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末---中國的河流1.中國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知識點的認識】1、我國地形的特征: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脈縱橫,具有定向排列.2、我國各類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30%;山地33%;高原26%;盆地10%;平原12%.【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中國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的認識,難度不大,需熟練掌握.例:中國的地形主要特征是 地形復雜多樣 、 山區面積廣大 分布.分析:我國是多山的國家,山區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2/3,多集中在西部地區.解答: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地形復雜多樣,其中,丘陵占總面積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合稱為山區,那么我國山區面積約占全國面積的2/3.故答案為: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點評:該題主要考查中國地形特點,結合地圖觀察山區所占比例和分布解答.【解題思路點拔】熟記中國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概況.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2.內流區和外流區及其劃分【知識點的認識】內流區.地表徑流不能流注海洋的地區,即內流河流域的區域.沙漠和山脈所環抱的同陸地多屬之.氣侯干燥,蒸發強烈;河道稀少,水量貧乏.河流多中途消失或注入內陸湖泊.如我國新疆的塔里木盆地、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等.外流區.指地表徑流經外流河匯注海洋的地區,即外流河流域范圍.占世界陸地總面積78%以上.中國的外流流域約占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內流區和外流區及其劃分的認識,基礎知識,一般以選擇、解答填空形式出題.例:我們把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 外流河 ,我國長度最長,流量最大,流域最廣的河流是 長江 .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 塔里木河?。?br/>分析:中國外流區面積610多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64%.內流區面積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36%.中國絕大多數河流分布在外流區,外流河年徑流總量占全國的95%以上,內流河年徑流總量不足5%.解答:地表和地下徑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長江全長6300多千米,流域面積180多萬千米2,年徑流量約10000億米3,占全國河流年徑流量的1/3以上,是中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塔里木河全長2 176千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這條河流位于我國干旱地區,流經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水源主要來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侖山的冰雪融水.故答案為:外流河;長江;塔里木河.點評: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從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無結冰期等方面來分析.【解題思路點拔】關鍵是熟記內流區和外流區及其劃分.塔里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3.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對比【知識點的認識】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對比內流河流量小、長度較短、易蒸發中斷;外流河流量大、長度較長、易發生洪澇災害。【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對比的認識,基礎知識,一般以選擇、解答填空形式出題。例: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 季風氣候 的影響。隨著雨帶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流驟增,水位上漲,形成 汛 期;隨著冬季風的加強,雨帶南撤,河流進入 枯水 期。分析:外流河大多分布在季風區,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大氣降水,到了夏季我國降水豐富,形成豐水期,由此可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風的影響。解答: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隨著雨帶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流驟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隨著冬季風的加強,雨帶南撤,河流進入枯水期。故答案為:季風氣候;汛;枯水。點評:本題考查影響我國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因素,熟記課本知識點解答即可。【解題思路點拔】熟記掌握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對比。主要區別是內流河不流入海洋,外流河流入海洋。4.主要河流的分布【知識點的認識】中國河流湖泊眾多,這些河流、湖泊不僅是中國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中國的河湖地區分布不均,內外流區域兼備.