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復習提綱(知識點整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復習提綱(知識點整理)

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歷史與社會”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多元發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課 亞非大河文明
(一)古代埃及:
1、“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羅河流域。
(1)尼羅河定期泛濫,促進灌溉農業的發展。
(2)按照尼羅河水的漲落和農作物的生長規律,埃及人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歷。
(3)尼羅河水流平緩,是一條寶貴而又可靠的交通運輸線,促進了尼羅河流域的統一。
2、發展歷史:
(1)公元前3500年前后,尼羅河沿岸出現幾十個小國,標志著尼羅河流域進入了文明時代。
(2)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統一的埃及國家。
(3)公元前15世紀,埃及國力強盛,對外擴張,開疆拓土,成為地跨亞、非兩洲的帝國。
(4)公元前6世紀,古代埃及被波斯所滅。
(5)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古代埃及人與阿拉伯人逐漸融合。
3、政治制度:君主專制制度。
(1)古代埃及國王稱為“法老”,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獨攬國家行政大權,主宰國家經濟,控制國家軍隊和司法。
(2)為了使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神圣化,法老自詡為“太陽神之子”。還動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為自己修建了宏大的陵墓——金字塔。
4、文化成就:
(1)建筑: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①金字塔的精密程度體現了古代埃及高超的科技水平。
②金字塔的高峻威嚴體現了古代埃及王權的神圣權威。
③金字塔作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即“靈魂不死”。
④成功組織修建金字塔反映了古代埃及強大的動員能力和先進的組織水平。
(2)文字: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它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是一種與事物形狀相似的文字,并有一定的讀音。
(3)天文歷法: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歷。把一年劃分為“泛濫季”、“播種季”、“收獲季”3個季節,每季4個月,每月30天,歲末加上5天宗教節日,一年365天,與回歸年的天數僅有1/4天誤差。后來的羅馬歷法和我們今天通用的公歷,都源于此。
(4)醫學:在制作“木乃伊”的過程中,初步知道了“解剖學”的知識,懂得了“血液循環與心臟跳動的關系”,掌握了高超的“防腐技術”。并開始“分科治病”。
(二)古代西亞國家:
1、“新月沃地”:亞洲西部,有一條狹長地帶,形似一彎新月,故稱“新月沃地”。
(1)河流:沃地東部為“兩河流域”,即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這一地區干旱少雨,河水流量不穩定,兩河沿岸農業更多依靠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統。
(2)居民:
①兩河流域的居民:蘇美爾人(他們建立了古巴比倫王國,統一了兩河流域,發明了楔形文字);
②沃地西部:希伯來人(居住在地中海東岸的巴勒斯坦一帶,曾建立希伯來王國,后來分裂為以色列和猶太王國。他們是猶太人的祖先。)腓尼基人(大致生活在今天黎巴嫩一帶,建立過一些古代小國,造船業、航海業和商業很發達,發明和傳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
(3)城市:巴比倫;烏爾;烏魯克。
2、發展歷史:
(1)約公元前3500年,兩河流域南部出現小國,標志著兩河流域進入了文明時代。
(2)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
3、文化成就:
(1)法律:《漢謨拉比法典》
①歷史地位: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②制定目的:為了維持統治。(為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
③主要內容:嚴格規定了奴隸和奴隸主之間的關系;規定如何處理自由民內部的矛盾和沖突。
④重要影響: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倫的社會階級狀況,即奴隸主是統治階級,自由民和奴隸是被統治階級。
⑤法典被刻在一塊巨大的石柱上,石柱上部的浮雕描繪的是太陽神正把象征國王權力的權標授予漢謨拉比。這一畫面表達了“君權神授”的思想。
⑥使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⑦法典中“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等規定體現了“殘忍與不平等”,與現代法律所包含的“平等和人道主義精神”有本質的不同。
(2)天文歷法:根據月亮圓缺變化規律,編制了“太陰歷”;規定了“七天一星期的制度”。
(3)建筑:空中花園。
(4)文字:①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用小尖棒在泥版上壓出字跡,筆道近似楔子的形狀,發明了“楔形文字”,有力推動了西亞文化的發展。②腓尼基人發明和傳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形成了22個字母,為以后歐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礎。古代希臘人在這些字母的基礎上創造了希臘字母,羅馬人又在希臘字母的基礎上創造了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傳最廣和最通用的字母。
(三)古代印度
1、地理環境:位于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河、恒河流域,肥沃的土壤和豐沛的河水使得這里發展灌溉農業的條件十分優越。
2、進入文明時代:約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開始出現城市國家。
3、政治制度:種姓制度。
(1)形成背景: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后,內部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
(2)內容與影響:
等級
名稱
包含的階層
享有的權利
承擔的義務
主要特點
重要影響
第一等級
婆羅門
祭司、貴族
掌握神權
不同種姓之間壁壘分明,等級森嚴。
(如規定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
(1)激化了社會矛盾,日益引起人民的不滿,反對婆羅門特權的情緒不斷高漲。
(2)促進了佛教的誕生。
第二等級
剎帝利
國王、武士、官吏
把持國家的軍事和行政大權
第三等級
吠舍
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
向國家納稅,為神廟上供,養活第一第二等級
第四等級
首陀羅
被征服者和貧困破產的人
受上層等級剝削和奴役,從事最苦、最累、最臟的職業
4、佛教的創建:
(1)背景:公元前6世紀,古代印度百姓生活困苦,社會矛盾尖銳,佛教在這種形勢下誕生的。
(2)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
(3)教義(宣傳的主要思想):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宣揚的種姓制度。認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消滅欲望,忍耐服從,刻苦修行,才能擺脫“苦”,到達“極樂世界”。
(4)發展:公元前3世紀,國王阿育王大力弘揚佛教,興建許多佛寺和佛塔,召集佛教徒聚會,整理和編纂佛教經典,派僧侶到鄰國傳教。
(5)傳播:兩個方向(兩條路線)。向北:印度——中亞——中國——朝鮮、日本。(北傳佛教)向南:傳入我國傣族地區,以及斯里蘭卡、緬甸和泰國等國。(南傳佛教)
(6)影響:通過佛教的傳播,印度文化對周邊地區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如:由于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中國的佛教文化——石窟藝術得到了極大發展,我國著名的石窟藝術的代表有:甘肅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見課本P9:佛教傳播示意圖)。
5、課本P30自我測評1: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和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中,有哪些對今天仍有直接影響?
(1)古代埃及: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歷。(2)古代西亞:字母文字;七天一星期制度。(3)古代印度:佛教;十個數字符號(阿拉伯數字)。
第二課 中華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一)早期國家與社會:夏朝、商朝、西周。(史稱“三代”)
1、夏朝: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標志著我國進入了文明時代。
(2)禹死后,兒子“啟”繼位,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
(3)夏朝后期的都城“二里頭”,布局嚴謹,主次分明,開創了我國“宮殿建筑”的先河。
(4)夏朝末代國君“桀”殘暴無度,激起平民和奴隸反抗,公元前1600年前后,商部落首領“湯”滅夏,建立商朝。
2、商朝: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1)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討伐“紂王”,展開“牧野之戰”,消滅商朝,建立西周。
(2)青銅鑄造業發達:
①特點:青銅器“種類繁多”(有禮器、飲食器、兵器、工具等數十種);“使用廣泛”(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影響巨大”(使社會生產和生活質量大大提高)。
②典型代表:司母戊大方鼎:形制雄偉(高1.33米,重800多千克),技藝精湛(銅、錫、鉛三種金屬合成的比例合理,體現了商朝工匠的智慧);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古代最大的青銅器。
③鼎在古代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鼎在現代是“和平”的象征。與鼎有關的成語:鼎力相助;問鼎中原;革故鼎新;一言九鼎;三足鼎立;大名鼎鼎;人聲鼎沸……。
(3)文字:甲骨文
①含義:商朝時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②特點: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
③意義: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甲骨文是研究商朝社會極其珍貴的史料。甲骨文推動了中國文字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
(4)從課本P12圖1—16“甲骨文所見商朝武器和使用情況簡表”中我們可以獲取哪些歷史信息?
①.甲骨文屬于象形文字。②.說明商朝武器的多樣、戰爭的頻繁和軍隊的強大。
從課本P12圖1—17“甲骨文所見商朝刑罰簡表”中可獲取的歷史信息:商朝制定了嚴酷的刑罰。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定都鎬;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在位時,西周滅亡。
(1)分封制:
①目的:為了鞏固統治。
②對象:周王的兄弟和少量的功臣。
③諸侯的權利:可以從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口,并且在諸侯國內享有世襲的統治權。
④諸侯的義務:必須服從周王的命令;交納貢品;守衛疆土;管理地方事務;保衛周王室。
⑤影響:確立了周王的權威,開發了邊遠地區,使西周成為對周圍民族具有圈套影響的國家。
(2)宗法制:
①含義:諸侯在自己的封土內,依據血緣關系的親疏確定土地、財產和權位的分配和繼承的制度。
②宗法等級:周王(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他們共同構成了西周社會的統治階級。
③周朝時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權利是怎么決定的?
由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宗法等級決定,等級越高,地位越高,權利越大。
④這與強調平等和奮斗競爭的現代社會有什么根本差異?
西周強調社會等級,重視人的出身。而現代社會人們的社會地位主要取決于個人的學識、能力和才干等;在現代法治社會中,公民擁有平等的基本權利。
(3)禮樂制度:
①制定:相傳周朝的禮樂制度是“周公”制定的。
②目的:以便更有效地調節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
③內容:要求貴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貴賤長幼之間要有明顯的區別。
④孔子為什么重視禮樂制度?
孔子重視禮,重視不同社會等級、社會身份的人之間的關系和秩序,而西周時期完善的禮樂制度恰恰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工具。
⑤你認為禮樂制度有什么用處或者有什么害處?
