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通用技術 設計的一般過程教案(打包4套)蘇教版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通用技術 設計的一般過程教案(打包4套)蘇教版必修1

資源簡介

設計的一般過程
教  材:(鳳凰國標課本)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通用技術(必修1)
文檔內容:設計的一般過程
章  節: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第一節 設計的一般過程
課 時:第1課時
作 者:宮恩超(山東省青島市第二中學)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及其各個環節,知道設計時動態而有章可循的過程。
(2)初步學會撰寫設計概述與細則、繪制設計草圖以及對設計方案的評價。
(3)能根據設計的一般過程進行具體的設計實踐活動(如對可調節式小桌的設計)。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可調節式小桌”案例的引導下經歷設計的一般過程。
(2)嘗試運用“缺點列舉法”等常用發明方法進行產品的改進性設計。
(3)在閱讀、思考、討論和合作實踐中,培養技術實踐、交流、表達、評價的能力和協作意識。
(4)初步學會有計劃、有步驟、科學地開展設計活動。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在設計的一般過程實踐中,初步形成和保持對技術問題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關注社會的需求和技術的新發展。
(2)通過對產品的改進設計,逐步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3)通過對設計成果科學性、實用性等方面的交流評價,提升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能力和個人的綜合素養,以及對STS理念的進一步理解。
二、教學重點
根據課本中“便攜式小板凳設計案例”的“怎樣做”,學生完成自己的設計,體驗設計的一般過程中的發現與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以及方案的交流、評價。
三、教學難點
根據課本中“便攜式小板凳設計案例”的“怎樣做”,學生完成自己的設計,如何能讓所有學生都充分參與,并能體驗到設計的樂趣。激發學生積極構思,制定設計方案;從交流、評價中獲取有效信息。
四、教學方法
講授、任務驅動、小組合作、自主閱讀、多媒體教學。
五、設計思想
1. 課本分析
“設計的一般過程”是課本第三章第一節的內容。前面兩章的重點側重于技術和設計的基礎概念性的內容,從本章開始接觸到實踐操作內容,本節就是實踐操作的第一個環節,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所以它是本章的重點也是全書的重點。
首先,知識點貫穿了整本書的內容,從宏觀角度對書本知識進行梳理。前面所講到的技術的價值、技術的性質和人機關系等知識點在這節有具體的應用。并且這節知識也是后面幾章知識的一個縮影,對整本課本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其次,從本章開始學生接觸到了實踐操作的內容。這一節的內容作用是開始讓學生完成由理解到應用,由知識到能力的轉化。從總體上先給學生一個完整的關于技術設計的一般過程,設計的過程是具體的、感性的。本節內容并不是要求學生掌握小凳的設計知識,而是希望以小凳為載體,讓學生了解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能站在整體的角度上系統地進行后面各章的學習,能夠把設計的每個環節通過“模仿”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去。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搭建的教學平臺,引領學生親歷設計的一般過程和不斷優化的過程,讓他們自主地建構一般過程的概念,初步感受設計的本質——創新。
本節內容有三方面要求:一是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二是知道設計過程中有可能產生多個方案;三是理解設計過程需要不斷優化。設計的一般過程包括發現與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測試評估及優化、產品的使用和維護五個環節。教學時間2課時,本節課為第一課時,主要學習設計一般過程的前兩部分發現與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部分內容,后面內容在第2課時完成。
2. 設計理念 
愛因斯坦說過:“對于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根據課本中“便攜式小板凳設計案例”的“怎樣做”,讓學生模仿和體驗自己“可調節式小桌”的設計,讓學生感受到設計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充分的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為課堂上師生的互動和學生間的相互合作做了準備,最終實現激發學生以飽滿的熱情來學習。
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課本,能初步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包含哪些步驟,但僅停留在理論方面的了解是不充分的,因此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力求應用設計一般過程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
以探究式學習為主,采用分析、討論、歸納總結、交流等多種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地位。讓學生分小組來進行設計的測試、評估及優化等環節的親身經歷,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引導作用。整個學習過程層層遞進,邏輯嚴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通用技術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為主旨,注重拓展學生技術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共通能力的發展。
在此指導思想下,結合教學內容,適時創設任務情境。
(1)在具體情境設置方面,考慮到“可調節式小桌”與便攜式小板凳比較相似,便于學生遷移運用,因此選擇該任務情境。
(2)針對情境任務問題,請學生自己給出解決方案,給自己設計一款滿足需求、獨具魅力、富有個性的“可調節式小桌”,把設計方案畫成草圖,畫出草圖。
(3)選典型設計方案,請學生到講臺通過實物展臺與投影機進行展示,向同伴講述設計方案的特色。組織學生進行評價,可以提出建設性意見,也可以質疑。
(4)請交流設計方案的學生談談聽取同伴評價后,下一步計劃怎樣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交流設計方案給學生提供相互傾聽、相互學臺,培養了學生的共通能力,學生在會話中傾聽同伴的思想,體驗設計方案的多樣性,學生在會話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從中得到啟示,捕捉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的思路。學生在交流技術,更是在交流思想,交流讓學生更加自信,更加尊重同伴。
本節課因時間局限,只能選擇典型設計方案進行交流與評價,可布置作業:自評設計方案,并進行優化。學習完本章后,組織整個班級設計方案的交流與評價,這時學生學習了設計的一般原則,交流與評價會更有效。
3. 教學策略設計
為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中進行了細致的安排:
(1)用課件展示設計的一般過程的五個步驟,使學生對設計的一般過程有整體認識。明確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為:發現與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
(2)請學生自主閱讀課本P46-51,詳細了解發現與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的相關理論知識。
(3)創設任務情境,讓學生應用發現與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的理論知識,參與設計“可調節式小桌”以及對產品改進設計的實踐活動中體驗設計的一般過程和方法,感受設計帶來的快樂和情趣。通過教師和學生互動和學生自主討論實踐,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
(4)選擇典型學生設計方案,利用展臺、投影機進行設計的展示、交流、評價,引導學生學會傾聽,提煉同伴信息,捕捉優化原有設計方案的靈感,為方案優化做好準備。
(5)歸納法的運用,充分的運用學生的觀點,并將其提升,讓學生感覺自然親切、深刻。
(6)創設情境——問題生成——主動探究——成果交流——知識遷移(知識提升)教學模式的運用。
4. 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面兩章中通過我們大量的事例了解了部分設計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但是沒有嘗試到親自設計的感覺,本節需學生通過動手實踐體驗設計的一般過程,這是學生第一次自己動手設計和制作作品,學生一定會很有興趣。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可能會碰到不少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所以一定要讓學生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并鼓勵學生克服困難,應難而上。同時,為了防止在第一次動手操作就碰上過多的困難,所以這次制作內容不宜定得太難,我們就選擇了和課本內容相似的“可調節式小桌”,使他們能感受到把設想轉變為產品的過程。教學對象是高中一年級學生,他們有一定的生活閱歷。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對不少產品、制作則知之甚少。這節內容的學習就讓學生從設計者角度而非消費者的角度去認知事物。
六、教學準備
1. 教學資源的準備
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課件PPT。
2. 教學課件的準備
教學課件揭示本節課的線索,包括自主閱讀要求、創設任務情境要求等。
七、教學過程
1.提出問題
(課件展示[新穎設計作品圖片])
(老師引導學生思考:)課件展示的幾個新穎的設計,這些作品基于什么目的而設計的,它解決了什么問題?
