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試卷一、組合題(本部分共有3道題,共14分)(2022七上·拱墅期中)為解決城市內澇問題,武漢市采取措施完善城市排水系統。讀下圖,回答下列小題。1.按城市功能劃分,圖1所示區域應該屬于( )A.商業區 B.旅游區 C.生活小區 D.高科技園區2.根據常用圖例判斷,圖1中C、D兩點之間的符號表示( )A.公路 B.鐵路 C.長城 D.高速公路3.若武漢市要在圖2的A、B兩地間鋪設新的排水管道,則要準備的管道長度約為( )A.2千米 B.4千米 C.6千米 D.8千米(2022七上·拱墅期中)讀甲、乙兩河示意圖(圖幅大小相同),回答下列小題。4.對甲、乙兩河的實際寬度,敘述正確的是( )A.甲河寬 B.乙河寬 C.一樣寬 D.無法判斷5.對甲、乙兩河的流向,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兩河的流向一致B.因缺乏依據,乙河的流向無法判斷C.甲河自東南向西北流,乙河自西向東流D.甲河自西北向東南流,乙河自西向東流(2022七上·拱墅期中)如下圖為我國東南丘陵某地等高線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甲河段的流向大致是( )A.由東北向西南 B.由北向南C.由西北向東南 D.由東向西7.乙處果樹林位于( )A.山谷 B.山脊 C.山峰 D.陡崖二、單選(本部分共有8道題,共16分)8.(2019七上·浙江期中)下列做法中,體現社區文化功能的是( )A.居民在社區參加人大代表的選舉B.居委會管理社區內的流動人口C.老人們在社區活動室鍛煉身體D.居民們在社區便民超市里購物9.(2022七上·拱墅期中)國慶期間, 北京的小宏來杭州體驗“亞運之旅”,作為東道主, 你適合推薦給他的 地圖是( )A.中國鐵路分布圖 B.浙江省政區圖C.杭州市地形圖 D.杭州市旅游圖10.(2022七上·拱墅期中)使用手機導航已成為眾多駕駛員的習慣。從下圖中,我們可 得到的信息有( )①行使路線 ②預計到達時間③途中天氣 ④目的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體現炎熱潮濕的氣候特征的民居是( )A.甲 B.乙 C.丙 D.丁12.(2022七上·拱墅期中)傳統的鄉村聚落其房屋建筑呈現出不同特點,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聚落中居住的人口數量不同 B.氣候的差異C.聚落所處的地形不同 D.生產生活方式的差異13.符合“北半球、發達國家、人口超過1億”三個條件的一組國家是( )A.美國、日本 B.澳大利亞、法國C.中國、巴西 D.美國、印度14.(2022七上·拱墅期中)關于城市和鄉村的景觀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鄉村交通發達 B.城市建筑高大密集C.城市人口稀疏 D.鄉村公共設施完善15.(2022七上·拱墅期中)關于七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是全球七大洲中,跨經度最廣的大洲B.南極洲幾乎全在南極圈以內,是跨緯度最廣的大洲C.亞洲瀕臨三大洋,既跨東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D.北美洲東鄰太平洋,西鄰大西洋三、組合題(本部分共有1道題,共4分)(2022七上·拱墅期中)讀下圖,完成下面下列小題。16.圖中甲所處的大洋為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17.下列有關圖中城市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巴西利亞位于中緯度帶 B.廈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C.葉卡捷琳堡位于北溫帶 D.福塔萊薩位于東半球四、單選(本部分共有7道題,共14分)18.(2019七上·浙江期中)小明阿姨到阿拉伯半島旅游,下列關于阿拉伯半島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阿拉伯半島是熱帶沙漠氣候②阿拉伯半島人種是黑種人③阿拉伯半島語言講阿拉伯語④阿拉伯半島西北部瀕臨地中海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9.(2022七上·拱墅期中)某校舉辦“百件文物講述歷史故事”圖片展。下圖為其中一文物的介紹。據 此推測( )①河姆渡居民已開始了家畜飼養②該文物出土于黃河中游地區③河姆渡居民已經能夠燒制陶器④該文物是舊石器時代的器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022七上·拱墅期中)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遺址除發掘出大量房屋、圈欄、窖穴外,還發現了大量磨制石器以及石制研磨器。由此可以判斷半坡遺址所處的時代為( )A.史前時代 B.新石器時代C.遠古傳說時代 D.舊石器時代21.(2022七上·拱墅期中)下列事物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①北京人遺址 ②磨制石器 ③家畜飼養 ④禪讓制A.遠古的傳說 B.原始農耕的興起C.中國境內早期人類 D.中華文明的起源22.(2022七上·拱墅期中)下列關于我國境內早期人類的描述正確的是( )A.藍田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B.北京人已經學會人工取火且會長時間保存火種C.山頂洞人過著集體生活且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D.河姆渡人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且會簡單的紡織23.(2022七上·拱墅期中)祭祀是我國的傳統民俗,雖然各地人們對祖先祭祀傳統各異,但都把不同源的祖先匯聚成以黃帝為始祖的系統,自認為是炎黃的后裔。這主要反映( )A.世襲制度不斷延續 B.宗族觀念逐漸強化C.民族認同成為共同的意識 D.黃帝的地位得到各族公認24.(2022七上·拱墅期中)堯年老時,根據推舉和他對舜的考察,由舜繼承其位。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薦為繼任者。這種做法稱為( )A.禪讓 B.世襲 C.分封 D.專制五、解答題(本部分共有4道題,共52分)25.讀某等高線地形圖,完成相關問題。(1)該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為 ;(2)寫出圖中字母所表述的地形部位的名稱:A 、C 。(3)圖中道路的走向為 。(4)a、b兩條虛線所在的位置較易形成河流的是 (填字母),理由是 。(5)當地政府計劃推進小城鎮建設,甲、乙、丙、丁四村莊當中,發展條件最有利的是 ,理由是 。26.(2022七上·拱墅期中)讀世界海路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大洲: F ;大洋: I (2)圖中 A、C 兩洲的分界線①是 運河; F、G 兩洲的分界線②是 運河,該運河溝通H 洋與I洋;③ 為海峽,它既溝通H、J兩洋,又是 A、F兩洲的分界線。(3)我們生活在圖中 大洲(填字母),受海陸位置因素的影響,該洲東部、南部地區 氣候顯著。(4)B 大洲西部氣候深受海洋影響, 是溫暖濕潤的 氣候的典型分布區; 該洲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大部分地區呈綠色, 因此可判斷出該洲地形以 為主。(5)七大洲中, 洲是世界黑種人的故鄉(填名稱);B 洲居民多信奉 (宗教) 。(6)請你寫出一個與 G 大洲有關的世界之最: 。27.(2022七上·拱墅期中)跟著亞運吉祥物,探尋杭州世遺。閱讀材料,回答 問題。材料一:杭州亞運吉祥物是一組名為“江南憶”的機器人 。其中“琮琮”以機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文化遺產良渚古城 遺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材料二:材料三:良渚古城遺址距今約5300-4300年,由外圍水利系統、城址、墓地和以良渚玉 器為代表的出土器物等人工遺存要素共同承載(見圖3、圖4)。(1)亞運吉祥物“琮琮”的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 。(填文物名稱)良渚古城遺 址位于圖2中的 。(填字母)從圖2可知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 流域和 流域。(2)聯系圖2、圖3,分析良渚先民修建外圍水利系統的原因。(3)從圖4中尋找證據印證“距今5000年左右,良渚古城所在的區域已進入了文明社會。 ”(4)2019年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請談談申遺成功的重大意義。28.(2022七上·拱墅期中)遠古的傳說,敘述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排列出這四位人物成為聯盟首領的先后順序。(2)圖1、 2、3三位聯盟首領的產生與哪一制度有關 這種制度對當時社會的發展有什么意義 (3)有同學發現這個畫像展示并不完整,請補充一位聯盟首領,并說明理由。(4)有同學發現這些人物都是生活在遠古傳說時代,質疑傳說的可信度。