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例1.(1)小球在電場中沿MN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此過程由動能定理,有 ①可得小球進入磁場時的速度 ②v方向x軸垂直。(2)小球進入磁場后做勻速圓周運動,軌跡如圖所示。由幾何關系可得 ③ 又由洛侖茲力提供向心力,有 ④由②③④式可得 (3)小球飛離桌面后做平拋運動,由平拋規律有 ⑤ ⑥由②⑤⑥式可得小球飛行的水平距離為 例2 解:(1)P1、P2構成的系統碰撞前后,動量守恒 mv0=2mv1 ① v1= ②對P停在A點后,他們的共同速度為v2,則由動量守恒 3mv0=4mv2 ③ v 2= ④(2) 由功能關系 μ(2m)g×2(L+x)=(2m)v+ (2m)v-(4m)v ⑤ 解得x=-L ⑥當彈簧壓縮最大時,P、P1和P2共同速度為v3,由動量守恒 3mv0=4mv3 ⑦ v 3= ⑧彈簧壓縮最大時,系統的動能與最后P停在P2上后的系統動能相同由功能關系2μmg (L+x) =Ep ⑨ Ep=mv ⑩例3:(1)第一次飛行中,設加速度為a1,由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有:對飛行器運用牛頓第二定律有:解得:。(2)第二次飛行中,設失去升力時的速度為v1,則;上升的高度為s1,由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有:。設失去升力后的加速度為a2,上升的高度為s2,對飛行器運用牛頓第二定律有:,由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速度關系式有:。解得:。(3)設失去升力下降階段加速度為a3;恢復升力后加速度為a4,恢復升力時速度為v3,對飛行器失去升力、回復升力后的運動分別運用牛頓第二定律有:和由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位移速度關系式有: 及 。解得:? 點評:對單物多過程問題,由各階段的受力情況確定運動性質是基礎,找到連接各階段運動的物理量(速度)是關鍵。做出物體整個運動過程的運動示意圖,可使問題的分析與求解較為直觀。例4.(1)設a球到達C點時速度為v,a球從A運動至C過程,由動能定理有 ① 可得 ②b球在C發生彈性碰撞,系統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設a、b碰后瞬間速度分別為va、vb,則有 ③ ④由②③④可得 ⑤可知,a、b碰后交換速度,a靜止,b向右運動。(2)要使小球b脫離軌道,有兩種情況:情況一:小球b能滑過圓周軌道最高點,進入EF軌道。則小球b在最高點P應滿足 ⑥小球b碰后直到P點過程,由動能定理,有 ⑦由⑤⑥⑦式,可得 情況二:小球b上滑至四分之一圓軌道的Q點時,速度減為零,然后滑回D。則由動能定理有 ⑧由⑤⑧式,可得 (3)若,由上面分析可知,b球必定滑回D,設其能向左滑過DC軌道與a球碰撞,且a球到達B點,在B點的速度為vB,,由于a、b碰撞無能量損失,則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⑨由⑤⑨式,可得 故知,a球不能滑回傾斜軌道AB,a、b兩球將在A、Q之間做往返運動,最終a球將停在C處,b球將停在CD軌道上的某處。設b球在CD軌道上運動的總路程為S,由于a、b碰撞無能量損失,則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⑩由⑤⑩兩式,可得 S=5.6R所以知,b球將停在D點左側,距D點0.6R處,a球停在D點左側,距D點R處。電磁學的備考復習廣東仲元中學 物理備課組 梁項能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下午好!今天和大家進行高考電磁學復習的經驗交流,我感到非常高興!所講不足之處,請老師們指正。廣東仲元中學2012年開始運用“五環學習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2013年高考實現了新的突破,上重點線人數556人,比去年多了70多人,重點上線率達54%,共有5人考上清華北大。電磁學是高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內容,也是高考的熱點,下面簡要分析廣東近四年電磁學的試題特點及復習對策。