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課 洋務運動學情分析本課是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的開篇課文,洋務運動是洋務派在內憂外患的局面下開展的一場自救運動,雖然以破產告終,但洋務運動開辟了中國近代化的道路。面臨“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中,洋務派摸索中前進。本課圍繞李鴻章這一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洋務運動幾乎與李鴻章的政治生涯想始終。從軍事工業(yè)、民用企業(yè)、新式海陸軍、近代教育等方面展開,以史料為依托,培養(yǎng)學生論從史出的習慣與史料實證的學科素養(yǎng);結合洋務企業(yè)創(chuàng)辦的時間、地點,落實學生的時空觀念;分析洋務企業(yè)的積極作用,認識洋務派進行近代化探索的艱辛與不易,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歷史理解。八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歷史思維能力,在時空觀念、史料實證等學科素養(yǎng)方面有了一定的積累。但涉及到本課課文,學生對近代化、洋務等概念理解較為困難。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內容及對洋務運動的評價等歷史知識;通過對洋務運動作用的客觀分析,提高學生運用辯證發(fā)展的觀點看待歷史事件的能力。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了解洋務運動的背景,洋務派為“自強”“求富”而創(chuàng)辦的軍事工業(yè)、民用企業(yè)、新式學堂等內容,認識洋務運動的目的及作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洋務運動的目的、口號及內容,嘗試從歷史的角度進行分析評價,認識他對歷史發(fā)展進程的作用。教學重難點重點: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內容難點:洋務運動的評價板書設計第4課 洋務運動一、興起1、背景 2、目的 3、時間 4、口號 5、代表人物二、發(fā)展情況1、創(chuàng)辦軍事工業(yè) 2、創(chuàng)辦民用企業(yè) 3、建立新式海陸軍 4、興辦新式教育三、結局:破產四、評價1、地位:中國第一次近代化運動2、積極性3、局限性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導入新課【播放視頻】李鴻章感嘆自己洋務生涯的片段【提問】請同學們觀看視頻,思考:晚清重臣李鴻章針對什么事情發(fā)出了感概?【師生互動】李鴻章認為,自己的練兵、辦洋務等都不成功。洋務是什么呢?我們一起走進第4課。【教師講述】同學們,今天我們走進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的《洋務運動》這一課。首先,我們了解近代化的概念。“近代化”是指近代以來從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向近代工業(yè)社會的大轉變,其主要內容包括經濟上的工業(yè)化,政治上的民主和法治化,思想上的理性和科學化等。近代化的探索指的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尋求新的出路的過程。其次,我們掌握有關洋務運動的概念。洋務指涉及外洋的一切事務,它包括外事交涉、訂條約、軍事、民用工業(yè)的創(chuàng)辦、訓練新軍、派遣留學生等,后又擴展到修路、開礦、辦廠等。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tǒng)治的自救運動。洋務派是清朝統(tǒng)治集團內一些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tǒng)治的開明官員。本課內容從洋務運動的興起、發(fā)展情況、結局、評價四個方面展開。老師結合洋務派代表人物李鴻章的言論,取了四個小標題作為本課的線索,我們一齊來看:一、洋務運動的興起——“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二、洋務運動的發(fā)展情況——“建數千年未有之奇業(yè)”;三、洋務運動的結局——“一生事業(yè)掃地無余”;四、評價洋務運動——“青史憑誰論是非”。【過渡】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洋務運動。一、洋務運動的興起一、洋務運動的興起——“數千年未有之變局”【教師講述】李鴻章認為,晚清時期,中國面臨著“數千年未有之變局”,請同學們結合材料思考:晚清的中國面臨者怎樣的局勢?【展示圖片】圓明園遺址、金田起義浮雕【師生互動】洋務運動的背景是清王朝面臨內憂外患局面。 【提問】請同學們結合下列材料思考:洋務派開展洋務運動的目的是什么?【展示材料】今日和議既成,中外貿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購成之后,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fā)捻,可以勤遠略。——曾國藩《復陳購買外洋船炮折》,1861年【教師講解】我們需要說一說如何審題。一般我們需要從材料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關鍵詞入手分析信息。