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紅河谷老黑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教學目標1、感受、體驗經典外國音樂作品,能以積極的態度演唱《紅河谷》,品味音樂文化的多樣性。2、在體驗中學唱歌曲,感受歌曲風格與特點。在探究中感受音樂要素(力度、速度、演唱形式等)對表現歌曲情感的作用。3、了解不同演唱形式與風格對塑造音樂形象所起到的作用。能夠運用音樂要素對歌曲進行簡單創編。嘗試在創作中對音樂素材的運用。新知導入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 加拿大素有“楓葉之國”的美譽,楓樹、楓葉已被加拿大人民視為國樹、國花來珍愛。楓樹、楓葉已成為加拿大國家、民族的象征。歌曲簡介《紅河谷》是流傳在北方紅河一帶的民歌,它主要表現了移民北方紅河一帶的居民在這里墾荒種地、建設家園、發展城市,最終將野牛出沒的荒原變成了人們生活的家園。它回顧了人們艱苦創業的歷史,同時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新知講解這首歌曲的情緒怎樣?優美的,帶有深深的思念之情。旋律進行是怎樣的?平穩歌曲的速度?中速弱起小節從弱拍或次強拍起的小節叫做弱起小節(或稱為不完全小節)。弱起小節的歌(樂)曲的最后結束小節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數正好相當于一個完全小節。 新知講解這首曲子是幾拍子的歌曲呢?4/4拍: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4拍。強弱規律:強 弱 次強 弱新知講解歌曲分析:兩個樂句,總共8小節。節奏穩健,富有動感。旋律樸實、舒展。新知講解歌詞解析歌曲回顧了人民艱苦創業的經歷,并展望美好幸福的生活前景。歌詞富有生活氣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歌唱要求姿勢端正(坐和站)面帶微笑態度認真、積極向上富于感情、表現力聲音連貫、優美《老黑奴》是福斯特1860年離開家鄉匹茲堡去紐約之前寫的最后一首歌。寫這首歌的時候,福斯特一生熱愛著的家鄉和親人,幾乎都一去不復返了。曲名中的“老黑奴”確有其人,正是在1860年,福斯特的妻子瓊家的一個老黑奴去世了。新知講解歌曲的速度:稍慢歌曲的情緒:優美抒情新知講解歌曲四四拍,由六個樂句組成。旋律優美、親切而又哀婉動人。新知講解作曲家是如何通過旋律的進行、節奏的變化來表現出憂傷的情緒的?新知講解《老黑奴》結構簡單,音域不寬,節奏平穩,音調主要采用黑人音樂的曲調創作而成,于真摯純樸中略帶感傷色彩。這種情緒既是對黑奴命運的同情,又是作者孤身異地生活的切身感受。新知講解隨錄音哼唱歌曲新知講解作者福斯特與這個老黑奴有著多年的交情,老黑奴的去世使作者深感悲痛。這首歌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寫的,除了寄托對老黑奴的哀思以外,也融入了作者對自己境遇的哀嘆。新知講解課堂總結希望同學們通過這首歌曲的學習,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建設家園,報效祖國!今后加深對民族音樂的了解和認識,把我們的民族音樂發揚光大!板書設計作業布置背唱歌曲《紅河谷》。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3課時《紅河谷》《老黑奴》.pptx 紅河谷.mp4 紅河谷伴奏.mp3 紅河谷范唱.mp3 老歌經典-紅河谷(加拿大民謠).mp3 老黑奴.mp3 老黑奴.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