那 么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歷史事實與遠古傳說之間的關系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B3.B【知識點】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城市聚落【解析】【點評】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地圖中方向的判讀一般采用以下三種:一般定向法,指向標,經緯網。根據圖中給出的方向,即可判斷區某地需要朝那個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主要呈現的是住宅區,與生活有關的功能區。按城市功能劃分,圖1所示區域應該屬于生活小區。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根據常用圖例判斷,圖1中C、D兩點之間的符號表示鐵路。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3.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圖中的比例尺是1∶200000,若武漢市要在圖2的A、B兩地間鋪設新的排水管道,則要準備的管道長度約為 2×200000=400000(厘米)=4000(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答案】4.A5.D【知識點】方向;比例尺【解析】【點評】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圖內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4.兩幅圖圖幅大小相同,但比例尺不同,比例尺大的實際范圍小。甲河的比例尺小,實際范圍大。因此,對甲、乙兩河的實際寬度的大小比較是甲河寬。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5.甲河采用的是指向標定向法,乙河采用的是一般定向法,因此, 甲河自西北向東南流,乙河自西向東流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答案】6.A7.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6.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本圖采用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圖中甲河段的流向大致是由東北向西南。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7.根據給出的等高線地形圖判斷,乙處等高線凸向數值小的,說明是山脊。因此,乙處果樹林位于山脊處。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8.【答案】C【知識點】社區功能【解析】【分析】社區文化是社區居民之間互相聯絡、增進感情、加深了解、溝通關系的紐帶和橋梁,它不僅可以增強社區內的人際溝通,還有助于社區與社區、社區與社會之間的溝通。只有C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社區文化是多方面的,一般來說, 社區文化的功能集中表現在:社會溝通的功能、價值導向功能、心理凝聚的功能、行為規范的功能、文化傳承功能、協調發展的功能。9.【答案】D【知識點】選擇合適的地圖【解析】【分析】 國慶期間, 北京的小宏來杭州體驗“亞運之旅”,作為東道主, 你適合推薦給他的地圖是杭州市旅游圖。其他參考價值不大。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導游圖就是指在各大景區的門口或者在景區門口顯眼處的景區指示圖,有的景區,在景區內的各個景點也有,告訴旅游者的位置在哪里,這樣方便旅游者瀏覽景區;交通圖里有詳細的路名,公共交通車次,以及名勝古跡和城市知名建筑,并且方便旅游者查找相關信息。該類型的地圖是人們外出旅游時常帶的地圖。10.【答案】B【知識點】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解析】【分析】使用手機導航已成為眾多駕駛員的習慣。從下圖中,我們可得到的信息有:①行使路線、②預計到達時間、④目的地。 ①②④正確。③途中天氣,需要查看當地的天氣預報才可以知道。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有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自然地圖包括地形圖、氣候圖、水文圖、植被圖等,社會經濟地圖包括工業圖、農業圖、商業圖、交通圖、人口分布圖等。有些地圖是借助現代遙感技術,根據航空照片與衛星影像資料編制而成的,能更加快速和準確地反映各種地理變化,此外,像生活中手機打車軟件使用的電子地圖家族新成員,也已經開始在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推廣應用。11.【答案】C【知識點】鄉村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聚落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甲是冰屋,反映當地寒冷干燥的環境,乙是窯洞,主要是在黃土高原地區,反映當地黃土深厚,降水較少。丙是高腳屋,反映當地炎熱潮濕的環境。丁是四合院,反映當地溫帶季風氣候的特點。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冰屋是極地地區的特殊居住方式,冰屋結實不透風,能夠把寒風拒之屋外,所以住在冰屋里的人,可以免受寒風的襲擊;黃土高原地區自然環境干燥少雨,多風沙天氣,光線充足,窯洞一般背風建設,呈東北西南方向,可以保暖驅寒,避免風沙天氣的侵害;東南亞的氣候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常年高溫多雨,濕熱的氣候特點使當地居民居住在高架屋中。12.【答案】B【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解析】【分析】 傳統的鄉村聚落其房屋建筑呈現出不同特點,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氣候差異,與其他關系不大。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民居特點受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南方地區大部分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降水豐富,房屋屋頂坡度較大,便于排水,多采用雙層和架高的方式,既隔熱又便于雨水的排泄。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很難到達,使干旱成為西北地區主要的特征,因降水較少房子多以平頂為主。13.【答案】A【知識點】世界人口密集區和稀疏區;世界主要國家的區別(面積、人口、經濟水平)【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澳大利亞,巴西位于南半球,排除B、C;印度不是發達國家,排除D。 符合“北半球、發達國家、人口超過1億”三個條件的一組國家是美國和日本。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中國人口過億,位于北半球,屬于發展中國家;美國人口過億,位于北半球,屬于發達國家;印度人口過億,位于北半球,屬于發展中國家;日本人口過億,位于北半球,屬于發達國家;巴西人口過億,主要位于南半球,屬于發展中國家;法國人口未過億,位于北半球,屬于發達國家;澳大利亞人口未過億,位于南半球,屬于發達國家。14.【答案】B【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城市交通發達,建筑物高大稠密,人口密集,公共設施完善。鄉村相對要落后一些。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景觀的主要差異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觀:鄉村聚落,農田遍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城市聚落高樓林立,環境污染較重。②人口:鄉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從事農業活動;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③公共設施:鄉村聚落交通不便,類型單一,數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類型齊全,數量多。15.【答案】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極洲洲是全球七大洲中,跨緯度最廣的大洲;南極洲幾乎全在南極圈以內,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亞洲瀕臨三大洋,既跨東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北美洲西鄰太平洋,東鄰大西洋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積大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積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該緯線穿過的大洲有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非洲和南美洲被赤道穿過的是大陸部位。