(教師歸納學生回答:)我們要知道完成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個過程,須遵循一定的步驟,設計也不例外。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技術世界因設計而愈加精彩,設計是技術發展的關鍵。我們設計的最終目的是什么?就是為了解決人們的實際需要。那么同學們有沒有想過世界上這些實用的產品是怎樣設計出來的嗎?是憑空想象的還是遵循一定的規律呢?是的,任何一種產品的設計不是一步到位、立竿見影的,設計是一個有計劃的創新活動,它有著科學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那么設計一件物品需要哪些過程呢?
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實踐設計一般過程中的前三個步驟:發現與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
2. 理論探究
(老師引導學生思考:)怎樣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后,怎樣解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請大家自主閱讀課本P46-51,學習發現與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的理論知識。
(教師歸納總結,課件展示)
設計的一般過程:
(1)發現與明確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從本質上說,設計就是一個問題的求解過程,它從問題出發,并圍繞問題展開各項活動。研讀課本案例,思考怎樣才能發現設計問題?在發現問題之后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還要完成什么工作?
(教師歸納學生回答)
經過環節 具體工作
調查需求 問卷調查、訪談、查找文獻
分析信息 整理歸類、制成圖表
明確問題 小組討論、全班討論
確定項目 設計便攜式小凳
(教師小結:)從上面可以看出,設計來自于生活,來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問題,又明確了問題的價值及設計要求。其實這就是設計的一般過程的第一步——“發現與明確問題”。在我們知道了要設計什么,及設計的要求后,下面我們就要來“制定設計方案”了。
(2)制定設計方案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明確了,現在我們應該著手制定具體的設計方案了。那么在制定設計方案這個過程中我們又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教師歸納總結)
①收集信息
②設計分析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面對收集到的各種信息,還要根據設計要求,找出設計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并分析其可能的解決辦法。我們來分析設計的要求,思考有哪些問題?可以怎樣解決?
(教師歸納總結)通過對設計要求和所收集到的各種信息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小凳自重減輕了,卻帶來了材料、結構方面的問題;結構穩固了,自重、攜帶又有問題;小凳便攜了,結構和制作又出現了問題。面對設計要求和約束條件之間的矛盾,為了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應該提出盡可能多的設想,以便于權衡利弊,做出選擇。總之,想要設計好一個便攜式小凳,必須解決好小凳子的材料選擇、結構設計、攜帶方式等主要問題。
③方案構思
(教師引導思考歸納)方案構思是設計過程中最富有挑戰性的環節,它要求學生根據設計要求,大膽構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創造潛力,提出解決問題的多個設想。
為解決設計要求和約束條件之間的矛盾,解決好小凳子的材料選擇、結構設計、攜帶方式等主要問題,同學們要認真閱讀書中列舉和前期收集到的關于材料、結構、連接方式的資料,尋求解決的最佳方案。但是注意自己的設計方案可以充分想象,自由發揮,大膽突破,不要受到書中設計方案的束縛和局限,更不要“拿來主義”。
④方案呈現
(教師提出方案呈現的要求和思路,為后面學生自主探究活動做好鋪墊。)
構思過程中產生的設計想法常常是模糊的,為了使其具體化,我們通常會用草圖把它們轉化為視覺形象。同時,這些想法又是零散的,從中我們并不能看到一個完整的設計方案,所以我們還要對這些想法進行綜合。
要求:同學們先要畫出自己設計的方案草圖,要求別人能夠看懂,并能理解里面的設計要點,必要時可以附帶文字說明。
⑤方案篩選
(教師提出方案篩選的要求和思路,為后面學生自主探究活動做好鋪墊。)
當多個設計方案產生以后,我們就要依據一定的原則,對這些方案進行篩選,確定最終的方案并加以實現。
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對小組內的設計方案進行初步的篩選,淘汰明顯不符合設計要求或有明顯缺陷的方案,然后再對現有的方案進行整合,并最終呈現出1-2個你們小組認為最合適的便攜式小凳設計草圖。
   在制定設計方案的過程中,始終明確:
A.運用不同的材料,結構可以產生不同的設計方案
B.任何設計方案都有改進的可能性,好方案決不會僅有一個。
(3)制作模型或原型
(教師說明制作模型或原型主要部分我們通過作業的方式課下完成,其余設計的一般過程環節下節課來完成。)
設計的方案已經確定下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動手制作模型或原型了。一般來說,模型制作包括兩個階段,即繪制圖樣和制作模型或原型。對于圖樣,我們既可以手工繪制,也可以用計算機輔助繪制;對于小型、簡單的產品可以直接制作產品原型,而對于大型、復雜的產品先制作縮小、簡化的模型。
3. 拓展思維
(課件展示[設計任務])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張明同學因腿部受傷無法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于然同學為他設計了一張適合于在床上看書,寫作業的小書桌。
請你幫助張明同學重新設計一張小書桌,設計要求:
A.適合于放在長×寬為2000mm×1200mm的床上;
B.桌腳可以調節。
老師:我們對設計的一般過程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大家對老師提供的設計任務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雖然自主進行困難不少,但是通過我們大家的協作與努力,一定會出色完成任務的。大家可以分小組來討論:如何去完成設計任務?如何遵循和實現設計一般過程的每個環節?