用處:禮樂制度有利于維護社會秩序,鞏固統治。
害處:禮樂制度體現了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一面,壓抑了人的個性和創造性。
(二)諸侯爭霸與社會變革: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向東遷至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2、春秋五霸:
(1)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另一種說法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2)出現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原因: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權威,反而依附于強大的諸侯。(王室衰微)一些實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霸權,相互爭戰,爭做霸主。
3、齊桓公首先稱霸:
(1)稱霸原因:
①地理位置——臨近大海,物產豐富;處于中原東面,較少遭到各諸侯國的包圍封鎖;
②善于用人——不計前嫌,重用管仲。
③實力雄厚——任用管仲為相,改革軍制和內政,發展經濟,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
④謀略高明——采納管仲的建議,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在諸侯國中樹立了威信。
(2)稱霸標志:公元前7世紀中期,齊桓公召集諸侯舉行“葵丘會盟”,周天子也派人參加,正式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
4、“尊王攘夷”的含義:
在尊重周王室的名義下,團結其他諸侯,抗擊威脅中原的周邊民族,捍衛了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和中原諸國組成聯軍,阻擋北上的南方強國楚,在諸侯國中樹立了威信。
5、戰國七雄:
方位記憶: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央。
滅亡順序記憶:韓、趙、魏、楚、燕、齊。
6、戰國時期諸侯爭霸與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不同點:
(1)目的:戰國七雄已不再滿足于稱霸諸侯,做諸侯之長,而是要滅掉其他各國,自己統一天下。
(2)性質: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屬于奴隸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戰國時期的諸侯爭霸屬于地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
(3)規模更大,時間更長,更加殘酷,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破壞性更大,影響也更加廣泛。
7、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的影響:
(1)消極:給廣大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2)積極:大國兼并小國,出現了局部統一,加快了統一的步伐;促進了民族融合;加速了新舊制度更替的過程。
8、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
(1)春秋時期,開始出現鐵農具,使用牛耕,大大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2)春秋晚期,隨著鐵農具的牛耕的推廣,生產效率提高,大量荒地被開墾,一些人將新開墾的田地變成私有財產,成為新興地主;租種地主土地的人,變成個體農民。社會結構由此發生深刻變化。
9、變法運動:
(1)背景:戰國時期,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和諸侯爭霸的形勢,諸侯國紛紛掀起變法運動。
(2)目的(旗號):富國強兵。
(3)主要變法:李悝在魏國變法;吳起在楚國變法;影響最大的是泰國的商鞅變法。
10、商鞅變法:
(1)時間:公元前356年,秦孝公統治期間。
(2)主要內容: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獎勵農耕,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軍事方面——獎勵軍功,立有軍功的人,按軍功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政治方面——建立縣制。把原來的居民聚落合并為縣,由國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3)性質:是一場比較徹底的地主階級的政治改革。
(4)影響:泰國從此強盛起來,成為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為后來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5)成功原因:改革符合時代潮流;得到秦孝公的支持;誠信,得民心;商鞅的頑強毅力和獻身精神。
(6)對正處于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當代中國的借鑒意義:順應時代潮流,堅持改革開放;制定法律來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強化依法治國的觀念。
(三)百家爭鳴:
1、出現“百家爭鳴”局面的原因:根本原因——社會動蕩與變革。具體原因——隨著文化教育傳播到民間,形成了一個擁有學識的文士階層,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治國理想,四處游說、講學,針對社會問題提出不同見解,帶來了人們的思想解放。
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張:
學派
代表人物
所處時期
思想主張
相關經典
主要影響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1)政治思想:強調“仁”;主張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2)教育思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開創私學;學習態度要老實;要按時復習;要謙虛好學等。(3)整理古籍:《詩》《書》《禮》《易》《春秋》《樂》。
《論語》
有力地促進了思想文化和社會的發展;在眾多領域提出的各種思想理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展的重要源泉。
孟子
戰國時期
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思想;提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準則。
《孟子》
道家
老子
春秋末期
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可以相互轉化(即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崇尚“自然”,主張“無為”,希望社會回復到“小國寡民”的狀態。
《老子》(《道德經》)
莊子
戰國時期
認為不合理的社會現象大多根源于人性的扭曲;認為做人應該“順其自然”。
《莊子》
墨家
墨子
戰國前期
“兼愛、非攻”(反對戰爭,主張愛一切人,視人如己,互助互愛)
《墨子》
法家
韓非子
戰國末期
認為社會形勢變化了,就應該“法與時移”,但同時強調法不能總是在變;君主應加強自己的權力和威勢,保證法令的貫徹執行,以鞏固地位。
《韓非子》
兵家
孫武
春秋晚期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
孫臏
戰國時期
“事備而后動”
《孫臏兵法》
3、嘗試舉出反映老子辯證思維方式的成語或故事。P16
以柔克剛;積少成多;轉敗為勝;無中生有;轉危為安;苦盡甘來;否極泰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4、聯系春秋戰國時期的形勢分析,為什么儒家思想未被重用,而法家受到重視?
諸侯爭霸:賦稅繁重,階級矛盾激化,人民不斷反抗,需要用嚴酷的刑罰加以鎮壓。
變法運動:為了打擊舊貴族的勢力,需要強化君主專制權力。
5、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源泉:
(1)以德治國:儒家的仁、德、禮和“仁政”思想。
(2)依法治國:法家的“嚴刑峻法”思想。
(3)以民為本:儒家的“民貴君輕”思想。
(4)清正、廉潔、自律: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準則。
(5)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道家的崇尚“自然”,“順其自然”的思想。
(6)主張和平、反對戰爭:墨家的“兼愛、非攻”思想。
6、請判斷,下列格言分別出自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言論?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孔子)
(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儒家)(孟子)
(3)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法家)(韓非子)
(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家)(老子)
(5)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兵家)(孫子)
(6)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道家)(老子)
(7)視人之身若其身,誰賊?……視人之國若其國,誰攻?(墨家)(墨子)
(8)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儒家)
(9)夫嚴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罰者,民之所惡也。……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法家)
第三課 西方古典文明
西方文明的搖籃——古代希臘
1、地理位置:希臘位于地中海東部的巴爾干半島,東臨愛琴海。
2、地理環境:海岸線崎嶇,天然良港眾多,島嶼星羅棋布。海洋和重疊的山巒把希臘人分割在彼此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島上,這種地理環境下,希臘城邦紛紛建立。
3、城邦時代:
(1)時間:(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4世紀)公元前8世紀——前6世紀,希臘出現了約200多個小國,史稱“城邦”;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王國征服希臘,希臘的城邦時代隨之終結。。
(2)突出特征:小國寡民。(城邦一般以城市為中心,包括周邊的一些村落,面積不大,人口不多)。
(3)古希臘重要的城邦——雅典和斯巴達。
(4)雅典的城邦民主制度:
確立標志:公元前6世紀,雅典執政官“克里斯提尼”進行改革,基本鏟除舊貴族的政治特權,擴大了公民權利,確立了雅典民主制度。
全盛標志: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利克里”當政期間,雅典城邦民主制度達到全盛,被稱為古代希臘的“黃金時代”。
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
維護措施(監督機制):陶片放逐法。目的:防止某些人權力過大以破壞民主制度。
優惠權利:為了鼓勵和保證公民積極參政,城邦為擔任公職和參加政治活動的公民發放“工資和津貼”。城邦還向公民發放“觀劇津貼”,鼓勵他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
客觀評價:(談談你對雅典民主制度的理解)積極作用——使雅典公民享有各種權利,積極地參政議政。消極影響——雅典民主制度建立在奴隸制度的基礎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真正能夠享受民主的人只占少數。
(5)伯利克里說:“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你怎么理解伯利克里的這段話?
