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季的色彩》教學設計一、教學分析:本課是人教版美術教材第7冊中的第1課,屬于“欣賞.評述”領域,通過學習,能讓學生學習到一定的色彩知識,感受到大自然魅力以及欣賞到藝術家非凡的表現力。二、學生分析:四年級學生思維活潑,想象力豐富,具有一定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動手能力較強,上課氣氛活潑,已經具備了一些色彩方面的知識。學生用語言對畫面進行簡單描述并不困難,但要從美術的眼光來觀賞作品,還需要教師進一步的提示引導。三、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認識到不同季節色彩的變化以及不同色彩給人們帶來的不同感受。2.能力目標:提高欣賞評述作品的能力。3.情感目標:培養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和能力。四、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認識四季的色彩,能正確表達自己對藝術作品的感受。2. 教學難點:能用寫短文的方法,表達對藝術作品的感受。五、教法 :根據本班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和接受能力,我主要采取了啟發、引導、觀察、思考討論等方法進行教學。并運用多媒體課件這一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六、學法: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欣賞、觀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疑點師生一起研究解決,展示交流,多元評價,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感受寫成文字,并進行交流。1、這四幅作品你最喜歡哪一幅?請你猜一猜老師描寫的是哪一幅?(老師朗誦一段自己寫的欣賞評述小文。)2、請選一幅喜歡的作品寫一寫自己的感受。3、交流:猜一猜這位同學寫的是哪一幅作品。以課件欣賞導入,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感受中國畫與日本畫的不同。學生用簡潔的詞語描述,為寫短文的環節打下基礎。 通過寫對作品的感受,可以檢測學生是否學會欣賞作品。七、教學準備:教具:有關四季的圖片、畫家資料、作品資料、多媒體教學準備:教師設計《四季的色彩》課件,音像結合,圖文并茂。學具:畫家資料、作品資料,學生搜集在不同季節拍攝的照片或相關資料,并和同學聊一聊對不同季節的感受。八、教學過程設計(一)欣賞導入播放課件,展示出生動的四季美景,提問:你能判斷這都是哪些季節嗎?四季又有 哪些不同色彩?引導學生積極回答。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二)欣賞討論,解決問題。認真觀察四季的圖片,解決課本上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讓學生感受大自然中四季豐富的變化。(三)名作欣賞、交流感悟。1、認真觀察課本上的四幅作品。提出問題:作者畫的是那個季節的景象?用了什么色彩?給你什么樣的感受?請你描述畫面。2、讓學生分組討論之后回答交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評析作品的能力。3、請學生欣賞小朋友的四季作品(四)拓展總結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四季色彩的魅力。讓我們走進大自然,去感受這四季的美麗。但是現在人類對大自然的過度開發利用,使大自然的色彩不斷消失,我們,應該怎么來保護這四季的色彩,維護自然的和諧美好呢?(引導學生回答。 這個環節設計旨在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并滲透保護大自然的教育。讓我們的學生真正的愛自然,保護自然。)九、板書設計四季的色彩春季——以淺綠色、藍色為主。夏季——以深綠色、為主。秋季——紅色、橙色、黃色為主。冬季——以白色、灰色為主。十、 課后反思在欣賞中,師生均被這一切美好的事物感染了,不僅用優美的語言描述作品,描述心情,每個人臉上也洋溢著快樂與歡笑,詞也美了,句也豐富了,心情也開朗了,氣氛也和諧了……。聽聽吧:列維坦筆下的白樺林幽深、明亮,綠色充滿畫面,生機勃勃,細碎的筆觸好像樹葉和青草在夏風中歡笑……表現四季的色彩十分豐富,形容季節的詞語也特別豐盛:春季是希望的季節,是生機勃勃的季節,是細雨蒙蒙的季節,是色彩斑斕的季節,是春意融融的季節,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是五顏六色的季節,是春光明媚的季節,是嫩綠的季節,是花開的季節,學生學習的情緒高漲,暢所欲言,課堂氣氛活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