中國外流區域與內流區域的界線大致是:北段大體沿著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部)一線,南段比較接近于2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線(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這條線的東南部是外流區域,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河流水量占全國河流總水量的95%以上,內流區域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但是河流總水量還不到全國河流總水量的5%.中國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有許多源遠流長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條.【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主要河流分布的認識,基礎知識,一般以選擇、解答填空形式出題.例:寫出下列河流注入的海洋名稱:黃河注入 渤 海,長江注入 東 海,額爾齊斯河注入 北冰 洋,珠江注入 南 海,雅魯藏布江注入 印度 洋,在四大洋中,沒有我國河流注入的是 大西 洋.分析:受地勢西高東低的影響,我國大多數河流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只在西南的雅魯藏布江和怒江向南流入印度洋;在新疆北部的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解答:我國大多數河流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黃河注入渤海,長江注入東海,珠江注入南海,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雅魯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我國沒有河流注入大西洋.故答案為:渤;東;北冰;南;印度;大西.點評:考查我國河流注入的海洋,屬于基礎題目.河流的流向及注入的海洋與地勢有關.【解題思路點拔】熟記我國主要河流的分布.我國第一長河是長江,內流河最長的是塔里木河.5.長江的發源地、注入的海洋【知識點的認識】長江,是世界第三長河,中國第一大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東的西南側,向東流經11個省、區、市,在上海市注入東海.全長6300多千米.流域面積180多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5,和黃河一起并稱為“母親河”.【命題的方向】例:長江發源于 唐古拉 山,注入 東 海,全長 6300 千米.黃河發源于 青海 省,在 山東 省入海,全長 5464 千米.分析: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線分別是:宜昌、湖口;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全長5464千米,自西向東注入渤海.解答:根據分析,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黃河發源于青海省,在山東省入海,全長5464千米.故答案為:唐古拉;東;6300;青海;山東;5464.點評:本題考查的黃河、長江概況,基礎性強.【解題思路點拔】主要考查了長江的概況,可結合長江流域圖理解熟記即可.6.長江干流長度和主要支流、流經的省區【知識點的認識】長江,是世界第三長河,中國第一大河.全長6300多千米.流域面積180多萬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漢江、雅礱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烏江、沅江、湘江、漢江、贛江等.流經省區: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共11個省、市、自治區,注入東海.【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長江干流長度和主要支流、流經的省區的認識,基礎知識,一般以選擇、解答填空形式出題.例:(2020 寧夏)讀長江沿江工業地帶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所示,長江支流A、B、C的名稱依次是 烏 江、 漢 江和 贛 江.(2)我國有多條縱向鐵路穿越長江干流,其中,分別經過南京、九江、武漢的鐵路干線依次是 京滬 線、 京九 線和 京廣 線.(3)圖示區域內,位于長江上游的鋼鐵工業中心沿河流流向依次有 攀枝花 市和 重慶 市;位于長江中游,既是我國主要的紡織工業中心又是重要鋼鐵工業中心的是 武漢 市.分析:解題關鍵在于對長江各支流的熟悉和記憶;長江主要支流包括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湘江、漢江、贛江等.解答:讀圖可知,(1)長江支流A、B、C的名稱依次是烏江、漢江和贛江.(2)我國有多條縱向鐵路穿越長江干流,其中,分別經過南京、九江、武漢的鐵路干線依次是京滬線、京九線和京廣線.(3)圖示區域內,位于長江上游的鋼鐵工業中心沿河流流向依次有攀枝花市和重慶市;位于長江中游,既是我國主要的紡織工業中心又是重要鋼鐵工業中心的是武漢市.根據題意.故答案為:(1)烏;漢;贛;(2)京滬;京九;京廣;(3)攀枝花;重慶;武漢.點評:該題考查了長江的支流等知識點,熟記長江干流長度和主要支流、流經的省區,并且結合地圖進行識記,提高答題效率.【解題思路點拔】解題關鍵是熟記掌握長江干流長度和主要支流、流經的省區.最長支流是漢江,長江沿岸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7.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及各河段的特征【知識點的認識】從江源到入海口,可分為三大段:四川宜賓以下始稱為長江;湖北宜昌以上為長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為長江中游;從湖口至入海口(崇明島)為下游。上游段,約長3500公里,楚瑪爾河是長江的北源;木魯烏蘇河是長江的南源,流程較長,水量也較多,按照河源唯遠的原則,其最長支流沱沱河應為長江的正源。自當曲河口到青海玉樹一段稱通天河,長813公里,河道較寬,水流舒緩。中游段,約長1000公里,因流經四川盆地,故俗稱川江。從宜賓到重慶,河道頗曲折。自奉節白帝山到宜昌南津關一段,江水穿過四川與湖北邊境山區的大峽谷地帶,自西至東有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統稱三峽,全長204公里,灘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稱為長江天險。