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統編版 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第五單元 第16課 兩次鴉片戰爭 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統編版 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第五單元 第16課 兩次鴉片戰爭 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困局 變局:兩次鴉片戰爭》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知識基礎:本課的學生在已經學完了中國古代史的相關知識,已經基本掌握了學習本課的知識基礎。
學習習慣:經過前期的學習,學生在學習習慣方面基本已經定型,基本已經養成獨立思考、自主預習的學習習慣;但是也容易產生學習疲憊的心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不斷地更新教學手段、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認知水平:高中學生的思維發展達到了新的水平,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反省性和監控性特點。他們能夠用理論作指導分析綜合各種材料,以不斷加深對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抽象邏輯思維趨向理論型。但在分析材料時,有時觀察的程序不恰當,觀察還不夠精確,容易過早過快地下結論,導致忽略了材料的關鍵信息。因此在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統編版歷史教科書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求亡圖存的第一課:兩次鴉片戰爭。在內容上本課共三個小節: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兩次鴉片戰爭和開眼看世界。最主要是分析了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過程及影響。因此本課在內容設計上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將基礎知識完全放開在導學案上呈現;教師則通過史料引導學生認識19世紀中期中西之間的差距、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含義。
【教學目標】
1、時空觀念:通過認識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的深化,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素養;
2、史料實證:理解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是社會性質變化的一個表現,讓學生從史料中去認識這一觀點,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能力;
3、唯物史觀:理解中國抵抗英國侵略的正當性,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和歷史解釋等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4、歷史解釋:引導學生從整課學習內容中去感悟、歸納、總結社會性質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
5、家國情懷:本課讓學生通過了解近代中國的屈辱,認識到中國革命的艱難,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意識,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武裝頭腦,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教學重難點】
重點: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南京條約》《北京條約》等條約的內容
難點:兩次鴉片戰爭的影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概念的理解
【教學流程】
自主導學—成果展評--小結歷程--概念闡釋—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補充梳理-開放思考--課堂小結--鞏固練習--課后作業
【設計思路】
教學方法:由于本課是理論性較強的內容,但是對于基礎知識卻是比較簡單地呈現在教科書上,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攻破重難點。因此,本課在設計上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基礎知識全面放開以基礎梳理導學案的形式讓學生自學,而教師主要以文字材料的引入,組織學生活動,引導學生攻破重難點,最后再進行知識點總結,完善知識結構。
2、內容設計:本課在內容的設計上緊扣“困局 變局”兩個主題,將三個子母內容劃分為四個層面:戰火何以而燃、大清何以而敗、政局何以而變和國人何以漸醒。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以《兩份國禮》導入新課)
英國禮單:裝有110門大炮的“君主號”戰艦模型、榴彈炮、迫擊炮、卡賓槍、步槍、連發手槍、蒸氣機、棉紡機、梳理機、織布機、天體運行儀、地球儀
中國禮單:琺瑯、珍寶、玉器、漆器、花鍛、畫冊、鼻煙壺、扇、普洱茶、茶膏和各色食品等
提問:從這兩份禮單中,可以看出中英兩國的文明程度有什么不同?
講授新課
困局:戰火何以而燃
師:同學們,請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思考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
材料二:從 18世紀 60 年代起至 19 世紀上半期,由于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為滿足日益增長的海外市場需求, 英國憑借經濟優勢和堅船利炮,進一步加緊了全球擴張,在世界五大洲均擁有了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 尤其在亞洲, 英國不僅完全征服了印度, 而且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伊朗、阿富汗等地。
---陳彬《從戰前中英差異看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
生:政治:光榮革命后,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
經濟: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成為“世界工廠”;
軍事:堅船利炮
外交:對外殖民擴張,成為“日不落”帝國。
師:成為世界工廠和“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所需煤產量、生鐵產量和棉花量迅速增加,那么接下來的英國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生:急需更大的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
師:既然如此,那他最理想的目標又是哪里呢?
生:中國
師:對,英國和其它殖民主義國家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了中國,但清政府對世界形勢的變化卻渾然不覺,這也似乎是在暗示我們這場摩擦最終的結局是什么?