4.實踐活動
學生自主設計“可調節式小桌”,制定設計方案,繪制草圖。
下面是部分學生繪制的草圖(原型的參考圖片)
(老師準備好實物投影儀:)經過緊張的構思,每位同學都設計出了自己別具一格、獨具魅力的方案,哪位同學愿與大家分享你的設計成果?其他同學注意傾聽,隨后我們將進行評價與交流。
學生代表到講臺,通過實物展臺和投影機,展示草圖,并進行相應解說。
(教師組織學生評價,同伴對交流的設計方案進行評價,可以提出質疑,或建設性意見。做陳述的同學給予解答。)
(教師請交流設計方案的學生談談聽取同伴評價后,談談自己對設計方案的評價,及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的主要思路。學生自評,談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的主要思路。)
5. 學生反思
老師:大家協作完成了“可調節式小桌”設計,尤其是提出了很多對作品優化的建議之后,我們每個小組對自己的作品反思一下:能不能再加以改進?如何改進 需要不需要對作品方案進行重新設計?
同學們課下自我反思節選:
這次活動鍛煉了我的責任意識,讓我懂得了擔負責任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活動中,我還會繼續努力。
我感受到了快樂,感受到了陽光。
——高一(七)班 學生1
這的確是個有意義的活動。觀察事物,使我更加細心;尋找問題,使我更加認真;動手制作,使我增加新的經歷。
其實,設計的過程就好比一個人生的過程。你想走過美好的人生,定然需要廣泛的閱歷,途中雖會遇到阻礙,但只要意志堅定,勇敢面對,就會成功!
——高一(七)班 學生2
課業的繁重使得我們無暇去答理其他事情,這一點本不應該,但是事實確實如此。組織這樣的活動,使我們在新奇之中,更有一種理性的沖動,用盡自己的青春來感嘆茫茫中的一點快樂,這是很實在的感受。
交流之后,同學們會提出比較多的好建議。我想這一點很重要,反思讓我們理性地回顧前面的歷程,在新的起點整裝待發……
我想這樣的活動多組織、多實踐,那樣于我、于我們、于高中生活都是一件益事……
——高一(七)班 學生3
6. 教師指導
(課件展示[成功的“可調節式小桌”設計作品圖片])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歸納總結:欣賞完優秀設計作品后,我們不難發現不同設計產品在功能與美觀方面各有側重,它們在材料、工藝、成本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異。在你的設計方案中,你將如何權衡這些因素?希望從成功設計產品欣賞中得到靈感,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設計方案。
7. 課后小結及課后作業
教師總結本課:這節課我們學習并實踐了設計一般過程中的發現與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部分共三個步驟。通過交流與評價,我們體驗到設計方案不是一蹴而就的,方案的優化過程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精益求精的過程。
(課件展示[課后作業])
根據要求把本節課“可調式小桌方案”優化,課下各小組完成原型、模型制作或者繪制完善的草圖,在本節課上通過制作好的PPT形式,圖文并茂,展示交流。
八、教學反思
這節課教師注重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探究、質疑,在實踐中學習,所以學生參與程度和熱情相當高,教學重點和難點掌握得也比較扎實;同時在實際授課中,還有很多不足,自己總結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成功的地方
1. 本節課讓老師和學生積極互動起來,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課堂氣氛比較活躍,接受率比較高,從而反映這節課還是比較成功的。
2. 體現了教師的角色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3. 時間分配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不足的地方:
1. 學生在質疑問題上未做到全員參與,討論比較集中。
2. 問題考察具有局限性,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充足,學生在課堂上協作討論的問題與課前充分準備,深入思考的問題質量相差很大。
3.在有些問題引導上缺乏力度,受老師自身的技術水平所限,不可能對每個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最準確的指導。很多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能依靠自身摸索。
九、教學設計思路
一、發現與明確問題
二、制定設計方案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四、測試、評估及優化
五、產品的使用和維護設計的一般過程
教  材:(鳳凰國標課本)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通用技術(必修1)
文檔內容:設計的一般過程
章  節: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第一節 設計的一般過程
課 時:第2課時
作 者:宮恩超(山東省青島市第二中學)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及其各個環節,知道設計時動態而有章可循的過程。
(2)初步學會撰寫設計概述與細則、繪制設計草圖以及對設計方案的評價。
(3)能根據設計的一般過程進行具體的設計實踐活動(如對可調節式小桌的設計)。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通過“可調節式小桌”案例的引導下經歷設計的一般過程。
(2) 嘗試運用“缺點列舉法”等常用發明方法進行產品的改進性設計。
(3)在閱讀、思考、討論和合作實踐中,培養技術實踐、交流、表達、評價的能力和協作意識。
(4)初步學會有計劃、有步驟、科學地開展設計活動。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在設計的一般過程實踐中,初步形成和保持對技術問題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關注社會的需求和技術的新發展。
   (2)通過對產品的改進設計,逐步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3)通過對設計成果科學性、實用性等方面的交流評價,提升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能力和個人的綜合素養,以及對STS理念的進一步理解。
二、教學重點
根據課本中“便攜式小板凳設計案例”的“怎樣做”,學生用自己的設計去進行測試、評估及其優化環節,完成自己的設計。
三、教學難點
根據課本中“便攜式小板凳設計案例”的“怎樣做”,學生用自己的設計去進行測試、評估及其優化環節,完成自己的設計;如何能讓所有學生都充分參與,并能體驗到設計的樂趣。
四、教學方法
講授、任務驅動、小組合作、多媒體教學、實物展示。
五、設計思想
1. 課本分析
“設計的一般過程”是課本第三章第一節的內容。前面兩章的重點側重于技術和設計的基礎概念性的內容,從本章開始接觸到實踐操作內容,本節就是實踐操作的第一個環節,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所以它是本章的重點也是全書的重點。
