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邏輯與思維》主要知識分類復習一.特征1.思維的特征:間接性、概括性、能動性2.抽象思維的特征:基本單元的概念性、運行方式的推導性和思維表達的嚴謹性。3.形象思維的特征:基本單元的形象性、運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維表達的情感性。4.科學思維的基本特征: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科學思維結果具有預見性;科學思維結果具有可檢驗性。5.概念的特征:概括性和抽象性。6.概念的基本特征:內涵和外延。7.判斷的基本基本特征: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判斷有真假之分8.不完全歸納推理的特點:前提與結論之間的聯系是或然的,不具有保真關系。9.辯證的否定的特點:具有肯定與否定的雙重性。10.辯證思維的特征:整體性、動態性。11.分析方法的特征:優點是精確,缺點是片面12.綜合方法的特征:優點:綜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上。整體性是綜合方法的重要特征。缺點:任何綜合的結果都只是對認識對象相對完整的認識,只是對現實原型的近似描述。要求:只有將分析與綜合辯證地統一起來,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認識對象。13.類比推理的實質(特點):或然推理14.創新思維的特征:思路具有多向性;步驟具有跨越性;結果具有獨特性。新的表現:思路新方法新結果新。15.聯想思維的特征:跨越的聯結性(遷移是思維的聯結方式);非邏輯制約的暢想性(想象是思維的暢想方式)16.發散思維的特征:是從一個出發點向四面八方想,向新奇、獨特之處想,擴散、輻射。17.聚合思維的特征:是從四面八方向一個目標點想,向聯系、共同之處想,是收斂、集中。18.超前思維的特征:具有探索性;具有預測性;具有不確定性。(善于思考,敢于質疑是超前意識的基本品質)二.分類1.思維分類:(1)從思維方向看:發散思維、聚合思維(2)從思維角度看:分析思維、綜合思維3)從思維方式看:辯證思維、形而上學思維(4)從思維單元看:抽象思維、形象思維(5)科學思維方法: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2.概念之間外延關系:(1)相容關系:全同、屬種、種屬、交叉關系(2)不相容關系:矛盾關系、反對關系3.判斷的類型:(1)簡單判斷 ①性質判斷:按質分:肯定判斷、否定判斷;按量分:全稱、特稱、單稱判斷②關系判斷:對稱性判斷:對稱關系、反對稱關系、非對稱關系傳遞性判斷:傳遞關系、反傳遞關系、非傳遞關系(2)復合判斷:聯言判斷、選言判斷(相容、不相容)和假言判斷(充分、必要、充要條件)。4.推理的類型:(1)依據個別與一般的認識關系: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2)依據前提與結論之間是否要求有必然聯系: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演繹推理是必然推理,歸納推理(除完全歸納推理外)和類比推理是或然推理。5.歸納推理:完全歸納推理和不完全歸納推理三.要求1.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1)同一律(確定性要求):必須保持同一性。 邏輯錯誤:混淆概念、轉移論題(2)矛盾律(一致性要求):兩可,必有一假。 邏輯錯誤:自相矛盾(3)排中律(明確性要求):兩不可,必有一真。邏輯錯誤:兩不可2.下正確定義的要求:(1)應具備相應科學知識,正確認識對象,把握本質屬性;(2)應遵循必要的邏輯規則。3.正確劃分的要求:(1)必須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對象之間的客觀關系; (2)要遵循劃分的邏輯規則。4.掌握適度原則的要求:(1)要求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的錯誤;(2)需要“得中”。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3)不能限于“得中”。積極創造條件,促成質變。5.質量互變規律要求:以統一性的觀念正確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和質變、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關系。6.堅持肯定方面與否定方面的辯證關系的要求:看待事物解決問題不能簡單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則會陷于主觀的、極端的思維方式,犯形而上學錯誤。堅持辯證的否定觀。7.堅持辯證的否定觀的要求:要深刻把握肯定與否定之間的辯證關系。沒有否定,舊事物就不能滅亡,新事物就不能產生。肯定也不是照搬,而是將改造后的合理因素保留到新事物之中。8.運用分析與綜合關系的要求:(1)要在分析的基礎上揭示事物的整體,在綜合得到的整體中指導分析。(2)要學會在分析與綜合的對立統一中,推動認識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9.發揮思維正逆互補作用的要求: (1)逆向思維應當合“理”。即符合規律,有合理性的思維反向。(2)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維的“正”,才能合理有效的進行逆向思維的“逆”。(3)正逆互補,攜手共進。可以打破單方面性質的限制,避免思維僵化和極端化,更有可能發現事物的新功能新作用,產生創新性的成果。四.構成1.內涵:被定義項+定義連項+定義項(定義最基本的方法:種差+屬概念)2.外延:母項、子項3.