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試卷一、組合題(本部分共有1道題,共4分)(2022八上·拱墅期中)我們偉大的祖國疆域遼闊,地理位優越。讀“中國疆域及鄰國圖”,完成第下列小題1.下列關于我國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 ?。?br/>A.從東西半球看,我國位于西半球B.從南北半球看,我國位于南半球C.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和北寒帶,沒有熱帶D.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陸兼備2.如圖所示,我國的鄰國中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A.①蒙古 B.②俄羅斯C.③哈薩克斯坦 D.④印度二、單選(本部分共有4道題,共8分)3.(2022八上·拱墅期中)如圖所示的省級行政區域中,常用語言為粵語的是( ?。?br/>A. B.C. D.4.(2022八上·拱墅期中)區域差異需要區域間進行交流與合作,為此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發展戰略。以下屬于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的戰略是( ?。?br/>A.青藏鐵路建設 B.寧夏“華西村”C.京津冀協同發展 D.東北全面振興5.(2022八上·拱墅期中)關于下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圖中四列山脈的走向相同B.圖中③和⑦表示同一地C.圖中①③地形區都是高原D.圖中⑥⑦地形區都位于第三階梯6.(2022八上·拱墅期中)下面是有關我國四大高原主要特征的“順口溜”,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br/>A.巍巍蒼蒼,冰峰千丈;百里懸河,山川相間——云貴高原B.禿山荒丘,川梁相間;溝谷縱橫,地表破殘——青藏高原C.注地羅列,山川相間;巖溶地表,結構奇巧——黃土高原D.地勢坦蕩,平沙無際;風吹草低,牛羊成群——內蒙古高原三、組合題(本部分共有1道題,共4分)(2022八上·拱墅期中)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讀圖,回答下列小題7.長江和黃河共同流經的地形區是( )A.青藏高原 B.柴達木盆地 C.內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8.關于上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①是三峽工程B.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分界線之一是秦嶺C.都江堰是黃河上游的水利工程D.長江上游適宜發展水電四、單選(本部分共有22道題,共44分)9.(2022八上·拱墅期中)家住杭州的初中生小王在旅游時發現,西藏地區的油菜花開花時間比同緯度地區的家鄉要晚得多,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地形 B.降水 C.光照 D.土壤10.(2022八上·拱墅期中)下列景觀描述與我國四大地理區域最貼近的是( ?。?br/>A.北方地區——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B.南方地區——千里冰封,萬里雪飄C.西北地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D.青藏地區——千溝萬壑,支離破碎11.(2022八上·拱墅期中)某部歷史題材的電影敘述了1843年上海的場景,下列場景與歷史事實相符的是( )①在海邊碼頭,一艘英國貨船正在卸貨②掛日本國旗的工廠一家接一家③民眾對政府割香港島給英國感到氣憤④大清官員與英國領事協商關稅額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12.(2022八上·拱墅期中)“聯軍之役后,西方國家通過建立通商口岸和擴展商務來爭奪貿易利益…… 俄國人既強調貿易收益也強調取得領土,從而構成一南一北兩股鉗形之勢,掐住清政府。”這種情況發生在哪次戰爭之后( ?。?br/>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13.(2022八上·拱墅期中)一位歷史學家在評價某歷史事件時提到:“宗派、保守、安樂三種思想,總根源在農民階級消極方面的狹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這些特性的反映, 也就決定了該事件的必然崩潰?!辈牧现械摹霸撌录保ā 。?br/>A.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統治B.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C.具有明顯的盲目排外的落后性D.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14.(2022八上·拱墅期中)“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就損失 1300 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 10 萬匹?!币陨喜牧险f明洋務運動的興辦( )A.引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先進技術B.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C.使中國走上了富強的道路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15.(2022八上·拱墅期中)清末鄭觀音在一首詩中寫道:“東溝海戰天如墨,炮震煙迷船掀側。致遠鼓楫沖重圍,萬火叢中呼殺賊。”詩中的“東溝海戰”是指( ?。?br/>A.豐島海戰 B.遼東戰役 C.威海衛戰役 D.黃海海戰16.(2022八上·拱墅期中)閱讀下圖《1838-1852 年英國制造業輸華值》,對圖表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br/>A.鴉片戰爭后英國對華商品輸出持續增長B.中國的民族資本抵制了英國的商品傾銷C.五口通商便利英國對中國的商品輸出D.英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占領中國市場17.(2022八上·拱墅期中)近代中國許多報刊雜志在傳播新思想、新知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下圖所示報刊主要宣傳了哪種新思想( ?。?br/>A.變法圖強 B.自強、求富 C.三民主義 D.民主、科學18.(2022八上·拱墅期中)孫中山評價一場運動時說:“用大刀、肉體和聯軍相搏,傷亡枕籍,還是前赴后繼,其勇銳之氣殊不可當。所以經過那次血戰之后,外國人才知道中國還有民族思想,這種民族是不可消滅的。”這場運動指的是( )A.太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C.義和團運動 D.戊戌變法19.(2022八上·拱墅期中)1902 年北京城一茶館里四位中國人在聊天,他們當中誰的話不符合當時的現 實( ?。?br/>A.張三說:“我參加過公車上書。”B.李四說:“我參加過義和團運動?!?br/>C.王五說:“我家住在東交民巷?!?br/>D.趙六說:“我在京師大學堂讀書?!?br/>20.(2022八上·拱墅期中)隨著西方列強的侵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進行了不懈地抗爭和探索。下列 相關表述邏輯關系不正確的是( ?。?br/>A.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鴉片戰爭→《南京條約》→太平天國運動B.英法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北京條約》→洋務運動C.日本為了征服朝鮮、侵路中國、稱霸世界→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公車上書D.帝國主義列強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辛亥革命21.如下圖所示,Y軸表示的是( )A.近代中國抗擊外來侵略的歷程 B.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探索歷程C.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 D.近代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程度22.(2022八上·拱墅期中)某校八年級小李同學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為主題,制作了下面的資料卡片。并對其所涉及的史實進行了解讀,其中正確的是( )A.圖 1 涉及史實是中國近代工業化的開端,從民用工業逐漸發展到軍事工業B.圖 2 涉及史實作為政治運動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廣泛而持久的影響C.圖 3 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他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圖 4 《新青年》宣傳擁護“德先生”和“賽先生”,但也不反對禮教、禮法23.(2022八上·拱墅期中)武漢大學教授馮天瑜評價辛亥革命說:“辛亥革命在‘革故’與‘鼎新’兩方面,堪稱歷史性的首創之舉。”辛亥革命在“革故”方面的首創之舉指的是( )A.創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B.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D.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4.(2022八上·拱墅期中)如表是同學們排演歷史劇擬定的各幕題目,依此判斷劇本名稱應該是( ?。?br/>A.近代開端 B.走向共和 C.軍閥割據 D.國家統一25.(2022八上·拱墅期中)“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為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 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孫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概括為( )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生主義 D.民主主義26.(2022八上·拱墅期中)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思想解放運動。該運動之所以“具有劃時代意義”,主要是因為( )A.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B.前期提倡民主與科學,后期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C.《新青年》和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D.魯迅發表《狂人日記》,抨擊“吃人”的禮教27.(2022八上·拱墅期中)“為雪心頭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無一怕殺頭。痛毆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鋤奸不惜死,來把中國救。”材料中反映的歷史事件爆發的直接原因是 ( ?。?br/>A.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B.中國共產黨的組織發動C.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D.新文化運動的影響28.(2022八上·拱墅期中)日本學者福澤諭吉的《文明論概略》就社會轉型的問題說;“汲取歐洲文明, 必須先其難者而后其易者,首先變革人心,然后改變政令,最后達到有形的物質。 按照這個順序做,雖然有困難,但是沒有真正的障礙,可以順利達到目的。倘若次序顛倒,看似容易,實則不通?!比绱送评恚袊M程應該走的道路是( )A.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B.辛亥革命——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C.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洋務運動D.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洋務運動29.(2022八上·拱墅期中)陳獨秀在 1923 年指出:“黨在第一次代表大會時還沒有綱領,甚至沒有規章, 黨的要求——無產階級專政——懸在半空。第二次代表大會時,就腳踏實地了, 有了規章,找到了與中國實際的聯系并決定了黨要走的道路。”這是指中共二大 ( )A.確定了黨的中心任務 B.制定了黨的最高綱領C.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 D.決定與國民黨合作30.(2022八上·拱墅期中)歷史長河中,風雨激蕩的運動里迸發出了無數響亮的口號。下列哪個口號反映的事件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 ?。?br/>A.“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B.“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C.