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中國地圖出版社SINOMAPS PRESS第1章 地球運動與海陸分布人類對地球運動的認識——從托勒密到哥白尼公元140年,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系統地確立了“地心說”。“地心說”認為,地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其他天體都繞著地球轉動。這一學說從表觀上解釋了日月星辰每天東升西落、周而復始的現象,又符合上帝創造人類、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具有至高無上地位的宗教教義,因而流傳時間長達1500余年。托勒密的“地心說”模型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到中世紀末,由于用托勒密地心體系推算出來的行星位置與實際天象的觀測結果不符,人們才開始懷疑“地心說”的正確性。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他的不朽名著《天體運行論》中系統地提出了“日心說”。在他闡釋的日心體系中,太陽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著圓形軌道繞太陽運行。哥白尼的“日心說”模型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按照日心學說,就地球上的人來看,天上恒星的位置應隨著地球繞太陽運動而發生變化。1838年,德國天文學家白塞爾首次利用三角方法測出一顆名為天鵝61的恒星的位置變化,并推算出它同地球的距離為11.2光年,從而最終證實了哥白尼的“日心說”。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托勒密簡介: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 一、生平簡介:托勒密(約公元90—168)是古希臘著名的天文學家、地理學家。約公元90年誕生于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公元168年去世,終年78歲。 在天文學上,托勒密集古希臘天文學之大成,建立地心宇宙觀,即托勒密的“地心說”。他主張地球居宇宙中心靜止不動,日、月、行星和恒星均環繞地球運行。托勒密的“地心說”支配西方達1500年之久。 二、趣聞軼事:不準確的地圖導致新大陸的發現 托勒密關于地理位置的計算很不準確,據說他算出的從歐洲橫跨大西洋到亞洲的距離,比真實距離小得多,這導致哥倫布企圖從西班牙向西面駛往亞洲的印度,結果卻到達了美洲,從而發現了新大陸。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哥白尼簡介: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太陽 哥白尼(1473—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日心說創立者,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 哥白尼經過長期的天文觀測和研究,創立了更為科學的宇宙結構體系——“日心說”,從此否定了在西方統治達1500年的“地心說”。“日心說”在經歷了長期的爭論后,才為人們所接受,這是天文學上一次偉大的革命,不僅引起了人類宇宙觀的重大革新,并且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中世紀宗教神學的理論支柱。“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 “科學的發展從此便大踏步前進”(恩格斯《自然辯證法》)。 1515年,哥白尼開始撰寫《天體運行論》。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1542年6月,《天體運行論》排印工作開始進行,負責本書出版事宜的奧西安德爾按自己的意愿寫了一篇沒有署名的序言,說明書中的學說只是為了計算星歷表之便而采用的假設,不一定和實際情況相符。這也是在《天體運行論》出版后幾十年內很少人重視哥白尼理論的一個重要原因。哥白尼的學生雷蒂庫斯對此事感到十分憤慨,他曾多次要求著作的出版人發行更正版,但這些要求都未能實現。 1543年5月24日,彌留之際的哥白尼終于見到剛剛出版的《天體運行論》,可惜當時的他已經因為腦溢血而雙目失明。他只摸了摸書的封面,便與世長辭了。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自轉的同時,還圍繞著太陽公轉。模擬地球位置的圖示: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如不能正常播放,請點接鏈接!地球的自轉 觀察地球的自轉,你能說出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嗎?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時),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地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作順時針方向旋轉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周期打開鏈接打開鏈接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假如地球沒有自轉,地球表面會有什么現象? 結論:面向太陽的一面出現白天,而背對太陽的一面出現黑夜,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更替。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晝夜更替現象的產生 由于地球自轉,白天和黑夜就不斷發生交替,形成晝夜更替現象,如圖上的晝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線。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自轉過程中不同地方的晝夜現象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的公轉 觀察地球公轉,思考下列問題: 1.地球公轉的方向?與自轉方向相同嗎? 2.地球公轉時,地軸的方向發生改變嗎? 3.地軸是直立還是傾斜的? 4.太陽光照射到地球表面的位置有什么變化?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公轉軌道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如不能正常播放,請點接鏈接!