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第一課 中國抗日戰爭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中共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根本出發點是( ) A.改善國共兩黨關系 B.粉碎國民黨親日派企圖C.實現全民族共同抗日 D.挑起國民黨內部矛2.下列歷史事件與上海有直接關系的是( ) A.“九一八”事變 B.“一 二八”事變C.“一二 九”運動 D.西安事變3.“勸蔣──扣蔣──釋蔣”這一過程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北伐戰爭 B.西安事變 C.重慶談判 D.南京解放4.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促進了國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現的歷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變 B.八一三事變C.七七事變 D.西安事變和平解決5.下是沈陽九一八博物館最引人注目的“殘歷碑”。巨大石雕臺歷上密布著千瘡百孔的彈痕,隱約可見無數個骷髏,象征著千萬個不泯的冤魂的吶喊和呼號。該石碑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標志了( ) A.局部抗戰階段 B.全面抗戰階段C.局部反攻階段 D.大反攻階段6.“日本人,真兇暴,奪我東三省,殺我們同胞。”導致這種現象的直接原因是( ) A.八國聯軍侵華 B.九一八事變C.西安事變 D.盧溝橋7.在日本20世紀30年代侵略中國之前,所發動的侵華活動有( )①發動甲午中日戰爭②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③與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④割占香港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對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略中國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擺脫經濟危機 B.緩和國內矛盾C.掠奪中國資源 D.實現中日共榮9.勐海縣某中學九年級(1)班開展有關“西安事變”的主題探究活動,下面是小明同學整理的資料,其中錯誤的是( ) A.時間:1936年12月12日B.發起人:張學良、楊虎城C.目的:要求汪精衛停止內戰、聯共抗日D.結果:得到和平解決10.嘉興有一所百年名校──嘉興一中。20世紀三十年代末烽火連天,她輾轉多地來到天目山成立“浙西一中”,直到四十年代中期才遷回嘉興,恢復省立嘉中。依據材料推測,該校經歷了( ) A.辛亥革命 B.五四運動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11.歷史上,國共兩黨之間曾經有過兩次合作。下列事件發生在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的是( ) A.辛亥革命 B.抗日戰爭 C.北伐戰爭 D.解放戰爭12.下面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幾幅圖片,綜合這幾幅圖片,以下說法最恰當的是( ) A.抗日戰爭是一場國際戰爭B.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力量始終是抗戰的主要力量C.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始終積極組織抗戰D.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族的抗戰13.全國性抗日戰爭開始于( ) A.八一三事變 B.七七事變C.九一八事變 D.一 二八事變14.關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表述不正確的是( )A.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B.是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C.是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建立的D.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戰15.1937年8月,根據國共兩黨協議,改編為( ) A.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B.國民革命軍新四軍C.抗日革命軍第八路軍 D.國民政府軍第八路軍16.日本發動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后,李宗仁對部下說:“我們在內戰中攪了20多年……是非不分,雖敗不足恥,勝亦不足武。現在真是天如人愿,讓我們這些人這輩子有個抗日救國的機會。”這里的“救國機會”是指( )A.臺兒莊戰役 B.平型關多大捷C.七七事變 D.百團大戰17.某學校學生在一次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找到了如下圖片及相關資料,由此可知,他們擬訂的探究性題目中最為恰當的一個是( ) A.堅持持久抗戰 B.全民族的抗戰C.中流砥柱 D.走向深淵18.抗日戰爭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外來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下列搭配正確的是( ) A.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B.七七事變──中國人民局部抗日的開始C.平型關大捷──中國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D.臺兒莊戰役──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19.《亮劍》中李云龍有句臺詞:“我們要‘關照’日本鬼子,讓它嘗嘗被八路軍打的滋味。”八路軍主動出擊日軍規模最大的戰役是( ) A.盧溝橋抗戰 B.平型關大捷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20.下列事變發生的先后順序是( )①九一八事變②西安事變③一 二八事變④七七事變⑤八一三事變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⑤④②①③二、問答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張學良、楊虎城派兵到華清池逮捕了蔣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內一些高級將領。接著,他們向全國發出通電,提出抗日救國八項主張,呼吁停止內戰,聯共抗日。這次逼蔣抗日的行動,歷史上稱為“西安事變”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蔣介石被扣押后,有人說:“蔣介石殺害了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我們應該殺了他,報仇雪恨!”有人說:“國難當頭,國際、國內形勢復雜,應該和平解決,蔣介石只要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就放了他。”根據材料一,說說:(1)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的目的是什么?(2)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支持材料二的哪一種觀點?為什么?