題號2013年考點及要求2012年考點及要求2011年考點及要求2010年考點及要求15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偏轉Ⅱ帶電粒子磁場中的運動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Ⅱ16變壓器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Ⅱ19交流電的函數表達式、峰值和有效值Ⅰ交流的圖象、峰值和有效值、理想變壓器Ⅰ交流的圖象、峰值和有效值Ⅰ20電場強度、電勢能、電場力做功Ⅱ(靜電場)21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Ⅱ靜電與新技術Ⅱ靜電場及其性質Ⅱ34(1)電學實驗:替代法測電阻(測電阻率)Ⅱ34(2)電學實驗:用電流表測量電阻Ⅱ(根據原理圖補充實物連線,計算Rx解析式,用圖像法求斜率k進一步求Rx)電學實驗:練習使用多用電表、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Ⅱ(根據原理圖實物連線)電學實驗: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阻Ⅱ(根據原理圖補充實物連線)35電學計算: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平衡+電磁感應+電路)電學計算: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 (動能定理+圓周運動+邊界問題)36電學計算: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電磁感應(旋轉切割)+電路)電學計算: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 (圓周運動+邊界問題)電磁學分數42分42分44分44分一、近四年來的電磁學命題特點(1)高考中電磁學所占的比例高。近四年4份試卷中電磁學命題穩定在5道題,其中3道選擇題,1道實驗題,1道計算題,電磁學部分10年、11年占44分,12年、13年占42分,考查的分值穩定在42分左右。高考重視對物理主干知識的考查,突出電磁學的重要性。選擇題較容易,實驗題、計算題中等偏難,計算題多為力電綜合題,如: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問題和電磁感應問題和力學結合問題。命題頻繁的考點有交流的圖象、峰值和有效值、變壓器、靜電與新技術、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帶電粒子在電場的運動、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電阻的測量等。(2)電學實驗考查教材中的常規實驗,但是對實驗進行了重組、變化與創新。重視實驗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的考查。考查實驗操作的細節,4年考了3年由原理圖連接實物圖,只有2012年沒考;或者填寫儀表讀數,2010年考了電阻箱、2011年考了多用電表,幾年都沒有考電流表、電壓表的讀數;或者要求填寫重要實驗步驟。考查考生利用物理實驗圖像和表格分析和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如2011年的U-I數據表格,2013年的L-I圖像。近四年都沒有考傳感器的簡單使用這個實驗。(3)考查的知識點相對穩定,更換的知識點大多是在同一范圍內的微調。交流電的圖像、峰值和有效值等考點前三年不動搖,今年換成了變壓器,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年年考。靜電場今年變化了一下,改成考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直線運動和偏轉問題。電磁學四章書里面,總結出規律是電場、交流電各出一個選擇題,磁場和電磁感應其中一個出了計算題那另外一個出選擇題。(4)試題很好地體現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特點,傳統中求變化,平穩中謀創新。注意密切聯系生產、生活實際,關注科技前沿的發展動態,這方面在高考中年年都有體現。如:靜電除塵、靜電選礦、靜電噴墨打印機等等。(5)突出數理能力,重視數形結合:2013年試題信息的呈現方式上更加注重圖形、圖像,12道物理試題有15個圖。要求考生認真領會理解圖像的物理意義,分析圖像所表達的物理過程,提取圖像的有效信息,再用合理方法處理信息解決問題。2013年的36題則考查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和閉合回路歐姆電路的結合,配以電流I隨角速度ω變化的圖像,題型與以往練習的電學計算題不一樣,對考生應用數學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是今年物理電學考查中的一大亮點。二、今年的電磁學復習建議我們仲元中學的高三物理復習是圍繞考試大綱,以三輪復習為主要模式進行。夯實基礎的一輪復習,基本上按照教材的順序由力學到電學,再到熱學和原子物理,一模前結束;從一模后開始進入二輪復習,分專題進行復習,打破章節之間限制,從物理學科知識模塊、解題方法的角度設置專題進行,把整個高中的知識網絡化、系統化,進一步提高學生解題能力,查漏補缺。5月份進行第三輪復習,以模擬訓練和限時訓練為主線,培養同學們的應試能力和訓練良好的競技心態;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答題規范,提升解題速度,調適應試心理,千方百計地為高考增分。一輪二輪復習學生都用我們自己編寫的導學稿。