首先,知識點貫穿了整本書的內容,從宏觀角度對書本知識進行梳理。前面所講到的技術的價值、技術的性質和人機關系等知識點在這節有具體的應用。并且這節知識也是后面幾章知識的一個縮影,對整本課本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其次,從本章開始學生接觸到了實踐操作的內容。這一節的內容作用是開始讓學生完成由理解到應用,由知識到能力的轉化。從總體上先給學生一個完整的關于技術設計的一般過程,設計的過程是具體的、感性的。本節內容并不是要求學生掌握小凳的設計知識,而是希望以小凳為載體,讓學生了解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能站在整體的角度上系統地進行后面各章的學習,能夠把設計的每個環節通過“模仿”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去。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搭建的教學平臺,引領學生親歷設計的一般過程和不斷優先的過程,讓他們自主地建構一般過程的概念,初步感受設計的本質——創新。
2. 設計理念
愛因斯坦說過:“對于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根據課本中“便攜式小板凳設計案例”的“怎樣做”,讓學生模仿和體驗自己“可調節式小桌”的設計,讓學生感受到設計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充分的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為課堂上師生的互動和學生間的相互合作做了準備,最終實現激發學生以飽滿的熱情來學習。
以探究式學習為主,采用分析、討論、歸納總結、交流等多種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地位。讓學生分小組來進行設計的測試、評估及優化等環節的親身經歷,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引導作用。整個學習過程層層遞進,邏輯嚴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
3. 教學策略設計
為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中進行了細致的安排:
(1)利用多媒體輔助設備演示(如做成幻燈片形式),利用實物展示學生作品。
(2)通過教師和學生互動和學生自主討論實踐,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讓學生在參與設計“可調節式小桌”以及對產品改進設計的實踐活動中體驗設計的一般過程和方法,感受設計帶來的快樂和情趣。
(3)讓學生自主設計測試、評估及優化相關的內容,輔助表格等,讓學生自主設計說明書,充分的讓學生感受自主創新的學習模式。
(4)學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進行評價,讓學生感受團結協作的重要作用。
(5)歸納法的運用,充分的運用學生的觀點,并將其提升,讓學生感覺自然親切、深刻。
(6)創設情境——問題生成——主動探究——成果交流——知識遷移(知識提升)教學模式的運用。
4. 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面兩章中通過我們大量的事例了解了部分設計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但是沒有嘗試到親自設計的感覺,本節需學生通過動手實踐體驗設計的一般過程,這是學生第一次自己動手設計和制作作品,學生一定會很有興趣。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可能會碰到不少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所以一定要讓學生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并鼓勵學生克服困難,應難而上。同時,為了防止在第一次動手操作就碰上過多的困難,所以這次制作內容不宜定得太難,我們就選擇了和課本內容相似的“可調節式小桌”,使他們能感受到把設想轉變為產品的過程。教學對象是高中一年級學生,他們有一定的生活閱歷。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對不少產品、制作則知之甚少。這節內容的學習就讓學生從設計者角度而非消費者的角度去認知事物。
六、教學準備
1. 教學資源的準備
電腦多媒體平臺、通用技術專用教室、教學課件PPT、學生自制可調節式小桌(原型、模型或草圖)、各類工具等。
2. 教學課件的準備
教學課件比較簡潔,多以直觀的圖片來說明,抓住關鍵知識點,突出中心。
3.課前任務的準備
  根據要求把上節課堂上“可調式小桌方案”優化,課下各小組完成原型、模型制作或者草圖繪制,在本節課上通過制作好的PPT形式,圖文并茂,展示交流。
七、教學過程
1. 提出問題
(課件展示[圖片資料])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托馬斯·安德魯斯設計的這艘“永不沉沒”的巨輪,2小時40分鐘后沉沒。事后調查發現,事故原因之一是由于劣質的鋼板造成的,造船工程師只考慮到要增加鋼板的硬度,而沒有想到增加其韌性。為了增加鋼板的硬度,往煉鋼爐料中加入了大量的硫化物,導致鋼材在低溫下的脆性大大增加。經試驗,從海底打撈出來的鋼材在當時的水溫下,在受到可能強度的撞擊下,很快斷裂,而拿當今用于造船的鋼板在同樣的溫度和撞擊強度下進行對比實驗,結果鋼板只是變成V型,而不斷裂。
(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你是托馬斯·安德魯斯,在設計泰坦尼克號的時候,應當怎樣做?
(學生回答)設計時一定要對鋼板進行測試,不要一味的增加強度還要考慮其韌性,最終應當在其硬度和韌性上選擇其性能最優表現。
(教師歸納板書)測試、評估及優化
(教師課件展示)
(1)測試
測試的目的是檢驗產品在操作、使用過程中,在結構和技術性能等方面能否達到預定的設計要求。測試是檢驗產品能否正常工作、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的重要措施。測試的內容有對產品的性能、穩定性、強度、載重等方面的測試。
(2)評估
在測試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對設計方案和產品進行較為全面的評估。通過評估我們可以得到較理想的設計方案和產品。這種評估,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反復進行。
(3)優化
設計方案的優化是在對設計方案進行測試與評估的基礎上,對設計方案的改進和完善的重要環節。
2. 理論探究
老師:“泰坦尼克號”震驚全世界的海難,讓我們意識到測試、評估及優化環節的重要作用,當然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在技術設計中嚴謹認真的態度。
(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對泰坦尼克號船體鋼制材料進行測試的話,你認為要進行那些方面的工作?
(教師據學生回答歸納測試內容以及測試內容的選擇依據)
(老師引導學生思考:)你怎樣實現對泰坦尼克號船體鋼制材料的評估?
(教師據學生回答歸納評估的方法和內容)
(老師引導學生思考:)綜合你的測試和評估,最后你怎樣實現泰坦尼克號船體鋼制材料的優化?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船體鋼制材料的優化方案)
3. 拓展思維
(課件展示[上節課同學們進行的設計任務])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張明同學因腿部受傷無法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于然同學為他設計了一張適合于在床上看書,寫作業的小書桌。
請你幫助張明同學重新設計一張小書桌,設計要求:
A.適合于放在長×寬為2000mm×1200mm的床上;
B.桌腳可以調節。
老師:上一節課在同學們對設計的一般過程有了深刻的認識的基礎上,各小組完成了可調節式床頭桌的設計,并要求各小組課下完成模型制作或者草圖繪制,在本節課通過制作好的PPT向大家展示。
(教師板書)制作模型或原型
(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在大家展示的過程中,大家彼此認真的思考一下,同學們設計的小書桌怎樣實現其測試、評估及優化的?