判斷:(1)性質判斷:量項+主項+聯項+謂項 (2)關系判斷:量項+第一關系項+關系項+量項+第二關系項(3)聯言判斷:聯言支+聯結項+聯言支(4)選言判斷:聯結項+選言支+聯結項+選言支(5)假言判斷:聯結項+前件+后件4.推理:前提+結論5.三段論演繹推理:大前提(中項+大項),小前提(小項+中項),結論(小項+大項)五.方法1.明確概念的方法:下定義(明確概念的內涵)、劃分(明確概念的外延)2.定義的最基本方法:種差+屬概念3.簡單判斷演繹推理方法:性質判斷換質位推理,三段論推理4.歸納推理的方法(探索因果聯系的方法):求同法、求異法、求同求異法、共變法、剩余法、5.類比的方法:類比推理既可以在對象的要素與結構之間進行類比(結構類比),也可以在對象的功能之間進行類比(功能類比),還可以從導致事物某種功能的條件方面進行類比(條件類比)。6.辯證思維的方法:在實踐的基礎上,堅持整體性與獨立性、動態性與靜態性的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堅持辯證分合、遵循質量互變規律(把握適度原則)(把握事物發展)、不作簡單肯定或否定(辯證否定);體會認識發展的歷程(從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7.分析方法:科學研究中:①定性分析;②定量分析;③功能分析;④因果分析;社會生活中:矛盾分析法8.綜合方法:科學研究中:功能綜合和結構綜合。獲得對研究對象整體結構、所具功能的認識,從整體上把握具體研究對象的性質和規律。哲學中的綜合,旨在把握物質世界的本質和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9.思維抽象的環節:①分離是思維抽象的起始環節。 ②提純是思維抽象的關鍵環節。③簡略化是表述思維抽象結果的環節。 ④理想化是思維抽象的一種特殊形式。10.從思維抽象發展到思維具體的上升環節:①選擇一個合適的上升起點。起點應是某一認識領域里最簡單最基本概念,是對研究對象基本單位的反映。②隨著認識發展起點中的矛盾會展現出來。這些矛盾是認識發展的環節,也是思維從抽象走向具體的橋梁。11.創新思維的條件:是有方向的,是以問題為導向。(1)要以實踐為基礎。(2)離不開對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繼承。在繼承基礎上破舊立新才能更好實現創新。(3)就思維方式而言,創新思維中既有邏輯思維活動(發散思維、聚合思維),也有想象等非邏輯思維的活動;既要運用常規的思維方法(正向思維),也要運用一些非常規的思維方法(逆向思維)等。12.聯想思維的方法:遷移和想象。(1)具有跨越的聯結性—遷移是聯想思維的“聯結”方式(正遷移、負遷移、同性化遷移、順應性遷移);(2)具有非邏輯制約的暢想性——想象是思維的“暢想”方式(想象的分類:形象化想象、假如式想象)。13.發散思維的方法:檢核表法(他用、借用、改變、擴大、縮小、代替、調整、顛倒、組合)、信息交合法、頭腦風暴法(以會議形式展開的集思廣益的討論交流等)等。14.聚合思維的方法: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演繹、歸納15.逆向思維的方法:從過去把握事物原理、構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結構的反面等去思考求索、實現創新目的。①對事物結構順序的已有認識進行反向思考。 (側重位置次序)②對已有的有關事物存在狀態的認識作轉向性思考。 (側重性質屬性)③對已有的有關事物功能的認識作反向思考。 (側重功能轉換)④對已有的有關事物之間因果關系的認識作交換性思考(側重因果轉換)16.超前思維的方法:運用矛盾分析方法;推理和想象的方法;注重調查研究;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六.規則1.性質判斷換質推理的規則 ①推理時不改變前提判斷的主項和量項。②改變前提判斷的質(把肯定判斷變為否定判斷,把否定判斷變為肯定判斷)③找出前提性質判斷中與謂項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為結論性質判斷的謂項。2.性質判斷換位推理的規則①不改變聯項(不變)。②主項與謂項的位置互換(變)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項換位后不能周延(不變)。3.三段論推理的規則 ①一個形式結構正確的三段論只能有三個不同的項。在前提和結論中,大項、 小項和中項必須分別出現兩次。出現四個不同的項,犯“四概念”的錯誤。②中項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違反這一規則,就會犯“中項不周延”的錯誤。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不得周延。否則,犯“大項不當擴大”或“小項不當擴大”的錯誤。④兩個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結論。結論為否定,當且僅當前提中有一否定。4.性質判斷的規則(注意事項):①不能缺少主項和謂項,否則判斷就不完整。②避免主項與謂項配合不當,否則不能如實地反映事物狀況,容易造成誤解。③要準確使用量項和聯項,保證判斷的質和量都準確無誤。否則“斷定過量”。④誤用多重否定。下定義應遵循的邏輯規則:①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必須全同 邏輯錯誤:定義過寬或定義過窄②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 邏輯錯誤:同語反復或循環定義③定義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邏輯錯誤:否定定義④定義不能用比喻 邏輯錯誤:比喻定義6.