鈴薯)、banana(香蕉)、maize(玉米)和19 世紀出現的 telephone(電話)、telegraph (電報)、electron(電子)等新詞,反映的相關重大歷史事件分別是A.新航路開辟、工業革命 B.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C.資產階級革命、啟蒙運動 D.新航路開辟、第二次工業革命10.有學者對19世紀某重大成就發表評論:“它沉重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基,從反動教會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們群起攻之,誣蔑該學說“褻瀆圣靈',觸犯“君權神授天理',有失人類尊嚴。”該學者評論的成就A.沉重地打擊了宗教“神創論 B.有力地推動物理學的發展C.極大地促進了文化藝術繁榮 D.使人類進入互聯網的時代11.下列做法有利于我國政府著力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是①浙江推進高質量的發展,推進山區綠色發展 ②中國政府向150多個國家提供抗疫物資援助③舟山優先發展公共交通,解決道路擁堵問題 ④舟山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基礎保險金標準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2.小舟同學在她的征文“我看中國奇跡”的開頭部分如下:當小崗村18位農民簽下大包干“契約”的那一年,中國人均GDP只有280多元,落后于世界多數國家;也是那一年,中國的國門開始逐步打開。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國人均GDP已達81000元,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從小舟同學上述開頭部分,我們可以看出創造“中國奇跡”的最主要原因是A.堅持健康中國 B.堅持改革開放 C.堅持鄉村振興 D.堅持共同富裕13.近年來定海圍繞“東海云廊”“味在定海山”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三毛文化、鄉村特色研學線路及課程定制等新型內容開展文創設計,以文化賦能助力定海鄉村振興。這說明①創新改變生活 ②制度創新推動進步 ③文化滲透在生活中 ④文化是第一生產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如圖1漫畫《為官不為》啟示政府及其工作人員A.法定職責必須為,敢于擔責B.法無授權不可為,不可越權C.增強主人翁意識,主動監督D.堅持為人民服務,依法執政15.“網上辦案”“指尖訴訟”……一系列強有力的“組合拳”,改變了群眾對訴訟“門難進”“案難立”的印象。“組合拳”體現了A.公民全民守法 B.監察全面覆蓋C.人大科學立法 D.司法維護正義16.普陀區展茅街道普通的農家婦女風雨無阻,義務為官兵送菜,挑斷了200多根扁擔;舟山好心漁民勇救落海游客,這些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事跡①彰顯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②生動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傳遞了人人必須成為英雄的社會氛圍 ④弘揚了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7.教育部和國家民委聯合發布《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全國中小學設置專門的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新時期加強民族團結教育有利于A.消除各民族之間存在的較大差異和發展程度的不均衡 B.各民族學生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C.改變“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民族分布特點 D.我國少數民族保留自己語言文字和傳承一切民間習俗18.“坐上那動車去臺灣,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灣……坐上那動車去北京日夜思念啊在心中,去看看那天安門上太陽升……”這幾句歌詞來自一首傳遍社交網絡的歌曲《2035去臺灣》。引發兩岸熱議,這首歌曲反映了A.天陸網友想去臺灣旅游的美好愿望 B.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式C.兩岸民眾渴望祖國統一的共同愿望 D.反對“臺獨”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19.黨的二十大指出,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打贏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脫貧攻堅戰、社會保障體系和醫療衛生體系,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據此,下列觀點錯誤的是A.展示中國之治的魅力 B.體現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C.彰顯黨的初心與使命 D.我國已建成現代化國家的底氣20.“位卑未敢忘憂國。”每個公民都要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尊嚴,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和完整,這體現自信的中國人A.對發展有信心 B.對文化有底氣 C.對國家有認同 D.對世界有貢獻卷Ⅱ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每小題10分,共60分)21.(10分)“思想是變革的先聲,是行動的先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15世紀到18世紀所發生的思想革命,或叫精神領域里的革命······通過這個“革命”鏈條,“人”一步步地從“神”的迷信中解放出來······這種思想領域里的革命,至少在兩方面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一是推動了社會革命······再是進一步推動了實驗科學的發展,使技術發明建筑在日益完善的科學體系的基礎之上。——摘編自陳樂民、周弘《歐洲文明的進程》材料二:我們不應夸大仁慈的專制君主貫徹啟蒙運動的種種學說所取得的實效······,啟蒙運動大大影響了歐洲的大眾。1789年以前,在英國的十三個殖民地已爆發了一場革命,這場革命提供了將新學說付諸行動的一個實驗性的示范。——(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馬克思是當代最遭記恨和最受污蔑的人,各國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競相誹謗他、詛咒他,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作蛛絲一樣輕輕拂去,只是在萬不得已時才給以回敬,······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1883年)(1)根據材料一,歸納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3分)(2)請用相關史實,回答材料二中“這場革命”是如何“將新學說付諸行動”的?