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內戰爆發內戰爆發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歷史 第23課第七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學習目標1. 知道重慶談判和“雙十協定”及全面內戰的爆發;知道解放區軍民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的史實。2. 使學生了解、掌握抗戰勝利后中共為爭取和平民主與國民黨進行的一系列努力和斗爭,重慶談判和國民黨發動內戰的相關情況,培養學生以唯物史觀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3. 使學生認識國民黨反動派獨裁內戰的反動本性,人民解放軍為推翻國民黨的獨裁統治,歷盡艱辛,英勇作戰,不畏犧牲的精神。【學習重點】【學習難點】《雙十協定》和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重慶談判的歷史背景建設一個獨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統一的、富強的新國家,是光明的前途,我們應當用全力爭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運……——毛澤東《論聯合政府》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滅共產黨,日本是我們外部的敵人,中共是我們國內的敵人,只有消滅中共才能完成我們的任務!——蔣介石在國民黨六大的講話1945年8月,《新華日報》上發表了一封讀者來信:我們對于戰后和平的期望,就像饑餓的人等飯吃那樣的急迫……我們反對內戰,不管用什么法律來解釋,我們還是要反對,如果內戰,全中國人民都要遭受無窮的損害 ……和平民主陰暗獨裁重慶談判視頻:解放戰爭前的國共形勢對比重慶談判電報內容:八月十四日電: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種重要問題,亟待解決,特請先生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事關國家大計,幸勿吝駕,臨電不勝迫切懸盼之至八月二十日電:大戰方告終結,內爭不容再有.深望足下體念國家之艱危,閔懷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以事建設.如何以建國之功收抗戰之果,甚有賴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計八月二十三日電:目前各種重要問題,均待與先生面商,時機迫切,仍盼先生能與恩來先生惠然偕臨,則重要問題,方得迅速解決,國家前途實利賴之重慶談判背景:蔣介石及其支持的美國政府陰謀發動內戰為什么抗戰一結束,蔣介石就三次電邀毛澤東去重慶談判?①人們渴望和平、反對內戰——蔣不敢公然違背輿論;②先發制人,在政治輿論上獲得主動③為發動內戰爭取足夠的時間;將不愿和平的罪名加到共產黨身上。④營造和平建國的假象。應該去。只有這樣才能用事實說明中國共產黨是真誠謀求和平的,是代表人民意愿的,才能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同時也能有力地揭露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 在政治上獲得主動,以得到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毛澤東高瞻遠矚,以驚人的膽魄親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如果不去:就會宣傳共產黨沒有和平誠意,就會制造輿論,把發動內戰的責任推到共產黨身上如果去:利用談判之機,誘使共產黨交出政權和軍隊,獲得準備發動內戰的時間,調兵遣將、部署內戰既然蔣介石無意和平,那么毛澤東應該赴重慶談判嗎?重慶談判視頻:影視:老蔣和毛主席在重慶會面,倆人握手致敬重慶談判時間:1945年8月-10月談判代表:中共: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國民黨:蔣介石、王世杰、張群、張治中、邵力子外國代表:赫爾利;端納;蘇聯大使: 彼得羅夫關鍵問題:在于解放區政權和人民軍隊的整編問題重慶談判在解放區問題上,共產黨提出由共產黨人擔任山西、山東等五省解放區所在地的省主席,而國民黨則只允許共產黨參加政府,各解放區官員都需要國民黨認可才能繼續留任軍隊問題上,共產黨提出將人民軍隊整編成16個軍48個師;而國民黨堅持最多只允許保留12個師。雙方的期望值相差十萬八千里最終雙方簽署《雙十協定》視頻:重慶談判會場重慶談判視頻:重慶談判,毛主席宴會上談笑風生,力壓群雄重慶談判結果: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通常稱為“雙十協定”,雙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的基礎,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邀集各黨派代表和社會賢達協商國是,討論和平建國方案。內容: 雙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為基礎,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建立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并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邀集各黨派代表和社會賢達協商國是,討論和平建國方案。意義:《雙十協定》表明國民黨方面承認了中共的地位,使中國共產黨關于和平建設新中國的政治主張被全國人民所了解,從而推動了全國和平民主運動的發展。重慶談判視頻:雙十協定重慶談判協商國是,討論和平建國方案1. 時間2. 地點重慶1946年1月10日通過了一系列決議,再一次確定了避免內戰、和平建國的方針國民黨、共產黨、民主同盟、青年黨等各黨派代表以及無黨派人士3. 參會者4. 會議目的5. 會議成果思考:中國人民真的能就此迎來和平嗎?政治協商會議重慶談判1946年1月7日,蔣介石密令:“我軍應于停戰令未下前占領有利地點……行動務須秘密迅速,”4月1日,蔣介石揚言:“政治協商會議關于政府組織的協議案,在本質上不能夠代替約法……是絕不能承認的”1945年11月5日,重慶談判后返回延安的毛澤東致電重慶中共代表團的周恩來,電文專門指示:"一、在焦作迫降之國民黨飛機內有軍委會給閻錫山的信及剿匪手冊兩本,此事一下揭穿了蔣的秘密,且看反映如何.