“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D.“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五、解答題(本部分共有3道題,共40分)31.(2022八上·拱墅期中)讀詩詞和“沿我國北緯 30°地形剖面圖”,結合已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 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毛澤東《七律·長征》材料二: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 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 美 人》(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兩句詩詞描寫了紅軍長征時曾渡 過 水系,這條河流流經材料三地形剖面圖中的地形單元有甲 高原、乙 盆地。(2)材料三地形剖面圖中“丙”所示區域的主要氣候類型為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結合材料三地形剖面圖,說說我國地勢有什么特點?這種地勢特點對我國的河流流向和氣候有什么影響?32.(2022八上·拱墅期中)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材料二:梁啟超在其《變法通議》中強調:“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 下之公理也?!?br/>材料三:中國同盟會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材料四:辛亥革命失敗后,一些先進的中國人認為革命失敗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運動。陳獨秀撰文說:“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br/>(1)材料一反映了李鴻章的什么主張 列舉史實說明從哪些方面來實現這一主張。(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戊戌變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3)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指出資產階級革命派創立民國是踐行了同盟會綱領中 的哪一主義。說說同盟會的成立對中國革命有何意義?(4)材料四中陳獨秀主張學習西方,文中的“兩位先生”指什么 從洋務運動到新 文化運動,中國人的近代化探索有何特點 33.(2022八上·拱墅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孫中山先生最大的特點是熱愛祖國,一生追求實現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的理想,對此矢志不移、無比堅定。孫中山先生說:“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彼偸且浴皭蹏裘薄耙幌⑸写?,不忘救國” 等鞭策自己。材料二:五四運動(與以往的愛國運動)就大不相同。它所牽動的社會面非 常之廣,不僅有學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還有鄉鎮的農民群眾等。斗爭 于北京發生,蔓延到全國各地……表現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意志,使反動 勢力張皇失措……啟蒙推動了救亡,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生和發展;救亡又是啟 蒙的有機延伸和繼續,并最終導致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1)材料一認為孫中山一生追求實現的理想是什么?為了實現這一理想,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通過哪一斗爭推翻了清朝統治?(2)根據材料二,概括五四運動的特點。(3)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圖一、圖二分別反映的歷史信息。分析兩幅圖片之間 的內在聯系。(4)上述材料所提及的孫中山等先進的中國人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精 神?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B【知識點】我國的疆域【解析】【點評】我國從東西半球來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位于北半球;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位于東半球;北半球;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是蒙古國,②是俄羅斯,③是哈薩克斯坦,④是印度。在我國的鄰國中,面積最大的是俄羅斯。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3.【答案】D【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省級行政區的輪廓看,A是廣西壯族自治區,B是云南省,C是臺灣省,D是廣東省。其中,常用語言是粵語的是廣東省。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ㄗ灾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4.【答案】C【知識點】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解析】【分析】 區域差異需要區域間進行交流與合作,為此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發展戰略。以下屬于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的戰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其他地區人口比較少,經濟不發達。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為解決區域差異擴大及生態資源破壞嚴重的問題,我國提出了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旨在縮小區域差異,促進經濟、社會、生態之間的和諧發展。 從 上世紀 90 年代末期起,從實現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總體要求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實際出發,國家陸續做出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一系列戰略決策。5.【答案】B【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是內蒙古高原,②是東北平原,③是四川盆地,④是長江中下游平原,⑤是黃土高原,⑥是華北平原,⑦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圖中四列山脈的走向相同,錯誤。圖中③和⑦表示同一地,正確。圖中①③地形區都是高原,錯誤。圖中⑥⑦地形區都位于第三階梯,錯誤,應該是二三級階梯。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第一級階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地形以高原為主;第二級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第三階梯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6.【答案】D【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巍巍蒼蒼,冰峰千丈;百里懸河,山川相間,描述的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禿山荒丘,川梁相間;溝谷縱橫,地表破殘,描述的是黃土高原,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洼地羅列,山川相間;巖溶地表,結構奇巧,描述的是云貴高原,石灰巖分布廣泛;地坦蕩蕩,平沙無際;風吹草低,黃羊成群,描述的是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開闊,是我國重要的牧區之一。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我國各大高原的地面特點.由于各地所處的地形環境不同,形成了各高原獨特的地面形態。 青藏高原起伏平緩,雪山連綿,冰川廣布;云貴高原地面崎嶇,石灰巖分布廣泛;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是世界上面積最廣的黃土分布區;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開闊,一望無際 。【答案】7.A8.C【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點評】長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ㄗ灾螀^、直轄市),最終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也是世界第三長河。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7.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和黃河共同流經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8.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是三峽工程,正確。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分界線之一是秦嶺,正確。都江堰是黃河上游的水利工程,錯誤,應該是長江上游。長江上游適宜發展水電,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9.【答案】A【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解析】【分析】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氣候高寒,因此青藏高原南部地區的油菜花期比同緯度的長江流域晚。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油菜花的開花時間:從南到北,油菜花的花期從1月到8月次第遞開。1月、2月油菜花在北回歸線附近開放;3月四川盆地和南嶺與武夷山以北的油菜花進入了花期,4月1日的花期等值線到了江浙一帶的沿海地區,而6月1日和7月1日開花的油菜分布明顯地呈西南—東北走向。7月底8月初了,新疆的塔克拉瑪干盆地的油菜呈環形分布在沙漠周邊,西部較濕潤,又因為低處氣溫高,高處氣溫低,因此從里向外,從低向高,油菜花從6月到8月次第開花。10.【答案】C【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描寫的是北方地區的景觀;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南方地區的景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述的是西北地區的景觀 ; 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描述的是黃土高原景觀。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的四大地理單元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各區域特征顯著。西北地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區突出的特征是高寒。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四大區域中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11.【答案】C【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據所學知,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中規定,日本可以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②掛日本國旗的工廠一家接一家出現在1895年,與1843年上海的場景歷史事實不相符,排除含②的選項。C項①③④與歷史事實相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鴉片戰爭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重點掌握鴉片戰爭帶來的影響,注意與《馬關條約》內容區分。12.【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解析】【分析】題干材料說明中國面臨來自南方西方列強的侵略和來自北方俄國的侵略,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國面臨英法聯軍和俄國的侵略。