根據本題材料1861年這個時間分析,可以判斷“和議”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到,在兩次鴉片戰(zhàn)爭中見識到了英法等列強的船堅炮利之后,洋務派認為購買、仿造輪船等外洋器物,可以達到“剿發(fā)捻”、“勤遠略”的效果。所謂“剿發(fā)捻”指的是平內亂:鎮(zhèn)壓太平天國和北方的捻軍起義;所謂“勤遠略”指的是御外侮:加強國防建設以抵抗外國侵略。最終達到維護清朝統(tǒng)治的目的。【自主學習】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20,找出:洋務運動的時間、口號、代表人物?【教師講解】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提出了“自強”“求富”的口號,開展了一場洋務運動。洋務派在中央的代表是咸豐皇帝的弟弟恭親王奕?;在地方的代表是掌握實權的總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展示圖片】李鴻章【展示材料】自李鴻章之名出現(xiàn)于世界以來,五洲萬國人士,幾于見有李鴻章,不見有中國。……李鴻章為中國近四十年第一流緊要人物。——梁啟超《李鴻章傳》,1901年他在生前和死后,人們始終對之褒貶不一,毀譽參半。有的給他戴上“東方俾斯麥”、“地主階級改革派”的桂冠,有的則斥之為“李二先生是漢奸”、“亂世之奸雄”。 ——苑書義《李鴻章傳》【過渡】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通過分析李鴻章的洋務生涯,我們能更好地了解洋務運動。二、洋務運動的發(fā)展情況二、洋務運動的發(fā)展情況——“建數千年未有之奇業(yè)”【自主學習】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21-22,找出:洋務運動的開始時間、措施及成果?措施 開始時間 成果【學生回答】洋務運動從創(chuàng)辦近代軍事工業(yè)、開辦近代民用企業(yè)、建立新式海陸軍、新式教育四個方面展開。【展示材料】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治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 ——李鴻章:《江蘇巡撫李鴻章致總理衙門原函》,1862年【教師講解】李鴻章等洋務派認為,中國在軍事方面特別是武器方面不如西方,需要“學習外國利器”來實現(xiàn)“自強”,洋務運動一開始就是從軍事工業(yè)方面入手的。【夯實基礎】1、從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發(fā)展近代軍事工業(yè)。著名的軍事工業(yè)如下。軍事工業(yè) 創(chuàng)辦者 創(chuàng)辦時間 創(chuàng)辦地點安慶內軍械所 曾國藩 1861年 安徽安慶江南制造總局 李鴻章 1865年 上海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1866年 福建福州【出示圖片】《天工開物》插圖、江南制造總局制炮廠【提問】結合下列圖片,思考:近代工業(yè)與傳統(tǒng)手工業(yè)有何不同?【師生互動】不同:近代工業(yè)使用蒸汽機為動力,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規(guī)模大。【出示圖片】江南制造總局制炮廠【教師講解】江南制造總局,又稱作上海機器局,由曾國藩規(guī)劃,1865年李鴻章奏準設立。機器購自美國,是清政府最大的軍事企業(yè)。該局制造槍炮、水雷、彈藥、火藥、機器和修造輪船。所制造的軍火和軍用物資,大都以調撥的方式供應各軍械所、衙門、軍營、炮艦、炮臺。【過渡】分析上述材料,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洋務派創(chuàng)建的軍事工業(yè)以調撥的方式供應,沒有經濟效益可言。這會造成經費無以為繼的問題。而在發(fā)展軍事工業(yè)的過程中,李鴻章遇到了原料、燃料供不應求,“調兵運餉”的交通運輸困難,技術落后,人才缺乏等問題,他意識到圍繞軍事工業(yè)來興辦民用企業(yè)的重要性,提出了“必先富而后能強”的主張。 【提問】結合材料指出李鴻章等洋務派創(chuàng)辦民用企業(yè)的目的是什么?【展示材料】洋機器于耕織、刷印、陶埴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專為軍火而設……數十年后,中國富農大賈,必有仿造洋機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李鴻章《置辦外國鐵廠機器折》,1865年【教師講解】從材料可以看到,李鴻章認為機器制造有益于民生日用,希望在民用領域進行推廣,讓富商大賈也加入使用機器的行列中來。因此創(chuàng)辦了民用企業(yè)。【夯實基礎】2、從19世紀70年代起,洋務派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一批民用企業(yè),如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湖北織布局、漢陽鐵廠等。民用企業(yè) 創(chuàng)辦者 創(chuàng)辦時間 創(chuàng)辦地點輪船招商局 李鴻章 1873年 上海開平煤礦 李鴻章 1878年 河北唐山湖北織布局 張之洞 1892年 湖北武漢漢陽鐵廠 張之洞 1890年 湖北武漢【展示圖片】輪船招商局【教師講解】我們以輪船招商局為例來說明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民用企業(yè)。