【答案】16.B17.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16.根據圖中甲所處的經緯度看,甲位于北緯30度附近,西經90度--135度之間,由此可以確定甲大洋為太平洋。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17.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巴西利亞位于中緯度帶,錯誤,應該是低緯度。廈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錯誤,應該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葉卡捷琳堡位于北溫帶,正確。福塔萊薩位于東半球, 錯誤,應該是西半球。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18.【答案】A【知識點】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阿拉伯半島是熱帶沙漠氣候,②阿拉伯半島人種是白種人,③阿拉伯半島語言講阿拉伯語,④阿拉伯半島西北部瀕臨地中海。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阿拉伯半島位于亞洲西南部,包括一些近海島嶼。西和西南臨紅海,南瀕亞丁灣,南和東南臨阿拉伯海,東北瀕阿曼灣和波斯灣(或阿拉伯灣),北面為伊拉克、約旦和亞喀巴灣。面積約259萬平方公里。阿拉伯半島包括7個主權國家的領土:沙特阿拉伯王國、也門共和國、阿曼蘇丹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巴林和科威特。19.【答案】B【知識點】原始的農業聚落【解析】【分析】由“河姆渡文化豬紋陶缽”文物介紹可知,河姆渡居民已開始了家畜飼養,河姆渡居民已經能夠燒制陶器,①③推測正確;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長江流域,②該文物出土于黃河中游地區,推測錯誤;河姆渡居民生活在新石器時代,④該文物是舊石器時代的器物,推測錯誤。B項①③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注意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20.【答案】B【知識點】原始的農業聚落【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還發現了大量磨制石器”,結合所學,人們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新石器時代是半坡遺址所處的時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半坡原始居民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人們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21.【答案】D【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原始的農業聚落;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①北京人遺址②磨制石器③家畜飼養④禪讓制反映的共同主題是中華文明的起源。A項遠古的傳說是指黃帝、炎帝、堯舜禹等,不包括北京人遺址等內容,不符合題意;B項原始農耕的興起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不符合題意;C項中國境內早期人類和磨制石器、家畜飼養、禪讓制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中華文明的起源是題干事物反映的共同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華文明的起源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看似毫無聯系的多重信息背后具有的共同之處是中華文明起源的代表。22.【答案】C【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山頂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獵為生,會捕魚,會縫制衣服。有愛美意識,也會埋葬逝者。過著集體生活,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A項藍田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描述錯誤,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距今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不符合題意;B項北京人已經學會人工取火且會長時間保存火種描述錯誤,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生活在距今約三萬年前的山頂洞人會人工取火,不符合題意;C項山頂洞人過著集體生活且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描述正確,符合題意;D項河姆渡人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且會簡單的紡織描述錯誤,河姆渡居民住干欄式房屋,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境內早期人類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23.【答案】C【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解析】【分析】從材料中的“都是把不同來源的祖先匯聚成以黃帝為始祖的系統,自認為是炎黃的后裔”可以看出,各地人民自認為是炎黃的后裔的認識,這主要反映出民族認同成為共同意識。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民族認同成為共同的意識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炎帝和黃帝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知道各地人民自認為是炎黃的后裔的認識,這主要反映出民族認同成為共同意識。24.【答案】A【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解析】【分析】繼黃帝之后,我國黃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聯盟首領還有堯、舜、禹。堯生活儉樸、克己愛民;舜寬厚待人、以身作則;禹領導人民治理洪水,與群眾同甘共苦,三次路過家門而不入。堯在年老時推舉舜為繼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他們之間采用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A項禪讓和題干描述相符,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禪讓制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禪讓制的相關史實。25.【答案】(1)50米(2)山頂;陡崖(3)西北—東南走向(4)a;等高線向海拔高出凸出為山谷;易形成河流(5)丁;海拔低,地形平坦開闊,發展空間大;接近河流和公路,水陸交通便利【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鄉村聚落【解析】【分析】(1)、該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為50米。(2)、寫出圖中字母所表述的地形部位的名稱:A是山頂、C是陡崖。(3)、根據一般定向法建立方向坐標,圖中道路的走向為西北—東南走向。(4)、a、b兩條虛線所在的位置較易形成河流的是a,理由是等高線向海拔高出凸出為山谷;易形成河流。(5)、當地政府計劃推進小城鎮建設,甲、乙、丙、丁四村莊當中,發展條件最有利的是丁,理由是海拔低,地形平坦開闊,發展空間大;接近河流和公路,水陸交通便利。【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6.【答案】(1)北美洲;大西洋(2)蘇伊士;巴拿馬;太平;白令(3)A;季風(4)溫帶海洋 性;平原(5)非;基督教(6)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即巴西高原(或: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即亞 馬孫平 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即安第斯山脈)【知識點】大洲和大洋;地形的種類和特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 F是北美洲; I 是大西洋。