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模擬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模擬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模擬試卷
一、單選題
1.《全球通史》中寫道:“德國人在短短的戰線上集中了1400門……正如所預料的那樣,法國人趕緊調集增援部隊,并提出了‘不讓他們通過’的戰斗口號。……最終結果是:法軍總共傷亡35萬人,德軍的傷亡人數也幾乎同樣的多,被稱為最慘烈之戰?!睋伺袛噙@場戰役是 ( ?。?br/>A.馬恩河戰役 B.敦刻爾克戰役
C.凡爾登戰役 D.索姆河戰役
2.(2019九上·衢州期中)通過召開國際會議來協調國際爭端成為現代國際關系的一大亮點,但由于很多會議經常被大國操縱往往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下列會議能體現這一色彩的有(  )
①巴黎和會 ②慕尼黑會議 ③開羅會議 ④雅爾塔會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2019九上·吳興期中)在中國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進分子夢想建立西方的政治制度。下列探索活動是為了實現這一夢想的有(  )
①洋務運動 ②戊戌變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運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019九上·吳興期中)民國初年的國歌唱到:“東亞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國榮光,錦繡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睂Υ烁柙~理解正確的是( ?。?br/>A.“開化早”是指學習西方思想文化,弘揚民主科學
B.“揖美追歐”指仿效美國,實行共和制政體
C.“舊邦新造”指推翻清政府,建立南京國民政府
D.“世界和平永?!狈从沉酥袊淖兞税胫趁竦匦再|
5.(2019九上·桐鄉月考)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們的精神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下列史料能反映這一結論的是(  )
①妃子文繡登報與皇帝溥儀離婚
②清政府在南京開辦第一家電話局
③看電影、拍照片成為生活時尚
④對地位高的人不再稱老爺、大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下面漫畫《發辮之將來》從本質上表明,當時社會上一部分人( ?。?br/>A.盲目崇尚西洋風尚 B.刻意保存傳統精華
C.舊有觀念根深蒂固 D.主動破除國人陋俗
7.(2019九上·青田月考)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俄國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災難,各種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由此引發了一場社會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場革命是( ?。?br/>A.憲章運動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二月革命
8.世界歷史上,把社會主義的理論變為現實的歷史事件是( ?。?br/>A.巴黎公社的成立 B.俄國二月革命的勝利
C.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D.蘇聯的成立
9.(2019九上·青田月考)甘地提出了“不合作”一詞,作為對“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補充和完善。這種“不合作”的矛頭主要指向( ?。?br/>A.宗教沖突 B.印度政府
C.英國殖民統治 D.印度國大黨
10.在工業化的沖擊下,日本明治天皇、埃及穆罕默德·阿里與土耳其凱末爾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們改革的相同之處是( ?。?br/>A.創辦新式軍隊,開始對外擴張 B.廢除政教合一體制
C.在政府的推動下發展近代工業 D.開始進行文字改革
11.(2019九上·吳興期中)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歷史事件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的是( ?。?br/>①秋收起義失敗——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②五次反圍剿遭受失敗——紅軍長征
③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利——五四運動
④南京大屠殺——國民政府遷都重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上海小樓,南湖游船;開天辟地,譜寫新篇。”這一詩句描述的歷史事件是( ?。?br/>A.中華民國成立 B.中國同盟會成立
C.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D.中國共產黨成立
13.(2019九上·吳興期中)“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边@是毛澤東在1935年2月寫下的《憶秦娥·婁山關》中的一句,其中“從頭越”指的是(  )
A.南昌起義,武裝反抗國民黨 B.進軍井岡山,農村包圍城市
C.遵義會議,紅軍獲得新生 D.長征勝利,紅軍開始抗戰
14.(2019九上·義烏期中)毛澤東曾就中國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原因說過:“我們有許多寶貴的經驗。一個有紀律,有馬列主義的理論武裝的,采取自我批評方法,聯系人民群眾的黨,一個有這樣的黨領導的軍隊?!毕铝心軌驗樯鲜鼋涷炋峁嵺`依據的是(  )
A.北伐戰爭 遵義會議 一屆人大
B.五四運動 中共一大 三大戰役
C.南昌起義 遵義會議 三大戰役
D.武昌起義 南昌起義 十一屆三中全會
15.(2018九上·杭州期中)下圖是某本書的部分目錄,據此判斷該目錄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工業革命 B.美國羅斯福新政
C.日本明治維新 D.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6.(2017·浙江模擬)羅斯福新政與列寧新經濟政策的相同點是(  )
A.都是為了擺脫經濟大危機 B.都恢復了國民經濟
C.都有利于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D.維護了工農聯盟
17.(2019九上·吳興期中)今井武夫在《支那事變的回想》中寫道“在中國事變的開頭,日本方面有一部分人以為一個回合就可使中國軍訂立城下之盟。這種思想如白日夢一樣消逝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事變”是指九一八事變
B.“事變”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C.“事變”引發了美日關系破裂
D.淞滬會戰導致了日本“白日夢的消逝”
18.(2019九上·義烏期中)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實與推論對應不正確的是( ?。?br/>選項 史實 推論
A 1935年,日本加緊侵略華北 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B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十年內戰基本結束
C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 日本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
D 1938年,臺兒莊戰役勝利 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A.A B.B C.C D.D
19.(2019九上·天臺期中)歷史研究應堅持用材料說話。閱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時間統計簡表》,讀出的信息有(  )
戰場名稱 開始時間 終止時間 小計
歐洲戰場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5年8個月零8天
蘇德戰場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個月零17天
太平洋戰場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個月零26天
中國戰場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個月零16天
蘇聯對日作戰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①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中國戰場與世界其他戰場相比,持續時間最長
③戰爭波及地域廣、卷入國家多、持續時間長,在人類歷史上規??涨?br/>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抗日武裝是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019九上·蒼南期中)“蘇聯雖大,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這是二戰期間某戰役中的經典語錄。下列對該戰役的描述,說法正確的是:(  )
A.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B.這場戰役成為二戰的轉折點
C.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遇的第一次重大失敗
D.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21.(2019九上·天臺期中)丘吉爾在1946年3月5日的演說中指出:“在全部歷史中,沒有一次戰爭比前不久使地球上這么多地區淪為廢墟的這次大戰更容易被及時地加以制止,它本來可以不發一槍就被制止住?!彼J為,只是由于“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腸而聽任惡人重新武裝”,才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對丘吉爾上述言論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br/>A.“這次大戰”指第二次世界大戰
B.“不明智”指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
C.“惡人”指德國法西斯
D.“這次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
22.(2019九上·蒼南期中)資料取自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對此文件理解正確的有( ?。?br/>①這份文件的名稱應是《聯合國家宣言》
②文件中的臺灣被日本所竊源于甲午戰爭
③該文件標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④文件簽署有利于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史實的角度對此進行論證,以下內容能說明的有哪些?( ?。?br/>①中國在抗戰中付出的民族犧牲
②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
③中國戰區牽制日本軍力的占比
④中國戰場對歐洲戰場的戰略支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羅斯福曾對他的兒子說:“假如沒有中國……日軍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沖向西……和德國配合起來。把俄國完全隔離起來,吞并埃及,斬斷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绷_斯福的話說明了( ?。?
