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 傍水而居 練習 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級人文地理上冊一、單項選擇題1.工業發展水平會直接影響區域的生產生活。下列各區域發展能印證這觀點的有( )①美國大平原商品化程度高②日本用先進技術耕海牧漁③印第安人營造垂直的生計④澳大利亞發展現代化牧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關于日本漁業發達的原因,說法正確的是①沿海海域魚類餌料豐富 ②冷凍保鮮設備優良③地處熱帶,光照充足 ④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A.④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洞里薩湖位于東南亞,橫穿柬埔寨,與湄公河交匯。該湖湖泊面積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約為2700平方千米,6-10月則達到10000平方千米以上。據此推測,洞里薩湖湖泊面積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 B.氣溫 C.河流 D.地形4.下列有關“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的讀書摘記,正確的有 美國中部大平原以家庭農場為主,機械化程度高,主要種植水稻。 山地之國瑞士,旅游資源豐富,山間交通主要依靠羊駝和駱馬。 水上都市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興,船是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 以色列人利用有限的水資源,開發節水作物,躋身農業發達國家行列。① ② ③ 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下圖中序號所示區域與該地生產生活特色對應正確的是( )A.①——逐水草而居 B.②——馴養羊駝和駱馬C.③——用機器種莊稼 D.④——耕海牧漁6.日本和威尼斯都傍水而居,但兩地的生產特色卻各不相同,這體現了( )A.可持續發展原則 B.優勢互補原則C.因地制宜原則 D.人定勝天原則7.一位來華旅游的外國游客這樣描述自己的家鄉:“河就是街道,船就是車輛,行走在那里,不是徒步就是坐船。”據此推測這位游客可能來自( )A.巴黎 B.威尼斯 C.巴西利亞 D.蔚山讀A、B兩國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8.對于A、B兩國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A國位于西半球,B國位于東半球②A國位于南半球,B國位于北半球③兩國的國土大部分都位于溫帶地區④A國位于非洲最南端,B國是亞洲南部的一個島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B國發展漁業的有利條件有( )①漁業資源豐富 ②工業基礎雄厚 ③優良港灣眾多 ④氣候溫暖濕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下列關于黃河、長江的敘述,正確的是( )A.黃河源遠流長,是我國第二長河B.黃河上游含沙量大,水土流失嚴重C.長江下游水能資源豐富,階梯開發密集D.長江綜合治理的首要任務是治沙11.日本漁業發達的原因有( ) ①沿海魚類餌料豐富 ②電子工業發達 ③金融業發達 ④紡織業發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12.對于傍水而居的獨特風情描述正確的是( )A.日本有著獨特的水城風貌 B.日本形成了獨特的“魚文化”C.威尼斯有著悠久的捕魚歷史 D.威尼斯大力建設“海洋牧場”觀察下圖,回答下題。13.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是( )米A.36 B.360 C.3600 D.3600014.甲地在乙地的____方向A.東北 B.西南 C.東南 D.西北15.圖中所示區域,你認為最可能是( )A.鄉村社區 B.高科技園區 C.城市社區 D.生活小區16.下列區域與該地生產生活特色搭配正確的是( )A.以色列——逐水草而居 B.非洲熱帶草原區——冰川列車C.澳大利亞牧場——馴養羊駝和駱馬 D.日本——耕海牧漁17.日本有著發達的漁業,其發展漁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①雄厚的工業基礎 ②漁業資十分豐富③氣候溫暖濕潤,降水充足 ④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水城威尼斯位于什么沿岸( )A.地中海 B.墨西哥灣 C.北海 D.大西洋19.我國著名的水鄉主要集中分布在A.鄱陽湖流域 B.洞庭湖流域 C.洪澤湖流域 D.太湖流域二、非選擇題20.資源。日本____________豐富,日本北端的____________是世界知名的漁場。21.讀圖,這幅圖反映了什么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好的建議?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B2.D3.A4.D5.D6.C7.B8.C 9.A10.A11.B12.B13.B 14.B 15.A16.D17.C18.A19.D20. 漁業資源 北海道漁場21.問題:過度捕撈導致漁業資源枯竭。建議:設定休漁期;合理開發利用資源,要注意可持續發展。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