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地理專題復習之四《中國的自然環境》學案班級 姓名 一、學習目標1、掌握我國的位置和范圍特點,理解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2、在我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到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3、掌握我國人口和民族的分布特點,并理解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4、理解我國地勢、地形特點,及對氣候、河流和社會生產的影響。5、知道我國河湖的基本概況,以及黃河和長江的地理概況、開發和治理情況。二、考點、熱點分析1、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優越性,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和分布位置。我國的人口和民族分布特點,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是近幾年中考的熱點。常見的題型主要有選擇題、讀圖分析題和材料解析題。2、我國的地形特點及對中國的影響,主要地形區的特點和分布,季風氣候的特征以及對農業的影響,長江和黃河的開發和治理是近幾年中考的熱點。三、學習方法指導1、圖文結合——本專題的內容,要求識記的知識比較多,記憶起來難度較大,而且很多知識點要求學生落實到地圖上,能在地圖中找到他們準確的位置。所以,背誦時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地圖,可采用以文釋圖、以圖憶文的方法,把知識點落實到地圖上,先讀圖,再憶圖,后默圖。比如:記憶中國的地理位置、中國的行政區劃、中國的山脈、各種地形區、黃河長江水系圖等,我們可以先在地圖中找出并記住位置,然后通過動手繪制地圖或填空白地圖的形式進行自我檢查并加以鞏固。2、聯系法——本專題的很多內容之間體現著個地理要素間的聯系,比如地形、氣候與河流之間的聯系十分密切,我國的地形可以影響氣候、河流的流向、河流的水能資源,氣候又可以影響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汛期、結冰期等),所以,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它們之間的關聯性,學會用聯系法來復習。3、對比列表法——對比列表是我們學習地理的重要方法,本專題很多知識都可以采用對比列表的方式,通過列表使各要素之間的特征和異同點一目了然,便于理解記憶。如內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對比,南北方河流水文特征的對比,冬夏季風的對比,黃河長江地理概況的對比等可以采用對比分析的學習方法,4、學用結合法——要聯系生活實際,嘗試用生活經驗幫助理解知識點,并學會用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我們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氣候來理解雨帶的移動等。5、歸納法——在復習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對知識點的歸納總結,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比如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黃土高原適用,其他的地方治理水土流失同樣適用。四、自主知識梳理(學法指導)學生結合課本,先自行解決以下問題,并標注疑點問題,然后,針對疑難問題,小組內探究討論,共同商討。1、我國地理位置具有哪些優越性?2、我國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點?你能分析影響我國人口分布的原因嗎?3、我國的地勢特征是什么?對氣候、河流產生了什么影響?4、你會評價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對我國經濟生產活動的影響嗎?5、為什么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6、比較分析冬夏季風的不同及其對我國氣候的影響。7、我國的氣候對南北方的河流的水文特征產生了什么影響?8、對比長江、黃河的水文概況?分析各河段的特點及治理措施。9、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通過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難問題? ___ ___ 五、典型例題精講例1 請根據右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地勢特征是__________ 。對河流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線經過的山脈是 ,該線南北兩側的耕地類型有明顯差別,南側以 為主,北側以為 主。這條界線與________毫米降水量線相吻合。(3)B線的東南一側受 影響明顯,所以稱為季風區。影響我國的夏季風主要來自 (海洋或陸地),盛行的是偏 (南或北)風。(4)C線的西北部的河流多為 流河。D是我國最大的盆地 。(5)上地理課時,老師請同學們交流旅游體會。小華、小明、小麗、小玲分別談了各自的最深感受。你能猜出他(她)們去了圖中的哪個地方嗎?請把圖中正確的編號填在后面的空格上。小華:“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小麗:“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小玲:“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小明:“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解題思路】此題的綜合性強,涉及到我國地形、氣候、河流、分區特征等多方面知識點,做題時忌拿過題來直接填空。首先,應對問題和地圖有大致的理解,看看主要涉及哪部分知識點。其次,注意圖文相結合進行分析,把握好圖例和注釋,分析地圖能為我們提供的有效信息。最后,分析總結相應答案。【答案】(1)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使我國許多大河自西向東流淌,在階梯的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2)秦嶺 水田 旱地 800 (3)夏季風 海洋 南 (4)內 塔里木盆地 (5)① ⑥ ② ⑤ 例2 讀“黃河水系圖”和“黃河干流含沙量變化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1 黃河水系圖 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孟津 30 20 河口 10 圖2 黃河干流含沙量變化(1)黃河 游河段水能資源豐富,建成了多座水電站;圖中所示A是被稱為“塞上江南”的 平原。