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多讀書 讀好書世界讀書日4 月23日讀書日的來源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和中國著名戲劇家湯顯祖的辭世日。塞萬提斯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年-1616年)是文 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小說家、劇作家、 詩人,1547年9月29日出生,1616年 4月23日在馬德里逝世。他被譽為是 西班牙文學世界里最偉大的作家。評 論家們稱他的小說《堂吉訶德》是文 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同時也是 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莎士比亞莎士比亞莎士比亞(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湯顯祖湯顯祖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自署清遠道人,別號玉茗堂主人,晚年號若士、繭翁,漢族,江西臨川(今屬江西撫州)人。公元1583年(萬歷十一年)中進士。他是中國文學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的戲曲家,在中國和世界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他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牡丹亭》則是他的代表作。古今名人的讀書故事◎鑿壁借光西漢時,有個叫匡衡的人,非常勤奮好學,但家境貧困,買不起蠟燭。匡衡的鄰居,家境富裕,夜間燭火通明。匡衡請求晚上去他家讀書,但鄰居不允許。不得已,匡衡想了一個辦法,偷偷地在墻壁上鑿了一個小洞,讓鄰居的亮光透過來,借著這點亮光讀書。 用這種方法,匡衡讀完了一些書,但他買不起新書。有一天,他發現一個財主家里藏著許多書,于是他向財主提出,愿意幫助干活,不要工錢。財主很奇怪,問其原因,匡衡說:“我給你干活,不要工錢,只是想借你家里的書看看。”財主聽說只借書看而不要工錢,很是高興。匡衡就這樣讀了很多書,因而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映雪夜讀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晉秘書監孫盛的曾孫、長沙太守孫放之孫。孫康幼時酷愛讀書,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地攻讀,可此時家道中落,沒錢買油點燈。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了。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躺在床上默誦。一天夜里,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大地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孫康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書來對著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昏黃的油燈要亮得多!整個冬天,孫康都夜以繼日地苦讀,從沒有中斷過。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成晉時很有名望的學者,南朝宋景平年間官至尚書左丞,封德陽縣侯。元朝初年,孫氏族人從河南龍門遷到浙江湘湖,以“映雪堂”命名孫氏祠堂,以記念祖先孫康“映雪讀書”的事跡。◎魯迅嚼辣椒驅寒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后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里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于苦讀書,后來終于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李時珍“啃書” 李時珍從小就跟隨父親學醫,22歲當醫生,博采經方、單方、驗方,外治內服,療效顯著。他發現《本草》錯誤很多,品種不全,決心重修。經27年辛勤勞動。“啃書”無數,遍訪名山大川,搜集藥物1289種,插圖1160幅,處方11096個,于1578年完成《本草綱目》。聞一多“醉書”詩人聞一多新婚那天,親朋好友一大早就擁入家門前來賀喜。可好久不見新郎出來,人家都以為他更衣打扮去了。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門時,人們才在書房里找到他。他仍穿著那件舊袍,手里捧著一本書,興味正濃。于是家人都說這個大喜時刻不能讓他看書,因為他一看上書就會“醉” 。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當他拿到一本書時,首先要對著書思考一會,猜想書的布局謀篇,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維與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的時間,而且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華羅庚“猜書”談談我們的讀書故事為什么要讀書?讓我們看看那些名人是怎么說的吧!書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寧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高爾基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笛卡爾讀書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虛——雪萊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用黑字印在白紙上的 靈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觸了它,它就活起來了——高爾基光陰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奧斯特洛夫斯基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只有知識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夠使我們在精神上 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能夠真正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衷 心地欣賞人類那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產生的美好果實的人——高爾基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 不會嘆氣——羅曼·羅蘭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 人精確。