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本中實驗很多,涉及到的知識點很細,考試考查中學生常常出錯和混淆,本套資料把考試中常考到的實驗知識進行了總結,并加以典型例題進行剖析。一.高中實驗中酒精的使用使用酒精的實驗濃度作用原理脂肪的鑒定50%洗去浮色蘇丹Ⅲ是弱酸性染料,易溶于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中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70%防腐劑酒精在體積分數為70%時,對于細菌具有強烈的殺傷作用,可以作防腐劑。微生物的培養組織培養果酒、果醋制作消毒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95%95%解離時固定細胞分裂相迅速殺死細胞,使細胞的原生質凝固,不發生變化,固定細胞的分裂相,以盡可能保持原來的結構供觀察。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洗去多余的試劑卡諾氏液可溶于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中DNA的粗提取與鑒定提取含雜質較少的DNADNA不溶于酒精,尤其是體積分數為95%的冷酒精,而細胞中的某些物質(蛋白質等)可以溶于酒精。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等需要加熱的實驗燃燒加熱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100%提取色素色素能溶于有機溶劑,各色素在無水乙醇中的溶解度較大,且無水乙醇無毒,方便操作。二.特定物質(結構)、特定試劑及其特定顏色反應物質試劑預期實驗結果蛋白質雙縮脲試劑(先加A液再加B液,搖勻后使用)紫色脂肪蘇丹Ⅲ染液或蘇丹Ⅳ染液橘黃色或者紅色還原糖菲林試劑(甲液、乙液現混現用,水浴加熱或班氏試劑)磚紅色沉淀淀粉碘液藍色酒精酸性重鉻酸鉀溶液綠色CO2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混濁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黃色DNA二苯胺藍色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DNA被甲基綠染成綠色RMA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RNA被吡羅紅染成紅色線粒體健那綠染液藍綠色染色質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深紫色或紫紅色三.課本中涉及到的材料使用實驗名稱實驗材料注意事項還原糖的鑒定蘋果,梨等白色組織,西瓜等帶顏色的植物組織不能用,干擾顏色觀察DNA和RNA在細胞的分布人的口腔上皮,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等,洋蔥的葉肉細胞和鱗片葉外表皮細胞不能用,干擾顏色。制備細胞膜人和其他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禽類和兩棲類動物的紅細胞有細胞核和眾多細胞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新鮮的蘚類的葉人口腔上皮細胞葉綠體觀察,細胞不用染色,葉片要保持活性。線粒體觀察用健那綠染色,細胞保持活性。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紫色的洋蔥鱗片葉外表皮外表皮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觀察。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淀粉和淀粉酶不能使用過氧化氫,化學性質不穩定,受溫度影響易分解。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酵母菌檢測酒精生成,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與酒精反應。觀察有絲分裂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根尖分生區的細胞具有分裂能力。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高莖 矮莖豌豆將母本去雄,防止自花傳粉四.實驗中的技術手段和方法顯微鏡觀察脂肪鑒定,葉綠體線粒體觀察,細胞吸水和失水,植物的有絲分裂。同位素標記法分泌蛋白的過程,光合氧氣的來源 卡爾文循環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DNA的半保留復制提純,鑒定艾弗里的實驗離心技術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DNA的半保留復制紙層析法色素的分離假說演繹法孟德爾的遺傳定律 摩爾根的果蠅實驗類比推理法薩頓的基因在染色體上10道典型例題訓練:例1.(2011石家莊質量檢測一)下表中各選項正確的是選項實驗試劑試劑的作用實驗目的A鹽酸、酒精作為解離液使細胞相互分離B二苯胺作為有機溶劑提取DNAC碳酸鈣使研磨充分提取色素D雙縮脲試劑使蛋白質著色觀察有絲分裂觀察有絲分裂,用龍膽紫或者醋酸洋紅把染色質染成深色。例2.下列對物質鑒定和分離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通過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探究酶的專一性時,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試劑進行鑒定。B.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實驗結果表明,葉綠素b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C 鑒定蛋白質時,應將雙縮脲試劑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檢組織液中D若斐林試劑與被鑒定物質在水浴加熱條件下生成磚紅色沉淀,可確定該物質是葡萄糖。例3(2013正定中學高三11月平行訓練)顏色變化常作為生物實驗結果觀察的一項重要指標,下面是一些學生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其中的錯誤操作或想法是①用滴管在花生子葉薄片上滴加蘇丹III染液,發現滿視野都呈現橘黃色,于是滴1-2滴50%鹽酸洗去浮色 ②取新鮮的菠菜葉,加少許SiO2和無水乙醇,研磨液呈黃綠色。于是判斷是菠菜葉用量太少導致 ③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結果中,藍綠色帶最寬,可判斷為葉綠素a含量最多 ④乳酸菌、酵母菌和藍藻的細胞內都有核糖體和染色體⑤測定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時需在暗處進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對實驗結果的影響①②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例4.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沒有用到的試劑是A. 質量分數為0.9%的NaCl溶液 B.質量分數為8%的鹽酸C. 甲基綠吡羅紅染色劑 D. 質量分數為50%的酒精答案:D【解析】:在DNA 和RNA實驗中,用到的酒精是用作燃燒,加熱用,質量分數為50%的酒精是在脂肪鑒定實驗中用作洗去浮色。例5(2013衡水高三上學期二調).只有在保持細胞活性的條件下,才能顯示細胞中某物質或結構的實驗是 A.蘇丹Ⅲ染色觀察花生種子子葉細胞中的脂肪 B.龍膽紫染色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的有絲分裂 C.健那綠染色觀察動物細胞的線粒體 D.甲基綠、呲羅紅染色觀察動物細胞中的 DNA 和 RNA例6.(2013保定一模)答案D【解析】:本題中只有脂肪鑒定用到光學顯微鏡,脂肪鑒定中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色素的提取使用無水乙醇。DNA半保留復制,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用到離心技術,色素提取用的是紙層析法,.例7(2013湖北黃岡高三11月份月考)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演繹推理、實驗檢驗、得出結論”五個基本環節。利用該方法,孟德爾發現了兩個遺傳定律。下列關于孟德爾的研究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A.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性狀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爾依據減數分裂的相關原理進行“演繹推理”的過程C.為了驗證作出的假設是否正確,孟德爾設計并完成了測交實驗D.測交后代性狀比為1∶1可以從細胞水平上說明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例8(2013衡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下列有關酶的實驗設計思路正確的是( ) A.利用過氧化氫和過氧化氫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驗證酶的專一性 C.利用過氧化氫、新鮮的豬肝研磨液和氯化鐵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別為3、7、11的緩沖液驗證pH對酶活性的影響答案:C【解析】:過氧化氫受溫度影響,易分解;碘液可以檢測淀粉是否被分解,但不能檢測蔗糖的變化,應該用斐林試劑;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別為1.5、7、11的緩沖液來驗證,胃蛋白酶的最適PH是1.5.例9下列關于同位素示蹤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給小麥提供 ,則的轉移途徑是→ →() B.用含有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營養液培養洋蔥根尖,在核糖體處檢測不到放射性 C.要得到含32P的噬菌體,必須先用含32P的培養基培養細菌 D.小白鼠吸入 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可能含有例10選項科學發現科學家科學家的思想或方法A基因在染色體上薩頓假說-演繹法B遺傳的基本規律孟德爾假說-演繹法C構建DNA分子結構達爾文構建物理模型DDNA是遺傳物質艾弗里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