A項鴉片戰爭,俄國沒有參與,不符合題意;B項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發生題干情況,符合題意;C項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爭相劃分勢力范圍,強占租界地,不符合“西方國家通過建立條約口岸和擴展商務,爭奪貿易利益和經濟特權”,不符合題意;D項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鴉片戰爭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13.【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解析】【分析】題干材料“宗派、保守、安樂三種思想,總 根源在農民階級消極方面的狹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這些特性的反映,也就決定了該事件的必然崩潰”中的“該事件”指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由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太平天國無法提出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團的腐敗,也無法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A項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統治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項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不符合題意;C項義和團運動具有明顯的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不符合題意;D項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到思想啟蒙的作用,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太平天國運動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重點掌握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14.【答案】D【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描述可知,輪船招商局的創辦使外國輪船業遭受損失,湖北織布局的創辦使洋布的進口大幅減少。洋務企業的創辦與外國企業搶占市場,減緩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入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國經濟實力的擴張。ABC三項材料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D項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學生掌握洋務運動在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方面的表現,另外還要了解洋務運動的作用。15.【答案】D【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依據“東溝海戰”、“致遠”可知,此詩描述的是甲午中日戰爭中的黃海海戰。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94年日本發動對中國的甲午中日戰爭,在黃海海戰中,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為保住旗艦,指揮艦艇沖鋒向前。在彈盡的關頭,他下令朝日艦撞去,最后被魚雷擊中,鄧世昌與二百多名戰士壯烈犧牲。ABC三項和題干詩句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黃海海戰是詩中的“東溝海戰”所指的戰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甲午中日戰爭的史實。解題關鍵是找準關鍵詞“東溝海戰”“致遠”。16.【答案】C【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后,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國對中國的商品輸出,因此1842年后英國制造品輸華值有所增加。A項鴉片戰爭后英國對華商品輸出持續增長解讀錯誤,依題干圖表信息可知,1838~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并不是持續增長,其中1847年以后下降,不符合題意;B項中國的民族資本抵制了英國的商品傾銷解讀錯誤,中國長期以來自給自足的農業、手工業對于英國傾銷商品形成抵制作用,此時民族資本并未形成,不符合題意;C項五口通商便利英國對中國的商品輸出解讀正確,符合題意;D項英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占領中國市場解讀錯誤,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于1856年,題干中的數據只統計到1852年,無法體現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市場的影響,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京條約》的影響,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圖表信息。17.【答案】A【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解析】【分析】公車上書失敗后,維新人士在各地組織學會,創辦報刊,宣傳變法,推動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廣泛傳播,其中影響最大的報紙是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本題圖片內容顯示的就是維新變法運動時期創辦的報紙。A項變法圖強是題干圖片所示報刊主要宣傳的新思想,符合題意;B項自強、求富和洋務運動有關,不符合題意;C項三民主義和辛亥革命有關,不符合題意;D項民主、科學和新文化運動有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維新變法的相關知識。注意識記戊戌變法的內容及影響,了解資產階級維新派創辦的報刊。18.【答案】C【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依據題干“經過那次血戰之后,外國人才知道中國還有民族精神,這種民族是不可消滅的”,結合所學可知,義和團運動的斗爭對象是帝國主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延緩了中國完全淪為殖民地的進程。ABD三項不符合材料信息,不符合題意;C項義和團運動是這場運動所指的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義和團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19.【答案】C【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等國,簽訂了《辛丑條約》。條約規定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ABD三項都符合當時的現實,公車上書發生在1895年;義和團運動發生在1899年;京師大學堂創辦于1898年,不符合題意;C項王五說:“我家住在東交民巷。” 不符合當時的現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丑條約》的內容及學生綜合運用歷史史實的能力。需要準確掌握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內容、影響,解題的關鍵信息是“1902年”。20.【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為幫兇,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ACD三項表述邏輯關系正確,不符合題意;B項英法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北京條約》→洋務運動邏輯關系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21.【答案】C【知識點】鴉片戰爭;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觀察圖表并結合所學知,1840-1842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1842年中國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鴉片戰爭之前,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鴉片戰爭后,中國從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戰敗,1895年李鴻章和日本的伊藤博文在日本的馬關簽訂中日《馬關條約》?!恶R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中國戰敗,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X軸代表時期,Y軸表示的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是Y軸表示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掌握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過程及重大事件,關鍵是對圖表的解讀。22.【答案】B【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觀察題干圖片及據所學知識可知,圖1涉及的史實是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工業化的開端,它從軍事工業逐漸發展到民用工業;圖2涉及的史實是戊戌變法,戊戌變法作為政治運動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的作用遠不是改變所能刷洗干凈的;圖3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他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圖4《新青年》宣傳擁護“德先生”和“賽先生”,但也反對禮教、禮法。ACD三項解讀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圖2涉及史實作為政治運動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廣泛而持久的影響解讀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重點掌握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的相關史實。23.【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故辛亥革命在“破舊”方面的“首創之舉”是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是辛亥革命在“革故”方面的首創之舉,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意義,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24.【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武昌起義、民國建立即中華民國建立、清朝告終、約法頒布即《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它們都屬于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走向共和過程中的重要史實,依此判斷劇本名稱應該是走向共和。ACD三項和題干圖片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走向共和應該是題干劇本名稱,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注意全面分析題目給出圖片中事件。圖片型題目必須認真觀察分析圖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據相關文字的提示信息或準確識別圖片確定正確答案。25.【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05年8月,孫中山聯合華興會、光復會和興中會的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這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后來孫中山在《民報》的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即民族主義,指推翻清王朝的統治,解除民族壓迫;創立民國即民權主義,指推翻君主專制,建立民國政府;平均地權即民生主義,指改革土地制度。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孫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即“創立民國”概括為民權主義。