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是尊老敬老好少年教學設計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研究性學習與社區服務相結合,在活動中指導學生設計開展個性化、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并通過實踐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教學背景分析教學背景分析:在對六年級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前期調研中,很多學生說每天上下學的時候都會看到敬老院的老人們,覺得他們很孤單,想開展關心敬老院老人的主題。敬老院位于我們學校的對面,距離近,非常便于學生的實踐體驗活動。于是我就讓學生跟學校的領導進行溝通,正好鍛煉一下學生與人交往、溝通的能力。由學校與敬老院方面進行了聯系,得到了敬老院的支持,因此我們就確定了這個主題。想通過此次活動讓學生們懂得關愛老人,不僅是物質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懂得陪伴是對老人最好的關愛。并通過此次活動,學生能初步感受到尊老、敬老、愛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教學內容:本主題活動共分為三個活動1.活動1:學生調查敬老院老人的來源及現在的需求等情況。2.實踐活動2:第一部分:學生根據調查敬老院老人的需求情況 設計活動方案并做準備;第二部分:走進敬老院為老人服務。3.整理活動過程,展示匯報;學生就本組的活動過程進行整理,形成活動成果,進行小組展示匯報。學生情況:我校六年級的學生在設計訪談內容上面缺少邏輯關系,會訪談但是對訪談記錄的整理,分析存在不足;能設計活動計劃,并能根據自身特長進行任務認領,并完成,但對活動過程缺少記錄及反思。教學方式:學生自主實踐、研究性學習與服務性學習相結合 教學手段:實踐體驗教學 技術準備:多媒體、照相機、攝像機教學目標(內容框架)1、學生能夠根據實際生活談一談對老人的了解。2、學生能通過談話的方式能進行訪談活動,提高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能力。3、學生在組內能獨立設計訪談內容并能向老人進行訪談活動。4、學生在小組中,通過對訪談的內容的分析,結合自己的實際能力解決老人的需求。5、學生通過在敬老院對老人服務的同時,能在家中做到關心、尊敬父母、家人。教學重點:學生通過對老人需求的調查,結合自身的能力給予幫助,發揚中華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教學難點:通過學生對敬老院老人的關愛活動,使得學生尊老愛老的美德活動持續下去。教學過程(文字描述) 通過前期調查,學生確定學生要研究的主題,對敬老院老人的需求情況進行調查、訪談。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分析,學生分組進行準備,根據老人的需求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走進敬老院針對老人的不同需求來對老人進行關愛活動。實踐活動后整理各組活動資料,進行展示交流,共同分享經驗,并進行拓展活動。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準備活動階段 一.通過課前對學生的調查,學生們都對《走進楊宋敬老院——關愛老人》這一主題感興趣, 1.“大家先說一說對老人的了解?!? 二..“對于敬老院的老人,大家想怎么做?”請各組制定關愛老人活動計劃 1.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對學生的活動計劃進行指導。 “有的組的同學在計劃中寫道,要為老人表演節目,你們是怎么知道老人喜歡節目的呢?” 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學生繼續制定活動計劃。 2.全班交流、修改、完善活動計劃表 1.學生回答 學生自主制定關愛老人活動計劃。1.學生回答(應該先了解老人有什么需求,在決定怎么做?) 學生繼續制定活動計劃表 2.學生分組進行交流 學生能從身邊看到的生成主題。體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理念。 在巡視中發現問題及時改正,這樣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 學生要有制定活動計劃的習慣,養成做事有計劃,有方法的一種習慣。活動1. 調查敬老院老人的來源及現在的需求等情況。 1.學生制定老人需求訪談內容 提示一:對老人進行訪談,都應該了解什么? 提示二:院方的訪談要有哪些重點? 2.在調查老人需求前指導學生該如何與老人交流要注意什么?。 強調:要注意禮貌 請勿大聲喧嘩 3.開展敬老院老人需求情況訪談實踐活動 訪談要求: 1.在院內說話要注意禮貌; 2.請勿在院內追跑打鬧; 3.