根據近四年高考中電磁學所占分值高,能力要求較高,我們安排足夠的時間,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編寫導學稿,提前分好工,各位老師按時出好導學稿,每周固定找半天時間來進行備課組活動,討論和修改導學稿。我們編寫的導學稿緊扣考綱考點,明確學習目標,重點難點。自主探究部分多以填空的形式讓學生自己歸納、疏理知識點;合作探究部分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好的幫助差一的點的;檢測反饋部分是幾個針對練習,當堂完成一部分,剩下的就作為當天的作業,第二天收上來,學生的導學稿我們是全收全改,而且每次都按照滿分100分打上分數,學生是很在意分數的,這樣打分學生會更認真去完成物理作業,而且還非常注意解題規范,爭取拿高分。根據近四年高考電磁學試題的特點結合幾年高三物理復習的實際,本人提出下面幾點建議:1、打牢基礎、梳理知識、突出主干基礎知識與主干知識的考查是高考永恒的主題,今年命題的這種指向更加突出,所以在一輪復習中學生要抓住基礎不放松,回歸基礎、回歸主干。根據電磁學考查的知識點相對穩定,我們認為電場這章主要理解相關概念,特別是電場強度、電勢、電勢能、電容等概念,注重與生產生活聯系;電路:重點復習實驗,特別要清楚實驗的原理和實驗數據的處理與分析;磁場:安培力的復習要關注能量的變化問題,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運動的復習,要注意讓學生體會并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電磁感應:掌握電磁感應現象中常規感應電流方向的判斷,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應用不要太難;交變電流:扎實復習基本概念,注重與生產生活聯系。2、深挖課本習題,加強能力培養高考試卷取材廣泛平實,素材多為學生在課堂上和平時訓練過程中所常見的題型,大多數試題可在教材中找到與之對應的原始素材,所以在二輪復習中要重視課本內容及課本習題的開發和利用。在做好專題復習的同時,還要要求學生回歸課本與第一輪復習的資料,處理好練習與課本的關系。復習時擺脫題海戰術,不追求“偏、難、怪”題。在課堂教學中,對精選習題要進行深挖掘,多角度變化,力求作到 “一題多解,多題一解,一題多變”,從而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進而提高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加強電學實驗復習。實驗復習一定要讓學生走進實驗室,而不能“聽實驗”、“看實驗”、“背實驗”,而且要理解并能創新。高考中實驗題大部分是從課本的學生實驗中總結變形出來的,相對于其它題,出題范圍較狹窄,投入一定的力量,效果應該很明顯,應該將實驗題視作必須拿高分甚至滿分的題。二模后,我們會向學生開放實驗室,讓學生重做自己不熟悉的實驗,例如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這個實驗分壓電路的連接,就要逐一過關。近4年考了3年連接實物圖,平時就要加強訓練,逐一過關。并對重點實驗進行專題復習,讓學生做到明確①實驗目的;②實驗原理;③實驗儀器的使用與讀數;④操作步驟;⑤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包括平均值法和圖象法);⑥誤差分析及實驗中應注意的事項;該實驗在原理上的遷移和方法上的創新。4、引導學生關注科技前沿和社會熱點,加強學以致用意識。重視理論與實際的聯系,重視物理知識在現代生活、現代生產、現代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應用,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在高考試題中更是出現了選材靈活、立意新穎的各種試題,考生必須能對試題所展示的實際情景進行分析、判斷、綜合,弄清物理情景,抽象物理模型,然后運用相應的物理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靜電學知識中的靜電除塵、靜電分選器、靜電復印、靜電噴墨打印機、電容傳感器等;電路中的傳感器、熱敏電阻、光敏電阻的使用等;磁學部分的示波器、質譜儀、電磁炮、速度選擇器、回旋式加速器、電磁流量計、磁流體發電機等等。5、提高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圖像法處理物理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在高考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中都有注重考核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的試題。數學知識及方法是學習物理的重要工具,熟練地掌握和應用一些典型的數學方法,對提高物理成績是大有幫助的。