A.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
B.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C.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世界民族解放運動做出了貢獻
D.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
25.(2019九上·天臺期中)毛澤東說“從現在起,開始了由城市到鄉村并由城市領導鄉村的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蔽闹小艾F在”指( ?。?br/>A.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 B.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C.三大戰役取得勝利 D.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
26.(2019九上·衢州期中)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兩者的相似之處有( ?。?br/>①都是民族前途面臨抉擇的關鍵時刻
②共產黨都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③都發生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
④促成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7.(2019九上·杭州月考)某旅行社設計了“上?!喜影病本边@樣一條紅色旅游線路,你認為這條線路設計的主題是為了展示( ?。?br/>A.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 B.土地革命戰爭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
28.周恩來總理曾說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br/>A.五四運動是愛國運動 B.五四運動到開國大典
C.五四運動是民主革命 D.五四運動向現代轉折
29.(2019九上·吳興期中)陳獨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人物、語言學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建者。下列對其功績敘述不正確的有(  )
①在北京創辦《青年雜志》
②任北大校長,提倡“學術思想自由”
③在上海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
④發表《新紀元》,宣傳馬克思主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2019九上·衢州期中)中國近代史上兩次著名的學生運動分別是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其共同點是(  )
A.都是共產黨領導的 B.運動中心都在北京
C.都是反帝愛國運動 D.主力軍始終都是學生
二、材料分析題
31.(2019九上·吳興期中)國共兩黨關系是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內容之一。1924-1949年,國共關系呈現“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歷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問:“為什么需要共產黨加入國民黨”時,孫中山回答說:“囯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材料二:下面是1924-1949年間的部分圖片資料
材料三:國共兩黨關系思維導圖
(1)孫中山“為國民黨注入新血液”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圖片中屬于國共兩黨分裂時期的有  ?。粚儆趪矁牲h合作時期的有    (填字母)
(3)結合所學,完善思維導圖。
32.(2019九上·天臺期中)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哲娡蝗缓托钪\的進攻……我要求國會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進行無緣無故和卑鄙懦弱的進攻時起,合眾國和日本國進入戰爭狀態。
──摘自羅斯福《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后,二戰最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大反攻的日子終于來臨?!懊烙⒚塑姄尀┑顷憽薄⑻K聯軍隊搶先占領柏林;面對日本法西斯發出“本土決戰”的狂吠,蘇聯對日宣戰、美軍重拳出擊、中國抗日武裝展開了全國規模的反攻……
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情況比較表
項目名稱 參戰國(個) 卷入人口(億) 參戰人員(億) 傷亡人員(億) 直接經濟損失(億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 30多 15 0.7 0.3 3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 60多 20 1.1 0.9 40000
(1)材料一中為什么羅斯福說“1941年12月7日”是“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后來面對法西斯國家的瘋狂侵略,1942年1月反法西斯國家有什么重大舉措?
(2)材料二中“美英盟軍搶灘登陸”的事件是什么 有什么影響
(3)材料二中“蘇聯對日宣戰”是在哪一次國際會議上作出的決定?從材料二中體現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運用數據分析和圖表統計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歷史。從材料三中我們可以獲得什么信息?對此你有何感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中的“德國”“法國”“被稱為最慘烈之戰”等關鍵信息,所學知識可知,一戰中,1916年2月21日,德國在凡爾登向法國軍隊發起進攻,此戰雙方傷亡人數70多萬人,是一戰最殘酷的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德軍進攻被遏止,法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
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凡爾登戰役是題干描述的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登戰役。準確記憶課本基礎知識是答題的關鍵,凡爾登戰役因使用新式武器而更加慘烈,被稱為“絞肉機”。
2.【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919年巴黎和會無視中國主權,把山東的主權由德國直接轉讓給了日本,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①符合題意;1938年9月,慕尼黑會議召開,主要內容是決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②符合題意;開羅會議沒有涉及到大國強權政治的內容,③不符合題意; 1945年雅爾塔會議雅爾塔會議時美國、蘇聯在損害中國的利益前提下達成蘇聯在歐洲戰爭結束后三個月內對日作戰的協議,具有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嚴重損害了中國等國的主權和利益,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④符合題意。①②④符合題意。
D項①②④能體現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體現大國強權政治色彩的國際會議。重點識記巴黎和會、慕尼黑會議、開羅會議、雅爾塔會議的內容與影響。
3.【答案】B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在中國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進分子夢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是為條了實現這一夢想,洋務運動只學習西方的技術,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的思想和文化。
B項②③夢想建立西方的政治制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在中國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進分子夢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為切入點,考查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了解中國近代化的歷程及重要歷史事件。
4.【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A項“開化早”是指學習西方思想文化,弘揚民主科學理解不正確,“開化早”是指學習西方先進生產技術、文化,宣揚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主旨,不符合題意;
B項“揖美追歐”指仿效美國,實行共和制政體理解正確,“揖美追歐”主要指仿效美國實行民主共和政體,符合題意;
C項“舊邦新造”指推翻清政府,建立南京國民政府理解不正確,“舊邦新造”是指中華民國的建立,不符合題意;
D項“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國改變了半殖民地性質理解不正確,中華民國成立并未改變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性質,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國旗--五色旗是中華民國第一面法定國旗。五色旗又稱五族共和旗,是中華民國建國之初北洋政府時期使用的國旗,旗面按順序為紅、黃、藍、白、黑的五色橫條,比例為5:8.紅、黃、藍、白、黑分別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所選用的五色為五個民族傳統上所喜愛的顏色。解答本題要掌握中華民國五色旗的內涵,考查了根據所學辨別史實的能力。
5.【答案】B
【知識點】社會生活的變化
【解析】【分析】20世紀30年代初,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妃子文繡不懼輿論的壓力,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力,與溥儀離婚;這件事情充分說明了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在逐步變化、中國女性開始爭取婚姻自由。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文化生活方面,照相技術開始出現,人們可以拍照片、看電影、看報紙等。辛亥革命后取消“大人”、“老爺”之類的稱謂,代之以“先生”“君”的平等稱呼,體現了資產階級追求平等的愿望。 ①③④能反映“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們的精神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边@一結論。
B項①③④能反映“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們的精神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边@一結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生活的變遷和社會習俗的變化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近代生活的變遷和社會習俗的變化的相關史實。
6.【答案】C
【知識點】社會生活的變化
【解析】【分析】漫畫整體內容,剪掉一小部分叫崇尚西法,留下大部分辮子稱“保存國種”,A項錯在盲目,因為辮子沒有完全剪掉,所以A不符合題意;B項錯在偷換概念,辮子是中國落后腐朽的一個縮影,不是傳統精華,B不符合題意;D項錯在它不是本質,題干問本質上表明,D不符合題意;C項正好印證漫畫保留辮子的主體部分的內容,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近代以來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
7.【答案】C
【知識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1917年11月,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成立了代表工人、農民的蘇維埃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俄國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C項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俄國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俄國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
8.【答案】C
【知識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第一次使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C項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是第一次把社會主義的理論變為現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俄國十月革命的相關知識。
9.【答案】C
【知識點】印度的覺醒
【解析】【分析】圣雄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一場影響深遠的運動。其特點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而在這場運動中印度國民大會黨逐漸成為了領導者,并從1947年開始在印度的長期以來的統治。
C項英國殖民統治是“不合作”的矛頭指向,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旨在考查學生識記能力,準確識記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史實。
10.【答案】C
【知識點】土耳其凱末爾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土耳其凱末爾沒有進行對外擴張,故A項錯誤。日本明治天皇、埃及穆罕默德 阿里沒有廢除政教合一體制和文字改革的內容,故B、D項錯誤。根據材料“在工業化的沖擊下”可知,三國共同面臨工業化的問題,所以,三國都通過改革,發展近代工業,走上自強道路, C項正確。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
11.【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日軍罪行
【解析】【分析】①秋收起義失敗——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符合題意,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秋收起義,開始時,他們攻占了一些縣城,工農革命軍損失嚴重。毛澤東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②五次反圍剿遭受失敗——紅軍長征因果關系對應不正確,不符合題意,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指揮失誤,使得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國工農紅軍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③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利——五四運動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符合題意,在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的合理要求遭到了拒絕,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了日本,五四運動爆發;
