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金秋果韻——番茄 教案-2022-2023學年高中勞動技術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金秋果韻——番茄 教案-2022-2023學年高中勞動技術

資源簡介

金秋果韻
愛情果——番茄
教案
一、教學背景
秋天,是生命的沉淀,是思緒的靜美。
番茄(西紅柿)的外在和內在,永遠都是一個顏色,紅番茄外面是紅色,里面也是紅色的,而青番茄的外面是青色的,里面呢,也是青色。可以說番茄是“表里如一”的,代表了真誠的心意。
二、教學目標
了解番茄,學習番茄的植物學史、形態特征、分布范圍、生長習性、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品種、主要價值、 植物文化、 學名與爭議、地方標準和儲藏與選購等等方面知識。
希望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能深入人心,人們都能愛護大自然,與周圍的生物和諧共處。
三、教學重點
認真學習番茄的相關知識,欣賞大自然的神奇。培養愛護環境,欣賞大自然的意識。
讓同學們懂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熱愛大自然一切生命。深刻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
四、教學過程
老師引入:
番茄在西方又被稱為愛情的蘋果,相傳在古代的某個夏天,英國俄羅達拉里公爵來到南美洲游覽,看到這種鮮紅美觀的果實,十分喜歡。于是,他移植了一株番茄帶回皇宮,送給他的夫人伊麗莎白女皇觀賞。從此以后,番茄逐漸傳到世界各地,在庭園、花園種植觀賞。番茄被譽為“愛的蘋果”,作為男女間饋贈的禮物,象征愛情與友誼。
讓我們了解一下吧:
番茄(學名:Solanum lycopersicum L. )是茄科茄屬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體高0.6-2米,全體生粘質腺毛,有強烈氣味,莖易倒伏,葉羽狀復葉或羽狀深裂,花序總梗長2-5厘米,常3-7朵花,花萼輻狀,花冠輻狀,漿果扁球狀或近球狀,肉質而多汁液,種子黃色,花果期夏秋季。
番茄原產南美洲,中國南北方廣泛栽培。喜溫性,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太嚴苛,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壤土生長良好。
番茄的果實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醬、汁或整果罐藏。
植物學史
番茄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帶。在秘魯、厄瓜多爾、玻利維亞等地仍有大面積野生種的分布。茄屬分為有色番茄亞種(Eulycopsic)和綠色番茄亞種(Eriopersicon)。前者果實成熟時有多種顏色,后者果實成熟時為綠色。茄屬由普通栽培種番茄及與栽培種番茄有密切關系的幾個種組成,大體上又分為普通番茄和秘魯番茄兩個復合體種群。普通番茄群中包括:普通番茄、細葉番茄、奇士曼尼番茄、小花番茄和奇美留斯凱番茄、多毛番茄;秘魯番茄群中包括智利番茄和秘魯番茄。
栽培番茄的祖先是櫻桃番茄。墨西哥較早馴化栽培,1523年,番茄由墨西哥傳到西班牙、葡萄牙,1550年前后傳到意大利,1575年相繼傳到英國和中歐各國,當時作為觀賞植物。18世紀中葉開始作食用栽培。1768年米勒首次作出植物學描述,進行分類和定名。17世紀傳入菲律賓,后傳到其他亞洲國家。中國栽培的番茄從歐洲或東南亞傳入。清代汪灝在《廣群芳譜》的果譜附錄中有“番柿”:“一名六月柿,莖似蒿。高四五尺,葉似艾,花似榴,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草本也,來自西番,故名”。由于番茄果實有特殊味道,當時僅作觀賞栽培。到20世紀初,城市郊區始有栽培食用。中國栽培番茄是從50年代初迅速發展,成為主要果菜之一。
形態特征
番茄是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0.6-2米,全體生粘質腺毛,有強烈氣味。莖易倒伏。葉羽狀復葉或羽狀深裂,長10-40厘米,小葉極不規則,大小不等,常5-9枚,卵形或矩圓形,長5-7厘米,邊緣有不規則鋸齒或裂片。
花序總梗長2-5厘米,常3-7朵花;花梗長1-1.5厘米;花萼輻狀,裂片披針形,果時宿存;花冠輻狀,直徑約2厘米,黃色。
漿果扁球狀或近球狀,肉質而多汁液,桔黃色或鮮紅色,光滑;種子黃色。花果期夏秋季。
莖的解剖結構
番茄分枝能力強,分有限生長型(determination)和無限生長型(indetermination)。有限生長型的類型在主莖生長6~8片真葉后形成第一個花序,以后每隔1~2片葉著生一個花序,主莖上分生出2~4個花序后,頂芽分化為花芽,此時莖不再延伸,自行封頂。因此,該類型植株矮小,開花結果集中,結果較早。無限生長型的類型在主莖生長7~9片葉后著生第一個花序,以后每隔三片葉著生一個花序,主莖上可生5~8個花序或者更多,花序下的側芽也可以同樣生出花序,形成合軸分枝(sympodial branching)現象。該類型植株高大,生長期長,偏晚熟,較有限生長類型豐產。