輪船招商局,1873年由李鴻章倡導創(chuàng)辦,1877年收購美商旗昌輪船公司產業(yè)后,擁有輪船33艘,每年盡利達30萬兩左右。李鴻章說:“招商輪船,實為開辦洋務四十年來最得手文字”。【過渡】下面就讓我們進行一個小歸類。【學生活動】小小分類:請對軍事工業(yè)、民用企業(yè)進行正確的分類。【練習鞏固】結合地圖與所學,完成問題。(1)從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發(fā)展近代軍事工業(yè);從19世紀70年代起,洋務派提出“求富”的主張,開辦一些近代民用企業(yè)。(2)請寫出地圖中①②③④⑤指代的洋務企業(yè)名稱(按創(chuàng)辦時間先后),并分析洋務企業(yè)空間分布的特點及其原因?【教師講解】企業(yè):①安慶內軍械所;②江南制造總局;③福州船政局;④輪船招商局;⑤漢陽鐵廠。特點:洋務企業(yè)大多位于我國沿海地區(qū)。原因:這里交通運輸方便,也是外國侵略者最早進行侵略的地區(qū)(通商口岸)。【過渡】李鴻章創(chuàng)辦軍事、民用工業(y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他發(fā)現(xiàn),與列強相比,我國軍隊素質不高的問題日益凸顯。怎么解決這一問題呢?【夯實基礎】3、建立新式海陸軍:(1)組建新式洋槍隊,采用西式兵操練兵。(2)組建廣東、南洋、北洋、福建等海軍,成立海軍衙門統(tǒng)一指揮。【展示圖片】《三支海軍艦隊的規(guī)模和布防情況》、北洋艦隊“定遠號”鐵甲艦。【展示材料】北洋海軍,或稱作北洋艦隊、北洋水師,1888年正式成立,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實力最強、規(guī)模最大的一支。主要軍艦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余人。艦隊實力曾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后由于種種原因逐漸落后日本。北洋艦隊是李鴻章一手規(guī)劃、建設起來的。【教師講解】“定遠號”是清政府委托德國造船廠建造的7000噸級的鐵甲艦,1885年服役,成為北洋艦隊旗艦,當時被稱為“亞洲第一巨艦”。【過渡】正當洋務派學習西方技術,積極編練新式軍隊之時,我國的邊疆形勢也日益嚴峻。特別是西北的新疆地區(qū)和東南沿海地區(qū),問題最為突出。【教師講解】(結合地圖《左宗棠收復新疆》)1865年,中亞浩罕國將領阿古柏侵入新疆。俄國侵占伊犁。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復新疆的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1878年,左宗棠率領裝備了新式武器和進行了新式訓練的清軍,于1878年收復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區(qū)。后來,中俄兩國簽訂條約,中國收回伊犁。為了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1884年,清政府設立新疆行省。【夯實基礎】(3)鞏固邊防:1878年,左宗棠收復新疆。1884年,設立新疆行省。1885年設立臺灣行省。【過渡】在學習列強的軍事技術、民用企業(yè)等過程中,李鴻章認識到中國缺少掌握西方科學知識和工程技術的人才。這一問題制約著洋務運動的進步,怎樣才能獲得洋務運動急需的人才呢?【夯實基礎】4、近代教育:興辦新式學校、設立翻譯局及派遣留學生【展示圖片】京師同文館【教師講解】(結合課本P23“知識拓展”)1862年8月正式批準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的學生中有28人做了駐外公使一級的外交官。【展示圖片】1872年清政府首次派遣的赴美留學生合影【教師講解】這是中國第一批官派留學生,這批留學生中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著名人物,如鐵路工程師詹天佑等。【過渡】我們來總結一下,李鴻章都參與了哪些洋務活動。【展示材料】李鴻章洋務活動大事年表(部分)1863年 設立上海廣方言館1865年 創(chuàng)辦江南制造總局1872年 創(chuàng)辦上海輪船招商局1875年 籌設開平礦務局;開始著手組建北洋海軍1879年 奏設上海機器織布局1880年 奏設電報總局(天津)、天津水師學堂1881年 修成唐胥鐵路1888年 北洋海軍正式成軍——據:雷頤《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整理【教師講解】從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到,洋務運動中,李鴻章“建數千年未有之奇業(yè)”,創(chuàng)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和民用企業(yè)、興辦近代教育、建立新式海陸軍,成為洋務運動重要的參與者、支持者,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過渡】李鴻章的洋務運動開展得規(guī)模宏大,然而在1895年他卻說“一生事業(yè)掃地無余”,這是為什么呢?