④南京大屠殺——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因果關系對應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淞滬會戰失利,南京受到侵華日軍威脅,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自料南京無法堅守,為堅持長期抗戰,遂決定依照既定方針,作出了遷國民政府于重慶辦公的重大決定;
A項①③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2.【答案】D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結合題干中關鍵詞“上海、南湖、開天辟地”可以判斷是共產黨的誕生。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會議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畫舫上進行。會議確定了黨的名稱、奮斗目標、當前任務等。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ABC三項所述均與材料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中國共產黨成立是題干詩句描述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準確獲取、解讀材料信息及知識的識記能力。
13.【答案】C
【知識點】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后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稇浨囟饖渖疥P》其中的名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反映了遵義會議,紅軍獲得新生。
AB兩項不符合題意,南昌起義、進軍井岡山發生在1927年;
C項遵義會議,紅軍獲得新生是其中“從頭越”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D項長征勝利,紅軍開始抗戰不符合題意,長征最終勝利在1936年10月;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遵義會議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遵義會議的相關史實,知道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4.【答案】C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注意題干信息“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經驗”、“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裝的,采取自我批評方法的,聯系人民群眾的黨,一個有這樣的黨領導的軍隊”,結合所學可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時間是1919年的五四運動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斗爭的開始;遵義會議糾正左傾錯誤,挽救了革命,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三大戰役基本消滅了國民黨的主力,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奠定基礎。
A項中一屆人大是1954年,與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五四運動與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南昌起義、遵義會議、三大戰役能夠為題干經驗提供實踐依據,符合題意;
D項武昌起義的時間是1911年10月10日,而且是同盟會的成員領導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時間是1978年,與題干時間和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經驗的史實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經驗的史實。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關鍵信息“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經驗”、“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裝的,采取自我批評方法的,聯系人民群眾的黨,一個有這樣的黨領導的軍隊”,結合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經驗的史實分析即可。
15.【答案】B
【知識點】羅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沖擊了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后實行了新政,《全國工業復興法》是整個新政的核心和基礎.羅斯福新政是美國資本主義的一次自我調節,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的先河,進一步提高了美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使美國渡過了經濟危機.所以B選項是正確的.
【點評】解答該題時需要認真讀題,從材料中獲取有用信息,然后根據所學知識進行解答。
16.【答案】B
【知識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羅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羅斯福新政與列寧新經濟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列寧的領導下,1921年,蘇俄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了擺脫經濟大危機,193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宣布實行新政,在資本主義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美蘇雖然是社會性質不同的國家,但經過羅斯福新政和列寧的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兩國的經濟都得到恢復和發展。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羅斯福新政與列寧新經濟政策的理解。
17.【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A項“事變”是指九一八事變說法錯誤,“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三省淪陷,與題干“白日夢”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事變”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說法正確,“七七”事變后,中華民族開始了全民族抗戰,與題干“白日夢”相符,符合題意;
C項“事變”引發了美日關系破裂說法錯誤,美日關系徹底破裂應該是日本偷襲珍珠港,與在中國的事變無關,不符合題意;
D項淞滬會戰導致了日本“白日夢的消逝”說法錯誤,淞滬會戰粉碎了敵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與長沙會戰無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以日本今井武夫的《支那事變的回想》為內容考查抗日戰爭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七七”事變相關知識的掌握。知道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18.【答案】D
【知識點】西安事變;華北事變;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A,1940年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進行的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臺兒莊戰役是由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的,取得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
ABC三項都與史實相符,不符合題意;
D項1938年,臺兒莊戰役勝利——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史實與推論對應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的掌握情況,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對于重大歷史事件要注意扎實掌握。
19.【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表中的信息,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且持續時間最長,因此①②正確;從戰場名稱上看,反法西斯戰爭涉及到歐、亞太平洋等廣大地區,涉及的范圍廣、國家多,聯系所學,它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場戰爭,故③正確;材料信息沒有體現④的內容,故④排除。
A項①②③符合題干表格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點,旨在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仔細分析表格內容。
20.【答案】C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蘇聯衛國戰爭中,在阻擋橫掃整個歐洲的德軍坦克部隊的時候,年輕的軍官克洛基科夫·季耶夫面對自己僅剩的28名紅軍戰士,喊出了那句偉大的:“俄國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
A項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的是九一八事變,不符合題意;
B項這場戰役成為二戰的轉折點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二戰的轉折點是斯大林格勒戰役;
C項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遇的第一次重大失敗說法正確,莫斯科保衛戰使德國陸軍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符合題意;
D項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不列顛之戰是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莫斯科保衛的影響。準確識記莫斯科保衛戰使德國陸軍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
21.【答案】D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沒有一次戰爭比前不久使地球上這么多地區淪為廢墟的這次大戰”,說明這次大戰”是指二戰,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戰爭浩劫。.不明智”指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面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嚴重挑戰,以英國首相A.N.張伯倫為代表的英、法、美等國的綏靖主義者,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求得一時茍安,不惜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謀求同侵略者妥協,妄圖將禍水引向蘇聯,坐收漁利。
ABC三項解讀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這次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解讀不正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獲取有效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準確判斷材料中的戰爭是解題的關鍵。
22.【答案】D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據“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從中可以證明釣魚島就是中國的領土,從而批駁了日本政府覬覦釣魚島的野心”和圖片信息可知這份國際性文件是《開羅宣言》。文件中的臺灣被日本所竊源于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的內容有關,《開羅宣言》的簽署有利于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D項②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為依托,考查《開羅宣言》。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23.【答案】C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知,強調的是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所作的貢獻,結合所學可知,①③④均是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所作的貢獻,符合題意。②強調的是中國本身的特點,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C項①③④能說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重大貢獻的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
24.【答案】B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參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相關知識中國在亞洲戰場抗擊日軍,是亞洲戰場的主戰場,羅斯??偨y的話說了中國戰場的抗戰減輕了美國在太平洋戰場的壓力,牽制了大量的日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A,,C.D三項都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B。
【點評】知道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作用。
25.【答案】C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這一關鍵信息,聯系所學知,1949年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作出了將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到城市的決定.
