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卡通故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了解卡通造型的特點,用簡化、擬人、夸張的手法嘗試卡通形象的設計。能力目標: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勇于探索、大膽想象創造的能力;提高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及綜合實踐和探索發現的能力。情感目標:通過卡通形象的欣賞,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念;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教學重點 卡通畫的主要特點和造型方法。教學思路 卡通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視覺形象。所以,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卡通形象來分析與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進行卡通形象創作時也要結合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形象,才有可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學生作品評價時既要考慮讓學生認識到作品中的優與劣,又要注意保護好學生對美術和卡通的熱愛之情。教學方法 視頻導入法、多媒體展示法、觀察分析法、嘗試創作法與欣賞評述法等。教學資 源 教材、自制課件、優秀卡通片等。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卡通形象設計)課時 環節 教師活動(教學內容呈現) 學生活動(學習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第一課時 情境導入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出畫面中是哪位動畫角色。(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剛才的活動我想大家應該可以猜出我們這節課的題目是什么了:引出課題《卡通故事》——卡通形象設計教師提問:我想大多數的同學都應該喜歡觀看卡通故事,我們從小到大也看過很多卡通片,那么有哪位同學根據自己的經驗可以說出,你覺得什么是卡通??教師總結:卡通為英語“cartoon”的音譯,通常指強烈的諷刺或幽默感的插圖繪畫中國第一部動畫誕生于1926年,《大鬧畫室》1941年,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也是亞洲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攝制完成1906年,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的布雷克頓制作了《滑稽臉的幽默相》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卡通影片。卡通的分類:寫實性卡通(圖片展示)浪漫性卡通(圖片展示) 通過聲音和圖片,勾起學生對于平常看過的卡通片的聯想,激發學生興趣。 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讓老師融入到學生當中 知識學習 練習 評價 知識拓展 教師:下面我們來看一段動畫視頻,看看大家在這個視頻里,能找到幾個我們曾經看到過的動畫人物,同時老師和大家一起回憶一下童年的美好。影片播放完畢剛才老師和大家一起回顧了我們小時候看過的部分動畫片,在看的過程中每個同學都能說出自己喜愛的卡通故事,那么大家想一想是什么讓我們喜歡這些卡通故事了??學生回答:情節,顏色,幽默……教師總結:很好,站起來的幾位同學說的非常棒,那么老師將你們的觀點組合一下,就是完美的答案:卡通特點(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語言簡潔生動幽默,造型夸張,色彩鮮艷)教師:剛才同學們和我總結出了喜歡卡通的原因,那么下面我們就動手試一試設計出自己心目中的卡通形象了??當然在自己設計之前,先聽老師說一下,設計的三大原理。只要大家掌握了這三大原理,就能成功的設計出心目中的卡通形象。學生:首先 卡通藝術的主要表現手法:強調簡化、擬人、夸張要突出主要特征,且要在生活原型的基礎上。(1)簡化(教師現場演示簡化過程)(2)擬人(通過活動和講解)擬人是將動植物、器物等非人的事物當做人來表現,讓其具有人的器官、思想、言行。(3)、夸張夸張是卡通中趣味性和幽默性的主要表現方法。結合學生熟悉的具體卡通形象來分別理解表情夸張,形體、動作夸張等,如高的更高、胖的更胖、快的更快、開心的更開心等等。(課件展示各類型圖例)課件展示卡通中人像(特別是五官)的表現方法。老師也通過現場演示夸張的手法,展示給學生看。那么下面各組同學利用“簡化、擬人、夸張”選用一種或兩種造型手法,分組合作,抓住卡通畫的特點,創作一個有趣的、個性化的卡通形象。(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播放音樂)畫好的同學,可以張貼到老師事先準備好的課堂小畫展的展板上(當學生將自己作品貼在展板上,老師按自評、互評、師評的順序,說說每個同學作業中的閃光點。 談自己喜愛的卡通形象 介紹我國傳統的卡通片,以及蕪湖本土出品的《熊出沒》卡通片激發學生的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懷自主學習并歸納卡通藝術的主要特點和表現手法。 直觀感受卡通形象與實際人物的表情夸張變化。 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想象能力。 對作業的肯定及認識水平的提高。 聯系生活實際,拓寬視野,培養愛國情感。板書設計: 2、卡通故事一、 什么是卡通?二、 卡通的主要特點三、 卡通的造型手法 1、簡化 2、擬人 3、夸張自我反思主要特色與創新之處 1、結合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識空間來學習,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持和提高了卡通學習的趣味性和有效性。2、抓住了卡通中最主要的藝術特點和表現手法來學習,突出了重點,抓住了核心。3、利用精心準備的課件采用多媒體教學,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和形象,提高了學習效率。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自我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