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失敗的10個原因學習是一段漫長而復雜的旅程,有時候也容易走進誤區。下面這10個“大坑”,你掉進去過嗎?現在規避它們還來得及,快來自查一下吧!1缺乏恒定、清晰、強力的中考奮斗目標“我想考上一個好高中”只不過是一種籠統的、泛化的、模糊的中考目標,對潛意識學習潛能的刺激力度不大。初三總復習中,我們更需要一個恒久清晰、可以量化、明確具體的中考目標,牽引自我潛意識去努力,克服學習中的重重困難。所以,要建立足夠清晰有力的中考奮斗目標,同時也可以在不同的階段給自己做細化的目標。2眼高手低許多同學眼高手低,不愿意親自動手進行各科復習內容的自我整理、自我歸納、自我梳理。他們總以參考資料上已經有系統化整理好的復習內容為借口,不愿意動手做扎實細致的、系統化的整理筆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自己動手整理的系統化知識筆記是自己的腦力思維結晶,深扎在大腦深處,與大腦神經元記憶系統鉤鏈成網,潛意識對其有感性的“親切”熟知感,豈是看參考書上他人代勞整理出來的內容所能與之相提并論的?3主線復習進度未能緊跟老師的復習戰略在初三總復習中,完全撇開老師的復習安排,獨立搞自己的復習計劃,是最容易多走彎路步入歧路的短視行為,這方面慘重的失敗教訓是屢見不鮮的。就連自學能力及強思維素質扎實全面的學霸們,也都以親身的教訓再三告誡同學們:自己的復習小計劃一定要服從老師的大計劃,千萬不要甩開老師另搞自己的一套。4忽略基礎,過于浮躁片面強調復習效率、短期內追求總分大幅提高,容易使同學們心浮氣躁,追求短線行為,一會兒翻這本參考書,一會兒看看那本習題集,一晚做幾十道題還嫌少……其實都是蜻蜓點水,流于表面。復習是一個潛移默化、厚積薄發的過程,成績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衡量復習效果的高低,也不是以看書多少、做題多少為標準。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只要掌握“真諦”,精做一題勝過泛做十題,精透一頁知識勝過粗翻一本書。5精力分散,未把精力長期專注于學習事務上我們的精力,就像電燈的光源。光源照的范圍太廣,則光線散亂,亮度暗淡。唯有把光線聚焦成光束,才能提高亮度,穿透黑暗。所以,我們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像激光一樣聚焦投注于學習中去,鉆透各科學習中阻礙成績提高的任何“瓶頸口”,順利完成差科弱科的復習升級。6不善于制訂科學的小計劃時間安排不當,缺乏小計劃,自我復習時東一榔頭西一錘,漫天撒網,沒有階段性的復習目標。或者自我支配時間安排過緊,缺乏彈性、機動性,是小計劃失敗的通因。緊跟著老師走是“大鍋燴”,自己的小計劃是“小勺喂”。“大鍋燴”要吃飽,“小勺喂”要喂好。制訂一份留有時間彈性的小計劃,是每一位考生要切實考慮的。7沒有養成“通過自我暗示和自我調節,進入自信、樂觀、向上的積極學習心態”的好習慣科學家們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演員大腦的特定部位貼上微電極,然后按內容不同要求演員們表演各種電影情節。當他們演出與灰色、無精打采、消極、沮喪、憤怒有關的情節時,實驗監測儀顯示腦啡肽的含量隨之降低,當劇情進入歡樂、健康、愉快、喜悅、自信、愛情的內容時,腦啡肽的含量也隨之上升。腦啡肽是調節學習心態的天然快樂劑。養成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有利于大腦分泌更多的腦啡肽。8未能及時做好復習信息的反饋匯總復習中的錯題、疑問、疏漏、遺缺等反饋錯源信息,其實都是很寶貴的增分“礦源”。針對錯源信息進行自我補救式強化復習,可以把時間、精力用在刀刃上,防止做過多的無用功。9忽視各科復習中的客觀增分規律成績的提高也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各科記憶知識的梳理成網,分類解題收獲的總結積累等。文科復習注重知識的反芻,理科復習則更側向思維的遷移。遵循各科的增分規律去用功,就等于找到了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10自我設限,缺乏心靈上的周圍激勵力量三分鐘熱度是同學們復習中常犯的通病,每天可以隨時用自我想象、自我暗示、自我談話、自我反省、自我激勵、自我鞭策等多種激發方法突破心理上的學習高度極限,煥發出心靈的巨大潛能,使自己每時每刻處于心靜如水、激情似火的自信學習狀態。潛意識的學習能力是無法想象的,哪怕是平時激發出一點點,也能迅速優化你的學習狀態。你比自己想象的更厲害,加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