A項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是1945年之前,不符合題意;
B項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1947年,不符合題意;
C項三大戰役取得勝利是1949年,符合題意;
D項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是1927年,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放戰爭相關的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信息并遷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提取有效信息。
26.【答案】A
【知識點】西安事變;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逼迫蔣介石放棄圍剿紅軍,共同抗日,可見該事件是一次具有愛國意義的兵變;周恩來率領中共代表團赴西安參加談判,推動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為期十年的國共內戰基本結束和團結抗日新局面即將到來;1945年8月,毛澤東偕周恩來、王若飛前往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因此③都發生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和④促成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說法錯誤,西安事變發生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重慶談判發生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促成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適用于西安事變,不適用于重慶談判。
A項①②是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的相似之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的相同之處。解答組合選擇題,排除法是比較好用的,一般題目排除一個即可獲取正確答案,本題需要經過兩次排除。
27.【答案】A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中國共產黨成立于上海;在南昌舉行起義,是武裝反抗國民黨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延安是中共農村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后建立新中國,定都北京。
A項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是為了展示題干線路設計的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注意題目中的起點為上海,分析題目中選項中哪一個從上海開始。
28.【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一戰結束后帝國主義國家召開巴黎和會,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會上拒絕了中國代表團的正當提議,并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消息傳到北京,愛國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還我青島”“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愛國運動爆發,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49年10月1日,北京30萬群眾齊集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國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B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內容,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宣示著新中國的成立, 本題是考試的易考點。
29.【答案】C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①在北京創辦《青年雜志》敘述不正確,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掀起新文化運動,符合題意;
②任北大校長,提倡“學術思想自由”敘述不正確,蔡元培于1916——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提倡“學術思想自由”,使得北大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中心,符合題意;
③在上海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敘述不正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組織是由陳獨秀等發起,在上海首先建立的符合題意;
④發表《新紀元》,宣傳馬克思主義敘述不正確,李大釗1919年發表了《新紀元》和《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頌揚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不符合題意;
C項①②④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陳獨秀的功績。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30.【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這兩次運動起先都由愛國學生帶頭興起,都是發生在北京(北平)的運動;都是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運動。
A項都是共產黨領導的說法錯誤,五四運動發生時中國共產黨還沒有誕生,不符合題意;
B項運動中心都在北京說法錯誤,五四運動前期運動中心在北京,后期轉移到上海,不符合題意;
C項都是反帝愛國運動是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的共同點,符合題意;
D項主力軍始終都是學生說法錯誤,五四運動前期的主力軍是學生,后期的主力軍是工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1919年5月4日,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山東的一切特權轉交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引發了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是1935年抗日救國的示威游行,大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它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促進了國內和平和對日抗戰。本題掌握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相關知識。重點熟記基礎知識。
31.【答案】(1)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2)BC;AD
(3)①北伐勝利進軍,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國共十年內戰時期)。③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敗。(從兩個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可以判斷“為國民黨注入新血液”指的是國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共產黨員李大釗林伯渠等人出席了會議,孫中山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2) 攻占賀勝橋發生在北伐戰爭中,屬于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成果;井岡山會師發生在1928年,屬于國共兩黨分裂時期;南昌起義發生在1927年,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屬于國共兩黨分裂時期;平型關戰役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屬于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成果。
(3)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兩大主要成果是創辦了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政治和軍事人才;進行了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1927-1937年屬于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國民黨各派軍事集團的混戰,特別是蔣介石發動的對紅軍的幾 次“圍剿”,既給中國人民帶來無窮災難,又給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以可乘之機。啟示是開放型題目,考查學生開放性思維的能力;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如:通過學習國共兩黨關系變化可知,國共合則民族興,國共分則戰亂生等。
故答案為:(1)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2)BC;AD。
(3)①北伐勝利進軍,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國共十年內戰時期)。③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敗。(從兩個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兩黨的關系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國共兩黨關系變化及影響的相關基礎知識。
32.【答案】(1)日本偷襲珍珠港;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法西斯德國陷入盟軍的兩面夾擊之中。
(3)雅爾塔會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團結作戰(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是人類歷史上的浩劫。我們要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二戰相關歷史事件的認識。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法國等國扶植戰敗的德國、支持日本充當防范蘇聯的屏障和鎮壓人民革命的打手,即綏靖政策。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
(2) 本題考查諾曼底登陸及其意義?!懊烙⒚塑姄尀┑顷憽笔侵钢Z曼底登陸。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意義: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法西斯德國陷入盟軍的兩面夾擊之中。
(3)本題考查對二戰中的相關會議及二戰勝利的根本原因的認識。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雅爾塔會議決定,蘇聯承諾在歐洲戰爭結束后2-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美英盟軍、蘇聯軍隊、中國抗日武裝共同反抗法西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團結作戰。(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本題考查對二戰危害的理解及啟示。兩次世界大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巨大財產損失,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是人類歷史上的浩劫。啟示:我們要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
故答案為:(1)日本偷襲珍珠港;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法西斯德國陷入盟軍的兩面夾擊之中。