下游段,約長1850公里,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緩慢,江面寬闊,一般都超過2公里,最窄處也有650米。【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及各河段的特征的認識,基礎知識。例:長江上游與中游劃分界線是 宜昌 ,中游與下游的劃分界線是 湖口 。分析:長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最終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也是世界第三長河。解答:自四川省宜賓以下始稱為長江。湖北宜昌以上為長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為長江中游。中游段地勢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寬闊,流速銳減。從湖口至入海口的下游段地勢更趨低平,江面更為開闊。故答案為:宜昌;湖口。點評:考查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解題思路點拔】熟記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及各河段的特征。上中下游的分界點。8.長江在航運、灌溉、水能蘊藏等方面的優勢【知識點的認識】長江是中國主要的運輸河流,客貨運輸密集.長江是海路的延續,將內陸和沿海的港口與其他主要城市連成一個運輸網,其中南京、武漢與重慶具主要作用.長江通過大運河與可通航的黃河及渭水相通,大運河還與杭州及天津的海港聯系在一起.目前,5000噸級船舶和萬噸級船隊可全年上行至武漢,2000噸船舶可達宜昌,但只有較小的船舶才可到達四川的宜賓.號稱“黃金水道”.長江不僅干流落差大,大部分地區地形起伏很大,干流和支流穿行其間,往往形成許多落差集中的河段,蘊藏著有利于開發利用的水力資源,特別是當長江干流和支流穿過我國大陸地勢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之間的過渡帶(如:干流金沙江、支流雅礱江、大渡河、青衣江等);或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中下游平原、丘陵)之間的過渡帶(如:干流三峽;支流烏江、漢江、沅江、清江等)時,因地勢突變,落差集中,水力資源就更加富集.長江流域水力資源在分布上西部多、東部少,在規模上大型骨干電站居多的兩大特點.【命題的方向】例: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 上 游河段 宜賓?。ǔ鞘校┮韵滤募径寄芡ê剑?br/>分析:長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最終注入東海,全長6 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也是世界第三長河.解答: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在上海市注入東海,它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長江中上游的分界點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點是湖口.從長江干流總剖面圖看出,長江上游河段落差大,因此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特別是從源頭到宜賓.自四川省宜賓以下始稱為長江.長江進入四川盆地,沿途接納了眾多支流,江面展寬,流量大增,四季都能通航.故答案為:上;宜賓.點評:長江自古以來就有“黃金水道”的美譽.目前,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已達7萬余千米,貨運量占全國內河貨運量的60%.【解題思路點拔】熟記掌握長江在航運、灌溉、水能蘊藏等方面的優勢.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9.長江的洪澇治理與開發利用問題【知識點的認識】近幾十年來長江流域出現了多種生態問題主要表現在:上游毀林開荒、陡坡墾殖、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土壤貧瘠;中游地區人口密集工業發達,污染較為嚴重;宜昌以上的干支流,再加上眾多的湖泊,在雨季時間較長的情況下,下游容易出現頻繁的洪澇災害。長江流域綜合利用任務廣泛而復雜,涉及國民經濟各有關部門及流域內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1990年國務院批準同意的《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簡要報告》,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的任務包括水資源開發利用、防洪、治澇、水力發電、灌溉、航運、水土保持、中下游干流河道整治、南水北調、水產、下流沿江城鎮布局、城市供水、水源保護與環境影響評價、旅游等,并指出流域規劃工作要堅持“統一規劃,全面發展。適當分工,分期進行”的基本原則,正確地解決遠景與“近期”,干流與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防洪、發電、灌溉與航運,水電與火電,發電與用電,整體與局部以及水土和生物資源的利用與保護等方面的關系。【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長江的洪澇治理與開發利用的認識,基礎知識,一般題型較簡單。例: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是( ?。?br/>A.抗旱 B.防洪 C.發電 D.灌溉分析:(1)長江沿岸多屬于季風氣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2)南北支流匯入多;(3)上游地區植被破壞嚴重,導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積;(4)人們圍湖造田,縮小了湖泊面積,湖泊的蓄水能力減弱。解答:(1)長江流域降水集中,且支流眾多,若支流同時進入汛期,會使干流水量大增;(2)下游泥沙淤積,使的水面上漲;(3)圍湖造田,減弱了湖泊的蓄水能力;綜上所述,洪水是長江流域最主要的災害,因此,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是防洪。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的是長江流域存在的問題。【解題思路點拔】長江流域出現了多種生態問題。其中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自然災害是洪澇。