生:清政府戰敗
師:同學請看材料三,結合教科書91頁的內容,當時清朝的內部危機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
材料三:“亞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國成為他們的理想目標。當時的中國國力漸衰,內部危機嚴重,處在巨變的前夜。”
——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
生:政治:實行封建君主專制統治
經濟: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主要的生產方式
軍事:科技落后,使用冷兵器,軍隊作戰能力低下
外交:實行閉關自守政策
社會:階級矛盾激發,農民起義頻發
師:同學們總覺得很好。我們知道了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各自處于什么樣的情況。現在我們進行一個簡單的對比:
中國 英國
經濟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占優勢 工業革命完成,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政治 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資本主義民主制度
軍事 軍備廢弛,裝備落后,冷兵器 船堅炮利,熱兵器
對外 閉關鎖國 殖民擴張
綜合 封建統治、危機四伏 綜合國力強大,掌握資本主義世界霸權
所以,經過對比之后我們會發現:先進的工業文明戰勝了落后的農業文明。
困局:大清何以而敗
名詞解釋:將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背景、過程以及結果等要素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闡述。
提問:同學們,請閱讀教科書,對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做一個名詞解釋。
生:鴉片戰爭是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于1840發動的侵略戰爭。以1842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而宣告結束。
生:第二次鴉片戰爭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兩國在美、俄支持下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而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
變局:政局何以而變
師:西方列強通過發動鴉片戰爭和簽訂不平等條約強行打開了中國的門戶,使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那么,同學們請看材料三,思考:中國社會發生了什么根本性變化?
材料四:西方列強通過發動鴉片戰爭和簽訂不平等條約強行打開了中國的門戶,迫使這個長期封閉的東方古國向世界開放,并給它套上沉重的殖民枷鎖。這場戰爭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是深遠的。它使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鄭師渠《中國近代史》
生: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使清政府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師:好。那請問同學們,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又怎么就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呢?接下來,請同學們閱讀教科書92-93頁的內容,通過不平等條約的內容和老師提供的材料分析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材料六:
生:中國喪失了完整獨立的主權;自然經濟遭到了破壞,被卷入到資本主義市場。總而言之,中國從一個獨立的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變局:國人何以漸醒
師:《南京條約》簽訂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國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統治階級高層的封閉、愚昧與腐朽。比如說也有一部分精英知識分子透過“他者”的眼光審視自己。比如說林則徐的《泗州志》收集有關西洋各國的消息情報和國際知識;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了“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徐繼畬的《瀛寰志略》是中國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師:最后,同學們,請看材料九,老師給你們留一個思考題:文明的差異無處不在,不同就會引發戰爭嗎?
材料九:文明的沖突是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作為世界上率先進入工業文明時代的國家,英國人有著明顯的主動向外尋求交流與貿易的急切渴望,而且他們也有進行交流的底氣與實力。中國,這個曾經的農業文明時代的代表,既是英國交流的首選之國,也是它想充分了解、征服的理想對象。
---陳紅《試從文明沖突視角下分析鴉片戰爭的爆發》
課堂小結
課堂練習
師:接下來我們做一道小練習題檢測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效果。
(2022·全國·高考真題)1846年,上海的進口貨值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減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雖有回升,但極不穩定,一直到1854年還沒有恢復到1845年的水平。這可用于說明,進口貨值的下降( )
A.阻止了自然經濟的解體 B.導致西方商品傾銷重心轉移
C.促使傳統手工業的恢復 D.成為列強進一步侵華的借口
(2022·廣東·模擬預測)編譯《四洲志》時,林則徐有意調換了原書介紹國家的順序,按照亞洲—非洲—歐洲—美洲的順序進行敘述,同時將選編的重點放在各國的兵制、統治情況以及歷史中對外交戰的情況。由此可知,林則徐( )
A.徹底擺脫了傳統觀念的束縛 B.倡導學習西方的制度和器物
C.缺乏對自身政體缺陷的反思 D.率先邁出向西方學習的步伐
(2022·重慶市一模(主城區)·7)陳旭麓說,協定關稅和治外法權是我們近年所認為不平等條約的核心,可是當時的人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們認為,治外法權不過是讓夷人管夷人,而協定關稅,新的關稅比舊有的自主關稅還要高一點。所以他們以為他們的外交是成功的。這表明“當時的人”(  )
A.認清國家發展短板 B.把握世界外交潮流
C.缺乏近代治國理念 D.放棄閉關鎖國政策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要扎實地掌握所教學科的知識,練好基本功。要不斷地積累相關各學科的知識,努力做到一專多能。
2、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教學的策略。雖然高中的學生歷史知識通過初中的學習有了一定的積累和儲備。但是在歷史的時空觀念等核心素養方面,仍然有待進一步提升。
3、要處理好多媒體的運用于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的主體性的關系,千萬不能被多媒體所限制。要真正做到多媒體為教學服務,為學生的學習服務。讓學生輕松地學習歷史,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
通過此次活動我深刻地體會到: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更要不斷努力改進,力爭更大地提高。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山市| 庆元县| 宝清县| 通山县| 中西区| 望奎县| 绍兴市| 芮城县| 阿图什市| 两当县| 宜宾县| 东明县| 鄂温| 枞阳县| 那曲县| 大名县| 博兴县| 景泰县| 凭祥市| 开阳县| 岗巴县| 自贡市| 吴忠市| 天全县| 宜良县| 栖霞市| 江都市| 孟村| 南昌市| 石林| 扎囊县| 乌审旗| 冷水江市| 通州区| 德保县| 澄江县| 翁牛特旗| 新绛县| 乌兰浩特市| 浦县| 平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