劃分應遵循的邏輯規則:①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的外延 邏輯錯誤:劃分不全或多出子項②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 邏輯錯誤:劃分標準不一③各子項必須是同一個層次的概念,逐級進行不能越級 邏輯錯誤:越級劃分7.周延的基本規則:①全稱判斷的主項都周延 ②特稱判斷的主項都不周延 ③肯定判斷的謂項都不周延 ④否定判斷的謂項都周延 ⑤其他的項不周延 ⑥單稱判斷按全稱判斷對待 ⑦特稱否定判斷不能換位 8.假言判斷推理規則: 充分:有前必有后;無后必無前。無前未必無后。有效式:肯前+否后必要:無前必無后;有后必有前。有前未必有后。有效式:肯后+否前充要:有前必有后+無前必無后。有效式:肯前肯后;否后否前;否前否后;肯后肯前七.復合判斷+復合判斷演繹推理(1)聯言:(關聯詞:不但...,而且...;既...,又...)①真值情況:全真才真,一假就假 ②有效式:聯言支真,結論真;結論真,聯言支真(2)選言: ①相容選言(關聯詞:或者..,或者..):真值情況:一真就假,全假才假 有效式:否定肯定式②不相容選言(要么,要么):真值:一真才真,全假也是假;有效式:否定肯定式,肯定否定式(3)假言: ①充分條件(關聯詞:如果..,那么..;只要..,就..;若..,則..;假使..那么..;要是..,則..)真值情況:有前必有后;有前沒后就是假 有效式: 肯前肯后;否后否前②必要條件(關聯詞:只有.,才.;除非.,否則.;沒有.就沒有;除非.,不.;不.,不.;僅當.才)真值情況:沒前必有沒后;沒前有后就是假 有效式: 否前必否后;肯后肯前③充要條件(關聯詞:當且僅當;如果那么并且只有才)真值情況:有前必有后;沒前必有沒后;有前沒后就是假,沒前有后就是假有效式: 肯前肯后;否后否前;否前否后;肯后肯前(4)逆否命題、等值命題有效轉換例子:如果不起霧,飛機就能按時起飛。下列所有句子和原句子意思一致。充分條件:若不起霧,則飛機就能按時起飛;只要不起霧,飛機就能按時起飛。如果起霧,那么飛機就不能按時起飛(改成不...,不結構;參考課本41頁例子)必要條件:起霧,飛機不能按時起飛;只有起霧,飛機才不能按時起飛;除非起霧否則飛機就能按時起飛把前后件調換:充分條件:如果飛機不按時起飛,則起霧(否定后件,就否定前件)必要條件:除非飛機按時起飛,否則起霧(后件是前件的必要條件)八.其它 1.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是思維的基本形態。形象思維以感性形象為基本單元,抽象思維以概念為基本單元。2.廣義的思維與意識同義,狹義的思維是理性認識。抽象思維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斷、推理。3..狹義邏輯學:形式邏輯(研究思維形式結構及其規律)。廣義邏輯學:形式邏輯(研究思維形式結構及其規律)+辯證邏輯(研究辯證思維中的規律、規則與方法)4.論證:把推理的理由講出來作為論點的論據,就構成了論證。論辯:用論證方式說服人,讓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或用論證方式反駁別人的觀點,就構成了論辯。5.任何思維都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內容真實和形式正確是科學思維的兩個基本條件。6.科學思維不與邏輯、辯證、創新思維并列,是對遵循邏輯思維、運用辯證思維、創新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統稱。7.概念是邏輯思維的細胞。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若不作區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8.判斷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斷定的方式有肯定和否定。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就不是判斷。9.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10.推理的種類:演繹推理(必然推理)、歸納推理(或然推理;完全歸納推理是必然 )、類比推理(或然)11.推理結構:推理的結論是由前提推出來的,前提和結論之間的邏輯聯系方式就叫推理結構。要確保得到真實的結論,演繹推理必須具備的條件:前提真實,推理結構正確。12.輕率概括:只根據一兩件事實材料就簡單得出一般性結論且認為結論一定可靠的不完全歸納推理邏輯錯誤。13.要保證完全歸納推理的結論真實可靠,必須具備的條件:每個前提都真實;涉及的認識對象不能有遺漏。14.類比推理的客觀依據:事物屬性之間的內在聯系。15.機械類比:僅根據對象間表面上某些性質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們在本質屬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邏輯錯誤。16.辯證思維:用聯系發展全面觀點看事物和思考問題,實質和核心是運用矛盾分析法在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17.辯證思維的整體性:(1)能科學地處理此與彼之間的關系。(2)能科學地處理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辯證思維的動態性: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用矛盾運動的觀點看問題。能科學把握事物發展過程規律。18.度: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體現在“度”中,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在度的范圍內,質與量相互結合,相互規定。任何度的兩端都存在著關節點或臨界點,度是關節點范圍內的幅度。關節點是事物量達到的極限,是引起質變的節點。