(3)雅爾塔會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團結作戰(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是人類歷史上的浩劫。我們要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需要準確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
1 / 1浙江省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模擬試卷
一、單選題
1.《全球通史》中寫道:“德國人在短短的戰線上集中了1400門……正如所預料的那樣,法國人趕緊調集增援部隊,并提出了‘不讓他們通過’的戰斗口號。……最終結果是:法軍總共傷亡35萬人,德軍的傷亡人數也幾乎同樣的多,被稱為最慘烈之戰?!睋伺袛噙@場戰役是 (  )
A.馬恩河戰役 B.敦刻爾克戰役
C.凡爾登戰役 D.索姆河戰役
【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中的“德國”“法國”“被稱為最慘烈之戰”等關鍵信息,所學知識可知,一戰中,1916年2月21日,德國在凡爾登向法國軍隊發起進攻,此戰雙方傷亡人數70多萬人,是一戰最殘酷的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德軍進攻被遏止,法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
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凡爾登戰役是題干描述的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登戰役。準確記憶課本基礎知識是答題的關鍵,凡爾登戰役因使用新式武器而更加慘烈,被稱為“絞肉機”。
2.(2019九上·衢州期中)通過召開國際會議來協調國際爭端成為現代國際關系的一大亮點,但由于很多會議經常被大國操縱往往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下列會議能體現這一色彩的有( ?。?br/>①巴黎和會 ②慕尼黑會議 ③開羅會議 ④雅爾塔會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919年巴黎和會無視中國主權,把山東的主權由德國直接轉讓給了日本,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①符合題意;1938年9月,慕尼黑會議召開,主要內容是決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②符合題意;開羅會議沒有涉及到大國強權政治的內容,③不符合題意; 1945年雅爾塔會議雅爾塔會議時美國、蘇聯在損害中國的利益前提下達成蘇聯在歐洲戰爭結束后三個月內對日作戰的協議,具有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嚴重損害了中國等國的主權和利益,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④符合題意。①②④符合題意。
D項①②④能體現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體現大國強權政治色彩的國際會議。重點識記巴黎和會、慕尼黑會議、開羅會議、雅爾塔會議的內容與影響。
3.(2019九上·吳興期中)在中國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進分子夢想建立西方的政治制度。下列探索活動是為了實現這一夢想的有( ?。?br/>①洋務運動 ②戊戌變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運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在中國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進分子夢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是為條了實現這一夢想,洋務運動只學習西方的技術,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的思想和文化。
B項②③夢想建立西方的政治制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在中國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進分子夢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為切入點,考查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了解中國近代化的歷程及重要歷史事件。
4.(2019九上·吳興期中)民國初年的國歌唱到:“東亞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國榮光,錦繡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睂Υ烁柙~理解正確的是(  )
A.“開化早”是指學習西方思想文化,弘揚民主科學
B.“揖美追歐”指仿效美國,實行共和制政體
C.“舊邦新造”指推翻清政府,建立南京國民政府
D.“世界和平永?!狈从沉酥袊淖兞税胫趁竦匦再|
【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A項“開化早”是指學習西方思想文化,弘揚民主科學理解不正確,“開化早”是指學習西方先進生產技術、文化,宣揚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主旨,不符合題意;
B項“揖美追歐”指仿效美國,實行共和制政體理解正確,“揖美追歐”主要指仿效美國實行民主共和政體,符合題意;
C項“舊邦新造”指推翻清政府,建立南京國民政府理解不正確,“舊邦新造”是指中華民國的建立,不符合題意;
D項“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國改變了半殖民地性質理解不正確,中華民國成立并未改變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性質,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國旗--五色旗是中華民國第一面法定國旗。五色旗又稱五族共和旗,是中華民國建國之初北洋政府時期使用的國旗,旗面按順序為紅、黃、藍、白、黑的五色橫條,比例為5:8.紅、黃、藍、白、黑分別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所選用的五色為五個民族傳統上所喜愛的顏色。解答本題要掌握中華民國五色旗的內涵,考查了根據所學辨別史實的能力。
5.(2019九上·桐鄉月考)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們的精神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下列史料能反映這一結論的是(  )
①妃子文繡登報與皇帝溥儀離婚
②清政府在南京開辦第一家電話局
③看電影、拍照片成為生活時尚
④對地位高的人不再稱老爺、大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社會生活的變化
【解析】【分析】20世紀30年代初,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妃子文繡不懼輿論的壓力,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力,與溥儀離婚;這件事情充分說明了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在逐步變化、中國女性開始爭取婚姻自由。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文化生活方面,照相技術開始出現,人們可以拍照片、看電影、看報紙等。辛亥革命后取消“大人”、“老爺”之類的稱謂,代之以“先生”“君”的平等稱呼,體現了資產階級追求平等的愿望。 ①③④能反映“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們的精神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边@一結論。
B項①③④能反映“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們的精神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边@一結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生活的變遷和社會習俗的變化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近代生活的變遷和社會習俗的變化的相關史實。
6.下面漫畫《發辮之將來》從本質上表明,當時社會上一部分人( ?。?br/>A.盲目崇尚西洋風尚 B.刻意保存傳統精華
C.舊有觀念根深蒂固 D.主動破除國人陋俗
【答案】C
【知識點】社會生活的變化
【解析】【分析】漫畫整體內容,剪掉一小部分叫崇尚西法,留下大部分辮子稱“保存國種”,A項錯在盲目,因為辮子沒有完全剪掉,所以A不符合題意;B項錯在偷換概念,辮子是中國落后腐朽的一個縮影,不是傳統精華,B不符合題意;D項錯在它不是本質,題干問本質上表明,D不符合題意;C項正好印證漫畫保留辮子的主體部分的內容,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近代以來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
7.(2019九上·青田月考)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俄國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災難,各種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由此引發了一場社會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場革命是( ?。?br/>A.憲章運動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二月革命
【答案】C
【知識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1917年11月,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成立了代表工人、農民的蘇維埃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俄國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C項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俄國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俄國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
8.世界歷史上,把社會主義的理論變為現實的歷史事件是(  )
A.巴黎公社的成立 B.俄國二月革命的勝利
C.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D.蘇聯的成立
【答案】C
【知識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第一次使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C項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是第一次把社會主義的理論變為現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俄國十月革命的相關知識。
9.(2019九上·青田月考)甘地提出了“不合作”一詞,作為對“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補充和完善。這種“不合作”的矛頭主要指向( ?。?br/>A.宗教沖突 B.印度政府
C.英國殖民統治 D.印度國大黨
【答案】C
【知識點】印度的覺醒
【解析】【分析】圣雄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一場影響深遠的運動。其特點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而在這場運動中印度國民大會黨逐漸成為了領導者,并從1947年開始在印度的長期以來的統治。
C項英國殖民統治是“不合作”的矛頭指向,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旨在考查學生識記能力,準確識記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史實。
10.在工業化的沖擊下,日本明治天皇、埃及穆罕默德·阿里與土耳其凱末爾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們改革的相同之處是( ?。?br/>A.創辦新式軍隊,開始對外擴張 B.廢除政教合一體制
C.在政府的推動下發展近代工業 D.開始進行文字改革