(2)圖中B為黃河支流 ,它流經素有“烏金之鄉”之稱的 省。(3)讀圖2分析,從河口鎮到孟津,含沙量迅速 (增加或減少),原因是 。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 。 【解題思路】此題意在考察黃河的基本概況和開發治理狀況,做題時,要注意圖1、圖2的有機結合,能夠把圖2中的河口、孟津兩個地點落實到圖1的相應位置,記住河口孟津是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線,從圖1中可看出河口、孟津之間的黃河中游流經了黃土高原,這就是河口到孟津含沙量迅速增加的原因。 【答案】(1)上 寧夏 (2)汾河 山西 (3)增加 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植樹造林,修建擋土壩等。六、鞏固訓練(一)選擇題“五一”黃金周間,王蒙同學在泰安街頭看到一輛車牌號為“豫A36481”的旅游大巴車,據此完成(1)—(2)題1. 這輛大巴車來自( )A. 河南省 B. 河北省 C. 安徽省 D. 山西省2. 該車由所在地走最近的路線駛往泰安的途中,有可能見到的景觀是( )A. 廣闊的平原上,成片的麥田一望無際B. 連綿的雪山腳下,警覺的羚羊舉頭四望C. 遼闊的黑土地上生長著成片的高粱,小松鼠在白樺林間竄來竄去D. 地下水從坎兒井中汩汩流出,幾個維吾爾族少女在葡萄架下歡歌笑語3. 圖中兩地景觀差異的主要成因是( )A.離海遠近不同 B.地形差異大 C.經度差別大 D.緯度差別大4. 關于下圖中四個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省是我國西南的邊疆省,它同四個國家接壤B.②省是我國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國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該省C.③省是我國的湖北省,簡稱鄂,人民政府駐地在武漢市D.④省是我國的黑龍江省,它同俄羅斯和蒙古兩國為鄰5. 在2006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各地方臺主持人報春聯的節目獲得好評。下面是各組春節對聯所對應的省級行政區,正確的是( )①水澤源流江河湖海——青海 金銀銅鐵鉻鎳鉛鋅——甘肅②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云南 瓊海獨具大手筆五指擎天——臺灣③南海風清講述春天的故事——廣東 漓江水碧飄來三姐新歌——廣西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山東省地處黃河下游,瀕臨渤海和黃海,面積15.7萬平方千米,人口9000多萬,工農業經濟發達。據此完成6~7 題。6. 有關山東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處沿海地區,降水豐富,屬于濕潤地區 B.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C.礦產資源貧乏 D.東西部經濟水平差異比較小7. 有關山東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 B.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C.水產養殖業發達 D.畜牧業以放養為主8. 下列四條山脈中,屬于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的是( )A.橫斷山脈 B.天山山脈 C.大興安嶺 D.昆侖山脈9. 長江、黃河共同流經的省級行政區是( )A.青海、四川 B.青海、寧夏 C.云南、西藏 D.四川、陜西 10.我國內流河與外流河的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主要影響因素分別是( )A.氣溫、夏季風 B.夏季風、冬季風 C.冬季風、夏季風 D.夏季風、氣溫人民幣號稱中國的名片。人民幣上的景觀素描濃縮了我國風景名勝的精華,人民幣上的許多人物肖像是我國民族團結現狀的寫照。請根據下列兩張人民幣上的圖案,回答11~12題。 11. 50元人民幣上的景觀描繪的是( )A.位于西藏的布達拉宮 B.位于四川的九寨溝風光C.位于河南的少林寺 D.位于山東的泰山極頂12. 5元人民幣上的人物肖像刻畫的是藏族同胞和回族同胞,這兩個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區分別是( )A.青海和廣西 B.西藏和寧夏 C.新疆和甘肅 D.內蒙古和新疆13. 下列對高原的描述,搭配錯誤的是( )A.遠看是山,近看成川——青藏高原B.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內蒙古高原C.溝壑縱橫,植被茂密——黃土高原D.喀斯特地貌發育——云貴高原14. 我國北方冬季氣溫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勢高②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低③緯度高,白晝短④距冬季風源地近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15. 關于黃河和長江的敘述,正確的是( )A.均發源于青藏高原,注入黃海。 B.均自西向東流,中下游地區湖泊眾多。C.水量均非常豐富,航運業發達。D.水能資源均非常豐富,在中上游地區修建了許多大型水電站。(二)綜合題16. 材料分析題: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我國部分地區人口密度比較表 材料二:我國人口分布密度圖省區江蘇山東新疆西藏面積(萬平方千米)1015160120人口(萬)740090001900260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1)在材料一的表格中,填出四省區的人口密度。(2)通過材料,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人口分布特點是:我國人口分布以 一線為界, 地區人口稠密,_______ 地區人口稀疏。(3)運用所學知識,你能分析我國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嗎? 17. 下面是廣州、武漢、北京、哈爾濱四個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圖,分析回答: A B C D(1)四城市降水季節分配的共同特點是:在一年中,降水集中在???? 