(2)、圖中 A、C 兩洲的分界線①是蘇伊士 運河; F、G 兩洲的分界線②是 巴拿馬運河,該運河溝通H太平洋與大西洋;③ 為白令海峽,它既溝通H、J兩洋,又是 A、F兩洲的分界線。(3)、我們生活在亞洲,對應圖中 A大洲(填字母),受海陸位置因素的影響,該洲東部、南部地區季風氣候顯著。(4)、B 大洲西部氣候深受海洋影響, 是溫暖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典型分布區; 該洲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大部分地區呈綠色, 因此可判斷出該洲地形以平原為主。(5)、七大洲中,非 洲是世界黑種人的故鄉(填名稱);B 洲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宗教) 。(6)、根據題意,寫出一個與 G 大洲有關的世界之最: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即巴西高原(或: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即亞 馬孫平 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即安第斯山脈)【點評】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是亞洲,B是歐洲,C是非洲,D是南極洲,E是大洋洲, F是北美洲;G是南美洲,H是太平洋, I 是大西洋,J是北冰洋,K是印度洋。各大洲之間往往以山脈、河流、湖泊、運河、海峽等地理事物為分界線。蘇伊士運河是非洲與亞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是亞洲與歐洲分界線;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南美洲與南極洲的分界線是德雷克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是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27.【答案】(1)玉琮;C;黃河;長江(2)良渚古城所在區域位于長江下游,山腳地勢低平, 氣候濕潤多雨,易形成 山洪。 良渚先民修建外圍水利系統,可以讓大量降水蓄留在高壩庫區 和 低壩庫區,解除洪水威脅。(3)發現了宮殿;不同的墓葬中,隨葬品差別很大,說明當時社 會階級分化已 經相當明顯;墓葬中出土了祭祀神靈用的玉琮等大量玉器等(4)中華五千年文明 贏得了世界認可,增強了中華兒女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 感。【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解析】【分析】(1)、亞運吉祥物“琮琮”的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玉琮。(填文物名稱)良渚古城遺 址位于圖2中的C。(填字母)從圖2可知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2)、聯系圖2、圖3,良渚古城所在區域位于長江下游,山腳地勢低平, 氣候濕潤多雨,易形成 山洪。 良渚先民修建外圍水利系統,可以讓大量降水蓄留在高壩庫區 和 低壩庫區,解除洪水威脅。(3)、從圖4中尋找證據,例如:發現了宮殿;不同的墓葬中,隨葬品差別很大,說明當時社 會階級分化已 經相當明顯;墓葬中出土了祭祀神靈用的玉琮等大量玉器等,由此可以印證“距今5000年左右,良渚古城所在的區域已進入了文明社會。(4)、2019年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表明中華五千年文明 贏得了世界認可,增強了中華兒女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點評】良渚古城遺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鳳都路,地處浙西山地丘陵與杭嘉湖平原接壤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脈的支脈,東苕溪和良渚港分別由城的南北兩側向東流過,鳳山和雉山兩個自然的小山,分別被利用到城墻的西南角和東北角。良渚古城遺址,被譽為“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良渚古城是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的一個區域性早期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28.【答案】(1)黃帝、堯、舜、禹。(或圖4、圖2、圖3、圖1)(2)制度:禪讓制。意義:有利 于選拔賢德之人來管理聯盟,促進社會發展,也有利 于聯盟吏治的清明等。(3)炎帝。 炎帝的 發明創造(如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制 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 教人們交換物品;制作樂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 歷法知識)改善了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推 動了人類社會發展。 炎帝部落與黃帝部 落聯合打敗了東方的蚩尤部落,這一部落聯盟以后逐 漸形成為華夏族,炎帝成為中 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4)歷史事實是真實可靠的,而遠古傳 說難免有夸張虛構的成分。 但不少遠古傳 說包含了一定的歷史事實,且有些已被考古發掘所 印證。【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可知,黃帝在距今約四五千年,在黃帝之后,堯舜禹是傳說中的部落聯盟首領,堯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舜,舜后來又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治水有功的禹,故接任部落聯盟首領的先后順序是黃帝、堯、舜、禹。(2)結合所學可知,堯在年老時推舉舜為繼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他們之間采用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制”。禪讓制有利于選拔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國家,也有利于國家吏治的清明。(3)據所學知識可知,在中國古老的傳說中,炎帝和黃帝有很多創造發明。傳說炎帝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還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們通商交換。相傳黃帝已能建造宮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會煉銅,并發明了弓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六千年前,中國進入部落聯盟時期,相傳,當時黃河流域活動著幾個較大的部落,如炎帝、黃帝、蚩尤等部落,距今四五千年前,黃帝部落在阪泉與炎帝展開大戰,炎帝失敗,歸順黃帝,兩大部落結成聯盟;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戰打敗蚩尤;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歷史事實是真實可靠的;傳說有夸張和虛構的成分,其中的人物和事件是否真實也還需要考古證實,但必定保留著許多反映先民生活和社會組織發展情境的歷史記憶。因此傳說多少能幫助我們復原某些遠古時代的歷史場景。故答案為:(1)黃帝、堯、舜、禹。(或圖4、圖2、圖3、圖1)(2)制度:禪讓制。意義:有利于選拔賢德之人來管理聯盟,促進社會發展,也有利于聯盟吏治的清明等。(3)炎帝。炎帝的發明創造(如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交換物品;制作樂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歷法知識)改善了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推動了人類社會發展。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聯合打敗了東方的蚩尤部落,這一部落聯盟以后逐漸形成為華夏族,炎帝成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4)歷史事實是真實可靠的,而遠古傳說難免有夸張虛構的成分。但不少遠古傳說包含了一定的歷史事實,且有些已被考古發掘所印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堯舜禹的禪讓、炎帝和黃帝以及怎樣科學地看待歷史事實與神話傳說之間的關系。