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民權主義即是孫中山先生“政治革命”的概括,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民主義,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26.【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5年,進步的知識分子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前期宣傳民主科學,后期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思想解放運動。該運動之所以說具有“劃時代意義”,主要是因為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學,后期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前期提倡民主與科學,后期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是新文化運動之所以“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27.【答案】C【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依據題干“為血心頭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無一怕殺頭。痛毆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鋤奸不惜死,來把中國救。”可知是對五四運動的描述。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1919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是材料中反映的歷史事件爆發的直接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知道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五四運動的爆發。28.【答案】D【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題干材料中給出的觀點是“首先變革人心,然后改變政令,最后達到有形的物質”即先思想文化再政治制度最后才是先進工業文明,按這個順序中國近代化進程應該應該走的道路是新文化運動(思想文化)-辛亥革命(政治制度)-洋務運動(工業文明);因為中國是反其道而行的,所以近代化探索非常艱難曲折。ABC三項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進程應該走的道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歷程及學生閱讀分析能力,必須認真閱讀材料,根據材料觀點答題,容易錯選為A中國近代化探索順序。29.【答案】C【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建設共產主義,同時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綱領規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樣,中國共產黨就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A項確定了黨的中心任務的是中共一大,不符合題意;B項制定了黨的最高綱領和中共二大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的是中共二大,符合題意;D項決定與國民黨合作的是中共三大,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共二大,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30.【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舉行,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提出“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的口號,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頂峰。AD兩項是在五四運動中提出的口號,不符合題意;B項“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 反映的事件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符合題意;C項“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是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提出的辦學方針,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相關史實。31.【答案】(1)長江;青藏;四川(2)亞熱帶季風氣候(3)①地勢特點:西高東 低、大致呈三級階梯分布; ②影響:對河流:使許多河流自西向東流; 對氣候:有利于海上 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兩句詩詞描寫了紅軍長征時曾渡 過長江水系,這條河流流經材料三地形剖面圖中的地形單元有甲是青藏高原、乙是四川盆地。(2)、材料三地形剖面圖中“丙”所示區域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其主要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結合材料三地形剖面圖,我國地勢特點:西高東 低、大致呈三級階梯分布; 根據題意,②影響:對河流:使許多河流自西向東流; 對氣候:有利于海上 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點評】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第一級階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地形以高原為主;第二級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第三階梯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32.【答案】(1)學習西方軍事器物、技術 創辦軍事工業、民用企業、建立新式海陸軍;發展文 化教育(2)戊戌變法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開啟了中國政治領域近 代化的 步伐。(3)民權主義;同盟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 的奮斗 目標,推動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4)民主、科學。從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淺 入深;循序漸進。【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反映了李鴻章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洋務派掀起一場“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前期以“自強”為口號,興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后期以“求富”為口號,興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1865年,李鴻章興辦的江南制造總局是當時國內規模最大的軍事工業。在“求富”為口號,興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有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等。(2)戊戌變法宣傳了資產階級的思想,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可知,同盟會綱領可以概括為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而創立民國對應的是民權主義。中國同盟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4)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和魯迅等,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掀起新文化運動,文中的“兩位先生”分別指民主、科學。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是由洋務運動學習西方技術到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學習制度再到新文化運動學習思想,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故答案為:(1)學習西方軍事器物、技術創辦軍事工業、民用企業、建立新式海陸軍;發展文化教育。(2)戊戌變法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開啟了中國政治領域近代化的步伐。(3)民權主義;同盟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推動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4)民主、科學。從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要求學生具備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及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33.【答案】(1)實現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辛亥革命。(2)特點: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 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人 民積極參與的廣泛性。(3)圖一:五四運動后,越來 越多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新文 化運動主要宣傳馬克思主義; 圖二:1921 年,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自從有了中國共 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 然一新了。 聯系: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4)答:天下 為公,一心為民,不畏強暴,不屈不撓。【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孫中山先生最大的特點是熱愛祖國,一生追求實現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的理想,對此矢志不移、無比堅定”可知,孫中山一生追求實現的理想是實現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為了實現這一理想,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2)根據材料二“五四運動(與以往的愛國運動)就大不相同。它所牽動的社會面非常之廣,不僅有學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還有鄉鎮的農民群眾等。斗爭于北京發生,蔓延到全國各地……表現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意志,使反動勢力張皇失措……啟蒙推動了救亡,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生和發展;救亡又是啟蒙的有機延伸和繼續,并最終導致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可知,五四運動具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人民積極參與的廣泛性的特點。(3)由圖一1919-1921年《每周評論》和《新青年》不同主題文章的數量統計圖可以看出,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處于首位,表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了廣泛傳播;圖二“中共一大”反映了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天下為公,一心為民,不畏強暴,不屈不撓。故答案為:(1)實現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辛亥革命。(2)特點: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人民積極參與的廣泛性。(3)圖一:五四運動后,越來越多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新文化運動主要宣傳馬克思主義;圖二: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聯系: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4)天下為公,一心為民,不畏強暴,不屈不撓。