4. 實踐活動
老師:現在,我們有請每個小組,來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設計方案,展示一下自己的產品。
(學生匯報,匯報要求:設計目標明確、問題來源、信息收集、材料調查、設計分析、方案構思、方案呈現、方案篩選、制作模型、初步優化。其他同學可以就其描述和講解過程提出不同的見解。各小組限定時間,類似產品僅補充不同的地方,總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
(作品展示:組裝好放在展示臺上。)
老師:聽了同學們的匯報,看了同學們的作品,讓我十分欣慰,首先要肯定同學們認真、塌實的工作作風,看看這些作品,件件都是如此精美,傾注了同學們的心血。不過,我們設計的產品能否達到用戶的要求,還要對所設計的產品進行一定的測試、評估及優化等工作。現在我們全班各小組合并成三個大組,分別來對展示臺上的作品進行測試、評估及優化的工作,各個組的同學準備。
(學生分組討論,分別展示各自討論的對可調節式小書桌的測試、評估及優化的具體內容,教師歸納總結,該環節老師要注意引導保持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對測試評估情況表現很差的作品也要發掘其閃光點)
(教師適時引導評價)每個組分別準備的測試、評估及優化環節,考慮細致周密,科學規范,看來同學們團結合作的非常的好,老師真為你們高興。
(1)學生對這節課的學習情況進行自評。
(2)老師對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與學習情況進行評價。
5. 學生反思
老師:大家協作完成了對全班各組作品的測試、評估,尤其是提出了很多對作品優化的建議之后,我們每個小組對自己的作品反思一下:能不能再加以改進?如何改進?需要不需要對作品方案進行重新設計?
(讓學生根據情況對自己作品進行深入思考,加以改進。各組同學之間可以適當交流經驗,取長補短。)
6. 教師指導  
(教師引導思考并補充板書上節設計的前二個環節:)我們可以大致把設計過程分成了幾個環節。但這只是一個普通的一般過程,不是一個規定的程序,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這種過程可能發生變化,也可能產生反復。總之,設計的一般過程應該是不斷循環和反復的過程。
老師:最后,當我們設計制作出精美的作品后,別人要使用我們的小書桌,我們就要向使用者介紹我們設計的產品的使用方法和特點,為此我們通常要設計一份產品使用說明書。
(課件展示)
“本藥口服,每片含有效成份0.25克,飯后用開水送服,不可空腹服用,成人一次服500mg,每日3次,或遵醫囑服用。”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說明書,這是某藥品說明書上關于用法和用藥量的說明,請指出這句話存在的問題,并將其修改得更明確、易讀。
(教師歸納學生答案,板書)產品的使用和維護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自己設計的“可調節式小桌”附上一份說明書。
(教師歸納總結)產品說明書是指導用戶選擇產品、使用產品的“路標”和“向導”,突出重點、簡明扼要,清晰易讀,對幫助用戶了解產品特性,使用戶正確、安全地使用產品是非常重要的。
(教師最后總結)這兩節課我們主要通過課本“便攜式小凳的設計和制作”案例,結合我們自己模仿和體驗的“可調節式小桌”的設計制作,來闡述設計的一般過程。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大致把設計過程分成五個階段,即發現與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測試、評估及優化、產品的使用和維護。設計的一般過程是按照一定的、科學的、合理的程序過程,但設計同時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在一項具體設計中,有些階段或步驟可能會發生變化,有些步驟之間則可能出現一定的循環,因此,設計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設計的需要進行靈活安排。
八、教學反思
這節課教師注重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探究、質疑,在實踐中學習,所以學生參與程度和熱情相當高,教學重點和難點掌握得也比較扎實;同時在實際授課中,還有很多不足,自己總結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成功的地方:
1. 本節課讓老師和學生積極互動起來,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課堂氣氛比較活躍,接受率比較高,從而反映這節課還是比較成功的。
2. 體現了教師的角色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3. 時間分配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不足的地方:
1. 學生在質疑問題上未做到全員參與,討論比較集中。
2. 問題考察具有局限性,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充足,學生在課堂上協作討論的問題與課前充分準備,深入思考的問題質量相差很大。
3.在有些問題引導上缺乏力度,受老師自身的技術水平所限,不可能對每個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最準確的指導。很多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能依靠自身摸索。
板書展示設計的一般過程
教  材:(鳳凰國標教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通用技術(必修1)
文檔內容:設計的一般過程
章  節:第三單元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第一節 設計的一般過程
課 時:第2課時
作 者:韓釗(青島第二中學)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及其各個環節,知道設計是動態而有章可循的過程。
(2) 知道進行設計時,需要有供篩選、整理的多個方案,理解設計過程需要不斷優化。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在案例的引導下經歷設計的一般過程,在經歷中初步學會從技術的角度提出問題和分析研究問題,初步學會多角度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2) 在閱讀、思考、討論和合作實踐中,培養技術實踐、交流、表達、評價的能力和協作意識。
(3) 初步學會有計劃、有步驟、科學地開展設計活動。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 在設計的一般過程的實踐中,初步形成和保持對技術問題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關注社會的需求和技術的新發展。
(2) 在設計方案的形成過程中,培養創新的、批判的、開放的思維和認識,培養一定的經濟意識和產品質量意識。
二、教學重點
設計是動態而有章可循的過程,設計的一般過程。
三、教學難點
設計方案的構思和呈現。
四、教學方法
探究、合作學習方式,多媒體教學。
五、設計思想
1. 教材分析
“設計的一般過程”主要闡述了設計是一個有計劃的創新活動,應遵循科學合理的基本程序,即發現和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測試、評估及優化,產品的使用和維護。本節內容與后繼各章節(第四至第八章)形成總分關系,為深入學習后面各章節作鋪墊。學生通過本章節的學習,體驗到科學合理的設計過程有助于設計活動的順利開展,理解遵循設計的一般過程的重要作用,從而養成良好的設計習慣和技術素養。
設計的一般過程這一模塊在高考說明中,要求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具體設計要求的列出”、“設計分析的基本思路”等九個方面的內容掌握程度為Ⅱ層次,是八個模塊中 層次內容數量最多的,而且這九個方面的內容間的聯系也是很緊密的。
這塊內容無論從在教材的地位還是在高考說明中的份量來看,它們都是既重要又聯系緊密的。根據《課程標準》、《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要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我們可以從通用技術學科立足于實踐本身的特點出發,舉貼近生活和時代的實例去逐個突破對各個知識點理解,并要求學生從設計的實踐活動中去理解設計過程中蘊含的技術思想和方法。
2. 教學策略設計
(1)借助多媒體室展示課件及設計實物,以擴充課堂容量,獲得直觀效果和真實體驗。