【答案】C
【知識點】土耳其凱末爾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土耳其凱末爾沒有進行對外擴張,故A項錯誤。日本明治天皇、埃及穆罕默德 阿里沒有廢除政教合一體制和文字改革的內容,故B、D項錯誤。根據材料“在工業化的沖擊下”可知,三國共同面臨工業化的問題,所以,三國都通過改革,發展近代工業,走上自強道路, C項正確。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
11.(2019九上·吳興期中)天下之理,不外因果?!毕铝袣v史事件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的是( ?。?br/>①秋收起義失敗——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②五次反圍剿遭受失敗——紅軍長征
③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利——五四運動
④南京大屠殺——國民政府遷都重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日軍罪行
【解析】【分析】①秋收起義失敗——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符合題意,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秋收起義,開始時,他們攻占了一些縣城,工農革命軍損失嚴重。毛澤東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②五次反圍剿遭受失敗——紅軍長征因果關系對應不正確,不符合題意,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指揮失誤,使得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國工農紅軍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③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利——五四運動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符合題意,在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的合理要求遭到了拒絕,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了日本,五四運動爆發;
④南京大屠殺——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因果關系對應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淞滬會戰失利,南京受到侵華日軍威脅,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自料南京無法堅守,為堅持長期抗戰,遂決定依照既定方針,作出了遷國民政府于重慶辦公的重大決定;
A項①③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2.“上海小樓,南湖游船;開天辟地,譜寫新篇。”這一詩句描述的歷史事件是(  )
A.中華民國成立 B.中國同盟會成立
C.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D.中國共產黨成立
【答案】D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結合題干中關鍵詞“上海、南湖、開天辟地”可以判斷是共產黨的誕生。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會議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畫舫上進行。會議確定了黨的名稱、奮斗目標、當前任務等。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ABC三項所述均與材料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中國共產黨成立是題干詩句描述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準確獲取、解讀材料信息及知識的識記能力。
13.(2019九上·吳興期中)“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边@是毛澤東在1935年2月寫下的《憶秦娥·婁山關》中的一句,其中“從頭越”指的是( ?。?br/>A.南昌起義,武裝反抗國民黨 B.進軍井岡山,農村包圍城市
C.遵義會議,紅軍獲得新生 D.長征勝利,紅軍開始抗戰
【答案】C
【知識點】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后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稇浨囟饖渖疥P》其中的名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反映了遵義會議,紅軍獲得新生。
AB兩項不符合題意,南昌起義、進軍井岡山發生在1927年;
C項遵義會議,紅軍獲得新生是其中“從頭越”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D項長征勝利,紅軍開始抗戰不符合題意,長征最終勝利在1936年10月;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遵義會議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遵義會議的相關史實,知道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4.(2019九上·義烏期中)毛澤東曾就中國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原因說過:“我們有許多寶貴的經驗。一個有紀律,有馬列主義的理論武裝的,采取自我批評方法,聯系人民群眾的黨,一個有這樣的黨領導的軍隊。”下列能夠為上述經驗提供實踐依據的是(  )
A.北伐戰爭 遵義會議 一屆人大
B.五四運動 中共一大 三大戰役
C.南昌起義 遵義會議 三大戰役
D.武昌起義 南昌起義 十一屆三中全會
【答案】C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注意題干信息“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經驗”、“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裝的,采取自我批評方法的,聯系人民群眾的黨,一個有這樣的黨領導的軍隊”,結合所學可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時間是1919年的五四運動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斗爭的開始;遵義會議糾正左傾錯誤,挽救了革命,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三大戰役基本消滅了國民黨的主力,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奠定基礎。
A項中一屆人大是1954年,與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五四運動與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南昌起義、遵義會議、三大戰役能夠為題干經驗提供實踐依據,符合題意;
D項武昌起義的時間是1911年10月10日,而且是同盟會的成員領導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時間是1978年,與題干時間和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經驗的史實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經驗的史實。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關鍵信息“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經驗”、“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裝的,采取自我批評方法的,聯系人民群眾的黨,一個有這樣的黨領導的軍隊”,結合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經驗的史實分析即可。
15.(2018九上·杭州期中)下圖是某本書的部分目錄,據此判斷該目錄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br/>A.工業革命 B.美國羅斯福新政
C.日本明治維新 D.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答案】B
【知識點】羅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沖擊了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后實行了新政,《全國工業復興法》是整個新政的核心和基礎.羅斯福新政是美國資本主義的一次自我調節,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的先河,進一步提高了美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使美國渡過了經濟危機.所以B選項是正確的.
【點評】解答該題時需要認真讀題,從材料中獲取有用信息,然后根據所學知識進行解答。
16.(2017·浙江模擬)羅斯福新政與列寧新經濟政策的相同點是(  )
A.都是為了擺脫經濟大危機 B.都恢復了國民經濟
C.都有利于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D.維護了工農聯盟
【答案】B
【知識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羅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羅斯福新政與列寧新經濟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列寧的領導下,1921年,蘇俄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了擺脫經濟大危機,193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宣布實行新政,在資本主義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美蘇雖然是社會性質不同的國家,但經過羅斯福新政和列寧的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兩國的經濟都得到恢復和發展。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羅斯福新政與列寧新經濟政策的理解。
17.(2019九上·吳興期中)今井武夫在《支那事變的回想》中寫道“在中國事變的開頭,日本方面有一部分人以為一個回合就可使中國軍訂立城下之盟。這種思想如白日夢一樣消逝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事變”是指九一八事變
B.“事變”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C.“事變”引發了美日關系破裂
D.淞滬會戰導致了日本“白日夢的消逝”
【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A項“事變”是指九一八事變說法錯誤,“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三省淪陷,與題干“白日夢”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事變”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說法正確,“七七”事變后,中華民族開始了全民族抗戰,與題干“白日夢”相符,符合題意;
C項“事變”引發了美日關系破裂說法錯誤,美日關系徹底破裂應該是日本偷襲珍珠港,與在中國的事變無關,不符合題意;
D項淞滬會戰導致了日本“白日夢的消逝”說法錯誤,淞滬會戰粉碎了敵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與長沙會戰無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以日本今井武夫的《支那事變的回想》為內容考查抗日戰爭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七七”事變相關知識的掌握。知道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18.(2019九上·義烏期中)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實與推論對應不正確的是( ?。?br/>選項 史實 推論