【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題目設計注重基礎性,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依據材料進入深入分析即得出答案。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試卷一、組合題(本部分共有1道題,共4分)(2022八上·拱墅期中)我們偉大的祖國疆域遼闊,地理位優越。讀“中國疆域及鄰國圖”,完成第下列小題1.下列關于我國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 ?。?br/>A.從東西半球看,我國位于西半球B.從南北半球看,我國位于南半球C.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和北寒帶,沒有熱帶D.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陸兼備2.如圖所示,我國的鄰國中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A.①蒙古 B.②俄羅斯C.③哈薩克斯坦 D.④印度【答案】1.D2.B【知識點】我國的疆域【解析】【點評】我國從東西半球來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位于北半球;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位于東半球;北半球;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是蒙古國,②是俄羅斯,③是哈薩克斯坦,④是印度。在我國的鄰國中,面積最大的是俄羅斯。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二、單選(本部分共有4道題,共8分)3.(2022八上·拱墅期中)如圖所示的省級行政區域中,常用語言為粵語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省級行政區的輪廓看,A是廣西壯族自治區,B是云南省,C是臺灣省,D是廣東省。其中,常用語言是粵語的是廣東省。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ㄗ灾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4.(2022八上·拱墅期中)區域差異需要區域間進行交流與合作,為此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發展戰略。以下屬于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的戰略是( ?。?br/>A.青藏鐵路建設 B.寧夏“華西村”C.京津冀協同發展 D.東北全面振興【答案】C【知識點】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解析】【分析】 區域差異需要區域間進行交流與合作,為此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發展戰略。以下屬于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的戰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其他地區人口比較少,經濟不發達。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為解決區域差異擴大及生態資源破壞嚴重的問題,我國提出了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旨在縮小區域差異,促進經濟、社會、生態之間的和諧發展。 從 上世紀 90 年代末期起,從實現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總體要求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實際出發,國家陸續做出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一系列戰略決策。5.(2022八上·拱墅期中)關于下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四列山脈的走向相同B.圖中③和⑦表示同一地C.圖中①③地形區都是高原D.圖中⑥⑦地形區都位于第三階梯【答案】B【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是內蒙古高原,②是東北平原,③是四川盆地,④是長江中下游平原,⑤是黃土高原,⑥是華北平原,⑦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圖中四列山脈的走向相同,錯誤。圖中③和⑦表示同一地,正確。圖中①③地形區都是高原,錯誤。圖中⑥⑦地形區都位于第三階梯,錯誤,應該是二三級階梯。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第一級階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地形以高原為主;第二級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第三階梯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6.(2022八上·拱墅期中)下面是有關我國四大高原主要特征的“順口溜”,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br/>A.巍巍蒼蒼,冰峰千丈;百里懸河,山川相間——云貴高原B.禿山荒丘,川梁相間;溝谷縱橫,地表破殘——青藏高原C.注地羅列,山川相間;巖溶地表,結構奇巧——黃土高原D.地勢坦蕩,平沙無際;風吹草低,牛羊成群——內蒙古高原【答案】D【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巍巍蒼蒼,冰峰千丈;百里懸河,山川相間,描述的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禿山荒丘,川梁相間;溝谷縱橫,地表破殘,描述的是黃土高原,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洼地羅列,山川相間;巖溶地表,結構奇巧,描述的是云貴高原,石灰巖分布廣泛;地坦蕩蕩,平沙無際;風吹草低,黃羊成群,描述的是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開闊,是我國重要的牧區之一。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我國各大高原的地面特點.由于各地所處的地形環境不同,形成了各高原獨特的地面形態。 青藏高原起伏平緩,雪山連綿,冰川廣布;云貴高原地面崎嶇,石灰巖分布廣泛;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是世界上面積最廣的黃土分布區;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開闊,一望無際 。三、組合題(本部分共有1道題,共4分)(2022八上·拱墅期中)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讀圖,回答下列小題7.長江和黃河共同流經的地形區是( ?。?br/>A.青藏高原 B.柴達木盆地 C.內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8.關于上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①是三峽工程B.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分界線之一是秦嶺C.都江堰是黃河上游的水利工程D.長江上游適宜發展水電【答案】7.A8.C【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點評】長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最終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也是世界第三長河。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7.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和黃河共同流經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8.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是三峽工程,正確。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分界線之一是秦嶺,正確。都江堰是黃河上游的水利工程,錯誤,應該是長江上游。長江上游適宜發展水電,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四、單選(本部分共有22道題,共44分)9.(2022八上·拱墅期中)家住杭州的初中生小王在旅游時發現,西藏地區的油菜花開花時間比同緯度地區的家鄉要晚得多,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地形 B.降水 C.光照 D.土壤【答案】A【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解析】【分析】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氣候高寒,因此青藏高原南部地區的油菜花期比同緯度的長江流域晚。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油菜花的開花時間:從南到北,油菜花的花期從1月到8月次第遞開。1月、2月油菜花在北回歸線附近開放;3月四川盆地和南嶺與武夷山以北的油菜花進入了花期,4月1日的花期等值線到了江浙一帶的沿海地區,而6月1日和7月1日開花的油菜分布明顯地呈西南—東北走向。7月底8月初了,新疆的塔克拉瑪干盆地的油菜呈環形分布在沙漠周邊,西部較濕潤,又因為低處氣溫高,高處氣溫低,因此從里向外,從低向高,油菜花從6月到8月次第開花。10.(2022八上·拱墅期中)下列景觀描述與我國四大地理區域最貼近的是( )A.北方地區——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B.南方地區——千里冰封,萬里雪飄C.西北地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D.青藏地區——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答案】C【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描寫的是北方地區的景觀;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南方地區的景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述的是西北地區的景觀 ; 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描述的是黃土高原景觀。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的四大地理單元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各區域特征顯著。西北地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區突出的特征是高寒。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四大區域中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11.(2022八上·拱墅期中)某部歷史題材的電影敘述了1843年上海的場景,下列場景與歷史事實相符的是( )①在海邊碼頭,一艘英國貨船正在卸貨②掛日本國旗的工廠一家接一家③民眾對政府割香港島給英國感到氣憤④大清官員與英國領事協商關稅額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答案】C【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據所學知,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中規定,日本可以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②掛日本國旗的工廠一家接一家出現在1895年,與1843年上海的場景歷史事實不相符,排除含②的選項。C項①③④與歷史事實相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鴉片戰爭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重點掌握鴉片戰爭帶來的影響,注意與《馬關條約》內容區分。12.(2022八上·拱墅期中)“聯軍之役后,西方國家通過建立通商口岸和擴展商務來爭奪貿易利益…… 俄國人既強調貿易收益也強調取得領土,從而構成一南一北兩股鉗形之勢,掐住清政府。”這種情況發生在哪次戰爭之后( ?。?br/>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解析】【分析】題干材料說明中國面臨來自南方西方列強的侵略和來自北方俄國的侵略,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國面臨英法聯軍和俄國的侵略。A項鴉片戰爭,俄國沒有參與,不符合題意;B項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發生題干情況,符合題意;C項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爭相劃分勢力范圍,強占租界地,不符合“西方國家通過建立條約口岸和擴展商務,爭奪貿易利益和經濟特權”,不符合題意;D項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鴉片戰爭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13.