在中學物理中常用的數學方法有極值法、圖象法、數學歸納法、微元法等,尤其要加強運用圖像法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平時教學中指導學生認識圖象、幫助學生分析圖象、鼓勵學生運用圖象、培養學生構造圖象來解題,從而提高學生運用圖像法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近幾年高考試題內容相似度高,復習過程中要重視對往屆試題的研究,把握高考動向。接下來我再講一講我們二輪復習的導學稿,印給大家的是電場、磁場這兩章導學稿的精華版,只有知識歸納和例題,刪去了練習題。我們自編的導學稿一屆傳一屆,不斷更新和完善,使用的效果非常好,在每年的廣州市一模二模中,物理的平均分都是排在廣州市前列,跟化學、生物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我們的導學稿被學生稱為物理科的“傳家寶”。以上是仲元中學物理備課組的復習策略和本人的經驗體會,本人水平有限,請各位批評指正。最后祝各位老師,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在明年的高考中取得大豐收,謝謝!課件19張PPT。增城中學 李萬柏 2013.10.25郵箱:[email protected]淺析高考物理計算題的難度等級高考理綜物理計算題命題以中檔題為主,因此我們教學策略應是瞄準中檔題,真正吃透題中描寫的物理圖景,分析清楚物理過程,感悟解題思路。少數尖子生可以適當分配一些精力研究近年高考卷中難度較高的壓軸題,以取得更好的成績。那么,何謂中檔題呢?引言(3)只要找到一個突破口后,完全按流程可以各個擊破 1.C級難度的特點一、物理綜合類計算題的難度界定方法(1)這類計算題往往由幾個不同物理過程組合而成 ;(2)每一個物理過程清楚 ;解題關鍵: 對每一過程的已知條件進行獨立分析,找到突破口就可以迎刃而解。 1.C級難度一、物理綜合類計算題的難度界定方法例1.(2013佛山一模)如左圖所示,水平光滑絕緣桌面距地面高h,x軸將桌面分為Ⅰ、Ⅱ兩個區域。右圖為桌面的俯視圖,Ⅰ區域的勻強電場場強為E,方向與ab邊及x軸垂直;Ⅱ區域的勻強磁場方向豎直向下。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正電小球,從桌邊緣ab上的M處由靜止釋放(M距ad邊及x軸的距離均為l),加速后經x軸上N點進入磁場,最后從ad邊上的P點飛離桌面;小球飛出的瞬間,速度如圖與ad邊夾角為60o。求:⑴小球進入磁場時的速度;⑵Ⅱ區域磁場磁感應強度的大小⑶小球飛離桌面后飛行的水平距離。過程一:電場加速,已知E、l、q、m,可求出v;過程二:磁場偏轉。已知幾何關系可先求R,再求B;過程三:平拋運動。 已知h可求t,再求x.難度評級:C級。突破口:過程一答案1.C級難度一、物理綜合類計算題的難度界定方法例2.(2013廣東高考35題)圖18,兩塊相同平板P1、P2至于光滑水平面上,質量均為m。P2的右端固定一輕質彈簧,左端A與彈簧的自由端B相距L。物體P置于P1的最右端,質量為2m且可以看作質點。P1與P以共同速度v0向右運動,與靜止的P2發生碰撞,碰撞時間極短,碰撞后P1與P2粘連在一起,P壓縮彈簧后被彈回并停在A點(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P與P2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求(1)P1、P2剛碰完時的共同速度v1和P的最終速度v2;(2)此過程中彈簧最大壓縮量x和相應的彈性勢能Ep例2難度分析: 過程1: 條件充分,動量守恒可求v1過程2: 條件不充分。動量守恒可求v2 ,能量守恒但不能同時求彈簧最大壓縮量x和相應的彈性勢能Ep過程3: 條件充分:動量守恒可求v3,功能關系能求滑塊的相對總路程,繼而可求彈簧最大壓縮量x。答案解題思路:過程1 過程3 過程2本題難度評級:C級這類問題的突破方法:對每一過程的已知條件進行獨立分析,找到突破口就可以迎刃而解。 (3)獨立分析其已知條件,都不夠充分。 1.C級難度一、物理綜合類計算題的難度界定方法(1)這類計算題往往由幾個不同物理過程組合而成 ;(2)每一個物理過程清楚 ; 這一類題往往稍難一些,我們把它定義為B級。解決的關鍵是獨立分析這兩個過程的已知條件后設置恰當的未知量建立方程,聯立方程才能求解。 2.B級難度2.B級難度一、物理綜合類計算題的難度界定方法例3(09年江蘇卷)航模興趣小組設計出一架遙控飛行器,其質量m =2㎏,動力系統提供的恒定升力F =28 N。試飛時,飛行器從地面由靜止開始豎直上升。設飛行器飛行時所受的阻力大小不變,g取10m/s2。 (1)第一次試飛,飛行器飛行t1 = 8 s 時到達高度H = 64 m。求飛行器所阻力f的大小; (2)第二次試飛,飛行器飛行t2 = 6 s 時遙控器出現故障,飛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飛行器能達到的最大高度h;(3)為了使飛行器不致墜落到地面,求飛行器從開始下落到恢復升力的最長時間t3 。難度分析:第一問,一個勻加速過程,C級。 第二問, 雖然有兩個過程,但過程清楚,且第一個過程能找到三個已知條件,單獨可解,求出v1 后第二個過程可解,也屬C級。 