19.掌握適度原則。適當就是幅度得當,而不是失當,要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的錯誤。適度思維是“得中”,是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得中”不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義的消極的思維方式。折中主義的特征和表現:不分主次、混淆是非、在原則問題上模棱兩可,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和堅持的立場。20.(希望質變時)注重量的積累,抓住時機促進質變,實現質的飛躍。 (不希望質變時)要防微杜漸。(希望有且不過度時)掌握適度原則。21.認識發展的歷程(思維過程的兩個階段):(1)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2)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第一階段是第二階段的基礎,第二階段是第一階段的結果。兩個階段相互依賴,不可分割。22.創新思維是綜合能力的體現。創新思維以實踐為基礎。創新思維“新”,體現在:思路新、方法新、結果新。23.聯想思維與創新思維的關系:聯想是創新思維的基礎。人腦有聯想的功能,思維中有聯想的機制。如果在自發聯想的基礎上,自覺加以訓練,將有助于提高聯想思維的質量,提升創新思維的能力和水平。24.逆向思維就是反向求索,或稱反向法,是創新思維的一種方法。創新思維是有方向的,是以問題為導向的。不同方向的思維方法之間不是彼此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25.超前思維的表現:先知先覺。超前思維的結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26.超前思維生成的思想條件——“超前意識”。超前意識的基本品質: 善于反思、勇于質疑27.判斷形成的兩條途徑:(1)實踐 (2)推理 想象的分類:無意想象與有意想象。分析與綜合的辯證關系(重點)1.哲學基礎(實質):分析與綜合是客觀事物的矛盾在思維中的反映。分析與綜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體現。2.分析與綜合的關系:分析是綜合的基礎,綜合是分析的先導;分析為綜合作準備,綜合的結果又指導人們對事物進行新的分析。分析與綜合是方向相反卻相輔相成的對立統一的關系。3.要求: ⑴要在分析的基礎上揭示事物的整體,在綜合得到的整體中指導分析。⑵要在分析與綜合的對立統一中,推動認識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質量互變規律(重點)1.狀態:量變與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基本狀態;2.意義:對我們認識事物的本質、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具有重要意義。3.辯證關系:(1)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2)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3)事物的矛盾運動表現為量變與質變及其相互轉化。4.要求:以統一性的觀念正確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5.關系(補充):量變與質變相互區別又相互包含,事物發展過程中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也是相互區別又相互包含的。漸進性與連續性的每一步進展都是對自己的破壞,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飛躍性與間斷性。正是因為有漸進性和連續性的積累,才產生了飛躍性和間斷性,所以,飛躍性與間斷性包含著漸進性與連續性。辯證否定的主要原理(重點、常用常考)①辯證否定觀認為,任何事物內部都包含著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這兩個方面是對立的(肯定方面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該事物滅亡的方面)。這兩個方面又是統一的,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肯定中包含否定(二者的對立與斗爭必然使事物的發展進入自我否定階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并不是全盤否定,矛盾斗爭的結果并不是將矛盾雙方消解為虛無,而是產生新的規定性)【關系】②辯證的否定的特點:辯證的否定具有肯定與否定的雙重性。【特點】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相對于肯定階段來說,否定階段是較后也是較高的環節。它包含著肯定,同時又具有比肯定更為豐富的內容,更能體現事物發展的辯證法。③堅持肯定與否定方面辯證關系的要求:看待事物解決問題就不能簡單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則會 【要求】陷于主觀的、極端的思維方式,犯形而上學錯誤。要堅持辯證否定觀。④形而上學否定觀與辯證否定觀相對立,主張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認識事物,將肯定與否定絕對地割裂開來,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錯誤/對立面】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