(2)按課本內容順序,以便攜式小凳的設計過程的案例分析為主線,展開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把知識點的學習置于具體的情景當中,通過具體的案例的分析,使學生對設計過程從模糊認識升華至理性分析。本課雖然以便攜式小凳的設計分析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但是,為了使學生有更多體驗,拉近學生與設計的親近感,使他們認識到設計人人可遇、人人可為,我提供了許多自己的設計作品作為輔助案例。尤其小板凳的實物教學,具有典型性,通過展示、簡介、評價、交流,獲得直觀生動的教學效果。
(3)教學中注重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分析、交流、總結,在與他人的交流中豐富自己的思維方式,獲得不同的體驗和發展。注意引導學生認識設計的一般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知道設計過程可能產生多種方案,必須有優化方案的意識。
3. 學情分析
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是初中的勞技課中的動手制作,不過一般都時教師指導下的模仿制作過程,沒有上升到一個技術指導思想和方法的高度——設計的一般過程的技術思想。所以,學生在學的時候,及易松弛不學,認為很簡單。再則,學生具有發現問題的能力,卻缺少發現技術問題的意識。
學生學習的困難在于深化同學們對設計的一般過程的五個步驟印象及其蘊含的道理,而不是簡單的記憶住五個步驟。設計過程可能有多個構思方案;設計過程也需要不斷優化。
針對普通高中學生以前很少有設計認識的基礎這一情況,如何讓學生能較完整的掌握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呢?這涉及到學生能否對本教材有一個完整認識的關鍵。因此,讓學生嘗試先實踐后理論的方式,從模仿制作的便攜式小凳子的實踐中獲得對設計的一般過程的感性認識,從實踐中總結理論知識。這有助于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掌握探究學習的方法,實現教學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目標的過程中,達到新課標的理念。
六、教學準備
1. 教學資源的準備
多媒體教學設備、通用技術專用教室、教學課件PPT等。
2. 教學課件的準備
教學課件比較簡潔,多以直觀的圖片來說明,抓住關鍵知識點,突出中心。
七、教學過程
一、作品展示
通過上一節的學習,同學們對設計的一般過程有了深刻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上,老師布置了作業要求你們按照自己的設計方案制作出便攜式小板凳,現在,我們有請每個小組,來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設計方案,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學生匯報,匯報要求:設計目標明確、問題來源、信息收集、材料調查、設計分析、方案構思、方案呈現、方案篩選、制作模型、初步優化。
  作品展示:組裝好放在展示臺上。(介紹從提出問題、設計解決方案到制作模型的過程,重點挖掘學生的創意以及遇到的困難。)
  我們設計的產品,要想最終能夠被人們使用,就要對所設計的產品進行一定的測試、評估及優化等工作。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上的設計的一般過程的第四個階段——測試、評估及優化。只有對產品進行測試、評估及優化,才能知道我們設計出來的產品是否達到用戶的要求。
二、講授新課
1. 測試、評估及優化
(1)測試
測試的目的是檢驗產品在操作、使用過程中,在結構和技術性能等方面能否達到預定的設計要求。測試是檢驗產品能否正常工作、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的重要措施。測試的內容有對產品的性能、穩定性、強度、載重等方面的測試。
(2)評估
在測試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對設計方案和產品進行較為全面的評估。通過評估我們可以得到較理想的設計方案和產品。這種評估,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反復進行。
案例分析:對便攜式小凳的評估
(3)優化
設計方案的優化是在對設計方案進行測試與評估的基礎上,對設計方案的改進和完善的重要環節。我們都知道小凳子最大的功能就是坐,但是要把小凳子作為一個產品拿去銷售,那么除了坐的功能之外,還要坐的舒適、攜帶方便、美觀大方等等功能,就是要對產品進行優化。
案例分析:對便攜式小凳的優化
交流——各組設計作品交流內容:
(1)各組展示“便攜式小板凳”原型或模型及示意圖,并作自我評價。
(2)設計過程的介紹與自我評價(展示設計圖)。
(3)對作品的自我評價。
(4)教師引導學生互評。
(5)教師點評、歸納。
讓學生分組交換作品并給與測試評估,提出優化的建議。要求學生課后根據這些建議進行改進(教師要介紹相關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相鄰小組交換作品并進行測試,并指出所測試作品的好的地方與要改善的地方。通過作品交換測試、學生互評以及評估表,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改進。
2. 產品的使用和維護
如果別人要使用我們的小板凳,我們就要向使用者介紹我們設計的產品的使用方法和特點。同時在產品使用過程中,正確的使用和維護既可以使產品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又能延長其使用壽命。為此,我們通常要設計一份產品使用說明書。就產品說明書是指導用戶選擇產品、使用產品的“路標”和“向導”,可以幫助用戶了解產品特性,使用戶正確、安全地使用產品,像我們在家使用電視、在學校使用多媒體電腦一樣。
案例分析:便攜式小凳使用說明書
以小組為單位參考課本61頁為自己的作品設計一份產品說明書。(要求盡可能得全面、富有特色,必須包含介紹、構成、指標、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及使用范圍)通過產品說明書的設計,培養學生技術服務人的技術素養。
3. 課外案例分析:家用餐廳裝修的設計過程和生態垃圾桶的設計過程。
4. 小結:引導學生對設計的一般過程給予回顧。指出設計的過程就是按照一定的科學合理的程序行動的過程,但絕非固定模式,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需要不斷優化的過程。回顧作品設計的一般過程,知道設計過程中有可能產生多個方案,理解設計過程需要不斷優化。總結設計的一般過程,讓學生形成開放的過程觀。
三、課后作業:
作業:進一步對模型進行優化。
八、教學反思
學生積極參與;雖然做的不是高科技的產品,但是從設計的產品活動過程中,學會了去觀察周圍的事物、去發現周圍的問題,做了些實用而具有革新的物品;學會了設計方案的構思大家各式各樣;學會了動手制作的過程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簡單;制作成果也可以不斷的優化達到自己滿意的地步。當然,還有很多深度的問題沒開發出來,在實際設計活動中,理想的設計與現實可行性有很大區別。理論部分講的具有可操作性,也能凸現設計的一般過程在課本中的主導作用。實踐部分操作能讓學生重視設計的一般過程的五個步驟,不是老師講講,學生記記,過兩天就忘了。實踐部分交流能讓學生知道設計需要優化,好的設計方案不只一個等思想。設計的經歷和物品對于后續課的上課也有很大的幫助。不過實踐整體上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普通高中的部分學生學習主動性弱些,不能真實行動起來認真去設計一物品,就無法完成設計問卷中的繁瑣問題,設計的問卷超過普通學校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范疇,只有少數學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本節課以便攜式小凳的設計過程的案例分析為主線,展開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把知識點的學習置于具體的情景當中,通過具體的案例的分析,使學生對設計過程從模糊認識升華至理性分析。本課雖然以便攜式小凳的設計分析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但是,為了使學生有更多體驗,拉近學生與設計的親近感,使他們認識到設計人人可遇、人人可為,我提供了許多自己的設計作品作為輔助案例。尤其小板凳的實物教學,具有典型性,通過展示、簡介、演練、評價、交流及圖解展示,獲得直觀生動的教學效果。教學中注重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分析、交流、總結,在與他人的交流中豐富自己的思維方式,獲得不同的體驗和發展。注意引導學生認識設計的一般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知道設計過程可能產生多種方案,必須有優化方案的意識。本節內容屬于事實性知識,采用單純的講解法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采用通過學生在設計制作活動中的體驗并在教師引導下歸納總結出結論的教學方法,既體現了“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原則,又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有利于教學目標的生成。本節與后續各章節形成總分關系,目的是讓學生從總體上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對于各過程中完成的任務并不需要詳細介紹,所以,教學中要掌握“度”。