訪談過程要做好影像的保存; 4.訪談的內容要做好記錄。 教師在院內巡視學生的活動情況 4.指導學生對訪談的內容進行整理,歸納出老人的需求情況。 5.同學們現在我們知道了老人的需求情況,下一階段,各組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設計活動方案并做準備。 1.學生思考并回答 2.學生進行調查前的練習 3.學生走進敬老院對老人需求情況進行調查。 學生分組在院內與老人及院方進行交流,了解老人的需求情況。 4.學生對老人需求情況調查進行整理,總結出:有的老人喜歡下棋、聽歌、看節目;有的老人行動不便,腿腳酸疼。 讓學生知道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周到 對學生的膽量、語言表達能力等都得到了鍛煉。 通過訪談,學生真正了解的老人的需求。實踐活動2:第一部分:學生根據調查敬老院老人的需求情況,設計活動方案并準備 1.同學們在訪談中了解到大多數的老人在物質上是不缺的,希望有人跟他聊天,還有的老人平時喜歡看節目如聽聽歌、看看小品等,有的老人由于年紀大了出現了腰疼腿疼的癥狀。針對這些大家打算如何做? 2. 師:有人提出要給老人做按摩,咱們班有會按摩的嗎? 給大家做一下講解。 提出問題:我們應該怎么辦? 3.按摩專家進行按摩指導課 醫生做理論講解,手法練習。 大夫對學生進行親身手法與力度的指導。 1.各組設計需求解決方案,學生根據老人喜歡的節目進行準備: 五組同學準備一首《常回家看看》歌曲 四組的同學準備學一學五子棋和象棋跟老人玩一玩。 三組的同學為老人打快板。 二組為老人準備了一支舞蹈,并由一名同學在網上搜集一些老故事準備為老人講一講。 一組同學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決定唱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詩歌朗誦《智取威虎山選段》 2.學生講解按摩手法 學生:對老人腿腳不便,腰酸腿疼的問題,可以為他們做按摩。 同學回答:有 學生在班上給大家講解并演示。 一生提出:你剛剛說的這些手法不合適老人。我們要做按摩應該做一些適合老人的按摩。 生回答:衛生院有專門做按摩的大夫,我們可以請來給我們講解指導一下。 3.學生認真傾聽,向大夫提出問題,在課上學習按摩手法,與同學互相按摩,最后學生給大夫按摩感受手法和力度 讓學生知道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周到。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來解決老人的需求,并且這些都是老人喜歡的。 學生能夠利用日常生活中所學的,并能在課上生成新的課程。 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對老人進行按摩的手法和力度,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也可以在家中為父母進行按摩。實踐活動2.第二部分:走進楊宋敬老院為老人服務 一、回顧前期活動,明確本次活動要求,為順利活動做準備 (一)回顧前期活動 師:同學們,在今天活動沒有開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我們為這次實踐活動都做了哪些活動? (二)提出實踐活動要求 師:今天我們要走進敬老院。在活動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二、實踐活動(10點到10點半) 1.學生分組進行活動,教師進行巡視。 三、課后小結 1.師:今天的活動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2.拓展:今天的活動結束了,但是我們的主題活動并沒有結束,同學們回家后把今天的活動過程記錄一下,整理,并寫一寫今天體驗活動的感受。下節課我們進行展示交流活動。 (一)學生回顧之前做的調查及準備活動 (二)學生回答 1、注意禮貌,遇到長輩要問好 2、在樓道或院里慢步輕聲不追跑。 3、分組活動有秩序,活動時間掌握好。 4、活動記錄,資料要留好。 1.各組有一個名學生在棋室與老人下棋,有象棋、五子棋、跳棋;有一名學生在閱讀室給老人讀書、讀報,學生自帶課外書。 其余學生各組安排:一組在二層,二組、四組在三層,三組、五組在四層。按照各組計劃進行分工和老人一起在房間里下棋、聊天、做按摩等。 1.學生說一說,教師給予適當的評價。 學生傾聽 學生在體驗中學習體會如何關愛老人 明確要求 強調活動要求(整理資料,形成成果) 一、了解學生活動情況 二、歸納、整理資料,形成成果 1.學生對活動過程進行梳理,形成成果 2. 各組匯報 三、做展示前的準備。 1.問:“你們準備怎么進行匯報交流呢?” 2.出示匯報要求: 人人有事干 小組有展示 材料要宣傳 形式要多樣 四、小結。 學生匯報 學生回答 學生觀看,思考。進行展示匯報的分工。 交流有要求,這樣可以人人參與,形式多樣不枯燥。發揮學生的創造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