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1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 教案【教材分析】本框題選自于統編版選擇性必修1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一框。在前面的幾節課內容,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經濟全球化方面的基礎知識。本框題是原有基礎的進一步學習。本框分為兩目:第一目是“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闡述了我國對外開放的發展歷程以及適應新形勢,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的要求。第二目是“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闡述了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關系,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性與要求。對于本框題的教學,通過梳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走進世界市場的實際行動和引進特斯拉品牌能源汽車的發展為背景,理解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形成、探索如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理解關鍵核心技術和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性;理解對外開放和獨立自主之間的關系及其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作用;掌握如何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教學目標】1.明確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闡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意義.2.引用實例.說明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核心素養】1. 政治認同:進一步加深對對外開放這基本國策的理解,增強對這一基本國策的高度認同2.科學精神:認識到在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國際形勢下,正確理解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的要求3.公共參與:結合貿易摩擦以及我國“經濟戰略”的實例,分析企業如何應對國際貿易摩擦以及提高對外貿易水平的具體措施【教學重點】1我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的舉措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的必要性【教學難點】1我國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形成2.堅持改革開放與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的關系3.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的做法【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今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周年。20年來 ,中國全面履行入世承諾,不斷擴大開放,激活了中國發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經濟的一池春水。——習近平于第四屆進博會路就在腳下,光明就在前方。中國愿同各國一道,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凝聚更多開放共識,共同克服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讓開放為全球發展帶來新的光明前程!——習近平于第五屆進博會思考:習總書記為什么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在第五屆進博會又強調“凝聚更多開放共識,讓開放為全球發展帶來新的光明前程”呢?我國形成了怎樣的對外開放的格局?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學生討論回答:師總結導入新課:帶著這些問題走進我們的課堂——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新課講授:出示課題——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總議題:如何開啟對外開放新格局、新征程 議題一:從中國這十年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和《共創開放繁榮的美好未來》中分析怎樣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議題二:從五屆進博會開啟新品集中發布和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中認識以外開放與獨立自主的關系第一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議題一:從中國這十年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和《共創開放繁榮的美好未來》中分析怎樣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議學情境一:觀看視頻習近平第五屆進博會致辭《共創開放繁榮的美好未來》并閱讀材料《中國這十年,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取得歷史性成就》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也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氣質。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十年。當中國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總額由2012年的4.4萬億美元增至2021年的6.9萬億美元,已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當中國境外投資存量從2012年末不足0.6萬億美元穩步增長,超過2. 6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三;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已與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合作文件,戰略規劃對接日益深....我們看到了開放的中國所展現的自信與擔當,也感受到了開放的十年所帶來的互惠與發展。議學問題:結合上述議學情境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闡述我國對外開放極局的形成歷程。2、分析新時代我們應該如何發揮優勢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議學提示:1、我國對外開放極局的形成歷程2、新時代我們應該如何發揮優勢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在新時代,我國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更加主動地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一、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1、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形成(1)起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2)特點: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和開放型經濟體系逐步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知識拓展:全面理解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①全方位: 我國的對外開放是對世界各類型國家的開放,不僅在經濟領域,而且在文化領域等都堅持對外開放。②寬領域: 就是立足國情,不僅對國際商品、資本、技術、勞務等市場開放,而且把對外開放拓寬到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以及金融、保險、房地產等廣泛領域。③多層次:“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形成全國范圍的對外開放。相關鏈接:三大國際經濟組織我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和開放型經濟體系逐步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2、新時代,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在新時代,我國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更加主動地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2、新時代,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1)適應新形勢,我們要以“一帶一路”為重點,堅持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⑵適應新形勢,我們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要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拓展對外貿易,推進貿易強國建設。⑶適應新形勢,我們要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要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相關鏈接:負面清單管理含義:負面清單管理是指政府規定哪些經濟領域不開放,除了清單上的禁區,其他行業、領域和經濟活動都許可。實質:它相當于投資領域的“黑名單”,列明了企業不能投資的領域和行業。意義:對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將外商投資項目由核準制改為備案制,這有助于構建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第二幕: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議題二:從五屆進博會開啟新品集中發布和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中認識以外開放與獨立自主的關系二、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立足我國國情,放眼世界,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我國既注重對外開放、合作共贏,又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對外開放和自力更生好比兩條強有力的“腿”,支撐我國經濟邁入現代化。議學情境二:觀看視頻《第五屆進博會開啟新品集中發布》并閱讀材料《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習近平多次強調:“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是我國不斷提升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經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科技事業踐行“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發展方針,相繼取得了以“兩彈一星” 為標志的一批自主創新重大科技成果,我國的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從“科教興國戰略”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從“建設創新型國家”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不斷深化,我國科技發展走出了績效顯著的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議學問題:結合上述議學情境,談談實行對外開放,為什么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要求是什么?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議學提示:(1)我國舉辦進博會,就是要擴大開放,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大機遇。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2)我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既注重對外開放、合作共贏,又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3)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我國要立足國情,放眼世界,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既要注重對外開放、合作共贏,又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這是由我國的國情和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的地位決定的。我們尤其要矢志不移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閉關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二、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1、我國實行對外開放,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1)必要性:中國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任何時候都不能依賴別人搞建設,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的出發點,這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要求:我們尤其要矢志不移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知識拓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1)國家角度:①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②完善國家宏觀調控,加大財政、稅收、信貸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依法保護知識產權;③完善我國分配制度,鼓勵技術要素參與分配,激發社會創新活力、主動性。(2)企業角度:①加大科技研發投入;②建立鼓勵創新的體制機制;③提高經營管理者和勞動者的素質;④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并注意消化、吸收和再創新。(3)勞動者角度:積極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自身素質和技能。2、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1)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閉關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2)未來中國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中國的對外開放不會停滯,更不會走回頭路。我們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本課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