解答此類試題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試卷一、組合題(本部分共有3道題,共14分)(2022七上·拱墅期中)為解決城市內澇問題,武漢市采取措施完善城市排水系統。讀下圖,回答下列小題。1.按城市功能劃分,圖1所示區域應該屬于( )A.商業區 B.旅游區 C.生活小區 D.高科技園區2.根據常用圖例判斷,圖1中C、D兩點之間的符號表示( )A.公路 B.鐵路 C.長城 D.高速公路3.若武漢市要在圖2的A、B兩地間鋪設新的排水管道,則要準備的管道長度約為( )A.2千米 B.4千米 C.6千米 D.8千米【答案】1.C2.B3.B【知識點】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城市聚落【解析】【點評】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地圖中方向的判讀一般采用以下三種:一般定向法,指向標,經緯網。根據圖中給出的方向,即可判斷區某地需要朝那個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主要呈現的是住宅區,與生活有關的功能區。按城市功能劃分,圖1所示區域應該屬于生活小區。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根據常用圖例判斷,圖1中C、D兩點之間的符號表示鐵路。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3.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圖中的比例尺是1∶200000,若武漢市要在圖2的A、B兩地間鋪設新的排水管道,則要準備的管道長度約為 2×200000=400000(厘米)=4000(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022七上·拱墅期中)讀甲、乙兩河示意圖(圖幅大小相同),回答下列小題。4.對甲、乙兩河的實際寬度,敘述正確的是( )A.甲河寬 B.乙河寬 C.一樣寬 D.無法判斷5.對甲、乙兩河的流向,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兩河的流向一致B.因缺乏依據,乙河的流向無法判斷C.甲河自東南向西北流,乙河自西向東流D.甲河自西北向東南流,乙河自西向東流【答案】4.A5.D【知識點】方向;比例尺【解析】【點評】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圖內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4.兩幅圖圖幅大小相同,但比例尺不同,比例尺大的實際范圍小。甲河的比例尺小,實際范圍大。因此,對甲、乙兩河的實際寬度的大小比較是甲河寬。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5.甲河采用的是指向標定向法,乙河采用的是一般定向法,因此, 甲河自西北向東南流,乙河自西向東流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022七上·拱墅期中)如下圖為我國東南丘陵某地等高線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甲河段的流向大致是( )A.由東北向西南 B.由北向南C.由西北向東南 D.由東向西7.乙處果樹林位于( )A.山谷 B.山脊 C.山峰 D.陡崖【答案】6.A7.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6.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本圖采用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圖中甲河段的流向大致是由東北向西南。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7.根據給出的等高線地形圖判斷,乙處等高線凸向數值小的,說明是山脊。因此,乙處果樹林位于山脊處。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二、單選(本部分共有8道題,共16分)8.(2019七上·浙江期中)下列做法中,體現社區文化功能的是( )A.居民在社區參加人大代表的選舉B.居委會管理社區內的流動人口C.老人們在社區活動室鍛煉身體D.居民們在社區便民超市里購物【答案】C【知識點】社區功能【解析】【分析】社區文化是社區居民之間互相聯絡、增進感情、加深了解、溝通關系的紐帶和橋梁,它不僅可以增強社區內的人際溝通,還有助于社區與社區、社區與社會之間的溝通。只有C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社區文化是多方面的,一般來說, 社區文化的功能集中表現在:社會溝通的功能、價值導向功能、心理凝聚的功能、行為規范的功能、文化傳承功能、協調發展的功能。9.(2022七上·拱墅期中)國慶期間, 北京的小宏來杭州體驗“亞運之旅”,作為東道主, 你適合推薦給他的 地圖是( )A.中國鐵路分布圖 B.浙江省政區圖C.杭州市地形圖 D.杭州市旅游圖【答案】D【知識點】選擇合適的地圖【解析】【分析】 國慶期間, 北京的小宏來杭州體驗“亞運之旅”,作為東道主, 你適合推薦給他的地圖是杭州市旅游圖。其他參考價值不大。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導游圖就是指在各大景區的門口或者在景區門口顯眼處的景區指示圖,有的景區,在景區內的各個景點也有,告訴旅游者的位置在哪里,這樣方便旅游者瀏覽景區;交通圖里有詳細的路名,公共交通車次,以及名勝古跡和城市知名建筑,并且方便旅游者查找相關信息。該類型的地圖是人們外出旅游時常帶的地圖。10.(2022七上·拱墅期中)使用手機導航已成為眾多駕駛員的習慣。從下圖中,我們可 得到的信息有( )①行使路線 ②預計到達時間③途中天氣 ④目的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解析】【分析】使用手機導航已成為眾多駕駛員的習慣。從下圖中,我們可得到的信息有:①行使路線、②預計到達時間、④目的地。 ①②④正確。③途中天氣,需要查看當地的天氣預報才可以知道。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有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自然地圖包括地形圖、氣候圖、水文圖、植被圖等,社會經濟地圖包括工業圖、農業圖、商業圖、交通圖、人口分布圖等。有些地圖是借助現代遙感技術,根據航空照片與衛星影像資料編制而成的,能更加快速和準確地反映各種地理變化,此外,像生活中手機打車軟件使用的電子地圖家族新成員,也已經開始在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推廣應用。11.體現炎熱潮濕的氣候特征的民居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知識點】鄉村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聚落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甲是冰屋,反映當地寒冷干燥的環境,乙是窯洞,主要是在黃土高原地區,反映當地黃土深厚,降水較少。丙是高腳屋,反映當地炎熱潮濕的環境。丁是四合院,反映當地溫帶季風氣候的特點。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冰屋是極地地區的特殊居住方式,冰屋結實不透風,能夠把寒風拒之屋外,所以住在冰屋里的人,可以免受寒風的襲擊;黃土高原地區自然環境干燥少雨,多風沙天氣,光線充足,窯洞一般背風建設,呈東北西南方向,可以保暖驅寒,避免風沙天氣的侵害;東南亞的氣候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常年高溫多雨,濕熱的氣候特點使當地居民居住在高架屋中。12.(2022七上·拱墅期中)傳統的鄉村聚落其房屋建筑呈現出不同特點,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聚落中居住的人口數量不同 B.氣候的差異C.聚落所處的地形不同 D.生產生活方式的差異【答案】B【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解析】【分析】 傳統的鄉村聚落其房屋建筑呈現出不同特點,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氣候差異,與其他關系不大。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民居特點受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南方地區大部分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降水豐富,房屋屋頂坡度較大,便于排水,多采用雙層和架高的方式,既隔熱又便于雨水的排泄。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很難到達,使干旱成為西北地區主要的特征,因降水較少房子多以平頂為主。13.符合“北半球、發達國家、人口超過1億”三個條件的一組國家是( )A.美國、日本 B.