(3)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有什么重大意義?22.閱讀漫畫,回答問題。(1)漫畫以20世紀30年代的哪一年發生的哪一歷史事件作為創作背景的?(2)漫畫反映了當時蔣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這一政策的嚴重后果是什么?(3)當時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什么主張?漫畫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對中國產生了什么重大影響? 23.閱讀下列材料在盧溝橋作戰中,二十九軍組織大刀突擊隊奪橋,戰士們掄起大刀,沖入敵陣,展開激烈的肉搏戰,幾乎全部戰死橋頭,烈士的鮮血染紅了盧溝橋。音樂家麥新為此作《大刀進行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愛國的同胞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前面有抗戰的正規軍,后面有支前的老百姓,我們萬眾一心共同前進。沖向那敵人,把它消滅!沖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這首歌成為流傳甚廣的抗戰歌曲。(1)《大刀進行曲》中的“鬼子們”指的是什么人?(2)大刀突擊隊的英勇事跡及《大刀進行曲》體現了怎樣的民族精神?(3)這首歌成為流傳甚廣的抗戰歌曲,在當時起了什么作用?“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近代中國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慘遭外國列強欺侮,山河破碎、主權淪喪、百姓蒙難的血淚史,如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等。材料二:“起來!不愿做努力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1)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是哪個侵略者?造成了我國哪一地區的淪陷?(2)材料二的歌曲創作于20世紀30年代,為什么說“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25.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爭取抗戰勝利的中心關鍵,在使已經發動的抗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只有這種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才能使抗戰得到最后的勝利。──《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材料二帝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實亦為東亞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戰以來,戰局并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于我。加之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炸彈,頻殺無辜,殘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飭令帝國政府接受聯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戰詔書》材料三下圖為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簽蓋有“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典禮紀念”郵戳的紀念章,現為國家一級文物。請回答:(1)結合所學知識,試從政治、軍事兩個方面論證材料一的觀點。(2)運用所學知識駁斥材料二中日本對英美兩國宣戰的理由。(3)依據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材料三所反映事件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西安事變【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相關史實。西安事變后,西安局勢極為動蕩。處死蔣介石,中國就可能陷于紛爭四起,群雄割據的局面。而內戰一起,必使虎視眈眈的日本有機可乘,從而有利于其進一步霸占 中國。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至此,國共之間進行了十年的內戰基本結束,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故正確答案選C。【點評】理解西安事變的根本出發點。2.【答案】B【知識點】華北事變【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抗戰時期相關事件。“九一八”事變發生在東北沈陽;“一 二八”事變發生在上海;“一二 九”運動發生在北平;西安事變發生在西安。故正確答案為B【點評】掌握抗戰時期相關史實。3.【答案】B【知識點】西安事變【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西安事變相關史實。正確答案選B。此題屬于稍難題,重點考查學生對西安事變概況的了解,“勸蔣──扣蔣──釋蔣”都是屬于西安事變的內容,故正確答案為B。【點評】掌握西安事變相關史實。4.【答案】D【知識點】西安事變【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西安事變相關知識。此題考查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對中國抗日戰爭的重大歷史意義,西安事變標志著內戰的結束,抗日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故正確答案選D。【點評】理解西安事變的相關影響。5.【答案】A【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日本侵華的相關內容。從圖片可以看出歷史事件是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正確答案選A。【點評】知道九一八事變的影響。6.【答案】B【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日本侵華戰爭的相關內容。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毀了沈陽北郊柳條湖村附近一段南滿鐵路,以此為借口,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進攻,制造九一八事變,不到半年時間,占領了東北三省。故正確答案選B。【點評】知道日本侵華的表現。7.【答案】A【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日本侵華的相關內容。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割占香港島。不是日本侵華表現,故答案選A。【點評】知道日本侵華的表現。8.【答案】D【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日本侵華的相關內容。20世紀30年代初日本卷入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經濟遭受沉重打擊,為轉嫁經濟危機,緩和國內矛盾,日本加快了對中國侵略的步伐。故正確答案選D。【點評知道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的原因。9.