伯利克里的這段話說對了一部分。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但是,雅典公民只是指成年男性公民,只占人口的少數,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5)斯巴達:實行貴族統治;崇尚武力。
(6)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日下由哪個國家發展而來的?(馬其頓王國)
主要靠什么手段成為帝國的?(軍事征服)
亞歷山大帝國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王國征服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東征,掃蕩小亞細亞和埃及,占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版圖大致包括今天的:(歐洲:希臘、馬其頓、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塞浦路斯、土耳其);(亞洲:黎巴嫩、敘利亞、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大部分,印度的小部分);(非洲:埃及)。
亞歷山大帝國在世界文化交融方面的貢獻:(希臘文化傳播到了東方,東方文化滲透到西方,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匯。)
(二)羅馬帝國的興衰
1、羅馬的發展歷程:(1)公元前8世紀中期,在意大利半島中部,羅馬城建立。(2)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3)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元首制”,羅馬帝國建立。
2、羅馬的對外擴張:(1)公元前3世紀早期,羅馬征服了意大利半島。(2)公元前2世紀,羅馬與地中海強國迦太基進行爭霸戰爭,最終取勝,成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3)2世紀,羅馬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海,被人稱為“羅馬帝國的小澡盆”。
3、羅馬的“共和制度”:羅馬共和國設有人民大會和元老院,還設有執政官、大法官、監察官和保民官等高級官吏。元老院是羅馬共和國權力最大的國家機構。羅馬共和國的政治體制是貴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結合。
4、促使羅馬共和國向羅馬帝國轉變的因素:(1)對外擴張,版圖擴大;(2)人口日益膨脹;(3)奴隸制度迅速發展;(4)社會矛盾不斷復雜化;(5)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起義動搖了羅馬共和國的統治;(6)社會危機空前嚴重,共和國制度無力維持,先后出現蘇拉和凱撒的軍事獨裁統治。
5、“羅馬和平時期”:羅馬帝國最初的兩百年,局勢安定,經濟繁榮,史稱“羅馬和平時期”。當時,羅馬農業和工商業發達,同北歐、印度和中國都有貿易往來。(P23閱讀卡:羅馬帝國與東漢帝國的貿易往來)。
6、羅馬迅速成為地跨三洲大帝國的主要原因?羅馬人具有尚武精神;羅馬軍團兵種齊全、裝備精良、作戰英勇、戰術高超。
7、羅馬帝國的版圖包括今天哪些主要國家?歐洲: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希臘、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亞洲:巴勒斯坦。非洲:埃及、利比亞、突尼斯、摩洛哥、阿爾及利亞。
8、羅馬帝國的衰亡:(1)3世紀起,羅馬帝國爆發全面危機:人民起義不斷;日耳曼人入侵。(2)395年,羅馬帝國分裂。(3)476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滅亡。(4)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羅馬帝國于1453年滅亡。
9、基督教的誕生:(1)背景:公元1世紀,居住在西亞巴勒斯坦的猶太人被羅馬帝國征服,遭受殘酷壓迫,多次起義屢屢失敗,感到絕望的民眾把希望神寄托于“救世主”耶穌。這種信仰基督耶穌的宗教被稱為“基督教”。(2)時間(公元1世紀)、地點(巴勒斯坦)、創始人(耶穌)、經典(《圣經》)、節日(圣誕節、每年12月25日)、象征(十字架)。(3)教義:耶穌叫人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4)組織:基督教會。(5)影響范圍:歐洲、北美。(6)公元紀年的由來:公元紀年就是以傳說中的耶穌誕生之年算起的,這一年就稱為“公元元年”。
(三)西方文明之源
1、古希臘文化:
(1)古希臘在哲學、科學、文學、戲劇、美術(雕塑)、體育等領域成就斐然,對西方文化作出了開創性和奠基性的貢獻。
(2)哲學:現代西方人所使用的“哲學”一詞來自古希臘語,原意是“熱愛智慧”。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有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名畫《雅典學院》描繪了古希臘人“勤于思考,熱烈辯論”的場景。
(3)科學:阿基米德被稱為“力學之父”,發現了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亞里士多德創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動物學和邏輯學等學科體系。
(4)文學:《荷馬史詩》是世界聞名的文學作品。
(5)戲劇:古希臘是歐洲戲劇的故鄉,誕生了“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和“喜劇之父”阿里斯多芬。
(6)美術(雕塑):公元前5世紀希臘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擲鐵餅者》。
(7)體育: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于古代希臘,馬拉松賽跑也起源于古代希臘。
(8)建筑:古希臘劇場;帕特農神廟;雅典衛城等。
(9)名言:阿基米德“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亞里士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2、古羅馬文化:
(1)法學:羅馬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頒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銅表法》。羅馬法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成為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
(2)文字:羅馬在文字上貢獻最有世界性。拉丁語成為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現在的很多語種都從拉丁語演化而來,如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羅馬尼亞語等。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傳最廣和最通用的字母。
(3)建筑:①建筑類型:宗教建筑——萬神殿;紀念性建筑——凱旋門、紀功柱;公共建筑——廣場、圓形劇場、斗獸場、競技場、浴場等;道路工程建筑——高架引水渠、道路。②建筑特點:類型多樣;規模宏大;道路四通八達;講究莊嚴厚重,多用柱子和拱形結構;建筑與藝術緊密結合。
(4)“拉丁美洲”的由來:16世紀前后,西班牙與葡萄牙殖民者進入中南美洲,因他們使用的語言屬于拉丁語系,因此中南美洲又稱“拉丁美洲”。
綜合探究一:對比早期區域文明之間的異同
1、早期區域文明的異同
古文明名稱
克里特文明(古代希臘)
古代埃及
古代西亞國家
古代印度
古代中國(夏、商、周)
文明誕生時間
約公元前2000年
約公元前3500年
約公元前3500年
約公元前2500年
公元前2070年
周邊河流、海洋
愛琴海
尼羅河
兩河流域
印度河、恒河
黃河、長江
文字
希臘字母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甲骨文
生產力、大型工程
帕特農神廟
金字塔
空中花園
佛寺、佛塔
青銅器、都江堰
城市
雅典、斯巴達
孟斐斯、底比斯
烏魯克、烏爾、巴比倫
摩亨佐·達羅、哈拉帕
二里頭、殷、鎬
國家機構與制度
奴隸制、城邦民主制度
法老、軍隊、刑法
《漢謨拉比法典》
種姓制度
軍隊、刑法、世襲制、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度
文化
哲學、科學、戲劇、文學、美術、體育、建筑
太陽歷、木乃伊、解剖學、分科治病
太陰歷、七天一星期制度
佛教、發明十個數字符號(阿拉伯數字)
百家爭鳴
2、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1)國家的產生;(2)文字的發明。(3)階級、等級的形成。
3、大河文明大致位于哪個溫度帶上?從地理環境的角度,嘗試說明為什么這些地域會成為孕育人類早期文明的搖籃?
大致位于北溫帶上。地理環境:鄰近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農作物的培植和生長,適宜人類居住,能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
4、人類文化的重要特點:多樣性、共容性、發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單元 相繼興衰的中古歐洲國家
第一課 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一)“中世紀”的含義:
從5世紀后期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世紀,是西歐的“封建社會”時期,史稱“中世紀”。
(二)西歐封建國家
1、法蘭克王國:5世紀末期,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眾多國家,其中,法蘭克王國勢力最強。
2、查理曼帝國:(1)建立:800年,查理在羅馬接受教皇的加冕,成為皇帝,標志著查理曼帝國的誕生。(2)分裂:843年(9世紀中期),簽訂“凡爾登條約”,帝國一分為三,西部發展為“法蘭西王國”(法國),中部發展為“意大利王國”(意大利),東部發展為“德意志王國”(德國)。
3、英吉利王國:公元5世紀,日耳曼人的一支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不列顛,建立起一些小國。這些小國互相兼并,9世紀早期,形成統一的“英吉利王國”(英國)。
(三)西歐“封建制度”
1、確立標志:9世紀,隨著查理曼帝國的擴張,許多破產農民成為依附于封建主的農奴。國王和大封建主把土地層層分封給臣下,形成了封建土地制度,標志著西歐封建制度的確立。
2、主要特點:封建等級制度;封建莊園制度;封建農奴制度;基督教會處于壟斷地位。
3、對立階級:封建主和農奴。
4、中古歐洲諺語:“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歐洲封建等級制度是通過土地的層層分封形成的,各級封主與封臣之間結成主從關系,封臣即附庸只承認自己直接愛封的領主為封主,而對自己封主的封主卻沒有主從關系。(即每個領主只能管轄自己的附庸,但無權管轄自己附庸的附庸。)
(四)西歐“封建莊園制度”
1、西歐農村的土地主要掌握在國王、貴族和教會手中,以封建莊園的形式經營。莊園的所有者:國王、貴族和教會(即封建主);莊園的勞動者:農奴。
2、莊園的結構:通常由一個或幾個村子組成,包括領主的城堡、教堂、磨坊、農奴的住宅、耕地和公共牧場等。
3、莊園的主要特點:在經濟上“自給自足”,生產的產品主要用于領主與勞動者自身消費。只有個別自己不能生產的必需品如鹽或鐵,才從外部購買。
(五)西歐“封建農奴制度”
1、農奴應該承擔的義務:(1)租種領主土地,要向領主繳納租稅。(2)要為領主服勞役。
2、農奴的特點:(1)農奴常年勞累,常用怠工、逃亡等方式發泄不滿。(2)缺乏人身自由,依附于封建主。(3)生活極端貧困,平均壽命較短。
(六)基督教文明
1、“丕平獻土”:8世紀中葉,在教皇的支持下,丕平奪取了法蘭克王國的王位。為了報答教皇,丕平把意大利中部的一大片土地贈予羅馬教會。這一事件史稱“丕平獻土”,為教皇國的產生奠定基礎。
2、法蘭克國王與教會之間為什么會建立起合作關系?