二、你可借此轉入主動地位,采取有理有利態度。"國民黨以談判為掩護,在談判期間,秘密印發反共的《剿匪手本》。將54萬國民黨軍隊運到內戰前線,基本上控制了全國的大中城市。國民黨蠢蠢欲動,內戰即將爆發重慶談判視頻:內戰全面爆發國民黨發動內戰國共雙方內戰初始力量對比國民黨 共產黨擁有軍隊 430萬人 130萬人武器裝備 接收100萬日軍的裝備,取得美國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槍擁有人口 3億多 1億多擁有地區 大城市、絕大部分鐵路交通線 小城鎮、鄉村、偏遠地區內戰爆發裝備軍隊 45個師訓練軍事人員 15萬人給予貸款和物資 59億美元全國內戰爆發前后美國對國民政府援助統計簡表國民黨在軍隊數量、武器裝備、擁有人口和擁有地區上都占絕對優勢地位,共產黨處于明顯劣勢。國民黨發動內戰中原解放區國民黨發動內戰標志:1946年6月,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撕毀政協決議,全力圍攻中原解放區,發動了全面內戰。國民黨軍隊乘美國登陸艦開往東北美國飛機空運國民黨軍隊到內戰前線011946年10月,國民黨軍隊占領張家口,全面進攻達到最高峰;021947年3月國民黨全面進攻被粉碎.開始發動對陜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重點進攻。國民黨發動內戰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背景:面對國民黨軍隊的瘋狂進攻和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毛澤東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1946年8月,毛澤東與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堅定了中國人民革命必勝的信心。想一想:面對國民黨的瘋狂攻勢,解放軍采取怎樣的策略最終粉碎敵人的全面進攻的?戰略戰術:自衛戰爭主要方式:運動戰主要目標: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作戰原則: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1947年3月1. 背景轉戰陜北3月18日晚,毛澤東、周恩來告別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3月19日上午,西北野戰兵團主動放棄延安。下午,國民黨軍進入延安,國民黨全面進攻被粉碎,開始發動對陜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2. 時間3. 過程有一種勝利叫撤退,有一種失敗叫占領。 ----《潛伏》臺詞4. 意義鼓舞增強了陜甘寧邊區和全國各解放區軍民的戰斗意志,采取巧妙的周旋、“蘑菇戰術”,在運動中既殲滅了敵人,勝利粉碎敵人對陜甘寧解放區的重點進攻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蘑菇戰術 :在敵強我弱、敵軍向我進攻的形勢下,我實行避開敵之鋒芒,不同敵主力決戰,而是利用有利的群眾基礎和地形條件,同敵人一再周旋,打圈子,將敵磨得筋疲力盡,然后尋機殲滅之著名戰役: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沙家店國民黨占領延安后急于尋找解放軍主力作戰。解放軍采用“蘑菇”戰術,牽著敵人的鼻子走,忽南忽北,忽東忽西,將敵人拖到精疲力盡,然后集中兵力圍殲敵人,全殲敵軍近三千人。蘑菇戰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全殲國民黨軍31旅,青化砭戰役是人民解放軍撤離延安后的第一個大勝利,它打擊了國民黨軍的氣焰,振奮了邊區軍民的斗志。解放軍在陜西省沙家店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役,西北野戰軍獲勝。該戰役是扭轉陜北戰局的關鍵一仗,基本粉碎了國民黨軍對陜北的重點進攻。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粟裕視察前線華東野戰軍在山東孟良崮戰役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軍的重點進攻。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敵我兵力變化示意圖1947年夏戰略進攻時機成熟430萬人人民解放軍:國民黨軍隊:1946年6月1947年6月195萬人373萬人127萬人共產黨軍隊增至195萬,國共力量差距縮小,共產黨從戰略“防御”轉變為戰略”進攻”國共雙方力量對比的轉化: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課堂小結結果:簽署《雙十協定》召開政協會議時間:1946年6月時間:1945年8月——10月代表:蔣介石——毛澤東論斷: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國民黨發動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主要目標: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作戰原則: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轉戰陜北:粉碎敵人對陜北解放區的進攻孟良崮戰役:粉碎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進攻重慶談判全面內戰解放區自衛反擊戰內戰爆發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946國民黨撕毀《雙十協定》向解放區發動進攻,內戰全面爆發.mp4 雙十協定.avi 影視:老蔣和毛主席在重慶會面,倆人握手致敬,歷史性時刻!.mp4 毛主席重慶談判,宴會上談笑風生,力壓群雄.mp4 第23課 內戰爆發(課件).pptx 經典影視:主席赴重慶談判,會場遭刁難,主席一番話贏得熱烈掌聲.mp4 解放戰爭前的國共形勢對比.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