【答案】C【知識點】西安事變【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西安事變的相關內容。西安事變的目的敘述是錯誤的,西安事變的目的是要求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共抗日,不是汪精衛。故選C項。【點評】知道西安事變的目的。10.【答案】C【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20世紀三十年代末恰逢抗日戰爭期間(1937年----1945年),其余答案中的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不在此范圍內。因此選C。【點評】知道抗日戰爭的時間。11.【答案】B【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內容。第二次國共合作實現是1937年七七事變后,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因此選B。【點評】知道第二次國共合作發生的時間。12.【答案】D【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圖片信息反映出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由國民黨,共產黨,人民大眾和少數民族人民都積極參與的對日反抗作戰,這說明中國的抗爭是一場全民族的抗戰,所以答案選D,ABC三項與此主旨不符。【點評】知道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13.【答案】B【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八一三事變是淞滬會戰的開始。九一八事變后,東北軍不 戰而退入關內,東北淪陷。一 二八事變后國民政府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淞滬停戰協定》。七七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全國性抗日戰爭的開 始。因此答案為B。【點評】知道全國性抗日戰爭開始的標志。14.【答案】A【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同年9月國民黨中央公布了中國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兩黨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中國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戰,所以,只有A項符合題意。【點評】知道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過程。15.【答案】A【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1937年8月,根據國共兩黨協議,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答案是A。【點評】知道抗日戰爭中我國軍隊的改編。16.【答案】A【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抓住題目關鍵信息李宗仁,可以知道救國機會指臺兒莊戰役。臺兒莊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以來,繼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后,中國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勝利。故答案選A。【點評】知道臺兒莊戰役的領導人。17.【答案】B【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臺兒莊戰役是國民黨取得正面抗戰的重大勝利,平型關戰役是抗戰以來,八路軍取得的第一次偉大勝利,地道戰反映的是敵后游擊隊英勇抗戰的事跡,回民支隊顯然是在描述少數民族的抗戰,四者的共同之處是都反映了全民族的抗戰,故答案選B,ACD反映不出四幅圖片的內在聯系。【點評】知道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戰。18.【答案】C【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A項錯誤,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B項錯誤,七七事變標志著抗戰全面爆發;D項錯誤,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是百團大戰。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抗日戰爭中重要事件及其意義。19.【答案】D【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本題的題眼是“主動”,結合所學可知,在抗戰中,平型關大捷是第一次勝利,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的一次勝利,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故排除這三項;百團大戰時中共主動出擊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所以選D。【點評】知道抗日戰爭中的重要事件。20.【答案】C【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西安事變;“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日軍罪行【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中國歷史上重大事件的先后順序。九一八事變 1931年,西安事變1936年,一 二八事變1932年,七七事變1937年7月,八一三事變1937年8月,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中國歷史重大事件的先后順序。21.【答案】(1)逼蔣抗日(2)后一種觀點。因為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3)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知識點】西安事變【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西安事變的相關史實。此題要求學生能夠具備提取信息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第一小題的答案在材料一中就可以找到,而設問中也已提示學生要“根據材料一”,仔細研讀材料后應該能順利找到答案即為“逼蔣抗日”。第二小題是“兵諫”后社會上的兩種呼聲:“殺蔣”?“放蔣”?西安事變后,西安局勢極為動蕩。處死蔣介石,中國就可能陷于紛爭四起,群雄割據的局面。而內戰 一起,必使虎視眈眈的日本有機可乘,從而有利于其進一步霸占中國。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至此,國共之間進行了十年的內戰基本結束, 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這樣自然而然的完成第三小題的答案。【點評】本題掌握西安事變的相關史實。22.【答案】(1)1931年“九一八”事變;(2)不抵抗政策;日軍長驅直入,不到半年時間,占領了東北三省。(3)中日主張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事件影響:“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九一八事變的相關史實。此題主要考查學生讀圖能力,考查的知識點是九一八事變。