(4分)(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為什么“馬克思是當代最遭記恨和最受污蔑的人”?(3分)22.(10分)棉花的歷史,也是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世界各地的棉花生產始于家庭組織,在古代,棉花產品的生產純粹是家庭產業,每一個社會單位完全自給自足。12-14世紀,意大利的企業家把原棉預付給周圍農村的婦女,雇傭她們紡紗;然后與城市里組織成行會的工匠簽訂合同,雇傭他們制造棉布;接著企業家給貨物打上自己的標記出口到海外市場。——摘編自斯文·貝克特《棉花帝國-一部資本主義的歷史》材料二:16-18世紀發生在不同地區的歷史場景場景 地區 (填字母即可)①船只滿載棉布和槍支等產品從利物浦港出發。同時,大量運載著棉花等原材料的船只進入利物浦。②種植園中,大量黑色貨物正在種 植棉花,一旁還有白人監工。③歐洲商人用棉布在這里交換黑色貨物,再把黑色貨物裝入船只運走。材料三:由于印度棉織物柔軟舒適,價格低廉,受到英國消費者的狂熱需求。這種需求極大地刺激了國內商人對印度棉織品的模仿。由于英國勞動力成本昂貴,為了提高生產率,降低勞動成本,英國出現了棉紡織技術的革新浪潮。由于國內市場的有限,英國通過政治特權摧毀了印度曾盛極一時的棉紡織手工業,并壟斷了棉織品市場。1830年英國議員在下議院發表演說時說道:“我們用高額禁止性關稅在英格蘭排除了印度的制成品,并對將我們自己的制成品引入印度給予一切鼓勵。”-摘編自楊松、馬瑞映《內驅與統合:英國棉紡織工業的發展及對全球體系的影響》(1)依據材料一,指出12-14世紀意大利的棉紡織業與傳統棉花產品生產的不同。(2分)(2)將材料二表中的歷史場景與地圖中的地理位置相對應,材料中的“黑色貨物”是什么?(4分)(3)有學者說:“棉花的歷史,也是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這句話的認識。(4分)23.(10分)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得歷史知識,歸納學習方法,反思歷史教訓。根據以下歷史學習途徑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要求。【途徑一】目錄是一本書的索引,在全書起到提綱契領的作用。從目錄中我們可以提取許多歷史信息。【途徑二】研讀史料是學習歷史的一項基本技能。19世紀中葉,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領先世界進入工業時代。繼英國之后,法國和德國成為最早接受工業革命的歐洲國家。法國首先引進英國先進技術,到19世紀下半葉,法國基本完成工業革命······其他歐洲國家繼法、德之后也相繼開始工業革命,奧地利和意大利因和法、德接壤,成為這些國家的先行者;比利時、瑞士等國因鄰近英、法,也因煤炭、冶金、鐘表聞名于世。——摘編自王貴水《一本書讀懂歐洲歷史》【途徑三】歷史圖表是我們獲取歷史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近代城市人口的變遷統計表(單位:萬人)城市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紐約 6.4 69.6 191.2 343.7倫敦 95.9 268.1 476.7 658.1東京 80 / 105 160悉尼 0.8 2 22.5 48.2依據途徑一的目錄,指出世界資本主義的主要特征。(2分)(2)途徑二的史料內容反映了什么歷史事實?(2分)(3)根據途徑三的圖表信息,說說近代城市人口變化的趨勢。并聯系所學知識,思考出現這種趨勢的主要原因。(3分)(4)根據以上問題的探究并結合所學,歸納西方在世界上確立優勢地位的條件有哪些?(3分)24.黨的十八大以來,舟山向海圖強奮力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全面發展的十年】材料一:十年來,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7%,人均GDP達到14.7萬元,居全國地市第16位,舟山正在力推海味特色“大綜合一體化”改革。(1)材料一體現了我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哪些方面?(2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十年】材料二:舟山高度重視漁業資源和生態修復,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嚴守海洋生態紅線,養海護漁,促進海洋與漁業經濟高質量發展。(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我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合理性。(2分)【共同富裕的十年】材料三:舟山各級黨組織在忠誠履職中明確政治站位,為奮力爭創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舟山堅持財政支出2/3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鄉居民收入增幅和統籌城鄉發展水平居全省前列,以數字化為牽引,舟山正在續寫經略海洋發展時代新篇章。這些成就的取得,獲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3)聯系材料三,運用所學知識,請破解舟山獲取人民信任的密碼。(6分)25.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走進舟山:跟著代表跑小島】材料一:2020年5月起,定海區人大常委會常態化安排代表下海島接待選民,“代表跑小島”,就是通過代表主動聯系邊遠地區群眾,讓這些群體有反映訴求、表達意見的渠道。目前,這一制度已經在舟山全市范圍實行。(1)代表跑小島體現了我國哪一社會主義民主制度?(2分)【走進舟山:跟著市民提意見】材料二:在舟山網絡問政平臺有如下市民留言:市民一:“看到大街未佩戴頭盔騎電動自行車的市民,交警部門不管嗎?”市民二:“電動車闖紅燈,我覺得要有人管,要處罰。”(2)針對上述留言,市民和政府部門應該怎么做?(4分)【走進舟山:感受全過程人民民主】材料三:在舟山,每年要辦哪些民生實事,由人民說了算。5年來,舟山共票決產生并實施民生實事項目466項,真正承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愿景。近年來舟山市努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是依托網格化管理,推行民情懇談會制度。二是促進居民理事平臺廣泛搭建,進一步釋放基層自治活力。(3)請運用“追求民主價值”相關知識,結合材料三談談舟山是如何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4分)26.(10分)崇德向善,助力舟山“有禮”,建設更高水平全國文明城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