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末---中國的民族1.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和位置【知識點的認識】我國行政區(qū)劃基本分為省、縣、鄉(xiāng)三級,目前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qū)。23個省:河北省(冀)、山西省(晉)、遼寧省(遼)、吉林省(吉)、黑龍江省(黑)、江蘇省(蘇)、浙江省(浙)、湖南省(湘)、廣東省(粵)、海南省(瓊)、四川省(川或蜀)、貴州省(貴或黔)、云南省(云或滇)、陜西省(陜或秦)、甘肅省(甘或隴)、安徽省(皖)、福建省(閩)、江西省(贛)、山東省(魯)、河南省(豫)、湖北省(鄂)、青海省(青)、臺灣省(臺)。5個自治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內蒙古)、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西藏自治區(qū)(藏)、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新)。4個直轄市: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滬)、重慶市(渝)。2個特別行政區(qū):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澳)。【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和位置的認識,基礎知識,一般以選擇、解答填空形式出題。例:讀四省區(qū)輪廓圖,完成下列要求。(1)4個省中,①是 云南 省,②省的簡稱是 粵 ,③④省的行政中心分別是 武漢 、 哈爾濱 。(2)4個省中,有熱帶分布的是 云南省 和 廣東省 。(填名稱)分析: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qū)。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解答:圖中①是云南省,簡稱云或滇,行政中心昆明。②是廣東省,簡稱粵,行政中心廣州。③是湖北省,簡稱鄂,行政中心武漢。④是黑龍江省,簡稱黑,行政中心哈爾濱。北回歸線穿過圖中的云南省和廣東省,兩省有熱帶地區(qū)的分布。故答案為:(1)云南;粵;武漢;哈爾濱;(2)云南省;廣東省。點評:要熟悉我國各省級行政單位的輪廓特征,可采用聯(lián)想記憶的方法。【解題思路點拔】解題的關鍵是熟記我國各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和位置概況。可結合我國政區(qū)圖來理解記憶。2.人口分布狀況與人口增長的變化【知識點的認識】人口分布特點:以黑河(黑龍江省)﹣﹣騰沖(云南省)為界,東多西少。人口的突出特點:人口基數(shù)大,人口增長快。【命題的方向】例:讀圖,完成下列題目。(1)圖中A、B兩地連線為我國人口地理界線,其中A是 黑河 ,B是 騰沖 ,此線東南部面積占全國總面積43%,人口占全國 94 %。(2)讀圖分析,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 以黑河﹣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qū)人口多,西部地區(qū)人口少 。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國人口快速增長。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總人口為13.7億,約占世界人口總數(shù)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解答: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一般來說,以黑河﹣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qū)人口多,西部地區(qū)人口少。黑河﹣騰沖一線以東部分地區(qū)的面積是全國面積的43%,人口卻占全國總人口的94%,該線以西部分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57%,人口只占全國總人口的6%。故答案為:(1)黑河;騰沖;94;(2)以黑河﹣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qū)人口多,西部地區(qū)人口少。點評:考查我國的人口分布特點,要理解記憶。【解題思路點拔】理解熟記我國人口分布狀況與人口增長的變化。其中以黑河﹣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qū)人口多,西部地區(qū)人口少。3.中國的56個民族【知識點的認識】中國的56個民族(1)人口數(shù)最多的是漢族,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92%.(2)少數(shù)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最少是珞巴族,人口在400萬以上的少數(shù)民族有壯族、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3)各民族有獨特的風俗習慣、文化藝術和傳統(tǒng)的體育活動,如漢族的端午節(jié)、傣族的潑水節(jié)、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維吾爾族和回族的開齋節(jié)、彝族的火把節(jié)、朝鮮族的長鼓舞等.(4)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中國的56個民族的認識,基礎知識,一般以選擇、解答填空形式出題.例: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有 56 個民族,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其中, 漢 族人口最多;其他 55 個民族統(tǒng)稱為 少數(shù)民族 .分析:中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社會經濟發(fā)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解答:中國是一個團結統(tǒng)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漢、壯、蒙古、回、藏、維吾爾、苗等56個民族.各民族中,漢族人數(shù)最多,約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91.5%;其他民族人口總數(shù)約占8.5%,統(tǒng)稱為少數(shù)民族.中國各少數(shù)民族的人口數(shù)量相差懸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約1 700萬;人數(shù)少的民族僅幾千人,如珞巴族、赫哲族等.故答案為:56;漢;55;少數(shù)民族.點評:考查我國的民族特點,要理解記憶.【解題思路點拔】熟記中國的56個民族概況.4.民族的分布特點【知識點的認識】民族的分布(1)民族分布特點: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2)漢族: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3)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qū).【命題的方向】例:我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在( )A.東南、西南、西北 B.東北、東南、西南C.東北、西北、東南 D.西北、西南、東北分析:我國共有56個民族,民族分布特點為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漢族地區(qū)有少數(shù)民族居住,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也有漢族居住,漢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中部和東部,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qū).解答:漢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中部和東部,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qū).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我國民族的分布,比較記憶即可.【解題思路點拔】熟記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人口最多、分布最廣的是漢族.5.獨特的民族風情【知識點的認識】各民族有獨特的風俗習慣、文化藝術和傳統(tǒng)的體育活動,如漢族的端午節(jié)、傣族的潑水節(jié)、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維吾爾族的開齋節(jié)、彝族的火把節(jié)、朝鮮族的長鼓舞等.【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獨特的民族風情的認識,基礎知識,一般以選擇、解答填空形式出題.例:根據下面四幅我國少數(shù)民族文體活動圖,任選二幅圖說出它所對應的民族和民族活動的名稱.(1)我選圖 a , 維吾爾 族﹣﹣﹣﹣ 手鼓舞 .(2)我選圖 b , 蒙古 族﹣﹣﹣﹣ 摔跤 .分析:牢記我國各民族獨特的活動是解題關鍵.解答:a描述的是我國維吾爾族的手鼓舞;b描述的是蒙古族的摔跤;c描述的是我國朝鮮族的特有活動“跳板”;d描述的是傣族的孔雀舞.故答案為:(1)a;維吾爾;手鼓舞(2)b;蒙古;摔跤.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各少數(shù)民族的獨特風情,通過服飾和動作來判斷民族,需要學生牢記相關知識,多練多識記.【解題思路點拔】解題關鍵是牢記我國各民族獨特的民族風情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