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 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教材分析本課選自部編版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古代歐洲文明》第6課《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本課主要介紹了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在文學、雕塑、建筑、哲學、法學、歷法等各方面的突出成就。通過欣賞本課圖片,觀察地圖,閱讀材料,初步掌握提取歷史信息的方法。初步學習分析歷史信息的方法。學情分析從初一到初三,九年級的學生更加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并且體會到中考的壓力,因而學生的自覺性的提高。由于歷史在中考中占的比例并不大,學生可能不會充分的重視所以我們要不斷地讓學生意識到歷史也是不可忽視的,而最為重要的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初中學生還是比較活潑,思維比較活躍,對事物充滿著新鮮感。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在課堂上應積極地引導學生,緊跟著教師的思維走,激發他們對歷史的興趣。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學習,能夠說出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在文學、雕塑、建筑、哲學、法學、歷法等方面的突出成就。2、學會根據課文內容制作表格,歸納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主要成果;通過觀察課本圖片、閱讀史料,初步養成提取歷史信息、分析歷史信息的方法和能力。通過挖掘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人文主義精神,認識希臘是人文主義的發源地。通過對同時期中國和古希臘對世界和人的認識的聯系,架構歷史知識的橫向聯系,培養正確的。3、認識到希臘羅馬古典文化豐富多彩,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遺產之一,增強對古典文化的熱愛之情。通過對同時期中西方文化的比較,理解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在文學雕塑、建筑藝術、哲學、法學和歷法等方面的突出成就教學難點:體會希臘羅馬古典文化中蘊含的人文主主義板書設計第6課 希臘羅馬古典文化一、神秘之美——文學雕塑二、理性之美——建筑藝術三、睿智之美——哲學、法學和歷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快閃《看到以下詞語你會想到哪個地方呢?》師:看到以下詞語你會想到哪里呢?生:古希臘羅馬師:民主政治、《十二銅表法》這些都是古希臘羅馬留給我們的政治文化遺產,除了這些之外,古希臘羅馬還給我們留下了哪些文化遺產呢?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希臘羅馬古典文化》。二、課堂新授新課導入:快閃《看到以下詞語你會想到哪個地方呢?》師:看到以下詞語你會想到哪里呢?生:古希臘羅馬師:民主政治、《十二銅表法》這些都是古希臘羅馬留給我們的政治文化遺產,除了這些之外,古希臘羅馬還給我們留下了哪些文化遺產呢?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新課推進:一、神秘之美——文學和雕塑師:你聽過希臘神話嗎?請說一說你知道的希臘神話故事。生:······師:展示希臘神話人物。過渡:中國也有神話故事。中國的神是怎樣的呢?生:不食人間煙火,神高高在上,不容褻瀆師:希臘神話中的“神”與中國的“神”有區別嗎?如果有,有什么區別呢?生:有欲望,有愛恨,有俗人所有的弱點。師:展示古希臘中的十二主神的性格特點。師生歸納:希臘神話特點:神人同形同性 。比較希臘的“神”與“人”:共同點:人的形態、人的情感 ;不同點:生命長短 。師:展示圖片,并介紹希臘神話的發展。希臘神話是原始氏族社會的精神產物,歐洲最早的文學形式。BC11世紀到8世紀間被稱為“神話時代”。神話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傳,BC7世紀才由大詩人荷馬記錄于《荷馬史詩》中,分為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部分,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過渡:希臘神話成為希臘文學藝術的重要靈感來源。希臘的人物雕刻藝術達到了一種完美的境界。展示并介紹《奧林匹亞神廟中的宙斯像》:宙斯是希臘神話眾神之神,是奧林匹亞的主神,為表崇拜而興建的宙斯神像是當世最大的室內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則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奧林匹亞神廟中的宙斯神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師:展示《擲鐵餅者》 ,請你來鑒賞!生:取材于希臘現實生活中的體育競技活動。雖然是一件靜止的雕塑,但藝術家把握住了從一種狀態轉換到另一種狀態的關鍵環節,達到了使觀眾心理上獲得“運動感”的效果,成為后世藝術創作的典范,也是研究古希臘雕刻的重要資料。師:古希臘人借此表達對人體的贊美,體現人的運動美、健康美、力量美。