季,而??? 季降水最少。(2)B地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兩個月,雨期較__________;D地降水以__________月到__________月較多,雨季較__________。(3)圖中A、B、C、D四地,代表武漢的是__________,代表哈爾濱的是__________,代表廣州的是__________,代表北京的是__________。(4)從圖中可以得出,一般來說,南方雨季開始__________,結束__________,雨季__________;北方雨季開始__________,結束__________,雨季__________。18. 讀“長江水系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1)A河流的名稱是__________,B是該河流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它位于________省。(2)南京市某中學生要乘火車到上海參觀世博會,請你寫出他所經過的鐵路干線名稱 。 (3)武漢附近的江漢平原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請你從地形、氣候兩方面簡要分析當地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 。(4)近年來,A河流含沙量不斷增多,有變成第二條“黃河”的趨勢,請你分析原因并提出解決的措施。 。(5)B庫區的環境保護問題是一項重要課題。你認為B庫區存在的環境問題有哪些?并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列舉不少兩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長江對溝通東西部和南北地區的經濟起到了紐帶的作用,請分析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我國是個多自然災害的國家。自然災害類型多,但影響各地區的自然災害類型和強度又各不相同。讀我國四種主要自然災害分布圖,請根據圖中信息分別簡要分析這四種自然災害對山東省的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我國疆域遼闊,自然景觀各具特色,差異明顯。請對我國地理位置的特點進行探究。 探究課題: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探究方法:查閱資料或登陸網站,了解中國、俄羅斯、蒙古、日本等國位置的特點,分析原因。 探究結論:(1)我國與俄羅斯地理位置的差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國與蒙古、日本地理位置的差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是(從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來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總結提升 學生在課堂上相互交流學習方法和技巧,并取人之長,采擷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1、你在記憶34個省級單位的位置、簡稱、行政中心、和輪廓方面有哪些好的方法?(參考方法:區域記憶法——把34各省區分成小的區域,分片兒記憶;形狀記憶法——根據不同省區的輪廓形狀記憶;口訣記憶等) 2、你是怎樣記憶中國山脈、不同地形區的?(參考方法:畫空白地形圖,邊畫圖邊記憶;根據山脈走向;找作為分界線的山脈等) 3、如何能更好的記憶黃河長江的地理概況?(參考方法:畫圖,列表格等) 2010—2011學年度下學期八年級地理專題復習之四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A 2. A 3. D 4. C 5 . D 6. B 7. C 8. C 9. A 10. A 11. A 12. B 13. C 14. B 15. D (二)綜合題 16.(1)740 600 12 2 (2)黑河——騰沖 東部 西部 (3)我國東部地區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瀕臨海洋,降水豐沛,氣候適宜;河流眾多,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工農業發達,開發歷史較早,城鎮密集,適合人類居住,所以東部地區人口稠密。而廣大的西部地區,地形以高原、山脈為主,地勢崎嶇,交通不便,深居內陸,氣候干旱,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人口稀疏。17.(1)夏秋 冬 (2)7、8 短 4 9 長 (3)C A D B (4)早 晚 長 晚 早 短18.(1)長江 湖北 (2)京滬線(3)地處平原,地形平坦;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好 (4)A河流域內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加劇 保護植被,營造水土保持林(2)水土流失 在長江上游地區大面積植樹造林、種草 (5)環境問題:水土流失嚴重,水質的污染,生物的多樣性遭到破壞等;治理措施:植樹造林,減少或避免污染物直接排入長江等(6)沿海地區的技術經驗可沿著長江由東向西輻射,監管大的西部地區帶入國際市場;長江沿岸的技術經驗人才也可以沿著鐵路線向南北方向傳播,從而帶動這些地區的發展。19. ①山東大部分地區每年寒潮出現次數不超過2次;②山東地殼不穩定,屬于地震多發地帶;③山東幾乎不受臺風的影響;④山東位于我國大澇級災害影響的中心區之一(近500年我省南方遭受特大澇災約6次以上,北方達10次以上),洪澇災害影響較為嚴重;⑤特大旱災對我省的影響也很明顯(近500年我省南方和北方分別遭受4次和8次以上特大旱災)。⑥綜合起來,影響我省最大的自然災害是氣象災害。20.(1)我國大部分地處中緯度地區,屬于北溫帶,氣候溫暖;俄羅斯大部分處于中高緯度,屬于北溫帶和北寒帶,氣候寒冷。(2)我國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蒙古是一個內陸國;日本是一個島國。(3)我國領土南北跨度很廣,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東部地區降水豐富,有利于農業生產,沿海多優良港灣,便于發展海洋事業和加強同海外各國的交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理專題復習之4.doc 地理專題復習之4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