地球公轉產生四季的變化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公轉及四季劃分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視頻資料地球公轉時,太陽光直射到地球表面的緯度位置是不斷變化的,總在一定的緯度范圍內來回變化(如圖)。太陽光直射到地球表面的位置變化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春、秋分日太陽照射地球的情況南北半球光線適中,白天和黑夜等長,接受的太陽熱量適中,大部分地區天氣不冷不熱。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夏至日太陽照射地球的情況北半球光線強,白天長,接受的太陽熱量多,天氣熱,南半球則相反。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冬至日太陽照射地球的情況北半球光線弱,白天短,接受的太陽熱量少,天氣冷,南半球則相反。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四季的形成 正是由于地球公轉時在不同位置受到太陽照射的不同,才形成了四季的變化。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太陽光直射時,受到太陽光直射的地方獲得的熱量就多,反之,太陽光斜射的地方,熱量就少。為了區別不同地方太陽光照射的差異,人們用太陽高度角來反映太陽光的照射情況,當太陽的高度角為90°時,太陽光為直射,(地球表面單位面積上)光照最強;太陽的高度角越低,斜射越厲害,(地球表面單位面積上)光照越弱,背向太陽時沒有太陽高度角,沒有光照。拓展知識太陽的直射與太陽高度角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太陽高度角的含義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課堂練習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3.地球公轉時,地軸總是指向______星附近,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平面斜交成______夾角。4.地球公轉時,陽光的直射點在南緯_______度和北緯_______度之間來回移動。5.地球公轉產生的自然現象有( )。 A 太陽東升西落 B 晝夜交替 C 晝夜長短變化 D 地貌變化6.關于地球自轉和公轉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公轉方向自東向西 B 自轉方向自東向西,公轉方向自西向東 C 自轉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 D 自轉公轉方向都是自東向西2.如右圖是從極地上空看地球,請判斷:甲是____半球,乙是____半球,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由于地球自____向____自轉,所以太陽從____升起,從____落下。地球每____小時自轉一周,但地球絕大部分地區________交替一次。本節知識小結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的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天地理現象:晝夜更替地球的公轉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年地理現象:四季變化太陽直射與太陽高度角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課件說明第1章 地球運動與海陸分布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本課件共分五個基本環節,每個環節著重解決教科書中對應的一個專題,具體介紹如下:第一環節(幻燈1~10片):人類對地球運動的認識過程,從“地心說”到現在的宇宙觀。1.(幻燈1片)標題。2.(幻燈2~9片)人類認識地球運動的主要學說——“地心說”和“日心說”,主要介紹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兩大不同學說以及人物生平介紹。3.(幻燈10片)由于科技的進步,人類認識到地球運動的真相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二環節(幻燈11~16片):介紹有關地球的自轉、自轉的方向和周期等基本特征;說明自轉是如何產生晝夜交替和地方時的。1.(幻燈11~12片)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周期、繞行的自轉軸等特征。2.(幻燈13~15片)地球自轉是如何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第三環節(幻燈16~25片):介紹有關地球的公轉、公轉的方向和周期等基本特征;說明由于公轉產生了四季的變化。1.(幻燈16~18片)介紹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通過幻燈片18動畫和幻燈片19視頻的動態演示,具體介紹有關公轉的方向、周期、軌道等知識。2.(幻燈19~20片)說明公轉能產生四季變化的地理現象,其中幻燈片21通過視頻資料介紹,可以通過點擊幻燈片上視頻框播放。3.(幻燈21~25片)介紹地球公轉產生四季變化的原因,通過有關太陽直射點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進行分析說明(這些知識有些難度,教師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使用)。4.(幻燈26~27片)補充介紹有關太陽高度和太陽直射點的對應關系,幻燈片28介紹了有關太陽高度角的實際意義。第四環節(幻燈28~29片):課堂練習和本節主要知識小節。1.(幻燈片28)課堂練習。2.(幻燈片29)本節知識小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球的公轉及四季的劃分.wmv 地球的公轉及四季的劃分1.wmv 地球運動示意.swf 直射點的回歸運動.swf 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ppt 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說明.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