采用這樣的課堂教學,能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有機的結合,讓學生真正達到“學中做,做中學”,體現了本課程的特色。通過實踐活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創造潛能得到引導和開發,實踐能力也得到培養。通過學習,學生能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自身的技術素養也得到了培養。設計的一般過程
教  材:(鳳凰國標教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通用技術(必修1)
文檔內容:設計的一般過程
章  節: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第一節 設計的一般過程
課 時:第1課時
作 者:付用明(青島市嶗山區第一中學)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
(2)知道設計過程中有可能產生多個方案。
(3)理解設計過程需要不斷優化。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具體的設計案例,讓學生體驗設計的一般過程。
(2)通過對便攜式小凳設計需求的分析,提高對事物的分析能力。
(3)經歷技術方案的呈現的過程,體驗意念具體化和方案物化過程中的復雜性和創造性,發展動手實踐能力。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讓學生知道在技術設計中發現問題的重要性,形成平時注意觀察身邊事物的生活習慣。
(2)體驗解決問題過程的艱辛和獲得成功的喜悅。
(3)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合作精神。
二、教學重點
掌握設計應遵循的一般過程。
三、教學難點
如何制定設計方案,體現出方案的創新性和多種不同的方案。
四、教學方法
教授、任務驅動、探究、合作學習方式,多媒體教學。
五、設計思想
1.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課本第三章第一節“設計的一般過程”,教材通過便攜式小板凳的設計,闡述了設計應遵循科學合理的基本程序,即發現和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測試、評估及優化,產品的使用和維護。本節內容與后繼各章節(第四至第八章)形成總分關系,為深入學習后面各章節作鋪墊。學生通過本章節的學習,體驗到科學合理的設計過程有助于設計活動的順利開展,理解遵循設計的一般過程的重要作用,從而養成良好的設計習慣和技術素養。因此本節課重點應放在讓學生體驗便攜式小板凳的設計全過程,掌握設計應遵循的一般過程上,不宜全面展開,以免影響后繼課時的開展,建議2課時。
2. 設計理念
“設計的一般過程”的主要內容是設計應遵循的一般過程,關鍵是讓學生明白完成一項設計應該經歷哪些過程和階段,每一個階段或過程應該完成哪些工作,具體如何去實施,如何進行不斷改進和優化,以及在設計過程中應該持有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因此我在這一節課中以“便攜式小板凳的設計”為主線,采用任務驅動的形式讓學生親歷設計的整個過程,至于為何選用“便攜式小板凳的設計”而沒有另辟蹊徑選用其他比如書立、筆筒、臺燈的設計,是鑒于教材在這一節中對于便攜式小板凳的設計過程介紹的非常詳細,每一個過程的描述也是恰當好處,資料非常豐富,比較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相反如果采用其他設計案例,憑我們自己的力量肯定很難面面俱到,每一個設計過程和環節也就很難能做到恰當好處,個人認為反而會影響教學效果,影響學生對設計過程的理解。而且便攜式小板凳也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利于設計的順利展開。
3. 教學策略設計
本節課的內容以便攜式小板凳的設計一般過程為課堂教學主線,讓學生嘗試先理論后實踐的方式,先讓學生整體了解設計的完整過程,然后再在便攜式小板凳的設計實踐中獲得對設計的一般過程的感性認識,從實踐中總結理論知識。這有助于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掌握探究學習的方法,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達到新課標的理念。
  為充分體現老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教師案例分析、演示講解,學生主動探究式學習等教學方法。
4. 學情分析
本節課便攜式小板凳的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現實生活中接觸較多,比較熟悉,能夠根據設計要求經過一定的步驟完成設計任務。但是普遍缺乏完整設計一般過程的理念,針對這一情況,如何讓學生能較完整的掌握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就成了本節課的重點了,這涉及到學生能否對本節內容有一個完整認識的關鍵。因此,讓學生嘗試先理論后實踐的方式,先讓學生整體了解設計的完整過程,然后再在便攜式小板凳的設計實踐中獲得對設計的一般過程的感性認識,從實踐中總結理論知識。這有助于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掌握探究學習的方法,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達到新課標的理念。
六、教學準備
1. 教學資源的準備
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課件PPT等。
2. 教學課件的準備
教學課件比較簡潔,多以直觀的圖片來說明,抓住關鍵知識點,突出中心。
七、教學過程
1. 引入新課
多媒體投影展示幾個新穎的設計,這些作品基于什么目的而設計的,它解決了什么問題?
師:這些作品是怎么來的呢?
生:設計出來的。
師:我們要知道完成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個過程,須遵循一定的步驟,設計也不例外。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技術世界因設計而愈加精彩,設計是技術發展的關鍵。我們設計的最終目的是什么?就是為了解決人們的實際需要。那么同學們有沒有想過世界上這些實用的產品是怎樣設計出來的嗎?是憑空想象的還是遵循一定的規律呢?是的,任何一種產品的設計不是一步到位、立竿見影的,設計是一個有計劃的創新活動,它有著科學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那么設計一件物品需要哪些過程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體會技術產品的設計過程。
2.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情境問題]大家在戶外玩累了,想休息一會,卻不能馬上找到一個合適的小凳?(詳細資料見課本P46)
師: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你有沒有想過要去設計一個適合便攜式小凳呢
我們又應該如何去設計呢?首先讓我們來熟悉一下,設計應該遵循的一般設計過程,至于為什么要按照這個過程來完成設計,在后面的教學中我們將逐步解釋。
設計的一般過程:
1. 發現與明確問題
從本質上說,設計就是一個問題的求解過程,它從問題出發,并圍繞問題展開各項活動。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陳晨同學在平常的生活中是怎樣發現便攜式小凳的設計問題的?在發現問題之后我們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還要完成什么工作?