漫畫中“反映蔣介石為日本侵占東北讓路”可知此事發生在東北,又告訴你時間是20世紀30年代,故判斷歷史事件是“九一八”事變。“讓路”體現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東北三省淪陷。第三個問題屬于識記題,主要考查學生“九一八”事變的影響及中國共產黨的主張,他與國民黨政府的主張是不一樣的,主張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九一八”事變的影響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點評】掌握九一八事變的相關史實23.【答案】(1)日本侵略者。(2)體現了抗日軍民團結一心,共抗外侮,誓死殺敵的愛國主義精神。(3)激勵著中華兒女英勇抗戰。【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七七事變及中國人民抗戰的相關史實。此題為基礎題。《大刀進行曲》中的“鬼子們”指的是日本侵略者。大刀突擊隊的英勇事跡及《大刀進行曲》體現了抗日軍民團結一心,共抗外侮,誓死殺敵的愛國主義精神。這首歌成為流傳甚廣的抗戰歌曲,在當時起了激勵著中華兒女英勇抗戰。的作用。【點評】掌握七七事變及中國人民抗戰的相關史實24.【答案】(1)日本。東北三省。(2)20世紀30年代,日本制造了兩次侵華事變。九一八事變后不到半年,日軍就占領了東北三省。七七事變后,日本對中國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中日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中華民族到了亡國滅種的危急關頭。所以說,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的相關事實。第一小題是基礎題,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我國東北三省。第二小題,要求從學生理解而是世紀三十年,日本先后發動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中華民族面臨亡國危險。【點評】掌握九一八事變的相關事實及影響25.【答案】(1)政治上: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軍事上:國民黨正面戰場、共產黨敵后戰場共同抗擊敵人。(2)駁斥:日本發動戰爭是為了爭奪霸權,給東亞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3)主要原因:中國人民的全民族抗戰。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美國對日本投放原子彈。(4)歷史意義: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完全勝利;為新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基礎;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國抗日戰爭的相關史實。本題以中日兩國關系為主線考查閱讀史料,獲取有效歷史信息,運用已學知識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第(1)問,結合抗戰過程中國共兩黨的抗戰史實,抓住“全民族的抗戰”去從政治、軍事歸納即可;第(2)問,是關于日本投降的材料,主要考查學生正確閱讀史料,分辨史料內容的真實性,從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及造成的影響方面去歸納;第(3)問,題干中的“事件”指的是抗日戰爭的勝利,即分析歸納勝利的原因,且主要原因需要從內因即全民族的抗戰,次要原因需要從外因考慮,如世界反法西斯、美國等去歸納;第(4)問,考查了學生閱讀史料并概括史料的能力,可以從對中國及世界兩個方面歸納即可。【點評】掌握中國抗日戰爭的相關史實1 / 1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第一課 中國抗日戰爭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中共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根本出發點是( ) A.改善國共兩黨關系 B.粉碎國民黨親日派企圖C.實現全民族共同抗日 D.挑起國民黨內部矛【答案】C【知識點】西安事變【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相關史實。西安事變后,西安局勢極為動蕩。處死蔣介石,中國就可能陷于紛爭四起,群雄割據的局面。而內戰一起,必使虎視眈眈的日本有機可乘,從而有利于其進一步霸占 中國。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至此,國共之間進行了十年的內戰基本結束,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故正確答案選C。【點評】理解西安事變的根本出發點。2.下列歷史事件與上海有直接關系的是( ) A.“九一八”事變 B.“一 二八”事變C.“一二 九”運動 D.西安事變【答案】B【知識點】華北事變【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抗戰時期相關事件。“九一八”事變發生在東北沈陽;“一 二八”事變發生在上海;“一二 九”運動發生在北平;西安事變發生在西安。故正確答案為B【點評】掌握抗戰時期相關史實。3.“勸蔣──扣蔣──釋蔣”這一過程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北伐戰爭 B.西安事變 C.重慶談判 D.南京解放【答案】B【知識點】西安事變【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西安事變相關史實。正確答案選B。此題屬于稍難題,重點考查學生對西安事變概況的了解,“勸蔣──扣蔣──釋蔣”都是屬于西安事變的內容,故正確答案為B。【點評】掌握西安事變相關史實。4.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促進了國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現的歷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變 B.八一三事變C.七七事變 D.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答案】D【知識點】西安事變【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西安事變相關知識。此題考查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對中國抗日戰爭的重大歷史意義,西安事變標志著內戰的結束,抗日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故正確答案選D。【點評】理解西安事變的相關影響。5.下是沈陽九一八博物館最引人注目的“殘歷碑”。巨大石雕臺歷上密布著千瘡百孔的彈痕,隱約可見無數個骷髏,象征著千萬個不泯的冤魂的吶喊和呼號。該石碑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標志了( ) A.局部抗戰階段 B.全面抗戰階段C.局部反攻階段 D.大反攻階段【答案】A【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日本侵華的相關內容。從圖片可以看出歷史事件是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正確答案選A。【點評】知道九一八事變的影響。6.“日本人,真兇暴,奪我東三省,殺我們同胞。”導致這種現象的直接原因是( ) A.八國聯軍侵華 B.九一八事變C.西安事變 D.盧溝橋【答案】B【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日本侵華戰爭的相關內容。