(2022八上·拱墅期中)一位歷史學家在評價某歷史事件時提到:“宗派、保守、安樂三種思想,總根源在農民階級消極方面的狹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這些特性的反映, 也就決定了該事件的必然崩潰?!辈牧现械摹霸撌录保ā 。?br/>A.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統治B.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C.具有明顯的盲目排外的落后性D.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解析】【分析】題干材料“宗派、保守、安樂三種思想,總 根源在農民階級消極方面的狹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這些特性的反映,也就決定了該事件的必然崩潰”中的“該事件”指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由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太平天國無法提出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團的腐敗,也無法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A項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統治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項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不符合題意;C項義和團運動具有明顯的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不符合題意;D項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到思想啟蒙的作用,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太平天國運動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重點掌握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14.(2022八上·拱墅期中)“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就損失 1300 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 10 萬匹?!币陨喜牧险f明洋務運動的興辦( ?。?br/>A.引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先進技術B.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C.使中國走上了富強的道路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答案】D【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描述可知,輪船招商局的創辦使外國輪船業遭受損失,湖北織布局的創辦使洋布的進口大幅減少。洋務企業的創辦與外國企業搶占市場,減緩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入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國經濟實力的擴張。ABC三項材料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D項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學生掌握洋務運動在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方面的表現,另外還要了解洋務運動的作用。15.(2022八上·拱墅期中)清末鄭觀音在一首詩中寫道:“東溝海戰天如墨,炮震煙迷船掀側。致遠鼓楫沖重圍,萬火叢中呼殺賊?!痹娭械摹皷|溝海戰”是指( )A.豐島海戰 B.遼東戰役 C.威海衛戰役 D.黃海海戰【答案】D【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依據“東溝海戰”、“致遠”可知,此詩描述的是甲午中日戰爭中的黃海海戰。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94年日本發動對中國的甲午中日戰爭,在黃海海戰中,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為保住旗艦,指揮艦艇沖鋒向前。在彈盡的關頭,他下令朝日艦撞去,最后被魚雷擊中,鄧世昌與二百多名戰士壯烈犧牲。ABC三項和題干詩句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黃海海戰是詩中的“東溝海戰”所指的戰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甲午中日戰爭的史實。解題關鍵是找準關鍵詞“東溝海戰”“致遠”。16.(2022八上·拱墅期中)閱讀下圖《1838-1852 年英國制造業輸華值》,對圖表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br/>A.鴉片戰爭后英國對華商品輸出持續增長B.中國的民族資本抵制了英國的商品傾銷C.五口通商便利英國對中國的商品輸出D.英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占領中國市場【答案】C【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后,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國對中國的商品輸出,因此1842年后英國制造品輸華值有所增加。A項鴉片戰爭后英國對華商品輸出持續增長解讀錯誤,依題干圖表信息可知,1838~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并不是持續增長,其中1847年以后下降,不符合題意;B項中國的民族資本抵制了英國的商品傾銷解讀錯誤,中國長期以來自給自足的農業、手工業對于英國傾銷商品形成抵制作用,此時民族資本并未形成,不符合題意;C項五口通商便利英國對中國的商品輸出解讀正確,符合題意;D項英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占領中國市場解讀錯誤,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于1856年,題干中的數據只統計到1852年,無法體現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市場的影響,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京條約》的影響,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圖表信息。17.(2022八上·拱墅期中)近代中國許多報刊雜志在傳播新思想、新知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下圖所示報刊主要宣傳了哪種新思想( )A.變法圖強 B.自強、求富 C.三民主義 D.民主、科學【答案】A【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解析】【分析】公車上書失敗后,維新人士在各地組織學會,創辦報刊,宣傳變法,推動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廣泛傳播,其中影響最大的報紙是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本題圖片內容顯示的就是維新變法運動時期創辦的報紙。A項變法圖強是題干圖片所示報刊主要宣傳的新思想,符合題意;B項自強、求富和洋務運動有關,不符合題意;C項三民主義和辛亥革命有關,不符合題意;D項民主、科學和新文化運動有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維新變法的相關知識。注意識記戊戌變法的內容及影響,了解資產階級維新派創辦的報刊。18.(2022八上·拱墅期中)孫中山評價一場運動時說:“用大刀、肉體和聯軍相搏,傷亡枕籍,還是前赴后繼,其勇銳之氣殊不可當。所以經過那次血戰之后,外國人才知道中國還有民族思想,這種民族是不可消滅的。”這場運動指的是( ?。?br/>A.太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C.義和團運動 D.戊戌變法【答案】C【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依據題干“經過那次血戰之后,外國人才知道中國還有民族精神,這種民族是不可消滅的”,結合所學可知,義和團運動的斗爭對象是帝國主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延緩了中國完全淪為殖民地的進程。ABD三項不符合材料信息,不符合題意;C項義和團運動是這場運動所指的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義和團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19.(2022八上·拱墅期中)1902 年北京城一茶館里四位中國人在聊天,他們當中誰的話不符合當時的現 實( )A.張三說:“我參加過公車上書?!?br/>B.李四說:“我參加過義和團運動?!?br/>C.王五說:“我家住在東交民巷。”D.趙六說:“我在京師大學堂讀書?!?br/>【答案】C【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等國,簽訂了《辛丑條約》。條約規定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ABD三項都符合當時的現實,公車上書發生在1895年;義和團運動發生在1899年;京師大學堂創辦于1898年,不符合題意;C項王五說:“我家住在東交民巷?!?不符合當時的現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丑條約》的內容及學生綜合運用歷史史實的能力。需要準確掌握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內容、影響,解題的關鍵信息是“1902年”。20.(2022八上·拱墅期中)隨著西方列強的侵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進行了不懈地抗爭和探索。下列 相關表述邏輯關系不正確的是( ?。?br/>A.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鴉片戰爭→《南京條約》→太平天國運動B.英法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北京條約》→洋務運動C.日本為了征服朝鮮、侵路中國、稱霸世界→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公車上書D.帝國主義列強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辛亥革命【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為幫兇,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ACD三項表述邏輯關系正確,不符合題意;B項英法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北京條約》→洋務運動邏輯關系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21.如下圖所示,Y軸表示的是( )A.近代中國抗擊外來侵略的歷程 B.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探索歷程C.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 D.近代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程度【答案】C【知識點】鴉片戰爭;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觀察圖表并結合所學知,1840-1842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1842年中國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鴉片戰爭之前,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鴉片戰爭后,中國從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戰敗,1895年李鴻章和日本的伊藤博文在日本的馬關簽訂中日《馬關條約》?!恶R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中國戰敗,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X軸代表時期,Y軸表示的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是Y軸表示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掌握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過程及重大事件,關鍵是對圖表的解讀。