澳大利亞、法國C.中國、巴西 D.美國、印度【答案】A【知識點】世界人口密集區和稀疏區;世界主要國家的區別(面積、人口、經濟水平)【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澳大利亞,巴西位于南半球,排除B、C;印度不是發達國家,排除D。 符合“北半球、發達國家、人口超過1億”三個條件的一組國家是美國和日本。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中國人口過億,位于北半球,屬于發展中國家;美國人口過億,位于北半球,屬于發達國家;印度人口過億,位于北半球,屬于發展中國家;日本人口過億,位于北半球,屬于發達國家;巴西人口過億,主要位于南半球,屬于發展中國家;法國人口未過億,位于北半球,屬于發達國家;澳大利亞人口未過億,位于南半球,屬于發達國家。14.(2022七上·拱墅期中)關于城市和鄉村的景觀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鄉村交通發達 B.城市建筑高大密集C.城市人口稀疏 D.鄉村公共設施完善【答案】B【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城市交通發達,建筑物高大稠密,人口密集,公共設施完善。鄉村相對要落后一些。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景觀的主要差異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觀:鄉村聚落,農田遍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城市聚落高樓林立,環境污染較重。②人口:鄉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從事農業活動;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③公共設施:鄉村聚落交通不便,類型單一,數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類型齊全,數量多。15.(2022七上·拱墅期中)關于七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是全球七大洲中,跨經度最廣的大洲B.南極洲幾乎全在南極圈以內,是跨緯度最廣的大洲C.亞洲瀕臨三大洋,既跨東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D.北美洲東鄰太平洋,西鄰大西洋【答案】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極洲洲是全球七大洲中,跨緯度最廣的大洲;南極洲幾乎全在南極圈以內,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亞洲瀕臨三大洋,既跨東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北美洲西鄰太平洋,東鄰大西洋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積大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積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該緯線穿過的大洲有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非洲和南美洲被赤道穿過的是大陸部位。三、組合題(本部分共有1道題,共4分)(2022七上·拱墅期中)讀下圖,完成下面下列小題。16.圖中甲所處的大洋為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17.下列有關圖中城市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巴西利亞位于中緯度帶 B.廈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C.葉卡捷琳堡位于北溫帶 D.福塔萊薩位于東半球【答案】16.B17.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16.根據圖中甲所處的經緯度看,甲位于北緯30度附近,西經90度--135度之間,由此可以確定甲大洋為太平洋。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17.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巴西利亞位于中緯度帶,錯誤,應該是低緯度。廈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錯誤,應該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葉卡捷琳堡位于北溫帶,正確。福塔萊薩位于東半球, 錯誤,應該是西半球。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四、單選(本部分共有7道題,共14分)18.(2019七上·浙江期中)小明阿姨到阿拉伯半島旅游,下列關于阿拉伯半島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阿拉伯半島是熱帶沙漠氣候②阿拉伯半島人種是黑種人③阿拉伯半島語言講阿拉伯語④阿拉伯半島西北部瀕臨地中海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A【知識點】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阿拉伯半島是熱帶沙漠氣候,②阿拉伯半島人種是白種人,③阿拉伯半島語言講阿拉伯語,④阿拉伯半島西北部瀕臨地中海。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阿拉伯半島位于亞洲西南部,包括一些近海島嶼。西和西南臨紅海,南瀕亞丁灣,南和東南臨阿拉伯海,東北瀕阿曼灣和波斯灣(或阿拉伯灣),北面為伊拉克、約旦和亞喀巴灣。面積約259萬平方公里。阿拉伯半島包括7個主權國家的領土:沙特阿拉伯王國、也門共和國、阿曼蘇丹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巴林和科威特。19.(2022七上·拱墅期中)某校舉辦“百件文物講述歷史故事”圖片展。下圖為其中一文物的介紹。據 此推測( )①河姆渡居民已開始了家畜飼養②該文物出土于黃河中游地區③河姆渡居民已經能夠燒制陶器④該文物是舊石器時代的器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原始的農業聚落【解析】【分析】由“河姆渡文化豬紋陶缽”文物介紹可知,河姆渡居民已開始了家畜飼養,河姆渡居民已經能夠燒制陶器,①③推測正確;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長江流域,②該文物出土于黃河中游地區,推測錯誤;河姆渡居民生活在新石器時代,④該文物是舊石器時代的器物,推測錯誤。B項①③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注意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20.(2022七上·拱墅期中)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遺址除發掘出大量房屋、圈欄、窖穴外,還發現了大量磨制石器以及石制研磨器。由此可以判斷半坡遺址所處的時代為( )A.史前時代 B.新石器時代C.遠古傳說時代 D.舊石器時代【答案】B【知識點】原始的農業聚落【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還發現了大量磨制石器”,結合所學,人們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新石器時代是半坡遺址所處的時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半坡原始居民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人們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21.(2022七上·拱墅期中)下列事物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①北京人遺址 ②磨制石器 ③家畜飼養 ④禪讓制A.遠古的傳說 B.原始農耕的興起C.中國境內早期人類 D.中華文明的起源【答案】D【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原始的農業聚落;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①北京人遺址②磨制石器③家畜飼養④禪讓制反映的共同主題是中華文明的起源。A項遠古的傳說是指黃帝、炎帝、堯舜禹等,不包括北京人遺址等內容,不符合題意;B項原始農耕的興起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不符合題意;C項中國境內早期人類和磨制石器、家畜飼養、禪讓制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中華文明的起源是題干事物反映的共同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華文明的起源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看似毫無聯系的多重信息背后具有的共同之處是中華文明起源的代表。