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說課課題: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學習三部分內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及主要戰場,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戰爭形勢的轉折,雅爾塔會議及戰爭結束。這三部分內容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擴大、轉折、結果和影響。課程標準 知道德國、意大利、日本法西斯政權的建立, 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 了解意大利、德國和日本建立起法西斯政權的原因。素養目標 史料實證:結合教材內容與史料,還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戰役、《聯合國家宣言》、雅爾塔會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的史實。 歷史解釋:結合教材與史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戰役,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形成的過程,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影響,了解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的主要內容。 唯物史觀:引導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概括的能力。 時空觀念:觀察地圖,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役及戰爭過程。 家國情懷:認識到和平來之不易,認識到世界人民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樹立為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作貢獻的人生理想。學情分析 初三學生思維活躍,學習目的明確,史學素養在課堂上的體現使得課堂的完整度有所提高,可以加強史料解讀環節,提升學科的學習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是世界現代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其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但九年級學生的史學素養已得到充分的培養,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以史料實證素養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觀,也可運用多類史料加深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理解。重難點 重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和過程 難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易混淆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要戰役的地位極容易混淆,也是中考容易考查的知識點。重 難點突破 針對重點: 針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和過程,教師在授課時,要結合材料先講清楚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背景,引導學生明確戰爭之所以爆發的原因,以史為鑒。接著教師可以利用教材及《相關史事》中的內容,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戰役和重要轉折點,尤其是世界反法西斯聯盟走向聯合簽署的《聯合國家宣言》及一系列的會議。針對難點: 針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戰爭的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消極影響使幾千萬人失去了生命,無數的財產被毀,珍貴的人類歷史文化遺產遭到嚴重破壞。積極影響是徹底粉粹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心,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教法學法 教法:講述法、講解法、圖表示意教學法、 談話法和討論教學法 學法:讀圖法、分析法教學過程及活動設計 一、導入新課、創設情境(2分鐘) 展示軸心國軍事集團的形成,導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學習。 二、展示課題、整體感知(1分鐘) 《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讀目標 、指向明確(2分鐘) 解讀核心素養的目標,明確本節課的學習要求。 新課教授 凝聚知識 自主學習—梳理知識(5分鐘) 自主學習教材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戰役及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的時間、目的、內容和影響,并學會結合材料論證自主學習中總結歸納出的歷史史實,落實史料實證素養的培養,還原真實歷史。 教師講解—重點講解(10分鐘) 教師結合材料講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結合地圖和材料講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重要戰役及會議),引導學生形成對歷史史實的再認識,落實學科中的歷史解釋與時空觀念核心素養的培養。 合作探究—難點突破(15分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及啟示 材料1: 材料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不可阻擋的革命浪潮席卷諸殖民帝國,極其迅速地結束了歐洲的統治……1944年至1970年間,總共有63個國家贏得了獨立。 —《全球通史》 材料3: 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了什么影響?又有什么啟示?(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材料探究問題,學會客觀的看待歷史事件并從中獲得熱愛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啟示,增強歷史學科中唯物史觀和家國情懷核心素養的培養。) 合作交流形成觀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及啟示(6分鐘) 小組展示觀點交鋒:不同角度不同觀點不同結論 (5分鐘) 歸納點撥展示答案:展示結論著重升華學習素養 (4分鐘) 達標檢測(3分鐘) 完成隨堂練習作業。 課堂小結(2分鐘)評價設計 設置激勵性語言評價:考查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方面進行評價,積極給予鼓勵和引導,激發與提升歷史學習的積極性,規范與提高學生學習的行為與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