生:看看自己能否解決這個問題
師:對,首先我們要明確這個問題是否值得我們去解決,憑我們現有的能力能否解決這個問題,在明確這些問題之后,我們再來進行下一步的工作——明確設計要求,現在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陳晨,在這個便攜式小凳的設計項目在確定之前需要做哪些事情呢?填寫書上第47頁的“馬上行動”。
經過環節 具體工作
調查需求 問卷調查、訪談、查找文獻
分析信息 整理歸類、制成圖表
明確問題 小組討論、全班討論
確定項目 設計便攜式小凳
最后得出了便攜式小凳的設計要求:結構簡單、穩固,易于制作;自重輕,體積小,攜帶方便;成本不高于5元。
師:從上面可以看出,設計來自于生活,來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問題,又明確了問題的價值及設計要求。其實這就是設計的一般過程的第一步——“發現與明確問題”。在我們知道了要設計什么,及設計的要求后,下面我們就要來“制定設計方案”了。
2. 制定設計方案
問題明確了,設計便攜式小凳這個項目確定了,現在我們應該著手制定具體的設計方案了。那么在制定設計方案這個過程中我們又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1)收集信息
師:同學們思考一下在自己設計之前,我們還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生:收集信息/收集同類或相似產品的信息。(教師引導)
師:對。大家思考一下,你可以通過哪些渠道收集呢?就我們今天要做的設計項目應該收集哪些信息呢? [分組討論]
生:渠道(調查、專家咨詢、查閱圖書資料、瀏覽互聯網)收集有關凳子的資料,調查市場上現有,折疊(伸縮)凳子的資料,查閱人機工程學的有關資料,訪問專業人士,了解有關材料的特性及加工經驗,
調查市場等等。
(2)設計分析
面對收集到的各種信息,還要根據設計要求,找出設計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并分析其可能的解決辦法,這就要我們進行“設計分析”。
[分組討論] 大家思考一下,要設計這樣的一個便攜式,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呢?
[師生活動] 分析設計的要求,有哪些問題,可以怎樣解決。
[總結] 通過對設計要求和所收集到的各種信息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小凳自重減輕了,卻帶來了材料、結構方面的問題;結構穩固了,自重、攜帶又有問題;小凳便攜了,結構和制作又出現了問題。面對設計要求和約束條件之間的矛盾,為了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應該提出盡可能多的設想,以便于權衡利弊,做出選擇。總之,想要設計好一個便攜式小凳,必須解決好小凳子的材料選擇、結構設計、攜帶方式等主要問題。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接下來我們將做設計過程中最有挑戰的一個環節——方案構思
(3)方案構思
  方案構思是設計過程中最富有挑戰性的環節,它要求學生根據設計要求,大膽構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創造潛力,提出解決問題的多個設想。
  思考:為解決設計要求和約束條件之間的矛盾,解決好小凳子的材料選擇、結構設計、攜帶方式等主要問題,同學們要認真閱讀書中列舉和前期收集到的關于材料、結構、連接方式的資料,尋求解決的最佳方案。但是注意自己的設計方案可以充分想象,自由發揮,大膽突破,不要受到書中設計方案的束縛和局限,更不要“拿來主義”。
(4)方案呈現
構思過程中產生的設計想法常常是模糊的,為了使其具體化,我們通常會用草圖把它們轉化為視覺形象。同時,這些想法又是零散的,從中我們并不能看到一個完整的設計方案,所以我們還要對這些想法進行綜合。
要求:同學們先要畫出自己設計的方案草圖,要求別人能夠看懂,并能理解里面的設計要點,必要時可以附帶文字說明。
(5)方案篩選
當多個設計方案產生以后,我們就要依據一定的原則,對這些方案進行篩選,確定最終的方案并加于實現。
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對小組內的設計方案進行初步的篩選,淘汰明顯不符合設計要求或有明顯缺陷的方案,然后再對現有的方案進行整合,并最終呈現出1-2個你們小組認為最合適的便攜式小凳設計草圖。
  小結:制定設計方案包括:收集信息→設計分析→方案構思→方案呈現→方案篩選
  在制定設計方案的過程中,始終明確:
①運用不同的材料,結構可以產生不同的設計方案。
②任何設計方案都有改進的可能性,好方案決不會僅有一個。
3. 制作模型或原型
設計的方案已經確定下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動手制作模型或原型了。一般來說,模型制作包括兩個階段,即繪制圖樣和制作模型或原型。對于圖樣,我們既可以手工繪制,也可以用計算機輔助繪制;對于小型、簡單的產品可以直接制作產品原型,而對于大型、復雜的產品先制作縮小、簡化的模型。
今天的作業就是以小組為單位,按照設計的一般過程制作出便攜式小凳模型,為下一節課做準備。
【板書設計】
設計的一般過程
一、發現與明確問題
二、制定設計方案
1.收集信息
2.設計分析
3.方案構思
4.方案呈現
5.方案篩選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四、測試、評估及優化
五、產品的使用和維護
八、教學反思
這節課以便攜式小板凳的設計過程為主線,闡述了設計應遵循的一般過程,由于便攜式小板凳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接觸的比較多,所以設計起來比較得心應手,沒有很大的困難。但是由于教材中關于便攜式小板凳的設計方案描述過于詳細,很多學生“拿來主義”比較嚴重,不再去用心思去設計方案,一定程度上也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更多方案的出現。
本節課的重點是要讓學生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理解設計是一個不斷優化的過程,而不是讓學生完全掌握設計的每一個具體過程及內容(也就是后面的章節內容),其課堂教學時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展的太開,如果內容展的太開,2課時根本無法完成,而且和后面的章節內容形也成了重復,使學生對后面的學習內容失去了興趣。
二、制定設計方案
一、發現與明確問題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四、測試、評估及優化
五、產品的使用和維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阳市| 长垣县| 宝兴县| 北宁市| 晋宁县| 大洼县| 龙江县| 连平县| 郎溪县| 贵德县| 蕲春县| 克拉玛依市| 新乡县| 亚东县| 石家庄市| 惠州市| 饶河县| 嘉祥县| 寿宁县| 清新县| 田林县| 虞城县| 玛纳斯县| 五原县| 侯马市| 巩留县| 高邑县| 息烽县| 黄梅县| 万全县| 洛扎县| 武陟县| 安顺市| 曲阳县| 临江市| 临澧县| 扬中市| 土默特右旗| 房产| 墨竹工卡县| 贵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