22.(2022七上·拱墅期中)下列關于我國境內早期人類的描述正確的是( )A.藍田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B.北京人已經學會人工取火且會長時間保存火種C.山頂洞人過著集體生活且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D.河姆渡人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且會簡單的紡織【答案】C【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山頂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獵為生,會捕魚,會縫制衣服。有愛美意識,也會埋葬逝者。過著集體生活,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A項藍田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描述錯誤,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距今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不符合題意;B項北京人已經學會人工取火且會長時間保存火種描述錯誤,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生活在距今約三萬年前的山頂洞人會人工取火,不符合題意;C項山頂洞人過著集體生活且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描述正確,符合題意;D項河姆渡人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且會簡單的紡織描述錯誤,河姆渡居民住干欄式房屋,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境內早期人類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23.(2022七上·拱墅期中)祭祀是我國的傳統民俗,雖然各地人們對祖先祭祀傳統各異,但都把不同源的祖先匯聚成以黃帝為始祖的系統,自認為是炎黃的后裔。這主要反映( )A.世襲制度不斷延續 B.宗族觀念逐漸強化C.民族認同成為共同的意識 D.黃帝的地位得到各族公認【答案】C【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解析】【分析】從材料中的“都是把不同來源的祖先匯聚成以黃帝為始祖的系統,自認為是炎黃的后裔”可以看出,各地人民自認為是炎黃的后裔的認識,這主要反映出民族認同成為共同意識。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民族認同成為共同的意識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炎帝和黃帝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知道各地人民自認為是炎黃的后裔的認識,這主要反映出民族認同成為共同意識。24.(2022七上·拱墅期中)堯年老時,根據推舉和他對舜的考察,由舜繼承其位。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薦為繼任者。這種做法稱為( )A.禪讓 B.世襲 C.分封 D.專制【答案】A【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解析】【分析】繼黃帝之后,我國黃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聯盟首領還有堯、舜、禹。堯生活儉樸、克己愛民;舜寬厚待人、以身作則;禹領導人民治理洪水,與群眾同甘共苦,三次路過家門而不入。堯在年老時推舉舜為繼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他們之間采用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A項禪讓和題干描述相符,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禪讓制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禪讓制的相關史實。五、解答題(本部分共有4道題,共52分)25.讀某等高線地形圖,完成相關問題。(1)該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為 ;(2)寫出圖中字母所表述的地形部位的名稱:A 、C 。(3)圖中道路的走向為 。(4)a、b兩條虛線所在的位置較易形成河流的是 (填字母),理由是 。(5)當地政府計劃推進小城鎮建設,甲、乙、丙、丁四村莊當中,發展條件最有利的是 ,理由是 。【答案】(1)50米(2)山頂;陡崖(3)西北—東南走向(4)a;等高線向海拔高出凸出為山谷;易形成河流(5)丁;海拔低,地形平坦開闊,發展空間大;接近河流和公路,水陸交通便利【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鄉村聚落【解析】【分析】(1)、該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為50米。(2)、寫出圖中字母所表述的地形部位的名稱:A是山頂、C是陡崖。(3)、根據一般定向法建立方向坐標,圖中道路的走向為西北—東南走向。(4)、a、b兩條虛線所在的位置較易形成河流的是a,理由是等高線向海拔高出凸出為山谷;易形成河流。(5)、當地政府計劃推進小城鎮建設,甲、乙、丙、丁四村莊當中,發展條件最有利的是丁,理由是海拔低,地形平坦開闊,發展空間大;接近河流和公路,水陸交通便利。【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6.(2022七上·拱墅期中)讀世界海路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大洲: F ;大洋: I (2)圖中 A、C 兩洲的分界線①是 運河; F、G 兩洲的分界線②是 運河,該運河溝通H 洋與I洋;③ 為海峽,它既溝通H、J兩洋,又是 A、F兩洲的分界線。(3)我們生活在圖中 大洲(填字母),受海陸位置因素的影響,該洲東部、南部地區 氣候顯著。(4)B 大洲西部氣候深受海洋影響, 是溫暖濕潤的 氣候的典型分布區; 該洲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大部分地區呈綠色, 因此可判斷出該洲地形以 為主。(5)七大洲中, 洲是世界黑種人的故鄉(填名稱);B 洲居民多信奉 (宗教) 。(6)請你寫出一個與 G 大洲有關的世界之最: 。【答案】(1)北美洲;大西洋(2)蘇伊士;巴拿馬;太平;白令(3)A;季風(4)溫帶海洋 性;平原(5)非;基督教(6)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即巴西高原(或: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即亞 馬孫平 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即安第斯山脈)【知識點】大洲和大洋;地形的種類和特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 F是北美洲; I 是大西洋。(2)、圖中 A、C 兩洲的分界線①是蘇伊士 運河; F、G 兩洲的分界線②是 巴拿馬運河,該運河溝通H太平洋與大西洋;③ 為白令海峽,它既溝通H、J兩洋,又是 A、F兩洲的分界線。(3)、我們生活在亞洲,對應圖中 A大洲(填字母),受海陸位置因素的影響,該洲東部、南部地區季風氣候顯著。(4)、B 大洲西部氣候深受海洋影響, 是溫暖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典型分布區; 該洲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大部分地區呈綠色, 因此可判斷出該洲地形以平原為主。(5)、七大洲中,非 洲是世界黑種人的故鄉(填名稱);B 洲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宗教) 。(6)、根據題意,寫出一個與 G 大洲有關的世界之最: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即巴西高原(或: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即亞 馬孫平 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即安第斯山脈)【點評】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是亞洲,B是歐洲,C是非洲,D是南極洲,E是大洋洲, F是北美洲;G是南美洲,H是太平洋, I 是大西洋,J是北冰洋,K是印度洋。各大洲之間往往以山脈、河流、湖泊、運河、海峽等地理事物為分界線。