基督教宣傳“君權神授”的觀念認證了國王地位的合法性;國王利用國家的力量來維護教會的權威;國王和教會之間相互利用,借助對方的力量鞏固自己的地位。
3、教會在歐洲中世紀的壟斷地位:
(1)政治:教會利用國王的力量擴大了自己的影響,還經常干涉和控制各國的事務。(教皇凌駕于各國君主之上)
(2)經濟:通過巧取豪奪和接受國王的賜贈,逐漸控制了西歐封建地產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地產上經營莊園。剝削農奴,征收“什一稅”。(直接占有大量的地產)
(3)思想:基督教是中古西歐占統治地位的思想,誰反對基督教神學,誰就要受到教會打擊迫害。
(4)教育和文化:由于當時老百姓和貴族都不識字,教會便壟斷了教育和文化。教士向人們宣讀《圣經》,宣傳教義,將基督教的影響傳到城鄉的各個角落。
(七)城市的興起和發展
1、興起條件:從11世紀起,隨著農業的和經濟的恢復,人們開始把剩余產品拿到市場上交換,促使原有城市的復蘇和新城市的涌現。
2、代表性城市:(1)巴黎和倫敦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業中心。12世紀時,巴黎成為西歐最大的城市。(2)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熱那亞,對外貿易活躍。(3)佛羅倫薩以手工業享譽歐洲。
3、作用:(1)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和行會的形成。(2)促進市民階級的形成。(3)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早期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4、行會:手工業者按照不同行業組成的社會組織。形成條件——城市的興起和手工業的發展。目的——為了反抗封建領主的欺壓,保護手工業者的共同利益。
5、“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P34閱讀卡。
(1)一些城市通過贖買、起義等方式取得自治權。
(2)城市居民還通過斗爭擺脫了農奴身份,成為自由人。
(3)逃亡到城市的農奴,只要在城市中住滿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消與領主的隸屬關系,成為自由人。
6、中世紀西歐的農村與城市、農奴與市民的差別:
(1)政治上:農奴缺乏人身自由,與封建主之間存在封建依附關系。城市市民則享有很大的自由。
(2)經濟上:農村莊園在經濟上自給自足,帶有一定的封閉性。城市則商業發達,貿易繁榮,比較開放。
第二課 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一)阿拉伯半島
1、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位于亞洲西南的交通要沖,絕大部分地區為草原和沙漠。
2、生活方式與社會狀況:
半島上的大部分阿拉伯部落長期過著游牧生活。
六、七世紀之交,阿拉伯半島上的部落之間為爭奪水源和牧場而互相仇殺,社會矛盾十分激烈。面對社會動蕩,各個階層的人都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
(二)伊斯蘭教的創建
1、背景:阿拉伯半島社會矛盾激烈,社會動蕩,人們渴望統一。
2、創建:(1)時間:610年;(2)創始人:穆罕默德;(3)經典:《古蘭經》;(4)教徒:穆斯林;(5)建筑:清真寺。(6)教義:號召人們放棄多神崇拜,只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
3、伊斯蘭教教歷紀元的元年:伊斯蘭教主張賑濟貧民,善待奴隸,反對高利貸,遭到了麥加貴族的反對。622年,穆罕默德從麥加出走麥地那,在那里獲得支持。這一年因此成為伊斯蘭教教歷紀元的元年。
(三)阿拉伯半島的統一:
1、伊斯蘭教產生與阿拉伯半島統一之間的關系
(1)伊斯蘭教是在阿拉伯半島社會動蕩,人們渴望統一的基礎上產生的。(2)伊斯蘭教宣揚只信奉唯一的神安拉,有助于打破狹隘的部落界限,促進半島統一。
2、基本統一
穆罕默德領導穆斯林軍隊取得多次戰爭的勝利,到他去世之前(632年),伊斯蘭教被阿拉伯人接受,半島基本實現統一。
(四)阿拉伯帝國
1、建立:為了爭奪商路和土地,穆罕默德的繼承人(哈里發)發動了大規模的對外戰爭,從7世紀中期起,穆斯林軍隊先后征服了西亞、北非、西班牙和中亞等地。到8世紀中葉,阿拉伯國家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繁榮:帝國初期的100年間,國勢強盛,經濟繁榮,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十分發達。首都巴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商業大都市之一,也是帝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3、衰落:由于阿拉伯帝國是通過長期的對外擴張建立起來的,社會矛盾日趨激烈,10世紀后,阿拉伯帝國趨于衰落。
(五)阿拉伯——伊斯蘭文化
1、輝煌的文化成就:
(1)數學、天文學、化學、醫學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①數學[這:阿拉伯人在數學上的最大貢獻是改造了印度人發明的從0到9的計數法,并傳播到歐洲,由此產生了“阿拉伯數字”的名稱。現代“代數學”一詞也來自阿拉伯文。阿拉伯“代數學之父”是花拉子密,他編著的代數學著作傳入歐洲后,直到16世紀仍為各大學的通用教科書。②醫學:阿拉伯醫學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阿拉伯最著名的醫生有:巴格達醫院院長拉齊斯,著有《醫學集成》。伊本·西那,寫有《醫道》。
(2)建筑: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藝術的典范。主體建筑風格多為宏偉的圓頂,周圍環繞拱形回廊與高高聳立的尖塔。麥加大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第一大圣寺。
(3)文學:《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文學的不朽之作。它由各民族的民間故事匯集整理而成,內容包括神話傳說、王宮軼事、童話寓言等,生動地描繪了阿拉伯帝國社會生活的多姿多彩的畫面。
2、文化成就輝煌的原因:
(1)阿拉伯民族是個善于學習、重視文化的民族。(2)阿拉伯帝國時期是阿拉伯文化形成與發展時期,當時人才輩出,他們從東西方文化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
3、阿拉伯文化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阿拉伯人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阿拉伯文化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橋梁的作用。主要表現有:(1)將許多古希臘、羅馬及印度的著作翻譯成阿拉伯文,為日后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2)改造了印度人發明的從0到9的計數法,并傳播到歐洲,產生了“阿拉伯數字”的名稱。(3)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清真寺的建筑風格傳播到世界許多地方。(4)阿拉伯人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等重大發明傳入歐洲。(5)將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傳入歐洲。
4、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特點:
(1)在數學、天文學、化學和醫學等科學技術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2)具有融合精神:阿拉伯帝國地跨三洲,促進了伊斯蘭文化的傳播,推動了帝國范圍內各個不同地區文化的融合;阿拉伯文化是在吸收、消化埃及、兩河流域和希臘羅馬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有很強的包容性。
第三課 日本的大化改新
(一)古代日本的發展歷程
1、1世紀前后,日本開始出現早期國家,本州中部的大和國家最為強大。
2、5世紀時,大和統一了日本本土。大和的最高統治者稱為大王,后來改稱“天皇”。宗教信仰:日本盛行自然崇拜和精靈崇拜,日本人信仰多神,特別崇拜太陽神——天照大神。天皇也被稱為天照大神的后裔,代表天照大神主宰人間。
3、7世紀:大化改新。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
4、8世紀:701年,日本參照中國的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律令法典,作為治國的基礎。
5、10世紀:日本社會逐漸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武士階層。
(二)大化改新
1、背景:(1)7世紀中期,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2)日本周邊,當時中國大唐王朝高度繁榮,朝鮮半島上的一些國家也蒸蒸日上。(3)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參照中國的隋唐制度實行改革,建立天皇專制中央集權國家。(4)曾經到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積極宣揚唐朝的制度,希望以唐朝為楷模,實行變革,建立“法制完備”的新國家。
2、過程:(1)645年,皇室和改革派發動宮廷政變,鏟除反對改革的蘇我氏勢力,強化了中央政權。孝德天皇繼位,年號為“大化”。(2)646年,孝德天皇頒布詔書,進行國制改革。
3、內容:(1)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實行中央集權。(2)經濟上: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原來被貴族控制的農民轉為國家公民。
4、意義:(1)改革后,日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繁榮,手工業發展,商業活躍。(2)改革后,日本成為依靠“律令”實行統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3)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三)古代中日文化交流:
1、使者往來:(1)據史書記載,大約2200年前,中國的徐福帶“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很多人認為他去的就是日本。(2)公元57年,居日本南部的倭奴國派使者到中國,中國皇帝賜使者印綬。(3)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
2、公元1世紀后中日交流的發展:成批的中國織工、陶工等隨日本使者到日本,對日本的紡織業、制陶業等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大唐時期,中日交流達到一個高峰。
3、大化改新期間:效仿隋唐的政治制度實行改革,建立中央集權國家。
4、大化改新后的中日文化交流:(1)教育:仿照唐朝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設太學,在地方設國學。(2)宗教:佛教經中國、朝鮮傳入日本后,發展很快。(3)美術和文學:中國的唐詩和書法在日本深受歡迎。(4)建筑:710年,日本仿照唐都長安的式樣,建立了新都平城京。
5、有學者認為,像日本人那樣自覺地、大規模地文化引進,在西方歷史中是找不出同樣的例子的。這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點?
日本民族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善于學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不斷模仿和創新。
綜合探究二 從宗教景觀看文化的多樣性
(一)什么是文化景觀?什么是宗教文化景觀?
1、我們通常把人類在地表上活動的產物叫做“文化景觀”。
2、人類在地表上的宗教活動的產物叫做“宗教文化景觀”。宗教是一種文化,各種與宗教有關的寺廟、雕刻、石窟造像、碑、塔、墻、壁畫等等,都屬于宗教文化景觀。
(二)世界三大宗教
創立時間
創始人
創立地點
經典
教義
宗教文化景觀
影響范圍
佛教
公元前6世紀
喬達摩·悉達多
印度
佛經
宣揚“眾生平等”
寺廟
亞洲地區
基督教
1世紀
耶穌
巴勒斯坦
圣經
叫人忍受苦難,死后升入天堂
教堂
歐洲北美
伊斯蘭教
7世紀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島(麥加)
古蘭經
只信奉唯一的神安拉
清真寺
亞洲非洲
(三)不同的宗教景觀
1、不同的宗教景觀,讓我們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多樣性)。
2、佛教寺廟、基督教堂和伊斯蘭教清真寺的建筑風格與象征意義:建筑風格——佛教寺廟類似皇宮;基督教堂一般高聳入云;清真寺上面的穹頂建筑。象征意義:佛教寺廟用類似皇宮的建筑來表現它的地位;基督教堂高聳入云顯示上帝高高在上的威嚴;清真寺上面的穹頂建筑是為了召喚信徒。
3、一個區域內并存兩種以上宗教時,宗教景觀的差異表現得更為明顯。如我國甘肅臨夏縣信奉伊斯蘭教,宗教景觀是清真寺;與之相鄰的夏河縣信奉藏傳佛教——喇嘛教,宗教景觀是喇嘛寺。
4、不同地域的宗教景觀往往深深烙上本土文化的印記:如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又從中國傳到日本,從建筑風格上可以發現各自文化的影響。中國的佛教寺廟類似當地宮廷建筑;日本的佛教寺廟類似于日本的民居。
5、同一地域的同一宗教的宗教建筑,也會在歷史長河中發生變化,烙上時代的印記:歐洲中世紀盛行尖頂式教堂,表現升入天堂、神權至上的色彩;文藝復興后,采用穹頂結構,建筑風格盡顯平實、親切。
6、體現宗教景觀文化差異的有:建筑風格樣式;文字;色彩;壁畫;神像等。
7、影響宗教景觀文化差異的因素:(1)文化傳統:如中國寺廟大殿對面有戲臺,而西方天主教堂前面是廣場。(2)自然條件:如中國北方寺廟的戲臺在大殿對面,是露天建筑。而中國南方寺廟的戲臺卻在大殿里面。這是由于南北的氣候因素決定的。(3)政治因素。(4)經濟因素。(5)風俗習慣。
第三單元 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一):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發展
第一課 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基業
(一)秦滅六國,完成統一:
1、原因:(1)連年征戰,人民渴望統一,國家統一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2)秦國地處關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3)秦王嬴政精心勤政,具有雄才大略;(4)秦國通過商鞅變法,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秦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2、過程:秦王嬴政統治期間,歷經十年,先后滅掉東方六國,在公元前221年統一了全國。
3、意義:結束了諸侯國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
4、都城和疆域:定都咸陽。秦朝疆域廣闊,東到東海,西抵隴西,南至南海,北達長城一帶。
(二)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
1、政治方面:(1)確立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統一六國后,秦王嬴政認為自己的功德高過古代的三皇五帝,將“王”改為“皇帝”,自稱“始皇帝”,史稱“秦始皇”。(2)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國家大事由皇帝裁決,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朝廷),皇帝以下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廢除西周以來的分封制,統一采用“郡縣制”。將全國劃分為36郡(后來有所增加)(秦朝時我們金華屬于會稽郡),郡下設縣,縣下設鄉、里,來控制百姓。(3)為了有效管理國家,秦朝還頒布了大量的律令。如田律、盜賊令,并通過文書的上傳下達來執行。(這套制度此后長期沿用)。
2、經濟方面:(1)統一貨幣:廢除東方六國各自的貨幣,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的泰國銅錢。(2)統一度、量、衡。(3)這些措施,有利于鞏固秦朝的統一,有利于地區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后世也有深遠影響。
3、交通方面:秦統一后,秦始皇下令大修馳道,拆除所有路障;統一全國車輛兩輪之間的距離。從此,車輛在全國暢行無阻。
4、思想文化方面:(1)為了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采納丞相李斯的建議,發布“焚書令”,規定除政府之外,民間只可收藏醫藥、此時占卜和種植等方面的書籍,其余一律集中焚毀。后來又將暗中誹謗他的400多個儒生,全部活埋。這就是“焚書坑儒”。焚書坑儒對我國古代文化造成重大損失。(2)統一文字:秦統一后,將秦的小篆作為全國規范的文字,后來又出現了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統一的文字成為維系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
第二課 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一)秦末農民起義
1、原因:(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使國內矛盾激化。暴政的表現有沉重的勞役和兵役;嚴酷的法律。(2)直接原因:戍邊農民因大雨無法按期抵達目的地,按律當死。
2、過程:(1)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9年,900多貧苦農民被征發到漁陽去守衛邊疆,在蘄縣大澤鄉遇到大雨,無法如期到達。按照秦律,要被處死。陳勝、吳廣號召大家舉行起義,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起義軍很快建立政權,隊伍發展到幾十萬。不到半年,起義軍遭到鎮壓。陳勝、吳廣起義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2)劉邦、項羽起義: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后,項羽和劉邦先后起兵反秦。項羽先是以少勝多,在“巨鹿之戰”中大敗秦軍主力。與此同時,劉邦率兵西攻咸陽。公元前207年,秦朝統治者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二)評價秦始皇的功與過:
1、功:(1)滅六國,統一全國,結束了諸侯國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2)采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如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大修馳道,統一車軌等,有利于鞏固統一,有利于地區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實行郡縣制和法律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2、過:實施“焚書坑儒”,鉗制了人們的思想,摧殘了文化;實施一系列暴政,如大修宮殿和陵墓,征發徭役和兵役,采用嚴酷的刑罰等,激化了社會矛盾,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三)西漢的建立
1、楚漢之爭:(1)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為了爭奪帝位,進行了將近四年的戰爭,史稱“楚漢之爭”。劉邦徹底擊敗項羽,項羽自殺,楚漢之爭結束。(2)劉邦獲勝的原因:劉邦進入咸陽時,與老百姓“約法三章”,廢除秦朝的苛法,贏得了民心。劉邦善于用人,得到了眾人的輔佐。(3)項羽失敗的原因:項羽驕傲自大,聽不見意見,縱兵殺掠,大失民心。
2、西漢的建立: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結束后,劉邦建立了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
(四)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
1、實施“休養生息”的原因:(1)西漢初年,經濟蕭條,國家貧困。(2)統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訓,采取休養生息政策來恢復經濟。
2、“休養生息”政策的主要內容:
(1)漢高祖:讓士兵復員從事生產,免除若干年的徭役;讓戰時逃亡在外的人回鄉,發還原有的田宅;釋放一些奴婢為平民;將田租定為“十五稅一”。
(2)漢文帝: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連續12年免除全部田租,又把每年服徭役改為三年一次;減輕刑罰,廢除了肉刑。
(3)漢景帝:將田租定為“三十稅一”。進一步減輕刑罰,以至一年內,全國處理的案件只有400起。認為農耕是天下的根本,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
3、實施“休養生息”的結果——出現“文景之治”:文帝、景帝統治時期,重視發展農業生產,努力減輕人民負擔,并且注意法紀,社會比較安定,史稱“文景之治”,成為我國古代歷史上的第一個“盛世局面”。
第三課 漢武帝時代的大一統格局
(一)王國問題的出現
1、劉邦實行“分封制”:西漢初年,劉邦大量分封功臣和同姓子弟為王侯,希望以此鞏固漢朝的統治。諸侯國可以自行頒布法律,任命官吏,使用自己的年號、歷法,權力很大。景帝在位時,采納大臣晁錯的建議,著手削減諸侯王的封地。
2、王國問題:(1)出現:諸侯王逐漸在封國內各自為政,無視皇帝的詔令,有的甚至圖謀奪取皇位。(2)加劇:漢景帝時,吳王劉濞聯合其他六位諸侯王起兵反叛,掀起“七國之亂”。后被景帝平定。
(二)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
1、政治:(1)頒布“推恩令”。漢武帝規定:除了諸侯王的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再分給其他子弟,建立侯國,這叫“推恩令”。這樣,王國逐漸被分成許多小侯國,再也沒有力量對抗中央了。(2)設立“刺史制度”。將全國分為13個州部,每部委派刺史一人,監察地方官員。(3)設立“司隸校尉”,以監督朝廷、都城和周邊地區的官員與皇族的舉止。
2、經濟:將貨幣鑄造、食鹽與鐵器生產收歸中央,由中央統一鑄造貨幣(五銖錢),經營鹽鐵的生產和銷售,極大地增加了中央收入。
3、思想: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都受到排斥,凡是與孔子思想不相符的各家學說都加以禁絕。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保證了皇帝的權威和朝廷政令的推行。
4、教育: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長安設立了專門教授儒家經典的“太學”,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直接做官。地方設立“官學”。私人傳授儒家學說的學者也很多。儒家學說逐漸成為朝廷的正統思想,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兩千多年。
通過一系列措施,西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期出現了經濟發展、權力集中、思想文化趨于一統的局面。
(三)王莽篡權:
漢武帝以后,漢朝開始由盛而衰,矛盾加劇,外戚王莽乘機篡權。初期得到廣泛支持,由于改革措施脫離實際,遭到失敗。不久,各地起兵反抗,推翻王莽政權。
(四)東漢建立:
1、公元25年,參加過推翻王莽軍事斗爭的西漢皇族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就是光武帝。
東漢統治前期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史稱“光武中興”。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政權,統治日益黑暗。最后,在起義軍打擊下,東漢名存實亡。
第四課 開疆拓土與對外開放
(一)秦與匈奴的關系(北擊匈奴,修筑長城)
匈奴是活躍在蒙古草原上的一個古老的游牧民族。
1、秦始皇末年,匈奴形成強大的國家,首領稱為“單于”。
2、秦統一后,派大軍“北擊匈奴”,奪回大片領土。
3、為了更好地抵御匈奴,秦始皇在原先戰國時期秦、趙、燕三國北方長城的基礎上修筑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
(二)西漢與匈奴的關系:
1、西漢與匈奴的“戰爭”:
(2)劉邦即位不久,曾率領大軍北上抵御匈奴,結果在白登山被匈奴軍隊圍困,經過七天七夜才得以解圍,史稱“白登之圍”。
(2)漢武帝時,國力強盛,漢朝轉而對匈奴采取攻勢。派衛青、霍去病先后三次出擊匈奴,取得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遷徙百姓居住墾荒,設置郡縣,派駐軍隊,實施統治。
2、西漢與匈奴的“和親”:
(1)“白登之圍”后,西漢政府決定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將漢朝皇室女子作為公主,嫁給匈奴單于為妻。
(2)“昭君出塞”:匈奴被擊敗后,分裂為幾部,其中一部的首領呼韓邪單于向漢稱臣,同漢朝訂立了和好盟約。漢元帝時,宮女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為漢匈兩族的友好相處與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三)東漢與匈奴的關系:
1、東漢時,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同漢友好,逐漸南遷。東漢派軍大敗北匈奴。匈奴勢力逐漸消失。
2、東漢與匈奴的文化交流:(1)匈奴貴族派子弟到洛陽就學,回去后傳播漢朝文化。(2)匈奴仿制漢式銅器和鐵器。(3)漢人從匈奴引進重要畜力——驢、騾、駱駝。匈奴的樂器中、歌舞傳到漢地。摔跤、賽馬等體育活動也源于匈奴的習俗。
(四)漢朝與西域的關系:
1、兩漢時期,今天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現在新疆地區和更西的地區,稱為西域。漢武帝以前,西域大部分以農耕為主,少部分以畜牧為主。盛產稻、麥、葡萄等農產品,還產良馬和玉石。
2、張騫通西域:
(1)經過:①公元前138年,為了聯絡“大月氏”東西夾擊匈奴,漢武帝派張騫從長安出發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扣留了十年。了解了西域各國的經濟、政治與文化情況,以及他們想與漢朝往來的愿望。②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再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訪問了西域許多國家,西域各國也派使節回訪長安。
(2)影響:①張騫通西域后,漢朝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頻繁:西域的葡萄、核桃、良馬、地毯等傳入內地,豐富了漢族經濟生活。漢族的鑄鐵、開渠、鑿井等技術和絲織品、金屬工具等傳到西域,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②張騫通西域后,中國與西方的貿易日益活躍,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
(3)張騫通西域經過的地方現在大致屬于哪些國家?(中國、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途中會經過哪些高山峻嶺和戈壁沙漠?(天山、昆侖山、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和塔克拉瑪干沙漠)。
3、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了“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務,保護商旅往來。這是新疆地區正式接受中央政權管轄的開始。
4、西漢時期對西域在外交、軍事和行政管理方面采取過哪些重大舉措?(外交: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軍事: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奪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行政管理:公元前121年,漢朝在河西走廊先后設酒泉、張掖、武威、敦煌四郡;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府。)
(五)絲綢之路:
1、絲綢之路是何時由誰開辟的?(張騫在西漢時期開辟的)。
2、絲綢之路的起點和最遠到達的地方?(起點是長安;最遠到達的地方:歐洲的大秦,即羅馬)。絲綢之路從長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西亞到歐洲。
