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 辛亥革命教材分析本節課是統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課,它上承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下啟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是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革命的高潮,是學生理解辛亥革命的含義和形成完整的有關辛亥革命的知識鏈的重要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另外整個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中華民族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重要一環,是中國政治近代化重要嘗試,辛亥革命后,中國人民的革命洪流洶涌澎湃,勢不可擋,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相繼爆發,因此辛亥革命在整個近代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學情分析經過本單元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學習,學生已經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歷史知識有了初步積累,了解了孫中山的的革命活動以及三民主義等內容,但學習深度不夠;八學生從認知規律看,他們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階段,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史料研讀能力,但歸納概括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萍瀏醴起義、安慶起義(浙皖起義)、廣西起義、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知道徐錫麟、秋瑾以及“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跡,理解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培養學生自學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了解革命志士的奮斗;通過看圖及視頻演示,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究活動,探討武昌起義爆發的原因和辛亥革命的歷史影響,培養學生史料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事跡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革命人士身上以天下為己任的人生觀以及革命英雄慷慨赴義的英雄主義精神,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滲透德育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從而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打開了中國社會進步的閘門,是20世紀初中國社會的一次巨變。教學重難點重點:武昌起義、廣州起義難點:武昌起義勝利的原因和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板書設計 辛亥革命萍瀏醴起義——安慶起義——鎮南關起義——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 (1911年為辛亥年,故稱辛亥革命)教學過程一、視頻導入 1.播放《辛亥革命》中秋瑾康概赴死的視頻,渲染革命的氣氛,讓學生直觀感受革命的不易和為國家舍小家而犧牲之偉大,奠定本課革命的基調。 2.教師提問:視頻中的主人公是誰? 答案預設:秋瑾 教師提問:有“鑒湖女俠”之稱的秋瑾甘愿為哪場革命慷慨赴死、喜極而泣? 答案預設:辛亥革命。 3.過渡:其實除了秋瑾外,還有千千萬萬革命者前赴后繼,為革命者奮斗而犧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段慷慨激昂蕩氣回腸的歲月,一起來回顧那些驚天地泣鬼神的革命!二、自主學習 1.任務安排:請同學們自主學習教材P42-45,完成革命志士發動的一系列的武裝起義的表格內容,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起義名稱 時間 領導者 結果 影響萍瀏醴起義安慶起義廣西起義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 2.教師請同桌相互交流1分鐘,探討答案的準確性,同時提升學生合作交流互幫互助的能力。 3.以小組的形式每組派一位代表完成表格內容,并提醒同學們仔細聽并進一步完善答案。 起義名稱 時間 領導者 結果 影響萍瀏醴起義 1906年冬 劉道一、蔡紹南 失敗 同盟會聲望由此大振,是同盟會成立后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安慶起義 1907年夏 徐錫麟、秋瑾 失敗廣西起義 1907年12月 孫中山、黃興 失敗黃花崗起義 1910年 黃興等 失敗 革命黨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武昌起義 1911年 成功 各省紛紛響應,清朝統治土崩瓦解。 4.教師顯示地圖,動態顯示起義在全國此起彼伏,此時革命已經席卷中國,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PPT出示 (1)萍瀏醴起義:萍瀏醴起義的時候強調地點,突出萍鄉,瀏陽,醴陵,萍瀏醴起義這里還可以強調劉道一,這是我們湖南湘潭人,體現湖湘兒女身先士卒、敢為人先的豪情。 安慶起義:先介紹徐錫麟,通過捐官打入清政府內部,起義失敗之后被挖心拋尸。然后介紹秋瑾,強調女性的覺醒,強調地點,補充說明安慶起義就是浙唍起義。 廣西起義:又叫鎮南關起義,孫中山直接領導的起義,最后彈盡糧絕。 黃花崗起義:強調過程突出其中的慘烈,做情感升華 PPT出示材料: 材料一:…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烈士林覺民《與妻書》 材料二:本日即赴陣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殺賊,不敢有負諸賢之期…絕筆于此,不勝系戀。 ——黃興絕命書 材料三:“死國,義也。” 面對審訊,他堅貞不屈,滿懷革命必勝的信念。赴刑時他慷慨激昂宣稱“學術是殺不了的,革命尤其殺不了!” ——炸彈大王 介紹這三位革命志士,黃興——斷指革命元帥;林覺民——24歲為“為天下人謀永福”而拋棄家中嬌妻幼子;喻培倫——富家子弟,炸彈大王,為制作炸彈反復實驗,一次不小心爆炸失去一只手臂,沒有放棄堅持戰斗,在廣州起義的巷戰中,身掛炸彈,邊走邊投,冒著隨時被點燃的危險沖鋒向前。 教師提問:從這些革命志士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怎樣的精神呢? 答案預設:視死如歸、不怕犧牲、舍小家為大家。 教師小結:這些都體現了革命黨人視死如歸,不屈不撓,,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為革命,為科學奮不顧身,舍小家為大家的!正是由于這些革命黨人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將革命一浪推過一浪,最終迎來了這個武昌起義的勝利。 PPT出示三、合作探究:武昌起義 1.教師:革命志士的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終將革命推向高潮,接下來我們著重了解武昌起義。 2.教師提問: ①武昌起義的經過是怎么樣的? ②武昌起義的成功原因是什么? ③為什么把武昌起義成為“辛亥革命”?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3.教師講述武昌起義的經過(或者請一位學生簡單講述) 教師提問:在剛剛了解武昌起義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武昌起義是由一次意外爆炸而引發,那如果沒有那次意外,武昌起義還會發生嗎? 答案預設;會 提問:為什么會呢? 答案預設:革命黨人謀劃已久、清政府已淪為洋人朝廷等。 教師補充強調革命的必然性與偶然性。 教師提問:那武昌起義為什么能取得勝利呢? PPT出示材料:接下來,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四分鐘之后請各團派代表進行展示發言。 材料一:據統計,1895—1910年間設立的資本在10000元以上的廠礦共有326家,資本總額近1億元。企業數量和資本總額都超過1872—1900年間的一倍。 ——王文泉、劉天路《中國近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答案預設:經濟上: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組織上:同盟會、文學社和共進會的推動; 思想上:革命思想的傳播; 軍事上:一系列武裝起義的推動; 客觀條件:四川保路運動。(教師補充) 教師:通過分析,我們知道武昌起義的成功是眾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4.PPT出示圖片 武昌起義發生的時間是1911年,是舊歷的“辛亥年”,故將武昌起義成為“辛亥革命”!當然這是指狹義上的辛亥革命,廣義上的辛亥革命包括從1894年孫中山創立興中會、武昌起義、創立民國、孫中山維護共和一系列的斗爭都屬于辛亥革命,下節課我們會繼續學習。 過渡:那革命黨人殊死拼搏取得勝利的革命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影響呢? 5.合作探究: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答案預設: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教師強調推翻君主專 制,只是推翻了封建帝制,并不是推翻了封建制度,因為封建制度包封建政治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還有 封建思想文化等)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②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四、小結小結設計:在黑板上畫上浪花,帶著學生一起回顧本課學習的萍瀏醴起義、安慶起義、廣西起義、黃花崗起義(板書在幾個小浪花上),重點探究了武昌起義(板書在最高浪花上)。通過學習,我們切身感受到無數的革命者為革命的成功為今日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不屈不撓的斗爭與犧牲,終于取得辛亥革命的勝利,革命者的豪情蕩然于天地之間!愿我們珍惜幸福,守住幸福,創造更美好的幸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