第三問,雖然仍為兩個過程,但分析發現第一個過程(初速為零的勻加速)只能找到兩個已知條件,第二過程也只有兩個已知量,但總位移已知,故必須聯立求解。屬B級難度。(3)但中間或最后某一或幾個過程不能確定而需要討論(即會出現分支流程)或需要判斷才能確定。 1.C級難度 2.B級難度一、物理綜合類計算題的難度界定方法(1)這類計算題往往由幾個不同物理過程組合而成 ;(2)部分物理過程清楚 ; 3.A級難度 廣東高考第36題往往屬于這一類。當然也可增加難度出現AA級、AAA級等。3.A級難度一、物理綜合類計算題的難度界定方法例4.(18分)如圖所示,傾斜軌道AB的傾角為37o,CD、EF軌道水平,AB與CD通過光滑圓弧管道BC連接,CD右端與豎直光滑圓周軌道相連。小球可以從D進入該軌道,沿軌道內側運動,從E滑出該軌道進入EF水平軌道。a、b為兩完全相同的小球,a球由靜止從A點釋放,在C處與b球發生彈性碰撞。已知AB長為5R,CD長為R,重力加速度為g,小球與斜軌AB及水平軌道CD、EF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5,sin37o=0.6,cos37o=0.8,圓弧管道BC入口B與出口C的高度差為1.8R。求:⑴a球滑到斜面底端C時速度為多大?a、b球在C處碰后速度各為多少?⑵要使小球在運動過程中不脫離軌道,豎直圓周軌道的半徑R’應該滿足什么條件?若R’=2.5R,兩球最后所停位置距D(或E)多遠?注:在運算中,根號中的數值無需算出。例4難度分析過程一:斜面下滑,初始狀態、受力情況已知; 過程二:光滑圓弧軌道下滑,高度已知; 過程三:彈性碰撞,交換速度; 過程四:減速沖上豎直圓軌道,速度已知,軌道半徑可變,物理過程不定,需要討論;不脫離軌道的情況有兩種:一是不過半徑高度;二是能通過軌道最高點。這里就是一個A級難度。過程五:若R’=2.5R時是返回還是繼續前進,需要判斷。這是第二個A。 過程六:返回與a球碰撞后,a球能否上升至斜面,需判斷。 這是第三個A。 本題雖然難度較大,但第一問難度屬C級,第二問有一個討論,兩個判斷,有梯度,也當然有較好的區分度。所以這種題在綜合測試中還是可以選用的。難度級別:AAA級突破的關鍵;1.拿穩C級難度的問題。2.認真挖掘隱含條件,找準可能出現分支的點3.選擇好方法判斷和分類(假設法是常用的方法)5、引導學生審視答案的合理性、多解性1、幫助學生養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良好解題習慣二、計算題的難度界定的達成目標4、通過分析建立樹狀分析結構,培養綜合能力 6、重視審題時轉化意識的形成 2、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畫草圖的習慣 3、幫助學生養成從宏觀、微觀 兩方面同時分析物理 問題的習慣1、幫助學生養成具體分析的習慣●一種是搜索腦海中老師講過的例題類型,看本題和那種類型的例題吻合,套用解答這種例題的公式,或者直接用這例題的結論進行解答。——其思維方式是“回憶”。●另一種是根據題目的文字敘述,把它轉化為具體的物理情景,并進一步轉化為具體的物理條件或數學條件,明辨題目情景所體現的物理變化特征,思考物理條件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選擇恰當的物理規律,運用合適的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其思維方式是“分析”。前者是一種很有危害性的思維方式。怎樣養成具體分析的習慣1、幫助學生養成具體分析的習慣(1) 把題目文字表述轉化為具體的物理情景(2) 根據情景,分析、圖示與解題有關的物理狀態和過程(5) 分析研究對象的相關參量,辨明哪些已知、哪些未知(3) 選擇解題所需用的物理規律和研究對象(6) 尋找不同過程之間、不同研究對象之間的物理量聯系(7) 思考物理條件之間的制約情況,尋找解題的突破口(4) 思考物理規律使用條件對本題情景的適合性(9) 分析解題過程中的數學關系,進行數學處理(10) 反思答案的合理性,討論答案的多解性教師講解例題時的分析示范將影響著學生的思維習慣(8) 形成解題步驟的框架結構返回4、建立樹狀分析結構,培養綜合能力“樹狀”結構分析的特點●相當于把綜合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有利于對這些“小問題”的理解。●綜合問題是諸多基本問題元素組合成的,樹狀分析相當于在不斷建立綜合問題的“元素”庫。●學會解題時怎樣組織“知”、“求”關系,綜合題就是大量“知”、“求”關系的組合。●有利于勾勒解題思路,形成分析線索,提高綜合能力。●及時了結可以降低題目的綜合度,有利于中下學生的理解(減少綜合元素數量。了結后未知量變為了已知量,下一步解答過程變成了另一個新問題)。 “樹狀”結構的基本做法就是對聯立方程組及時了結謝謝大家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例1答案.doc 例2答案.doc 例3答案.doc 例4答案.doc 發言稿(梁項能)(1).doc 淺析高考物理計算題的難度等級.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