22.(2022八上·拱墅期中)某校八年級小李同學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為主題,制作了下面的資料卡片。并對其所涉及的史實進行了解讀,其中正確的是( ?。?br/>A.圖 1 涉及史實是中國近代工業化的開端,從民用工業逐漸發展到軍事工業B.圖 2 涉及史實作為政治運動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廣泛而持久的影響C.圖 3 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他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圖 4 《新青年》宣傳擁護“德先生”和“賽先生”,但也不反對禮教、禮法【答案】B【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觀察題干圖片及據所學知識可知,圖1涉及的史實是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工業化的開端,它從軍事工業逐漸發展到民用工業;圖2涉及的史實是戊戌變法,戊戌變法作為政治運動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的作用遠不是改變所能刷洗干凈的;圖3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他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圖4《新青年》宣傳擁護“德先生”和“賽先生”,但也反對禮教、禮法。ACD三項解讀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圖2涉及史實作為政治運動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廣泛而持久的影響解讀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重點掌握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的相關史實。23.(2022八上·拱墅期中)武漢大學教授馮天瑜評價辛亥革命說:“辛亥革命在‘革故’與‘鼎新’兩方面,堪稱歷史性的首創之舉。”辛亥革命在“革故”方面的首創之舉指的是( )A.創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B.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D.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故辛亥革命在“破舊”方面的“首創之舉”是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是辛亥革命在“革故”方面的首創之舉,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意義,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24.(2022八上·拱墅期中)如表是同學們排演歷史劇擬定的各幕題目,依此判斷劇本名稱應該是( ?。?br/>A.近代開端 B.走向共和 C.軍閥割據 D.國家統一【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武昌起義、民國建立即中華民國建立、清朝告終、約法頒布即《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它們都屬于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走向共和過程中的重要史實,依此判斷劇本名稱應該是走向共和。ACD三項和題干圖片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走向共和應該是題干劇本名稱,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注意全面分析題目給出圖片中事件。圖片型題目必須認真觀察分析圖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據相關文字的提示信息或準確識別圖片確定正確答案。25.(2022八上·拱墅期中)“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為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 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孫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概括為( ?。?br/>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生主義 D.民主主義【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05年8月,孫中山聯合華興會、光復會和興中會的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這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后來孫中山在《民報》的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即民族主義,指推翻清王朝的統治,解除民族壓迫;創立民國即民權主義,指推翻君主專制,建立民國政府;平均地權即民生主義,指改革土地制度。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孫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即“創立民國”概括為民權主義。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民權主義即是孫中山先生“政治革命”的概括,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民主義,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26.(2022八上·拱墅期中)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思想解放運動。該運動之所以“具有劃時代意義”,主要是因為( )A.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B.前期提倡民主與科學,后期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C.《新青年》和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D.魯迅發表《狂人日記》,抨擊“吃人”的禮教【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5年,進步的知識分子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前期宣傳民主科學,后期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思想解放運動。該運動之所以說具有“劃時代意義”,主要是因為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學,后期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前期提倡民主與科學,后期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是新文化運動之所以“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27.(2022八上·拱墅期中)“為雪心頭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無一怕殺頭。痛毆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鋤奸不惜死,來把中國救?!辈牧现蟹从车臍v史事件爆發的直接原因是 ( )A.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B.中國共產黨的組織發動C.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D.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答案】C【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依據題干“為血心頭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無一怕殺頭。痛毆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鋤奸不惜死,來把中國救?!笨芍菍ξ逅倪\動的描述。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1919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是材料中反映的歷史事件爆發的直接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知道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五四運動的爆發。28.(2022八上·拱墅期中)日本學者福澤諭吉的《文明論概略》就社會轉型的問題說;“汲取歐洲文明, 必須先其難者而后其易者,首先變革人心,然后改變政令,最后達到有形的物質。 按照這個順序做,雖然有困難,但是沒有真正的障礙,可以順利達到目的。倘若次序顛倒,看似容易,實則不通。”如此推理,中國近代化進程應該走的道路是( ?。?br/>A.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B.辛亥革命——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C.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洋務運動D.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洋務運動【答案】D【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題干材料中給出的觀點是“首先變革人心,然后改變政令,最后達到有形的物質”即先思想文化再政治制度最后才是先進工業文明,按這個順序中國近代化進程應該應該走的道路是新文化運動(思想文化)-辛亥革命(政治制度)-洋務運動(工業文明);因為中國是反其道而行的,所以近代化探索非常艱難曲折。ABC三項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進程應該走的道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歷程及學生閱讀分析能力,必須認真閱讀材料,根據材料觀點答題,容易錯選為A中國近代化探索順序。29.(2022八上·拱墅期中)陳獨秀在 1923 年指出:“黨在第一次代表大會時還沒有綱領,甚至沒有規章, 黨的要求——無產階級專政——懸在半空。第二次代表大會時,就腳踏實地了, 有了規章,找到了與中國實際的聯系并決定了黨要走的道路?!边@是指中共二大 ( )A.確定了黨的中心任務 B.制定了黨的最高綱領C.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 D.決定與國民黨合作【答案】C【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建設共產主義,同時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綱領規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樣,中國共產黨就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A項確定了黨的中心任務的是中共一大,不符合題意;B項制定了黨的最高綱領和中共二大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的是中共二大,符合題意;D項決定與國民黨合作的是中共三大,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共二大,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30.(2022八上·拱墅期中)歷史長河中,風雨激蕩的運動里迸發出了無數響亮的口號。下列哪個口號反映的事件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 ?。?br/>A.“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B.“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C.“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D.“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舉行,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提出“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的口號,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頂峰。