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單元講述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市場經濟體制背景下,我國經濟要發展與社會要進步必須回答、解決的最基本問題。具體講述了指導我國經濟社會建設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建設中有關收入分配公平、共同畜裕、社會保障的基本問題。第三課介紹了我國新時代的經濟發展以及新時代如何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建設取得更偉大的新成就。本節課先分析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要性,又突出介紹推動建設好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教學目標】1、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2、理解我國我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具體措施 。3、理解五大發展理念之間的關系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研判和科學決策,理解并認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科學精神:深化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發展實體經濟重要性的科學認識。法治精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各參與主體必須遵循法律。公共參與: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聯系實際,為鄉村經濟發展提出具體建議。【教學重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要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措施。【教學難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措施。【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被"資源詛咒"的山西,又行了!山西再次蟬聯,王者回歸,已今非昔比了!思考:山西是怎樣破除“資源詛咒”的呢?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山西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起來,為山西高質量發展提供自然資源保障。以高質量的要素保障助推山西能源革命。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添磚加瓦。新課講授:出示課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總議題: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山西何以破除“資源詛咒 “1、現代化經濟體系,為啥必須建 ——從山西"資源詛咒”中尋找答案2、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建成啥樣 ——從山西”資源詛咒”的破局之路中尋找答案第一幕:國家強,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強議題一:現代化經濟體系,為啥必須建 ——從山西"資源詛咒”中尋找答案議學情境一:閱讀材料《面臨經濟發展困境的山西應該怎么辦?》世界煤炭看中國,中國煤炭看山西!山西煤礦挖不盡,遍地都是煤老板!煤炭資源給山西帶來的僅是發展優勢嗎 山西煤炭產業風光無限,詛咒也隨之而來,“資源詛咒”指資源型產業的繁榮會抑制其他產業的發展。山西過于依賴煤炭產業, 產業結構單一,對當地其他行業產生了明顯的擠出效應,煤炭產業鏈短小難以拉動相關產業發展,特別是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最終消費品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難以發展,煤炭產業作為高污 染行業對生態造成破壞,也造成了營商環境的急劇惡化,煤炭已然綁架了山西經濟,當煤炭經濟下行,山西經濟則逾加凸顯乏力!“實現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形成產業多元支撐的結構格局,是山西經濟發展需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西時的重要講話,一語道破山西發展的關鍵所在。作為傳統的資源型地區,對煤炭的路徑依賴已深深滲透到山西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資源型經濟轉型絕非一時、一域之功,需要系統、全面的轉型、改革。開展“煤炭革命”,破解“一煤獨大”的結構性矛盾,成為山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任務。贏得競爭主動,提高經濟競爭力,推動各領域現代化可以解決當地民生、生態等問題。議學問題:山西經濟發展面臨著怎樣的發展困境?分析山西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議學提示:國家強 經濟體系必須強1、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要性和重要性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1)必要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增長動力的迫切要求。(2)重要性:只有形成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更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贏得國際競爭主庋,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堅實而強大的物質基礎。相關鏈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1)從總需求來看:要促進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2)從總供給來看:要從增加生產要素的投入數量向提高生產要素的質量、效率和推動技術進步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議題二: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建成啥樣 ——從山西”資源詛咒”的破局之路中尋找答案議學情境一:我們知道要破解山西的"資源詛咒”就必須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關鍵是這個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建成啥樣 讓我們從山西”資源詛咒”的破局之路中尋找答案吧!觀看視頻《山西”資源詛咒”的破局之路》議學問題:山西轉型之路是否貫徹新發展理念,符合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議學提示:2、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含義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系和內在聯系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3、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構成①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②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③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④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⑤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⑥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⑦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第二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議題三:現代化經濟體系,怎樣才能建成 ——從山西”資源詛咒”的成功破局中尋找答案議學情境二:觀看視頻《山西推動能源產業“五位一體”融合發展》議學問題:從山西省推動能源產業“五位一體”融合發展中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山西省是怎樣建設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2、山西省是怎樣進行供給側改革的?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議學提示:怎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1、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1)目標: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使科技創新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份額不斷提高,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人力資源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不斷優化。相關鏈接: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實體經濟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生產、銷售以及提供相關服務的經濟活動。如農業、工業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教育、信息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部門。(“錢生物”)它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虛擬經濟是相對于實體經濟而言的,是經濟虛擬化的必然產物。包括金融業、博彩業等 (“錢生錢”)虛擬經濟服務于實體經濟1、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2)要求: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必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發展環境和社會氛圍。相關鏈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促進產能過剩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降低企事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化服務業,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根本:使我國供給能力更好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需要,從而實現社會主義生產員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含義:結構調整,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構成:需求側改革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有勞動力要素、土地、資本、制度創造、創新等要素。任務:簡言之,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議學情境四:觀看視頻《山西省多措并舉全面推進我省鄉村振興工作》和《山西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并閱讀材料山西省與長三角、大灣區優勢互補的區域產業協作體系基本形成。在此基礎上,聚焦深度融入京津冀實現聯動發展、強化協作長三角實現共贏發展、精準對接大灣區實現協同發展。山西省從今年開始對耕地保護情況進行實地抽查,下大力提高耕地質量,今年再建設高標準農田280萬畝。 同時要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與此同時,我省還要抓好特色轉型、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四項重點”。全省各級各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早動手、出實招,農業農村經濟保持平穩發展態勢議學問題:結合上述議學情境分析山西省是怎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設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議學提示:2、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1)目標:實現區域良性互動、城鄉融合發展、陸海統籌整體優化,培育和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加強區域優勢互補,塑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2)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那么,具體應怎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要性: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具體要求:①把“三農”放在全黨工作重中之重②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③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具體要求:①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老少邊窮)②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③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④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⑤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先發展,⑥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議學情境五:觀看視頻《山西:開放型經濟增速明顯》并閱讀材料11月20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了解到,我省開放型經濟發展步伐加快,今年以來,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對外投資合作等方面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數據增速明顯。據介紹,在對外貿易方面,今年1月—10月,全省進出口1876.3億元,同比增長69.2%,增速居全國第2位,是全國平均增速的3倍以上,成績喜人;在利用外資方面,今年1月—10月,全省新注冊外商投資企業103家,其中:港資企業21家,占全省新注冊企業數的20.4%。商務部口徑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同比增長16.9%,其中:香港地區到資1.9億美元,同比增長74.1%,占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的79.8%;在對外投資合作方面,前三季度成績顯著,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10.55億美元,同比增長107%,增速排全國第五;完成營業額10.35億美元,同比增長52%,增速排全國第二;對外投資2.12億美元,同比增長56%,增速排全國第五。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與沿線國家的投資合作已經成為新的增長點。其中,對沿線國家的投資占投資總存量的32%,在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占同期總額的82%,完成營業額占同期總額的90%。議學問題:結合以上議學情境分析山西省是怎樣發展開放型經濟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際競爭力的?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議學提示:3、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1)目標: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2)要求:①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②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③推進“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國際交流合作;④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⑤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突破提升: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1.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2.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3.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只建設這三個體系就可以了嗎?現代化經濟體系還應從哪方面建設?學生討論回答:還應從以下幾方面(1)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2)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3)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4)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繼續突破:結合已學知識,盡情打開思路,你認為中國應如何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4、總要求:(1)理念: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2)主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3)主線: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4)動力:以改革 創新為根本動(5)目的: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要本目的。(6)格局: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本課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