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博物使人深沉; 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培根書籍——當代真正的大學——托馬斯·卡萊爾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周總理 84年前,也就是1911年,在沈陽東關小學的教室里,老師問:“你們讀書的目的是什么 ”有的同學回答是為了當官,有的是為了發財,也有的說為了光宗耀祖;年僅13歲的周恩來回答的卻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語驚人,掌聲四起。 人各有志。千百年來,對為什么而讀書,有許多不同的回答,電視連續劇《八月桂花香》中,胡雪嚴的父親胡道宏,幾十年寒窗苦讀,捱到中舉當官之日就中風而死;《儒林外史》中,吳敬梓筆下的范進,看到自己榜上有名竟當場發癲,在他們心中,“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世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于是,讀書當官,成了他們心中的理想,苦苦的追求,胡道宏、范進是那么的可笑,可悲而又可憐,相比之下,他們讀書的理想是那么的渺小而短淺。那么,周恩來為什么會樹立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崇高而遠大的理想呢 我們都不會忘記,中國近代史上一頁頁屈辱的歷史: 鴉片戰爭的失敗,《辛丑條約》的簽定,山東半島的侵占,東北三省的淪陷, “東亞病夫”的屈辱,“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這耳聞目睹的事實,—樁樁烙印在少年周恩來的心坎。 岳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個個愛國英雄的事跡也深深的教育了他。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有志不在年高。少年周恩來正是痛心于祖國的落后挨打、飽受侵略,慘遭蹂躪的現實,才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我們不會忘記周恩來為實現他的理想而刻苦讀書的歷歷往事:圖書館,他專心孜孜,如饑似渴;旅行途中,他爭分奪秒,不知疲倦; “大江歌罷掉頭東”,他東渡日本,為的是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他遠涉重洋,赴法勤工儉學,為的正是中華之崛起……讀書,他不滿足于學校,他投身社會,深入群眾,向工人學習;讀書,他不滿足于國內,他放眼世界,投身巴黎公社,洋為中用;讀書,周恩來不僅掌握了豐富的知識,為以后的革命工作打下了豎實的基礎,也讓他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更堅定了他的共產主義信念。 在古代,楚國詩人屈原把滿腔的熱忱溶于《離騷》之中,含恨而逝。宋朝愛國名將岳飛,背上的四個大字“精忠報國”,伴隨著他走過了多少個戎馬春秋。清朝禁煙大臣林則徐在趕赴廣州之前給他的老師留下了一句詩:“茍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 在近代,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還有秋瑾的詩,田漢的詞,聶耳的曲。多少革命老前輩用生命和青春創造了我們今天的幸福,毛主席的油燈,周總理的大衣,朱總司令的扁擔。他們把自己的愛國之情表現在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 在現代,雷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人民的好衛士——任長霞同志執法為民保平安。同學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我們應該怎么做呢?以天下為己任。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生的義務就是學習,我們要把強烈的愛國之情投入到學習中去,知識才是力量,沒有科學文化你何以談報國?出了這道校墻,我們要面對的是社會的紛繁復雜。是我們單純稚嫩的思想所必須接受的。只有在校園里學好知識,練好專業,才能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正所謂:看世間風云變幻,誰主沉浮? 中國,這條東方巨龍已騰飛,“振興中華”的偉大任務就由我們來承擔,同學們,明天的太陽一定會由我們托起,讓這句不朽的名言不再成為空談,不再成為口號。名人名言 ● 將生命的能量聚焦于一處,你的人生將發生神奇的變化。——謝中沖《生命核能》 ● 做自己最喜歡的,做自己最擅長的。——李彥宏《成功由我》 ● 光并非太陽的專利,你也可以發光。 ● 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 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 要冒一險!整個生命就是一場冒險,走得最遠的人常是愿意去做、愿意去冒險的人。 ● 知識給人重量,成就給人光彩,大多數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稱量重量。 ● 人之所以有一張嘴,而有兩只耳朵,原因是聽的要比說的多一倍。 ● 志不強者智不達。 —— 墨翟 ● 在當今社會上,卓越、非常好只是一般般,我的標準是不可思議、超越非凡。 ● 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 —— 契訶夫 ● 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悲哀。 —— 布萊克 ● 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燒起來! —— 奧斯特洛夫斯基 ● 如果你要想成功、要想追求所企望的美夢,就千萬不可有這樣的信念,因為那會扼殺你的潛能,毀掉你的希望。我們應該怎樣讀書?名家的讀書方法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2.好讀書,不求甚解 ———陶淵明3、無所不讀 ——毛主席的讀書興趣很廣泛,哲學、政治、經濟、歷史、文學、軍事等社會科學以至一些自然科學書籍無所不讀。4、搞好勞逸結合,不僅不會降低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鄧小平 讀書方法◆ 不把時間浪費在娛樂消遣上。◆ 根據實際情況有所取舍。◆ 深入理解,不可死記硬背。 —— 愛因斯坦 讀書方法 讀書方法讀書★ 讀書應作些挑選和比較。★ 讀書應該把身心和情感都投入進去。★ 除了學好規定的課程,也可多讀些課外書。 —— 冰心 讀書方法● 從閱讀中區分書的好壞。● 以向他人學習的態度來讀書。● 讀書體會要回到生活中檢驗。 —— 高爾基 讀書方法▲ 養成“隨便翻翻”的讀書習慣。▲可先泛覽、后選擇的讀書方法。▲ 文、理科的書,專業內、專業外的書要互看。 —— 魯迅 讀書感悟 讀書須有膽識,有眼光,有毅力。 膽識二字拆不開,要有識,必敢有自己意見,即使一時與前人不同亦不妨。 —— 林語堂 讀書感悟 讀詩是最快樂、最美好的心靈在最美好、最快樂的時刻留下的記錄。 —— 雪萊 讀書感悟 求知可以改進人性,而經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 —— 培根好書推薦:給同學們推薦一兩本你讀過的好書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