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總議題: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課標要求】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方向,堅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教材分析】本框題是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三課的第二框,承接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說明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通過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思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學情分析】本框內容與歷史學科有關內容有很大程度的重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理解難度;本課內容多為介紹性而非解釋性知識,易于學生理解。同時,現實生活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也為教學提供了必要佐證。但本課內容理論性較強、故事性不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教師需要研究的重點。【學習目標】1.通過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提高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覺性,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增強政治認同;2.結合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用聯系和全面的觀點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用發展的觀點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和完善,培養科學精神;3.感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中國成就,樹立四個自信,自覺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提升學生公共參與能力。【教學重、難點】重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內容。難點: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內容、地位和聯系;2.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方法】合作探究法,講授分析法等【教學素材】利用多媒體,結合學生熟知生活實例,通過情境設置,展開教學【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這是決定了一個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在卓越而艱辛的探索過程中,我們黨取得了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這些歷程,都印證了自己的路要自己走的歷史必然性。議題一: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展開探究活動一: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思考: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1982年9月1日,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開幕詞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什么?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問題。教師:點評發言,引導補充,歸納講解。點撥: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什么?(1)主題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相結合,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2)背景鄧小平曾說,“我們現在所干的事業是一項新事業,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過,所以,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學。我們只能在干中學,在實踐中摸索。”因此,要“結合”、要“走自己的路”、要“有中國特色”。(3)意義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究活動二:觀看視頻,思考下列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黨在實踐探索中取得了許多理論創新成果,觀看視頻,并展示文字和圖片。視頻略(1)改革開放以來黨在實踐探索中取得了哪些理論創新成果?(2)這些理論成果的主題、主要內容、貢獻有哪些?分別是什么?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問題。教師:點評發言,引導補充,歸納講解。點撥:(1)改革開放以來黨在實踐探索中取得了哪些理論創新成果?①鄧小平理論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③科學發展觀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問題。教師:點評發言,引導補充,歸納講解。點撥:(2)這些理論成果的主題、主要內容、貢獻有哪些?分別是什么?①鄧小平理論時 間: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時代課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創立背景: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主要內容: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歷史貢獻(地位):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時 間: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時代課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創立背景:國內外形勢十分復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面前主要內容: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捍衛、2個確立、開創、推進……歷史貢獻: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③科學發展觀時 間:黨的十六大以后時代課題: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主要內容: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推進、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抓住、強調、著力、促進、推進……(P37)創立背景: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歷史貢獻: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 間:黨的十八大以后時代課題: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主要內容:“十個明確” 和“十四個堅持”創立背景: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歷史貢獻: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小結:議題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在何處?探究活動三:結合材料,思考問題。材料: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表重要講話:改革開放40年來,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40年風雨同舟,40年披荊斬棘,40年砥礪奮進,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成就背后的原因?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問題。教師:點評發言,引導補充,歸納講解。點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成就背后的原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探究活動四:結合材料,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回顧過去,我們黨之所以能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戰斗力,正是源于我們黨對理論、道路、制度、文化的堅定自信。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發達國家幾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跨越成就!”并用文字和圖片展示。觀看視頻,小組合作完成下列任務:梳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的內容及地位,派代表簡要闡述。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問題。教師:點評發言,引導補充,歸納講解。點撥:梳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的內容及地位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政治保證、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根本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制度優勢是以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十四億多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精神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小結:【板書設計】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提出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