過渡:希臘羅馬的文學藝術帶領我們感受了神話的神秘之美,希臘羅馬的建筑則不僅體現了人們對實用價值的追求,也體現了希臘羅馬人們對美的追求。我們一起來領略古希臘羅馬建筑的理性之美。二、理性之美——建筑藝術自主學習:閱讀課本“建筑藝術”,完成下列表格。《微課:希臘羅馬建筑藝術》介紹希臘羅馬建筑藝術。過渡:領略了希臘羅馬建筑的理性之美,我們繼續將目光投向睿智的希臘哲學家和羅馬法學家。人生哲學有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我們看看希臘哲學家是怎樣思考的。生:自主學習:閱讀課本 P28,完成下列表格。三、睿智之美——古希臘哲學師生共同完成:德謨克利特:他率先提出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的。展示材料:“海里的水是不是連續的 ”他設想,如果把水分割成越來越小的水滴,最終會是再也沒法分割的“水?!?。因此表面上看是連續的物體,都是由不連續的最小粒子組成的。德謨克利特把這種沒法再分割的粒子稱為原子。萬物的本原是原子與虛空。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在虛空中運動著的原子構成。所為事物的產生就是原子的結合。過渡:德謨克利特關注的是世界和宇宙,蘇格拉底則將思考的方向轉向了人類社會。師生共同完成:蘇格拉底在哲學意義上發現了自我,終生探討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等問題。他使哲學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展示材料:《熊與隱士》有一位隱士同一頭熊成為了要好的朋友。一天,隱士在林間睡著了,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護著他,揮舞著巨大的熊掌為他驅趕著蚊蠅。這時,一只蒼蠅不停地在隱士的頭上叮落,任憑熊怎樣驅趕也不肯離去,熊被激怒了,熊高高舉起了石頭,狠狠地向蒼蠅砸下去……師:熊的品德好不好?為什么會做出“蠢事”?應該如何理解美德與知識的關系?生:蘇格拉底認為善出于知,惡出于無知。 “美德即知識” ,要獲取知識最好的辦法是有系統的問和答。他還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古希臘人借此表達對人的贊美,體現人文主義。師:請你說一說亞里士多德的故事。生: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師生: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首次將哲學和其它科學區別開來。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他的觀點與柏拉圖有很多不同之處。他是第一個公開批評老師柏拉圖的人。師:問題思考:你知道中國這一時期的思想家是如何認識世界的嗎?生:老子:萬物運行有其自然的法則,人們應該順應自然;世界的事物都有其對立面,對立的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師:問題思考:你知道中國這一時期的思想家是如何認識人的嗎?生:孔子:仁者,愛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無類,教育公平; 苛政猛于虎。師: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為人類文明的奠基時期。這個時代誕生了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以色列先知,印度的釋迦牟尼,中國的孔子、老子。他們創立各自的思想體系,共同構成人類文明的精神基礎,直到今天,人類仍然附著在這種基礎之上。 我們稱之為“軸心時代”。過渡:與古希臘哲學家對宇宙、自然和人的關注不同,羅馬在具體問題的處理上,在務實層面上更勝一籌。古羅馬法學家輩出。他們制定了完整而嚴密的法學體系,用他們的智慧規范社會關系。四、睿智之美——古羅馬的法學師:自主學習,閱讀教材P29,歸納古羅馬的法學成就。生:成就1:《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成就2:形成完整的羅馬法學系統,包括適用于羅馬公民和非公民之間關系的萬民法、關于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經濟法,以及眾多的法律概念。過渡:自人類進入農業社會以后,人們追求準確的季節周期的愿望就不斷增強。為此人們通過觀察研究,制定出很多精確的歷法。五、睿智之美——公歷的緣起師生共同完成:古埃及人發現,天狼星和太陽同時升起的時候,再過五六十天,尼羅河水就開始泛濫,將這一天作為一年開始,那么可以推測出一年有365天。這就是古埃及歷法,和標準時間差距不小。由此,古埃及人制定了“太陽歷”。 羅馬人繼承了并完善了古埃及歷法,制定了儒略歷。儒略·凱撒采納天文學家索西琴尼的計算后,于前45年執行的一種歷法。一年被劃分為12個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閏,閏年366日,在當年二月底增加一閏日,年平均長度為365.25日。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基督教歷法。成為今天公歷的基礎。三、課堂小結四、課堂練習1、想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狀況,我們可以查閱( ) A.《十二銅表法》 B.《荷馬史詩》C.《若亞方舟》 D.《一千零一夜》2、如果組織學生開展以“探尋西方文明的源頭”為主題的研學活動,應首選( )A.胡夫金字塔 B.帕特農神廟遺址 C.羅馬半獸場遺址 D.麥加清真寺 五、課后作業 同步練習第6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