蘇伊士運河是非洲與亞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是亞洲與歐洲分界線;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南美洲與南極洲的分界線是德雷克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是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27.(2022七上·拱墅期中)跟著亞運吉祥物,探尋杭州世遺。閱讀材料,回答 問題。材料一:杭州亞運吉祥物是一組名為“江南憶”的機器人 。其中“琮琮”以機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文化遺產良渚古城 遺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材料二:材料三:良渚古城遺址距今約5300-4300年,由外圍水利系統、城址、墓地和以良渚玉 器為代表的出土器物等人工遺存要素共同承載(見圖3、圖4)。(1)亞運吉祥物“琮琮”的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 。(填文物名稱)良渚古城遺 址位于圖2中的 。(填字母)從圖2可知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 流域和 流域。(2)聯系圖2、圖3,分析良渚先民修建外圍水利系統的原因。(3)從圖4中尋找證據印證“距今5000年左右,良渚古城所在的區域已進入了文明社會。 ”(4)2019年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請談談申遺成功的重大意義。【答案】(1)玉琮;C;黃河;長江(2)良渚古城所在區域位于長江下游,山腳地勢低平, 氣候濕潤多雨,易形成 山洪。 良渚先民修建外圍水利系統,可以讓大量降水蓄留在高壩庫區 和 低壩庫區,解除洪水威脅。(3)發現了宮殿;不同的墓葬中,隨葬品差別很大,說明當時社 會階級分化已 經相當明顯;墓葬中出土了祭祀神靈用的玉琮等大量玉器等(4)中華五千年文明 贏得了世界認可,增強了中華兒女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 感。【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解析】【分析】(1)、亞運吉祥物“琮琮”的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玉琮。(填文物名稱)良渚古城遺 址位于圖2中的C。(填字母)從圖2可知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2)、聯系圖2、圖3,良渚古城所在區域位于長江下游,山腳地勢低平, 氣候濕潤多雨,易形成 山洪。 良渚先民修建外圍水利系統,可以讓大量降水蓄留在高壩庫區 和 低壩庫區,解除洪水威脅。(3)、從圖4中尋找證據,例如:發現了宮殿;不同的墓葬中,隨葬品差別很大,說明當時社 會階級分化已 經相當明顯;墓葬中出土了祭祀神靈用的玉琮等大量玉器等,由此可以印證“距今5000年左右,良渚古城所在的區域已進入了文明社會。(4)、2019年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表明中華五千年文明 贏得了世界認可,增強了中華兒女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點評】良渚古城遺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鳳都路,地處浙西山地丘陵與杭嘉湖平原接壤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脈的支脈,東苕溪和良渚港分別由城的南北兩側向東流過,鳳山和雉山兩個自然的小山,分別被利用到城墻的西南角和東北角。良渚古城遺址,被譽為“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良渚古城是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的一個區域性早期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28.(2022七上·拱墅期中)遠古的傳說,敘述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排列出這四位人物成為聯盟首領的先后順序。(2)圖1、 2、3三位聯盟首領的產生與哪一制度有關 這種制度對當時社會的發展有什么意義 (3)有同學發現這個畫像展示并不完整,請補充一位聯盟首領,并說明理由。(4)有同學發現這些人物都是生活在遠古傳說時代,質疑傳說的可信度。那 么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歷史事實與遠古傳說之間的關系 【答案】(1)黃帝、堯、舜、禹。(或圖4、圖2、圖3、圖1)(2)制度:禪讓制。意義:有利 于選拔賢德之人來管理聯盟,促進社會發展,也有利 于聯盟吏治的清明等。(3)炎帝。 炎帝的 發明創造(如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制 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 教人們交換物品;制作樂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 歷法知識)改善了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推 動了人類社會發展。 炎帝部落與黃帝部 落聯合打敗了東方的蚩尤部落,這一部落聯盟以后逐 漸形成為華夏族,炎帝成為中 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4)歷史事實是真實可靠的,而遠古傳 說難免有夸張虛構的成分。 但不少遠古傳 說包含了一定的歷史事實,且有些已被考古發掘所 印證。【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可知,黃帝在距今約四五千年,在黃帝之后,堯舜禹是傳說中的部落聯盟首領,堯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舜,舜后來又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治水有功的禹,故接任部落聯盟首領的先后順序是黃帝、堯、舜、禹。(2)結合所學可知,堯在年老時推舉舜為繼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他們之間采用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制”。禪讓制有利于選拔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國家,也有利于國家吏治的清明。(3)據所學知識可知,在中國古老的傳說中,炎帝和黃帝有很多創造發明。傳說炎帝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還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們通商交換。相傳黃帝已能建造宮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會煉銅,并發明了弓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六千年前,中國進入部落聯盟時期,相傳,當時黃河流域活動著幾個較大的部落,如炎帝、黃帝、蚩尤等部落,距今四五千年前,黃帝部落在阪泉與炎帝展開大戰,炎帝失敗,歸順黃帝,兩大部落結成聯盟;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戰打敗蚩尤;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歷史事實是真實可靠的;傳說有夸張和虛構的成分,其中的人物和事件是否真實也還需要考古證實,但必定保留著許多反映先民生活和社會組織發展情境的歷史記憶。因此傳說多少能幫助我們復原某些遠古時代的歷史場景。故答案為:(1)黃帝、堯、舜、禹。(或圖4、圖2、圖3、圖1)(2)制度:禪讓制。意義:有利于選拔賢德之人來管理聯盟,促進社會發展,也有利于聯盟吏治的清明等。(3)炎帝。炎帝的發明創造(如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交換物品;制作樂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歷法知識)改善了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推動了人類社會發展。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聯合打敗了東方的蚩尤部落,這一部落聯盟以后逐漸形成為華夏族,炎帝成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4)歷史事實是真實可靠的,而遠古傳說難免有夸張虛構的成分。但不少遠古傳說包含了一定的歷史事實,且有些已被考古發掘所印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堯舜禹的禪讓、炎帝和黃帝以及怎樣科學地看待歷史事實與神話傳說之間的關系。解答此類試題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