3、絲綢之路經過的今境外部分大致屬于哪些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意大利)。
4、通過絲綢之路,中國輸出的主要商品有哪些?(絲綢、瓷器、漆器、鐵器、冶鐵技術、蠶種和養蠶技術)。從西方傳入中國的主要商品有哪些?(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藥材、珠寶、音樂、舞蹈、宗教)。
5、絲綢之路的開辟產生了什么影響?(絲綢之路是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也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絲綢之路溝通了歐亞兩大洲,在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6、絲綢之路的暢通與經貿發展、民族關系、社會穩定等因素之間存在著什么關系?(絲綢之路的暢通,推動了沿線地區的經貿發展以及民族的融合,同時也穩定了長城沿線地區的社會秩序。)
7、漢代絲路古鎮:庫車縣(史稱龜茲);敦煌;武威;樓蘭。
(六)漢朝與朝鮮和日本的交流
1、東漢時,朝鮮半島上各國與我國關系密切,文化交流頻繁。漢朝的鑄銅和制鐵技術傳到朝鮮,朝鮮的名馬等特產運到中國。
2、西漢時,日本的100多個小國中,有30多個和漢朝有來往。
第五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
(一)造紙術的產生、成熟:
1、西漢前期,已經出現用于繪圖和書寫的紙。東漢宦官蔡倫于105年,改進了造紙術,原料易得,質量產量提高,使用逐漸普遍。4世紀以后,紙取代簡帛,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
2、紙的發明和使用,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什么意義?(1)造價低廉,容易推廣,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有利于文化的普及。(2)紙面平整光滑,便于書寫成文。(3)紙質輕薄,便于裝訂、攜帶、和保存,有利于文化的保存和傳播。
(二)數學成就:
1、《周髀算經》:西周初年數學家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說明早在3000年前,中國人就認識到了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
2、《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時期。書中涉及現代初等數學中的算術、代數和幾何的大部分內容。這本書確立了中國古代數學以計算為中心的特點。
(三)醫學成就:
1、西漢時期編定的《黃帝內經》,最早記述了人體解剖知識和血液循環情況,系統論述了養生的基本原則。直到今天,這部書還是中醫學習的經典。
2、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療原則,奠定了我國中醫治療學的基礎。后世尊稱他為“醫圣”。
3、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華佗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制成了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發明一套醫療體操“五禽戲”。
(四)史學成就:
1、司馬遷:生活于漢武帝時代的著名史學家,撰寫的《史記》是一部不朽的史學和文學名著。
2、《史記》:(1)內容: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2)體例: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由本紀、書、表、世家、列傳五部分組成。(3)特點:體例完善,史料翔實,敘事簡潔,文筆生動。(4)地位: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成為我國歷代王朝編寫史書的范例。
(五)宗教:佛教傳入,道教興起
1、佛教:公元1世紀,佛教從印度傳入我國中原地區。東漢明帝時,派使者到西方求佛法,在洛陽建造了中國最早的寺廟“白馬寺”。
2、道教:東漢時期在民間興起。道教思想源于戰國時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術。對后世影響深遠。
第四單元 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二):“多元一體”格局與文明高度發展
第一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分立與民族匯聚
(一)三國鼎立與西晉統一
1、東漢末年的軍閥割據:曹操和袁紹的實力最強。曹操占據黃河中下游以南地區,“挾天子而令諸侯”。袁紹跨有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兵勢最強。
2、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時間
公元200年
公元208年
交戰雙方
曹操和袁紹
曹操和孫劉聯軍
結果
曹操勝利,袁紹失敗
曹操大敗,孫劉聯軍獲勝
特點
以少勝多
以少勝多
影響
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
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3、官渡之戰中曹操獲勝的原因:(聯系課本P75資料和所學知識)
①資料1:袁紹剛愎自用,失于謀略,不肯聽人建議;曹操精于謀略,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②資料3:曹操以誠心待人,能寬容人。③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擁有袁紹所沒有的政治優勢。
4、“隆中對”(劉備“三顧茅廬”):
(1)劉備“三顧”的原因:體現了劉備求賢若渴,吸引人才的誠意。(2)諸葛亮“二拒”的原因:當時政權分立,形勢嚴峻。(3)諸葛亮的策略:對曹操,“不可與爭鋒”;對孫權:“可以援而不可圖”;對劉備:控制西南少數民族,結盟江東,內修政治。總的策略:孫劉結盟,共同抵抗曹操。
5、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1)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稱皇帝,國號“魏”,定都洛陽。東漢結束。(2)221年,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定都成都。(3)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定都建業(今江蘇南京)。至此,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6、三國經濟的發展:
(1)魏國修建水利工程,北方生產得到明顯恢復和發展。(2)蜀國絲織業發展,蜀錦非常有名。(3)吳國造船業發達,船隊曾到達夷洲(今臺灣),加強了內地與臺灣的聯系。
7、對“三國鼎立”的評價:
(1)從統一與分裂的角度看:是歷史的退步。因為:秦漢時期的統一有利于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而三國鼎立后三百多年的大分裂加劇了地方矛盾,對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2)從大規模分裂與局部統一的角度看:是歷史的進步。因為: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戰,屬于大規模的分裂,不利于社會安定和經濟文化發展。三國鼎立是局部統一,有利于經濟恢復和發展,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為后來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8、西晉的建立、統一與滅亡:(266-280-316)
(1)建立:263年,司馬昭滅蜀;266年,司馬炎廢魏帝,自稱皇帝,建立晉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司馬炎就是晉武帝。(2)統一:280年,西晉滅吳國,統一全國。(3)滅亡:晉武帝死后,晉惠帝無力處理政事,西晉皇族起兵爭奪皇位,嚴重動搖西晉王朝的統治基礎,也為周邊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提供了契機。316年,匈奴人攻陷長安,西晉滅亡 。
(二)東晉南朝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
1、東晉:317年,西晉皇族司馬睿在南方重建政權,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史稱東晉。420年,東晉大將劉裕自立為帝,國號“宋”,結束了東晉統治。
2、南朝:從420年劉裕建“宋”到589年隋滅“陳”的160多年間,南方先后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史稱“南朝”。
3、“士族”與“庶族”:(1)東晉立國離不開士族的鼎力支持。名門大地主把持了中央或地方重要官職,世世代代做大官,叫做“士族”。(2)士族以外的地主,叫做“庶族”。南朝后期,士族勢力逐漸衰落弱,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4、前秦的統治:
(1)東晉中期,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權基本統一北方地區。(2)淝水之戰: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率軍南下,攻打東晉,在淝水展開決戰。東晉軍隊以少勝多,大敗前秦,使江南地區免遭摧殘,為江南經濟持續發展提供了相對安定的環境。淝水之戰使前秦統治土崩瓦解,北方地區重新陷入割據混戰的狀態。
5、江南地區的開發:
(1)農業發展:①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②開墾出大量良田,太湖流域、鄱陽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都是東晉南朝時期的重要糧倉。福建、廣東和廣西一帶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③水稻栽培技術有了提高。稻田開始使用糞肥。④小麥種植推廣到江南。⑤利用水力加工谷物的生產工具,應用更加廣泛。
(2)手工業發展:①養蠶繅絲技術有了提高,絲織品產量激增。②棉布生產和使用逐漸發展。③冶鑄技術進一步改進,灌鋼法的發明大大提高了鋼的質量。④制瓷業發展迅速,瓷器成為較普遍的生活用具,青瓷最為當時人所青睞。
(3)聯系課本P79資料,說說江南地區發生了哪些變化?①人口的增多;②農業產量的提高;③耕作技術的進步。④手工業的發展。
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①江南自然條件優越,氣候酷熱的狀況緩解,尚待開發的資源極其豐富。②江南地區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比較穩定。③江南民眾與北方移民的辛勤勞動。④北方人民遷到江南,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最主要的原因)
(4)影響: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
(三)北方的民族融合
1、北方的政局演變
(1)十六國:4世紀初到5世紀前期(304-439年),北方少數民族先后建立了15個國家,連同西南的成漢,總稱為十六國。各國連年戰爭,北方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各民族通過長期交往和相互影響,加速了民族融合。439年,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十六國割據局面結束。
(2)北朝:386年,鮮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6世紀前期,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又分別演變為北齊和北周,史稱“北朝”。
2、北方的民族融合
(1)少數民族的內遷:東漢、魏、晉時期,北方和西方少數民族不斷內遷,同漢族長期雜居,相互影響,促進民族融合。(內遷的主要少數民族有:匈奴、鮮卑、羯、氐、羌,歷史上合稱“五胡”)。
(2)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后,各族人民長期生活在一起,交往頻繁,在生產技術和生活習俗上互相影響,民族融合成為趨勢。
(3)促進北方民族融合的因素:①少數民族的內遷;②黃河流域的統一;③各民族的長期交往和相互影響;④北魏孝文帝改革。
(4)民族融合的表現:少數民族的飲食(少數民族蒸饃、烙餅、餡餅、面條和油炸餅等傳入中原)、服飾、家具(少數民族的胡床、方凳、圓凳等傳入中原)、音樂舞蹈、先進的牲畜選種、改良和畜病防治技術等逐漸融入漢族人民的生活之中。生產方式的融合:少數民族吸收了中原先進的農耕技術。
(5)北魏孝文帝改革
(A)背景: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后,出現了民族融合的趨勢。(B)目的:為了更好地接受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C)內容:①遷都洛陽;(原因:平城氣候干旱,糧食不能滿足都城人口的需要;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對中原廣大地區的統治,也不利于學習和接受中原先進文化)。②漢化政策(禁止朝廷上使用鮮卑語,統一使用漢語;改穿漢族服飾;改用漢族姓氏;采用漢族的官制、律令;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通婚;學習漢族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D)影響:適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此后,傳統的漢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
6、課本P82資料:
(1)資料1中,胡服與漢服的區別:漢服寬袍大袖,胡服窄衣小袖。(2)鮮卑族服裝和姓氏的變化說明了什么?說明:鮮卑族在生活習俗上受到了漢族文化的影響。(3)資料3中,北魏皇帝的謚號(多采用“孝”字)說明了什么?說明:鮮卑族學習漢族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
7、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蘊含著哪些有利于統一的因素?