10.黃河的干流長度和主要支流、流經的省區【知識點的認識】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黃河發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約古宗列盆地的瑪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市、自治區,最后流入渤海.主要支流:白河、黑河、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其中渭河為黃河的最大支流.【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黃河的干流長度和主要支流、流經的省區的認識,基礎知識,一般以選擇、解答填空形式出題.例:讀“黃河水系圖”,回答問題.(1)主要支流① 渭河 ,② 汾河 .(2)塞外江南⑦ 河套平原?。?br/>(3)試析黃河中游水土流失嚴重的主要原因.自然方面: 質地疏松,易受侵蝕,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br/>人為方面: 植被破壞嚴重?。?br/>分析: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經青海、四川等9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最后注入渤海.黃河全長5 464千米,是中國第二長河,流域面積75萬千米2.解答:讀圖可知:(1)黃河中游段水位落差大,這里有著名的壺口瀑布和三門峽.沿途接納了①渭河、②汾河等來自黃土高原上的重要支流,水量大增,同時也帶來大量泥沙.(2)圖中⑦為塞外江南的河套平原.(3)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土質疏松,高原上植被遭到破壞,地表裸露,降水過于集中于夏季,降水強度大,水土流失嚴重.故答案為:(1)汾河;渭河;(2)河套平原;(3)質地疏松,易受侵蝕,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壞嚴重.點評:本題考查黃河的主要支流及水土流失的原因,屬于基礎題,牢記即可.【解題思路點拔】熟記黃河的干流長度和主要支流、流經的省區即可.11.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及各河段的特征【知識點的認識】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游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占全黃河總量的51.3%.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省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積的45.7%;中游河段總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占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積的3%;下游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命題的方向】例:黃河的 下 游“地上河”位于 華北 平原.黃河的泥沙來自 中 游的黃土高原地區.分析: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解答: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嚴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華北平原上,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抬高,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基本無支流匯入,流域面積狹?。?br/>故答案為:下;華北;中.點評:考查黃河各河段的特點,要理解記憶.【解題思路點拔】理解記憶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及各河段的特征.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帶走大量泥沙,以致下游形成了洪澇多發的“地上河”.12.黃河的綜合利用與治理措施【知識點的認識】2013年3月26日,媒體報道稱中國將繼續通過修建大型水庫來治理世界上最難治理的河流黃河。黃河干流上已建成龍羊峽、劉家峽、三門峽、小浪底4座主要用于水沙調控的水利樞紐,這一數字未來還將繼續擴大。根據規劃,黃河干流上還將修建黑山峽、磧口、古賢3座大型調節水庫以完善水沙調控體系。其中,位于晉陜峽谷末端的古賢水庫將爭取在“十二五”期間立項建設,2020年前后建成生效;磧口水庫規劃安排在古賢水利樞紐之后開發建設;黑山峽水庫的建設方案仍處于科學論證階段。除了這3座骨干水利樞紐外,已開工建設的黃河干流的海勃灣水庫、沁河河口村水庫,以及規劃中的涇河東莊水庫也是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組成部分。未來中國將建成以干流的龍羊峽、劉家峽、黑山峽、磧口、古賢、三門峽、小浪底等骨干水利樞紐為主體,以海勃灣、萬家寨水庫為補充,與支流的陸渾、故縣、河口村、東莊等控制性水庫共同構成黃河水沙調控工程體系,由水沙監測、預報和水庫群調度決策支持系統等構成水沙調控非工程體系。【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黃河的綜合利用與治理措施的認識,基礎知識,題型簡單。例:目前,開展黃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采取的途徑是 植樹造林 ,使土不下坡,清水常流;同時修建水庫,使 灌溉 和 防洪 并舉,也是治理黃河的重要手段。分析: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曲折東流入渤海。主要支流有湟水、汾河、渭河、洮河;黃河下游流經半濕潤地區,因地勢平坦,流速降低,泥沙沉積,使河床抬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地上河”,近幾十年來,黃河下游出現了斷流的現象。解答:目前,開展黃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采取的途徑是植樹造林,使土不下坡,清水常流;同時修建水庫,使灌溉和防洪 并舉,也是治理黃河的重要手段。根據題意。故答案為:植樹造林;灌溉;防洪。點評:該題考查綜合治理黃河的合理措施,要認真分析。【解題思路點拔】熟記掌握黃河的綜合利用與治理措施。其中根本措施是做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