三、洋務運動的結局+四、評價洋務運動三、洋務運動的結局——“一生事業(yè)掃地無余”【展示地圖】《甲午中日戰(zhàn)爭示意圖》【教師講解】1895年初,日本陸海軍進攻山東威海衛(wèi),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北洋艦隊是李鴻章洋務生涯中傾注了半生心血打造而成的,它的全軍覆沒及其災難性的后果,讓李鴻章發(fā)出了“一生事業(yè)掃地無余”的哀嘆。【過渡】李鴻章等洋務派“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是否真的是“掃地無余”呢?我們如何看待洋務運動?四、評價洋務運動——“青史憑誰論是非”【教師講解】評價一個歷史事件,我們可以從事件的歷史地位入手分析,并從推行者的目的、事件本身的進步性與局限性等方面展開分析。【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結合課本內容與下列材料,從地位、進步性、局限性等多角度討論洋務運動是否“掃地無余”。【展示表格】開始時間 措施 領域19世紀60年代 創(chuàng)辦近代軍事工業(yè) 經濟近代化19世紀70年代 開辦近代民用企業(yè) 經濟近代化19世紀60年代 建立新式海陸軍 軍事近代化19世紀60年代 興辦新式學校,派遣留學生 教育近代化【展示圖片】洋務企業(yè)分布情況圖【展示材料】材料1: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民用企業(yè)創(chuàng)辦之初巨大的贏利,促使一些與洋務官員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的官僚、地主、商人紛紛投資近代機器生產,這些商辦企業(yè)成為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發(fā)端。……上海輪船招商局創(chuàng)辦后三年內,外輪就損失了1300萬兩。1890年張之洞在武昌創(chuàng)辦湖北官辦織布局,開局后,江漢關進口洋布每年減少10多萬匹。——《中國近代教學參考資料》【展示材料】材料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絕不會愿意也不可能允許中國通過興辦洋務富強起來。……洋務派本身的封建性和腐敗性,也使洋務運動缺乏應有的生機和活力……——李侃等主編:《中國近代史》第四版【展示材料】材料3:教材P21“相關史事”:洋務派辦的軍事工業(yè),全是官辦性質,不但不能自主經營,而且在管理方式上還存在官僚衙門的惡習。……1873年至1893年,輪船招商局獲利白銀600多萬兩,但大都歸入李鴻章等人的私囊。【教師講解】分析上述表格,我們可以看到: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的經濟近代化、軍事近代化、教育近代化。【教師講解】分析《洋務企業(yè)分布情況圖》,可以發(fā)現(xiàn),洋務運動的進步性在于:①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yè)、民用工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等逐漸發(fā)展起來。【教師講解】從材料1分析,洋務運動的進步性在于:②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③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教師講解】材料2認為,中國不能通過洋務運動走上富強的道路,除了外國列強的干涉,還有洋務派自身的問題。洋務派的封建性和腐敗性是如何體現(xiàn)的呢?材料3指出:洋務派興辦的軍事工業(yè)生產不計成本,效率低下。民用工業(yè)獲利頗豐,但官員中飽私囊。【教師講解】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總結洋務運動的局限性如下: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的統(tǒng)治,再加上其內部的腐敗和外國勢力的擠壓,它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結語【結語】清朝末年,在內外交困的局勢下,洋務派開展了一場旨在“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這場運動從學習西方的堅船利炮入手,漸及民用企業(yè)、新式海陸軍與新式教育。李鴻章建立的北洋艦隊在很長時間振奮了國人的精神,左宗棠收復新疆展示了洋務運動的軍事成果。這場運動雖然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洋務派的活動展示了那個時代人們追求國家富強的努力,值得后人敬仰。本課小結五、本課小結本堂課,我們通過了解李鴻章等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的活動,分析了洋務運動的目的,掌握了洋務派在“自強”、“求富”的口號下創(chuàng)辦的軍事工業(yè)、民用企業(yè)、近代海陸軍及近代教育的發(fā)展情況。1895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清政府的失敗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洋務運動是中國的第一次近代化運動,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的統(tǒng)治,再加上其內部的腐敗和外國勢力的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