AD兩項是在五四運動中提出的口號,不符合題意;B項“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 反映的事件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符合題意;C項“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是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提出的辦學方針,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相關史實。五、解答題(本部分共有3道題,共40分)31.(2022八上·拱墅期中)讀詩詞和“沿我國北緯 30°地形剖面圖”,結合已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 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毛澤東《七律·長征》材料二: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 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 美 人》(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兩句詩詞描寫了紅軍長征時曾渡 過 水系,這條河流流經材料三地形剖面圖中的地形單元有甲 高原、乙 盆地。(2)材料三地形剖面圖中“丙”所示區域的主要氣候類型為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結合材料三地形剖面圖,說說我國地勢有什么特點?這種地勢特點對我國的河流流向和氣候有什么影響?【答案】(1)長江;青藏;四川(2)亞熱帶季風氣候(3)①地勢特點:西高東 低、大致呈三級階梯分布; ②影響:對河流:使許多河流自西向東流; 對氣候:有利于海上 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兩句詩詞描寫了紅軍長征時曾渡 過長江水系,這條河流流經材料三地形剖面圖中的地形單元有甲是青藏高原、乙是四川盆地。(2)、材料三地形剖面圖中“丙”所示區域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其主要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結合材料三地形剖面圖,我國地勢特點:西高東 低、大致呈三級階梯分布; 根據題意,②影響:對河流:使許多河流自西向東流; 對氣候:有利于海上 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點評】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第一級階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地形以高原為主;第二級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第三階梯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32.(2022八上·拱墅期中)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材料二:梁啟超在其《變法通議》中強調:“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 下之公理也?!?br/>材料三:中國同盟會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br/>材料四:辛亥革命失敗后,一些先進的中國人認為革命失敗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運動。陳獨秀撰文說:“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br/>(1)材料一反映了李鴻章的什么主張 列舉史實說明從哪些方面來實現這一主張。(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戊戌變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3)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指出資產階級革命派創立民國是踐行了同盟會綱領中 的哪一主義。說說同盟會的成立對中國革命有何意義?(4)材料四中陳獨秀主張學習西方,文中的“兩位先生”指什么 從洋務運動到新 文化運動,中國人的近代化探索有何特點 【答案】(1)學習西方軍事器物、技術 創辦軍事工業、民用企業、建立新式海陸軍;發展文 化教育(2)戊戌變法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開啟了中國政治領域近 代化的 步伐。(3)民權主義;同盟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 的奮斗 目標,推動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4)民主、科學。從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淺 入深;循序漸進。【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反映了李鴻章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洋務派掀起一場“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前期以“自強”為口號,興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后期以“求富”為口號,興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1865年,李鴻章興辦的江南制造總局是當時國內規模最大的軍事工業。在“求富”為口號,興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有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等。(2)戊戌變法宣傳了資產階級的思想,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可知,同盟會綱領可以概括為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而創立民國對應的是民權主義。中國同盟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4)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和魯迅等,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掀起新文化運動,文中的“兩位先生”分別指民主、科學。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是由洋務運動學習西方技術到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學習制度再到新文化運動學習思想,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故答案為:(1)學習西方軍事器物、技術創辦軍事工業、民用企業、建立新式海陸軍;發展文化教育。(2)戊戌變法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開啟了中國政治領域近代化的步伐。(3)民權主義;同盟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推動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4)民主、科學。從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要求學生具備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及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33.(2022八上·拱墅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孫中山先生最大的特點是熱愛祖國,一生追求實現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的理想,對此矢志不移、無比堅定。孫中山先生說:“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彼偸且浴皭蹏裘薄耙幌⑸写?,不忘救國” 等鞭策自己。材料二:五四運動(與以往的愛國運動)就大不相同。它所牽動的社會面非 常之廣,不僅有學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還有鄉鎮的農民群眾等。斗爭 于北京發生,蔓延到全國各地……表現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意志,使反動 勢力張皇失措……啟蒙推動了救亡,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生和發展;救亡又是啟 蒙的有機延伸和繼續,并最終導致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1)材料一認為孫中山一生追求實現的理想是什么?為了實現這一理想,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通過哪一斗爭推翻了清朝統治?(2)根據材料二,概括五四運動的特點。(3)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圖一、圖二分別反映的歷史信息。分析兩幅圖片之間 的內在聯系。(4)上述材料所提及的孫中山等先進的中國人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精 神?【答案】(1)實現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辛亥革命。(2)特點: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 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人 民積極參與的廣泛性。(3)圖一:五四運動后,越來 越多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新文 化運動主要宣傳馬克思主義; 圖二:1921 年,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自從有了中國共 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 然一新了。 聯系: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4)答:天下 為公,一心為民,不畏強暴,不屈不撓。【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孫中山先生最大的特點是熱愛祖國,一生追求實現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的理想,對此矢志不移、無比堅定”可知,孫中山一生追求實現的理想是實現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為了實現這一理想,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2)根據材料二“五四運動(與以往的愛國運動)就大不相同。它所牽動的社會面非常之廣,不僅有學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還有鄉鎮的農民群眾等。斗爭于北京發生,蔓延到全國各地……表現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意志,使反動勢力張皇失措……啟蒙推動了救亡,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生和發展;救亡又是啟蒙的有機延伸和繼續,并最終導致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可知,五四運動具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人民積極參與的廣泛性的特點。(3)由圖一1919-1921年《每周評論》和《新青年》不同主題文章的數量統計圖可以看出,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處于首位,表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了廣泛傳播;圖二“中共一大”反映了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天下為公,一心為民,不畏強暴,不屈不撓。故答案為:(1)實現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辛亥革命。(2)特點: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人民積極參與的廣泛性。(3)圖一:五四運動后,越來越多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新文化運動主要宣傳馬克思主義;圖二: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聯系: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4)天下為公,一心為民,不畏強暴,不屈不撓。【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題目設計注重基礎性,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依據材料進入深入分析即得出答案。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