A 1935年,日本加緊侵略華北 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B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十年內戰基本結束
C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 日本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
D 1938年,臺兒莊戰役勝利 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識點】西安事變;華北事變;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A,1940年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進行的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臺兒莊戰役是由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的,取得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
ABC三項都與史實相符,不符合題意;
D項1938年,臺兒莊戰役勝利——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史實與推論對應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的掌握情況,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對于重大歷史事件要注意扎實掌握。
19.(2019九上·天臺期中)歷史研究應堅持用材料說話。閱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時間統計簡表》,讀出的信息有(  )
戰場名稱 開始時間 終止時間 小計
歐洲戰場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5年8個月零8天
蘇德戰場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個月零17天
太平洋戰場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個月零26天
中國戰場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個月零16天
蘇聯對日作戰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①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中國戰場與世界其他戰場相比,持續時間最長
③戰爭波及地域廣、卷入國家多、持續時間長,在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
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抗日武裝是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表中的信息,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且持續時間最長,因此①②正確;從戰場名稱上看,反法西斯戰爭涉及到歐、亞太平洋等廣大地區,涉及的范圍廣、國家多,聯系所學,它是人類歷史上規??涨暗囊粓鰬馉帲盛壅_;材料信息沒有體現④的內容,故④排除。
A項①②③符合題干表格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點,旨在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仔細分析表格內容。
20.(2019九上·蒼南期中)“蘇聯雖大,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這是二戰期間某戰役中的經典語錄。下列對該戰役的描述,說法正確的是:( ?。?br/>A.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B.這場戰役成為二戰的轉折點
C.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遇的第一次重大失敗
D.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答案】C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蘇聯衛國戰爭中,在阻擋橫掃整個歐洲的德軍坦克部隊的時候,年輕的軍官克洛基科夫·季耶夫面對自己僅剩的28名紅軍戰士,喊出了那句偉大的:“俄國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
A項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的是九一八事變,不符合題意;
B項這場戰役成為二戰的轉折點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二戰的轉折點是斯大林格勒戰役;
C項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遇的第一次重大失敗說法正確,莫斯科保衛戰使德國陸軍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符合題意;
D項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不列顛之戰是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莫斯科保衛的影響。準確識記莫斯科保衛戰使德國陸軍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
21.(2019九上·天臺期中)丘吉爾在1946年3月5日的演說中指出:“在全部歷史中,沒有一次戰爭比前不久使地球上這么多地區淪為廢墟的這次大戰更容易被及時地加以制止,它本來可以不發一槍就被制止住。”他認為,只是由于“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腸而聽任惡人重新武裝”,才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對丘吉爾上述言論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br/>A.“這次大戰”指第二次世界大戰
B.“不明智”指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
C.“惡人”指德國法西斯
D.“這次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
【答案】D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沒有一次戰爭比前不久使地球上這么多地區淪為廢墟的這次大戰”,說明這次大戰”是指二戰,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戰爭浩劫。.不明智”指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面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嚴重挑戰,以英國首相A.N.張伯倫為代表的英、法、美等國的綏靖主義者,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求得一時茍安,不惜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謀求同侵略者妥協,妄圖將禍水引向蘇聯,坐收漁利。
ABC三項解讀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這次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解讀不正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獲取有效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準確判斷材料中的戰爭是解題的關鍵。
22.(2019九上·蒼南期中)資料取自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對此文件理解正確的有(  )
①這份文件的名稱應是《聯合國家宣言》
②文件中的臺灣被日本所竊源于甲午戰爭
③該文件標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④文件簽署有利于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據“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從中可以證明釣魚島就是中國的領土,從而批駁了日本政府覬覦釣魚島的野心”和圖片信息可知這份國際性文件是《開羅宣言》。文件中的臺灣被日本所竊源于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的內容有關,《開羅宣言》的簽署有利于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D項②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為依托,考查《開羅宣言》。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2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史實的角度對此進行論證,以下內容能說明的有哪些?(  )
①中國在抗戰中付出的民族犧牲
②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
③中國戰區牽制日本軍力的占比
④中國戰場對歐洲戰場的戰略支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知,強調的是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所作的貢獻,結合所學可知,①③④均是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所作的貢獻,符合題意。②強調的是中國本身的特點,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C項①③④能說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重大貢獻的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
24.羅斯福曾對他的兒子說:“假如沒有中國……日軍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沖向西……和德國配合起來。把俄國完全隔離起來,吞并埃及,斬斷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绷_斯福的話說明了(  )
A.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
B.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C.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世界民族解放運動做出了貢獻
D.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
【答案】B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參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相關知識中國在亞洲戰場抗擊日軍,是亞洲戰場的主戰場,羅斯??偨y的話說了中國戰場的抗戰減輕了美國在太平洋戰場的壓力,牽制了大量的日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A,,C.D三項都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B。
【點評】知道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作用。
25.(2019九上·天臺期中)毛澤東說“從現在起,開始了由城市到鄉村并由城市領導鄉村的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文中“現在”指( ?。?br/>A.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 B.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C.三大戰役取得勝利 D.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
【答案】C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這一關鍵信息,聯系所學知,1949年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作出了將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到城市的決定.