(1)江南經濟發展,使南北經濟發展差距逐步縮小。(2)民族融合加快。通過民族遷徙、友好交往、政治改革等途徑促進民族融合,使民族矛盾和民族隔閡減弱。(3)局部統一的實現。先是三國的局部統一,后來是前秦和北魏統一黃河流域。(4)一些有見識的政治家為實現統一進行了一系列活動。如曹操、諸葛亮、北魏孝文帝等。(5)國家的分裂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人民渴望統一。
(四)璀璨的科技與藝術
1、科技:(1)祖沖之:南朝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①數學:最突出的貢獻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地推算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比歐洲早了一千年。數學著作《綴術》。②天文學:測算一年的時間,與現代天文科學測得的結果,只相差50秒;“祖沖之山”和“祖沖之星”。③機械制造:造出“千里船”和“水碓磨”。(2)賈思勰:北朝著名的農學家。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農作物必須因地種植,不誤農時;改革生產技術和工具。著作《齊民要術》,系統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介紹了農、林、牧、副、漁的生產方法,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書,也是世界農學史上的優秀著作。
2、藝術:(1)書法——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吸收前人書法的精華,獨創一家,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他的字“端秀清新,圓轉流利”。當時人評論他的書法“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后人尊稱他為“書圣”。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2)繪畫——顧愷之:東晉著名畫家。擅長人物畫,主張畫人物要“以形寫神”。他筆下的人物“線條優美,活潑傳神,富有個性”。代表作《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顧愷之的“三絕”:才絕、畫絕、癡絕。)(3)石窟: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龍門石窟。這兩處石窟群,繼承了秦漢以來我國的藝術傳統,也吸收了外來佛教藝術的特點。
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在造像風格上有哪些差異?云岡造像較多體現印度佛教藝術的影響,佛像高鼻深目,神情凝重,表現出西域人的特征。龍門佛像肅穆慈祥,衣紋飄動流暢,更多體現中原文化的風采。
3、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思想文化,活潑開放,呈現出以中原文化為主體、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特點,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獨特的印記。
第二課 隋唐:開放革新的時代
(一)隋的興亡(581-589-618)
隋朝的建立、統一和滅亡
(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楊堅就是隋文帝。(2)隋文帝改革: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地方豪強勢力,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對立的因素,發展經濟,打敗突厥,穩固后方。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3)統一:589年,隋滅陳,統一全國。影響:結束南北分裂局面,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推動社會經濟迅速發展。(4)滅亡:隋煬帝實施暴政(大興土木,發動戰爭,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引發隋末農民起義,瓦解了隋朝統治。618年,隋煬帝被部將所殺,隋朝滅亡。
2、隋煬帝開鑿大運河
(1)開鑿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2)課本P87“隋大運河示意圖”①一個中心:洛陽。②兩個端點:南起余杭,北至涿郡。③四段:由北向南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④溝通的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3)開鑿的意義:有力地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對于鞏固統一和推動沿岸地區的城鎮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直到今天,大運河的某些河段,依然承擔著“水路運輸”的作用。
(4)聯系課本P88的資料,評價大運河。①積極作用:大運河作為歷代漕運要道,在溝通南北經濟,促進文化發展繁榮,維護國家統一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②消極影響:隋煬帝濫用民力,揮霍浪費,給廣大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5)京杭大運河的歷史價值:①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卓絕成就,不僅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也顯示了當時中國經濟與科技的發達。②京杭大運河的開鑿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影響深遠。如漕運;四大徽班沿運河進京,為京劇形成奠定了基礎。③京杭大運河還是歷史文化的獨特見證者。如十里紅妝。
3、隋朝的制度創新:隋文帝開創了“三省六部制”;隋煬帝開創了“科舉制”。
(二)唐的盛衰
1、唐朝的建立、強盛、衰落和滅亡
(1)建立:617年,隋朝貴族李淵在太原起兵,攻下長安。618年,建立唐朝。李淵就是唐高祖。(2)強盛:唐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武則天時期的“貞觀遺風”;唐玄宗統治前期的“開元盛世”。(3)衰落:唐玄宗統治后期,爆發了以邊防將領安祿山和史思明為首的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唐朝開始由盛轉衰。(4)滅亡:907年,節度使朱全忠奪取政權,建立后梁,唐朝滅亡。
2、“貞觀之治”
唐太宗貞觀年間,農民占有一定土地,賦役負擔減輕,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逐步增強,史稱“貞觀之治”。
(1)吸取隋亡教訓,非常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
(2)重視君民關系,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3)善于用人,虛心納諫:任用富于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4)國家政治體制發生重大變化:沿襲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職責: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門下省負責詔令的審核;尚書省及六部負責政令的執行。特點:各有分工,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牽制。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并加強了中央集權)。
(5)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進一步完善隋代創立的科舉考試制度,進士科成為最重要的考試科目。(選官標準:才能。科舉制的積極作用:改變了隋唐以前主要依賴薦舉和憑借家庭出身來做官的慣例,是一種相對公平的選拔制度,為讀書人創造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6)課本P89資料:唐太宗這番話表達了什么意思?把魏征比作鏡子,通過魏征來了解自己的得失。
這番話反映了唐太宗怎樣的治國風范?善于以史為鑒,善于用人,虛心納諫,勇于改過的治國風范。
3、“貞觀遺風”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間,嚴厲打擊豪門大族,大量選拔普通地主中的優秀人才,社會生產繼續發展,國力進一步增強,史稱“貞觀遺風”。
用一句話評價武則天(為武則天寫一句碑文)(1)郭沫若:“政啟開元,治宏貞觀”。(2)宋慶齡:“武則天是封建時代杰出的女政治家”。(3)毛澤東:“武則天是個治國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
4、“開元盛世”
(1)唐玄宗統治前期的“勵精圖治”,政治清明:①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賢人做宰相:姚崇、宋璟。②重視地方吏治:關注各州刺史,親自考核縣令的政績。③虛心求諫,堅決抑制奢靡,提倡節儉。
(2)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①農業:大量荒地的開墾、耕作技術的改進(曲轅犁的發明)和灌溉工具的改進(筒車的發明),糧食總產量持續增加,修建了許多大型糧倉。②手工業:絲織業——絲織品的花色品種很多,絲織技術高超。陶瓷業——唐三彩是唐代陶瓷制造中極富特色的一種,它色彩絢麗,造型美妙高超,是聞名于世的藝術珍品。唐代瓷器的品種很多,以邢窯的白瓷和越窯的青瓷最負盛名。③商業: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等。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區,市是商業區。揚州是全國貨品的集散地,還是國際商品的運轉中心。
5、“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比較
貞觀之治
開元盛世
用人
唐太宗善于用人、虛心納諫,富有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人稱“房謀杜斷”。進一步完善隋代開創的“科舉制”。
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賢人做宰相,如姚崇、宋璟。仿照唐太宗,虛心求諫。
政治
沿襲和完善了隋代創立的“三省六部制”。
重視地方吏治,關注各州刺史,親自考核縣令的政績。
經濟
非常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
抑制奢靡,提倡節儉,,開辟荒地,改進生產技術,糧食總產量持續增加。
(三)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
1、民族關系融洽:
(1)唐太宗時期的民族政策:開明的民族政策,對各少數民族“一視同仁”的政策(“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唐太宗推行“一視同仁”民族政策所產生的歷史影響:①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②有利于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③有利于邊疆地區的開發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④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
(2)唐朝與吐蕃的關系:①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首領松贊干布,對加強唐蕃友好和發展吐蕃經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②金城公主入藏:8世紀初,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蕃“和同為一家”,唐蕃關系日益密切。
(3)唐朝與其他少數民族聯系很緊密。唐朝前期,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設立800多個府、州、縣。
(4)唐朝疆域:東到大海,西達安西、蔥嶺等廣大地區,北抵蒙古高原,南及南海。
2、對外交流:(1)唐朝的對外政策:開放的對外政策。(2)唐朝與開竺的關系:“玄奘西行”。唐太宗時,高僧玄奘去天竺求佛法,帶回大量佛學經典。根據西行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3)唐朝與日本的關系:“遣唐使”和“鑒真東渡”。唐玄宗時,鑒真六次東渡日本,除傳播佛教外,還將唐朝的醫藥、建筑、雕塑、繪畫等技術和知識介紹到日本。
(4)玄奘西行與鑒真東渡比較
目的
貢獻
優秀品質
玄奘西行
去印度學習佛經
促進了中印文化交流
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百折不撓,開放進取
鑒真東渡
去日本傳播佛法
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
(5)唐朝民族關系和睦與對外交流發展的原因:①唐朝的全面繁榮: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②唐朝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較為開放的對外政策。③唐朝在當時世界上突出地位及巨大影響:唐朝是當時亞洲最強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疆域遼闊、文明程度很高的國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聲望。④杰出人物的重大貢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對民族關系的貢獻;玄奘、鑒真對對外交流的貢獻。