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毀了沈陽北郊柳條湖村附近一段南滿鐵路,以此為借口,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進攻,制造九一八事變,不到半年時間,占領了東北三省。故正確答案選B。【點評】知道日本侵華的表現。7.在日本20世紀30年代侵略中國之前,所發動的侵華活動有( )①發動甲午中日戰爭②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③與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④割占香港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日本侵華的相關內容。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割占香港島。不是日本侵華表現,故答案選A。【點評】知道日本侵華的表現。8.對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略中國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擺脫經濟危機 B.緩和國內矛盾C.掠奪中國資源 D.實現中日共榮【答案】D【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日本侵華的相關內容。20世紀30年代初日本卷入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經濟遭受沉重打擊,為轉嫁經濟危機,緩和國內矛盾,日本加快了對中國侵略的步伐。故正確答案選D。【點評知道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的原因。9.勐海縣某中學九年級(1)班開展有關“西安事變”的主題探究活動,下面是小明同學整理的資料,其中錯誤的是( ) A.時間:1936年12月12日B.發起人:張學良、楊虎城C.目的:要求汪精衛停止內戰、聯共抗日D.結果:得到和平解決【答案】C【知識點】西安事變【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西安事變的相關內容。西安事變的目的敘述是錯誤的,西安事變的目的是要求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共抗日,不是汪精衛。故選C項。【點評】知道西安事變的目的。10.嘉興有一所百年名校──嘉興一中。20世紀三十年代末烽火連天,她輾轉多地來到天目山成立“浙西一中”,直到四十年代中期才遷回嘉興,恢復省立嘉中。依據材料推測,該校經歷了( ) A.辛亥革命 B.五四運動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答案】C【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20世紀三十年代末恰逢抗日戰爭期間(1937年----1945年),其余答案中的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不在此范圍內。因此選C。【點評】知道抗日戰爭的時間。11.歷史上,國共兩黨之間曾經有過兩次合作。下列事件發生在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的是( ) A.辛亥革命 B.抗日戰爭 C.北伐戰爭 D.解放戰爭【答案】B【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內容。第二次國共合作實現是1937年七七事變后,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因此選B。【點評】知道第二次國共合作發生的時間。12.下面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幾幅圖片,綜合這幾幅圖片,以下說法最恰當的是( ) A.抗日戰爭是一場國際戰爭B.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力量始終是抗戰的主要力量C.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始終積極組織抗戰D.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族的抗戰【答案】D【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圖片信息反映出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由國民黨,共產黨,人民大眾和少數民族人民都積極參與的對日反抗作戰,這說明中國的抗爭是一場全民族的抗戰,所以答案選D,ABC三項與此主旨不符。【點評】知道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13.全國性抗日戰爭開始于( ) A.八一三事變 B.七七事變C.九一八事變 D.一 二八事變【答案】B【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八一三事變是淞滬會戰的開始。九一八事變后,東北軍不 戰而退入關內,東北淪陷。一 二八事變后國民政府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淞滬停戰協定》。七七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全國性抗日戰爭的開 始。因此答案為B。【點評】知道全國性抗日戰爭開始的標志。14.關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表述不正確的是( )A.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B.是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C.是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建立的D.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戰【答案】A【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同年9月國民黨中央公布了中國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兩黨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中國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戰,所以,只有A項符合題意。【點評】知道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過程。15.1937年8月,根據國共兩黨協議,改編為( ) A.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B.國民革命軍新四軍C.抗日革命軍第八路軍 D.國民政府軍第八路軍【答案】A【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1937年8月,根據國共兩黨協議,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答案是A。【點評】知道抗日戰爭中我國軍隊的改編。16.日本發動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后,李宗仁對部下說:“我們在內戰中攪了20多年……是非不分,雖敗不足恥,勝亦不足武。現在真是天如人愿,讓我們這些人這輩子有個抗日救國的機會。”這里的“救國機會”是指( )A.臺兒莊戰役 B.平型關多大捷C.七七事變 D.百團大戰【答案】A【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抓住題目關鍵信息李宗仁,可以知道救國機會指臺兒莊戰役。