A項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是1945年之前,不符合題意;
B項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1947年,不符合題意;
C項三大戰役取得勝利是1949年,符合題意;
D項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是1927年,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放戰爭相關的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信息并遷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提取有效信息。
26.(2019九上·衢州期中)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兩者的相似之處有( ?。?br/>①都是民族前途面臨抉擇的關鍵時刻
②共產黨都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③都發生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
④促成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A
【知識點】西安事變;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逼迫蔣介石放棄圍剿紅軍,共同抗日,可見該事件是一次具有愛國意義的兵變;周恩來率領中共代表團赴西安參加談判,推動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為期十年的國共內戰基本結束和團結抗日新局面即將到來;1945年8月,毛澤東偕周恩來、王若飛前往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因此③都發生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和④促成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說法錯誤,西安事變發生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重慶談判發生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促成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適用于西安事變,不適用于重慶談判。
A項①②是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的相似之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的相同之處。解答組合選擇題,排除法是比較好用的,一般題目排除一個即可獲取正確答案,本題需要經過兩次排除。
27.(2019九上·杭州月考)某旅行社設計了“上?!喜影病本边@樣一條紅色旅游線路,你認為這條線路設計的主題是為了展示( ?。?br/>A.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 B.土地革命戰爭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
【答案】A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中國共產黨成立于上海;在南昌舉行起義,是武裝反抗國民黨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延安是中共農村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后建立新中國,定都北京。
A項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是為了展示題干線路設計的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注意題目中的起點為上海,分析題目中選項中哪一個從上海開始。
28.周恩來總理曾說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br/>A.五四運動是愛國運動 B.五四運動到開國大典
C.五四運動是民主革命 D.五四運動向現代轉折
【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一戰結束后帝國主義國家召開巴黎和會,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會上拒絕了中國代表團的正當提議,并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消息傳到北京,愛國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還我青島”“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愛國運動爆發,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49年10月1日,北京30萬群眾齊集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國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B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內容,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宣示著新中國的成立, 本題是考試的易考點。
29.(2019九上·吳興期中)陳獨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人物、語言學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建者。下列對其功績敘述不正確的有(  )
①在北京創辦《青年雜志》
②任北大校長,提倡“學術思想自由”
③在上海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
④發表《新紀元》,宣傳馬克思主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①在北京創辦《青年雜志》敘述不正確,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掀起新文化運動,符合題意;
②任北大校長,提倡“學術思想自由”敘述不正確,蔡元培于1916——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提倡“學術思想自由”,使得北大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中心,符合題意;
③在上海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敘述不正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組織是由陳獨秀等發起,在上海首先建立的符合題意;
④發表《新紀元》,宣傳馬克思主義敘述不正確,李大釗1919年發表了《新紀元》和《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頌揚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不符合題意;
C項①②④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陳獨秀的功績。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30.(2019九上·衢州期中)中國近代史上兩次著名的學生運動分別是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其共同點是( ?。?br/>A.都是共產黨領導的 B.運動中心都在北京
C.都是反帝愛國運動 D.主力軍始終都是學生
【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這兩次運動起先都由愛國學生帶頭興起,都是發生在北京(北平)的運動;都是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運動。
A項都是共產黨領導的說法錯誤,五四運動發生時中國共產黨還沒有誕生,不符合題意;
B項運動中心都在北京說法錯誤,五四運動前期運動中心在北京,后期轉移到上海,不符合題意;
C項都是反帝愛國運動是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的共同點,符合題意;
D項主力軍始終都是學生說法錯誤,五四運動前期的主力軍是學生,后期的主力軍是工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1919年5月4日,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山東的一切特權轉交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引發了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是1935年抗日救國的示威游行,大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它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促進了國內和平和對日抗戰。本題掌握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相關知識。重點熟記基礎知識。
二、材料分析題
31.(2019九上·吳興期中)國共兩黨關系是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內容之一。1924-1949年,國共關系呈現“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歷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問:“為什么需要共產黨加入國民黨”時,孫中山回答說:“囯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材料二:下面是1924-1949年間的部分圖片資料
材料三:國共兩黨關系思維導圖
(1)孫中山“為國民黨注入新血液”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圖片中屬于國共兩黨分裂時期的有  ?。粚儆趪矁牲h合作時期的有    (填字母)
(3)結合所學,完善思維導圖。
【答案】(1)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2)BC;AD
(3)①北伐勝利進軍,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國共十年內戰時期)。③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敗。(從兩個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可以判斷“為國民黨注入新血液”指的是國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共產黨員李大釗林伯渠等人出席了會議,孫中山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2) 攻占賀勝橋發生在北伐戰爭中,屬于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成果;井岡山會師發生在1928年,屬于國共兩黨分裂時期;南昌起義發生在1927年,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屬于國共兩黨分裂時期;平型關戰役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屬于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成果。
(3)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兩大主要成果是創辦了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政治和軍事人才;進行了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1927-1937年屬于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國民黨各派軍事集團的混戰,特別是蔣介石發動的對紅軍的幾 次“圍剿”,既給中國人民帶來無窮災難,又給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以可乘之機。啟示是開放型題目,考查學生開放性思維的能力;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如:通過學習國共兩黨關系變化可知,國共合則民族興,國共分則戰亂生等。
故答案為:(1)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2)BC;AD。
(3)①北伐勝利進軍,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國共十年內戰時期)。③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敗。(從兩個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兩黨的關系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國共兩黨關系變化及影響的相關基礎知識。
32.(2019九上·天臺期中)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海空軍突然和蓄謀的進攻……我要求國會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進行無緣無故和卑鄙懦弱的進攻時起,合眾國和日本國進入戰爭狀態。
──摘自羅斯?!兑粋€遺臭萬年的日子》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后,二戰最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大反攻的日子終于來臨?!懊烙⒚塑姄尀┑顷憽?、蘇聯軍隊搶先占領柏林;面對日本法西斯發出“本土決戰”的狂吠,蘇聯對日宣戰、美軍重拳出擊、中國抗日武裝展開了全國規模的反攻……
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情況比較表
項目名稱 參戰國(個) 卷入人口(億) 參戰人員(億) 傷亡人員(億) 直接經濟損失(億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 30多 15 0.7 0.3 3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 60多 20 1.1 0.9 40000
(1)材料一中為什么羅斯福說“1941年12月7日”是“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后來面對法西斯國家的瘋狂侵略,1942年1月反法西斯國家有什么重大舉措?
(2)材料二中“美英盟軍搶灘登陸”的事件是什么 有什么影響
(3)材料二中“蘇聯對日宣戰”是在哪一次國際會議上作出的決定?從材料二中體現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運用數據分析和圖表統計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歷史。從材料三中我們可以獲得什么信息?對此你有何感想?
【答案】(1)日本偷襲珍珠港;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法西斯德國陷入盟軍的兩面夾擊之中。
(3)雅爾塔會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團結作戰(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是人類歷史上的浩劫。我們要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二戰相關歷史事件的認識。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法國等國扶植戰敗的德國、支持日本充當防范蘇聯的屏障和鎮壓人民革命的打手,即綏靖政策。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
(2) 本題考查諾曼底登陸及其意義。“美英盟軍搶灘登陸”是指諾曼底登陸。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意義: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法西斯德國陷入盟軍的兩面夾擊之中。
(3)本題考查對二戰中的相關會議及二戰勝利的根本原因的認識。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雅爾塔會議決定,蘇聯承諾在歐洲戰爭結束后2-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美英盟軍、蘇聯軍隊、中國抗日武裝共同反抗法西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團結作戰。(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本題考查對二戰危害的理解及啟示。兩次世界大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巨大財產損失,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是人類歷史上的浩劫。啟示:我們要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
故答案為:(1)日本偷襲珍珠港;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法西斯德國陷入盟軍的兩面夾擊之中。
(3)雅爾塔會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團結作戰(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是人類歷史上的浩劫。我們要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需要準確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山特区| 北票市| 新乡市| 华亭县| 靖西县| 岱山县| 芦山县| 台前县| 英德市| 无棣县| 东乡| 于都县| 河东区| 阳山县| 云霄县| 临汾市| 湘潭市| 黄龙县| 洪洞县| 沁水县| 孟津县| 嵊州市| 江门市| 比如县| 镇巴县| 松潘县| 临西县| 台北市| 洪雅县| 潜山县| 五峰| 灵川县| 建昌县| 哈密市| 梓潼县| 大同县| 浦城县| 电白县| 林芝县| 龙陵县| 贡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