(四)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1、雕版印刷術:(1)大約在7世紀(隋唐時期),中國人受古代印章和拓石的啟發,在世界上最早發明了雕版印刷術。(2)隋唐時,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詩集等。唐朝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3)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對人類文化的保存、傳播和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4)雕版印刷術的缺陷:刻版費工費時、不易修改、不易保存。
2、火藥的發明和應用:火藥是煉丹家在煉制丹藥時偶然發明的。這種火藥是由硝石、硫磺、木炭三種成分配成的黑火藥。唐朝末年,火藥開始應用于軍事上。
3、詩歌:(1)唐代是我國古代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唐詩內容豐富,風格多樣,詩人層出不窮。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詩人當推李白和“詩圣”杜甫。
(2)李白:我國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詩歌風格: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體現了盛唐大氣磅礴,個性張揚,蓬勃向上的時代風貌。如寫大江東去的景象:“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寫黃河奔騰的氣勢:“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寫自己的錚錚傲骨:“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寫自己的生活愿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心還復來”。
(3)體現盛唐風貌的其他詩人和詩句:形象刻畫奇特壯麗風光——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反映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王之渙“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表達建功報國的雄心壯志——王昌齡“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4)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代,我國杰出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詩歌風格:氣魄雄渾,沉郁悲愴,語言精煉、凝重,人稱“詩圣”,他的詩被后人稱為“詩史”。如安史之亂中,長安淪陷,他悲痛地寫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軍收復失地,他以狂喜的心情寫道:“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的《憶昔》詩:“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體現了開元盛世的景象。
(5)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改為“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改用“敲”字的理由:①既然是夜晚,比較安靜,別人家大多已關門,“敲”字更符合詩句意境,體現“靜中有動”。②晚上去別人家,直接推門比較冒失,敲門更符合禮儀要求。
“推敲”的故事說明了什么?說明詩歌創作十分重視用詞的精準傳神,往往一字創意境,一字見功底,文學精品創作需要反復琢磨。
4、時代風尚(1)唐代的習俗風尚體現“中西互通、多民族交融”的特點,整個社會博大開放,容納百川,充滿創新活力。(2)多民族交融:①飲食:胡餅成為普遍流行的名食,唐都長安有專門經營胡餅的店鋪,民間流行互相饋贈胡餅的習俗。②服飾:唐人愛穿少數民族的服飾,婦女也常穿胡服,以穿男裝、戎裝為時尚。(3)中西互通:唐代流行打馬球的游戲,這種游戲是從波斯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
第三課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與文明高度發展
(一)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
1、北宋的建立與統一(1)建立:時間—960年;人物—趙匡胤(宋太祖);事件—陳橋兵變;都城—東京(今開封)。(2)統一:宋太祖和宋太宗在位期間,消滅南唐等政權,統一中原地區和南方。但是,當時仍處于北宋、遼、西夏等民族政權并立的狀態。
2、北宋加強中央集權
(1)背景:唐末五代,軍閥武將飛揚跋扈,影響政局穩定;宋太祖通過兵變奪取政權,需要防止兵變重演。
(2)措施:①軍事:通過“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解除了石守信等統軍大將的兵權;挑選各地強壯士兵,組成禁軍;禁軍輪流駐防京師。②政治:解除地方節度使的權力。增設機構以分割制衡各級官員權力。③經濟:派官員到地方管理財政。④文化: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選拔大批文臣擔任中央和地方官吏,不許武人掌握地方政治。⑤其他措施:君臣禮儀的變化。大臣上朝由坐到站,實質上說明了中央集權的加強。
(3)積極影響:將地方的軍權、行政權和財權收歸中央,官員的權力得到分割和制衡,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4)消極影響:削弱了軍隊戰斗力,形成“積弱”局面。官僚機構膨脹,官俸和軍費開支寵大,冗官、冗兵、冗費導致北宋形成“積貧”的局面。
3、你如何看待“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點?
從歷史上看,這種觀念反映了北宋初年“崇文抑武”的策略,它在客觀上推動了文化教育的發展,促進了科舉制度的快速發展。從歷史影響看,它強化了“為當官而讀書”的觀念。
4、王安石變法
(1)背景:北宋中期,政府財政入不敷出,社會矛盾尖銳;邊患不絕,民族矛盾加深。(2)目的:為了實現“富國強兵”。(3)內容:“富國”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均輸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強兵”措施有“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設軍器監”。(4)積極影響:農業生產有所改善,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國家軍力有所增強。(5)失敗原因:由于用人不當,變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損害百姓的情況;危及一些社會階層的既得利益,遭到強烈反對。(6)變法失敗給我們的有益啟示:變法(改革)的過程中,要注意用人,要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
(二)北宋與遼、西夏并立;(三)南宋與金的和戰
1、遼、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
政權名稱
建立時間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滅亡

916(10世紀初)
契丹族
耶律阿保機
上京
1125年金滅遼
北宋
960
漢族
趙匡胤(宋太祖)
東京(今開封)
1127年金滅北宋
西夏
1038(11世紀前期)
黨項族
元昊
興慶
1227年蒙古滅西夏

1115(12世紀初)
女真族
完顏阿骨打
會寧
1234年蒙古滅金
南宋
1127
漢族
趙構(宋高宗)
臨安(今杭州)
1276年元滅南宋
2、遼的統治(1)政治:設北面官(一般用契丹人),南面官(雜用漢人、契丹人)。(2)經濟:注意減輕賦稅,獎勵墾荒;冶鐵、絲織、制瓷等手工業得到高度發展。(3)思想文化:建立孔廟,春秋祭祀(重視儒家思想);仿效中原王朝開設科舉,選拔人才;仿效漢字筆畫創制契丹文字;制定成文法。
3、西夏的統治(1)經濟:黨項族與漢族雜居地區,農業相當發達;西夏的冶鐵、印刷、制瓷、毛紡織等相當發達。(西夏掌握了先進的豎式風箱鼓風技術,西夏兵器被譽為“天下第一”。)(2)思想文化:重視儒學,廣建學校,翻譯儒家經書;仿效中原王朝開設科舉;模仿漢字結構創造西夏文字;用漢文鑄造錢幣;西夏文印刷品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實物。
4、遼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
仿效中原的政治制度;仿效中原開設科舉,選拔人才;重視儒家思想;仿效漢字創造本民族的文字。
5、宋遼和戰:(1)戰:1004年,遼軍大舉進攻北宋,發生了“澶州之戰”。宰相寇準主戰,宋真宗親征,宋軍射殺遼軍統帥,遼軍遭受重挫。(2)和:1005年,宋遼議和,簽署“澶淵之盟”。內容:遼退兵,宋遼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給遼銀和絹。(史稱“歲幣”)評價:是一個屈辱的盟約。(是在有利形勢之下接受議和,是妥協政策的產物;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是一個不失為有遠見的盟約。(宋遼之間出現了長期的相對和平的局面;有利于宋遼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宋遼統治地區的發展。)
6、宋、西夏的和戰:(1)西夏連年與宋交戰,破壞了雙方正常的貿易。(2)北宋和西夏議和:元昊對宋稱臣,北宋每年給西夏銀、絹、茶葉等。議和后,邊境貿易重新開放,促進了雙方邊境地區的發展。
7、契丹文化對漢文化的影響:飲食(乳酪傳入中原);服飾(契丹服飾傳入中原,仿效者甚多);漢族和契丹人經常通婚;漢人為兒孫起契丹名字。
8、女真族的崛起(1)生活區域: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2)特產:貂皮、黃金、珍珠、人參、獵鷹(海東青)。(3)生產:10世紀末,一部分女真人從事農業;學會冶鐵,能制造鐵工具和鐵兵器;畜牧業比較興旺,以養豬聞名。(4)生活:睡火炕的習俗。(5)統一:11世紀,女真完顏部逐漸統一女真各部。
9、“靖康之恥”:1126年(靖康元年),金軍攻破北宋都城東京。1127年(靖康二年),宋徽宗、宋欽宗和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被金軍擄獲,宮廷儀仗、典籍和大批珍寶器物也被掠走,北宋滅亡。
10、岳飛抗金:(1)岳家軍:軍紀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作戰勇敢(“撼山易,撼岳家軍難”)。(2)多次打敗金軍,收復北方部分失地。1140年岳家軍在河南郾城取得大捷。(3)宋高宗解除岳飛兵權,以所謂“謀反”(即“莫須有”)的罪名將他殺害。(4)岳飛抗金斗爭取得勝利的原因:①抗金斗爭符合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支持。②岳家軍作戰勇敢,軍紀嚴明。③其他抗金將領的配合和支持。(5)岳飛為什么深受愛戴?(抗金有功;軍紀嚴明;蒙冤而死)。
11、宋金議和:(1)背景:抗金形勢對南宋非常有利。(2)內容:1141年,宋金議和:南宋對金稱臣、割地、繳納錢幣。(3)結果: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宋金對峙的分界線:淮水、大散關一線)。(4)評價:消極影響——是屈辱的盟約:是南宋妥協政策的產物,雙方是不平等的,加重了南宋人民的負擔。積極影響——是一個有遠見的盟約:減少了雙方之間的戰爭,形成了相對和平的局面,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和民族交往,有利于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
12、金朝鞏固統治的措施:(1)為了加強對中原農耕地區的控制,1153年遷都燕京,定名中都。(2)將女真人大規模南遷至中原地區,積極恢復發展農業生產。(3)實施漢化改革:①政治上: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權行政機構。②生活習俗上:鼓勵女真族和漢族通婚;在語言、飲食、服飾等方面“皆習漢風”;中原女真大多改用漢姓。
13、課本P105:哪些屬于女真文化對漢文化的影響——資料1:女真服飾(羊裘狼帽)對汴京服飾文化的影響;資料2:女真的樂器(葫蘆笛、番鼓)深受中原漢人的歡迎。哪些女真舊俗至今仍留有痕跡?資料3:女真睡火炕的習俗影響了北方漢人的生活。至今,北方仍然有睡火炕的習俗。資料4:反映了女真的飲食習俗。這種禮儀至今仍有影響。
(四)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拓展
1、蒙古族的崛起(1)生活區域:蒙古族長期生活在我國北方蒙古高原。生活方式:游牧和狩獵。(2)統一:1206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沅| 肥西县| 清原| 海门市| 黎平县| 房产| 临沧市| 黎平县| 贵港市| 楚雄市| 永定县| 松滋市| 星座| 沅江市| 乌拉特后旗| 兴和县| 濮阳市| 涪陵区| 英吉沙县| 栖霞市| 金寨县| 广德县| 鱼台县| 绥宁县| 柘城县| 安阳市| 石台县| 磐石市| 托里县| 武冈市| 双鸭山市| 西贡区| 鹰潭市| 曲松县| 惠安县| 拉萨市| 澳门| 紫金县| 乐安县| 项城市| 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