臺兒莊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以來,繼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后,中國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勝利。故答案選A。【點評】知道臺兒莊戰役的領導人。17.某學校學生在一次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找到了如下圖片及相關資料,由此可知,他們擬訂的探究性題目中最為恰當的一個是( ) A.堅持持久抗戰 B.全民族的抗戰C.中流砥柱 D.走向深淵【答案】B【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臺兒莊戰役是國民黨取得正面抗戰的重大勝利,平型關戰役是抗戰以來,八路軍取得的第一次偉大勝利,地道戰反映的是敵后游擊隊英勇抗戰的事跡,回民支隊顯然是在描述少數民族的抗戰,四者的共同之處是都反映了全民族的抗戰,故答案選B,ACD反映不出四幅圖片的內在聯系。【點評】知道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戰。18.抗日戰爭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外來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下列搭配正確的是( ) A.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B.七七事變──中國人民局部抗日的開始C.平型關大捷──中國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D.臺兒莊戰役──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答案】C【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A項錯誤,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B項錯誤,七七事變標志著抗戰全面爆發;D項錯誤,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是百團大戰。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抗日戰爭中重要事件及其意義。19.《亮劍》中李云龍有句臺詞:“我們要‘關照’日本鬼子,讓它嘗嘗被八路軍打的滋味。”八路軍主動出擊日軍規模最大的戰役是( ) A.盧溝橋抗戰 B.平型關大捷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答案】D【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本題的題眼是“主動”,結合所學可知,在抗戰中,平型關大捷是第一次勝利,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的一次勝利,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故排除這三項;百團大戰時中共主動出擊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所以選D。【點評】知道抗日戰爭中的重要事件。20.下列事變發生的先后順序是( )①九一八事變②西安事變③一 二八事變④七七事變⑤八一三事變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⑤④②①③【答案】C【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西安事變;“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日軍罪行【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中國歷史上重大事件的先后順序。九一八事變 1931年,西安事變1936年,一 二八事變1932年,七七事變1937年7月,八一三事變1937年8月,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中國歷史重大事件的先后順序。二、問答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張學良、楊虎城派兵到華清池逮捕了蔣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內一些高級將領。接著,他們向全國發出通電,提出抗日救國八項主張,呼吁停止內戰,聯共抗日。這次逼蔣抗日的行動,歷史上稱為“西安事變”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蔣介石被扣押后,有人說:“蔣介石殺害了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我們應該殺了他,報仇雪恨!”有人說:“國難當頭,國際、國內形勢復雜,應該和平解決,蔣介石只要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就放了他。”根據材料一,說說:(1)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的目的是什么?(2)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支持材料二的哪一種觀點?為什么?(3)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有什么重大意義?【答案】(1)逼蔣抗日(2)后一種觀點。因為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3)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知識點】西安事變【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西安事變的相關史實。此題要求學生能夠具備提取信息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第一小題的答案在材料一中就可以找到,而設問中也已提示學生要“根據材料一”,仔細研讀材料后應該能順利找到答案即為“逼蔣抗日”。第二小題是“兵諫”后社會上的兩種呼聲:“殺蔣”?“放蔣”?西安事變后,西安局勢極為動蕩。處死蔣介石,中國就可能陷于紛爭四起,群雄割據的局面。而內戰 一起,必使虎視眈眈的日本有機可乘,從而有利于其進一步霸占中國。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至此,國共之間進行了十年的內戰基本結束, 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這樣自然而然的完成第三小題的答案。【點評】本題掌握西安事變的相關史實。22.閱讀漫畫,回答問題。(1)漫畫以20世紀30年代的哪一年發生的哪一歷史事件作為創作背景的?(2)漫畫反映了當時蔣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這一政策的嚴重后果是什么?(3)當時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什么主張?漫畫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對中國產生了什么重大影響? 【答案】(1)1931年“九一八”事變;(2)不抵抗政策;日軍長驅直入,不到半年時間,占領了東北三省。(3)中日主張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事件影響:“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九一八事變的相關史實。此題主要考查學生讀圖能力,考查的知識點是九一八事變。漫畫中“反映蔣介石為日本侵占東北讓路”可知此事發生在東北,又告訴你時間是20世紀30年代,故判斷歷史事件是“九一八”事變。“讓路”體現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東北三省淪陷。第三個問題屬于識記題,主要考查學生“九一八”事變的影響及中國共產黨的主張,他與國民黨政府的主張是不一樣的,主張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九一八”事變的影響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點評】掌握九一八事變的相關史實23.閱讀下列材料在盧溝橋作戰中,二十九軍組織大刀突擊隊奪橋,戰士們掄起大刀,沖入敵陣,展開激烈的肉搏戰,幾乎全部戰死橋頭,烈士的鮮血染紅了盧溝橋。音樂家麥新為此作《大刀進行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愛國的同胞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前面有抗戰的正規軍,后面有支前的老百姓,我們萬眾一心共同前進。沖向那敵人,把它消滅!沖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這首歌成為流傳甚廣的抗戰歌曲。(1)《大刀進行曲》中的“鬼子們”指的是什么人?(2)大刀突擊隊的英勇事跡及《大刀進行曲》體現了怎樣的民族精神?(3)這首歌成為流傳甚廣的抗戰歌曲,在當時起了什么作用?“【答案】(1)日本侵略者。(2)體現了抗日軍民團結一心,共抗外侮,誓死殺敵的愛國主義精神。(3)激勵著中華兒女英勇抗戰。【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七七事變及中國人民抗戰的相關史實。此題為基礎題。《大刀進行曲》中的“鬼子們”指的是日本侵略者。大刀突擊隊的英勇事跡及《大刀進行曲》體現了抗日軍民團結一心,共抗外侮,誓死殺敵的愛國主義精神。這首歌成為流傳甚廣的抗戰歌曲,在當時起了激勵著中華兒女英勇抗戰。的作用。【點評】掌握七七事變及中國人民抗戰的相關史實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近代中國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慘遭外國列強欺侮,山河破碎、主權淪喪、百姓蒙難的血淚史,如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等。材料二:“起來!不愿做努力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1)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是哪個侵略者?造成了我國哪一地區的淪陷?(2)材料二的歌曲創作于20世紀30年代,為什么說“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答案】(1)日本。東北三省。(2)20世紀30年代,日本制造了兩次侵華事變。九一八事變后不到半年,日軍就占領了東北三省。七七事變后,日本對中國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中日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中華民族到了亡國滅種的危急關頭。所以說,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的相關事實。第一小題是基礎題,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我國東北三省。第二小題,要求從學生理解而是世紀三十年,日本先后發動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中華民族面臨亡國危險。【點評】掌握九一八事變的相關事實及影響25.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爭取抗戰勝利的中心關鍵,在使已經發動的抗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只有這種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才能使抗戰得到最后的勝利。──《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材料二帝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實亦為東亞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戰以來,戰局并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于我。加之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炸彈,頻殺無辜,殘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飭令帝國政府接受聯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戰詔書》材料三下圖為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簽蓋有“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典禮紀念”郵戳的紀念章,現為國家一級文物。請回答:(1)結合所學知識,試從政治、軍事兩個方面論證材料一的觀點。(2)運用所學知識駁斥材料二中日本對英美兩國宣戰的理由。(3)依據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材料三所反映事件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答案】(1)政治上: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軍事上:國民黨正面戰場、共產黨敵后戰場共同抗擊敵人。(2)駁斥:日本發動戰爭是為了爭奪霸權,給東亞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3)主要原因:中國人民的全民族抗戰。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美國對日本投放原子彈。(4)歷史意義: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完全勝利;為新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基礎;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國抗日戰爭的相關史實。本題以中日兩國關系為主線考查閱讀史料,獲取有效歷史信息,運用已學知識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第(1)問,結合抗戰過程中國共兩黨的抗戰史實,抓住“全民族的抗戰”去從政治、軍事歸納即可;第(2)問,是關于日本投降的材料,主要考查學生正確閱讀史料,分辨史料內容的真實性,從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及造成的影響方面去歸納;第(3)問,題干中的“事件”指的是抗日戰爭的勝利,即分析歸納勝利的原因,且主要原因需要從內因即全民族的抗戰,次要原因需要從外因考慮,如世界反法西斯、美國等去歸納;第(4)問,考查了學生閱讀史料并概括史料的能力,可以從對中國及世界兩個方面歸納即可。【點評】掌握中國抗日戰爭的相關史實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第一課 中國抗日戰爭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第一課 中國抗日戰爭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