番茄莖有直立性、半直立性和半蔓性三種。在野生番茄植株上,一般來說枝椏結構是這樣的:從幼苗開始,主枝初級分生組織(primary shoot meristem,PSM)產生7-9片葉子,然后開出一組花,即終止于第一個多花花序的第一朵花。此后,便不斷從上一枝最后一片葉子的腋部伸出一條側枝,生長出3片葉子,再開出一組花,這種特殊的腋生分生組織稱為合軸分生組織(sympodial meristem,SYM)。循環往復,向上生長。在無限生長型的番茄中,這中“三組葉一組花”的過程無限期地繼續。一般情況下,每條側枝都會取代主枝位置,使植株看起來就像是一條主枝在一直向上生長,而一組又一組的花開在側面。
番茄的莖為雙韌管狀中柱,其雙韌維管束在開始的時候為較寬的髓射線所分隔。以后,在發生的過程中,束內形成層和束間形成層連成一個圓筒,產生一個實心的次生木質部區。內韌皮部并不限于雙韌維管束初生木質部的角隅,而形成一圈為薄壁組織細胞所分隔,并與木質部相分離的散生韌皮部。外韌皮部也先形成一個不連接的環,隨后由于次生韌皮部的發育逐漸變為一連續區。
緊接著表皮以內,有一層綠色組織,內接一厚角組織區。厚角組織區很發達,在粗壯的莖中,其細胞在角隅處增厚,這些角隅富含精致的纖維素的層次,與果膠物質的層次交互排列。此外,氣孔發生的頻率約為葉片表皮上的一半。
葉子在莖上的排列叫做葉序(phyllotaxy)。番茄葉序被稱為螺旋形(spiral),在每個節上只有一片葉子,并且每片連續的葉子與上一片葉子相差約137.5度。
葉的解剖結構
番茄為復葉(compound leaf),有羽狀深裂或全裂。葉片大小、形狀、顏色因品種及環境條件而不同。豐產葉的形態長手掌形,中肋及葉片較平。 [
復葉由沿著葉軸(leaf rachis)分布的小葉(leaflets)組成。頂生小葉(terminal leaflet)首先出現,側生小葉(lateral leaflets)對按基序(basipetal order)出現。
整個葉片通過葉柄(petiole)與主莖相連,小葉通過小葉柄(petiolule)連接到葉軸。所有小葉在解剖學上相似,邊緣有鋸齒,一些小葉偶有復合的現象。葉柄偶爾在葉軸的小葉之間或葉柄的任一側出現。此外,葉子上有大量毛狀體(trichomes)。
每葉有小葉5-9對。隨葉位上升小葉數增多。小葉的大小、形狀依葉片著生的部位而有不同。
葉柄
葉柄的表皮內有幾層厚角組織(collenchyma)。這種組織提供結構支撐,同時仍然使葉柄具有彈性。維管組織(vascular tissue)排列在葉柄中心的半圓柱體中。維管束是雙向的(bicollateral),韌皮部位于維管半圓柱體的內外部。
葉片
大多數葉片由一層薄的外層角質層(cuticle)保護,表皮就在角質層里面。腋芽
腋芽(sucker),又稱小分枝(side shoot),生長于葉腋(leaf axil),葉腋是指葉柄與莖的連接部分,是葉與莖的夾角處內側。
番茄植株通過移除腋芽進行垂直訓練,它們必須在大約5厘米長時盡早摘除。腋芽會耗盡植物的營養成分,將營養成分用于莖葉的生長,而不是果實的發育。
中脈
葉子包含許多維管束,分布在整個葉子的葉脈(veins)中。葉子的主脈(main vein)穿過中脈(midrib;midrib)。
葉脈
葉子的維管束排列在貫穿整個葉子的葉脈中。番茄葉片為網狀脈序(reticulate venation)。這種脈序在雙子葉植物葉片中很常見。中脈是葉片中的主要維管束。側脈(lateral veins)從中脈分支。
木質部導管(vessel)主要由原生木質部(protoxylem)組成。這些導管的次生壁(secondary wall)形成螺旋加厚(helical thickenings)。螺旋加厚允許更多的生長和膨脹。這種次生壁增厚模式是快速擴張導管的典型特征。
氣孔
所有的氣體交換都是通過氣孔(stomata)進行的。葉表皮含有許多氣孔。氣孔的孔徑(aperture)由兩個保衛細胞(guard cells)控制。保護細胞改變形狀以開閉孔徑。保衛細胞周圍是氣孔伴胞(subsidiary cells),大多數番茄氣孔是四胞型的,這意味著它們有四個氣孔伴胞。表皮下方有一個氣孔下室(substomatal chamber),由薄壁細胞形成空氣空間。氣孔及表皮毛下表面較上表面多。
毛狀體
毛狀體(trichome)存在于許多植物的表皮中。
花的解剖結構
花序的形態番
番茄花序通常是2級的傘形花序,或者是分枝的總狀花序或聚傘花序,前者僅發生于番茄,小果型品種多為總狀花序。花序著生于節間。 [16]
按番茄花序著生的規律,有兩種類型。一為有限生長型(determination),一般其主莖長出6-7片葉時,開始著生第一花序,生有2-4層花序后,側芽停止發育,不再產生新花序。另一類為無限生長型(indetermination),主莖上長出8-10片葉時,出現第一花序,以后每隔2-3片葉,便著生一花序,條件適合時,可繼續開花結果。
花的形態
番茄花為下垂的完全花和下位花,黃色、整齊,栽培品種的花,每一輪的數目不同。宿存的花萼有一短筒,有5-10個裂片。輪狀花冠也有一短筒,頂部擴展形成分裂,開始時為綠黃色,盛開時作黃色,裂片翻轉。5個或更多個雄蕊部分著生于萼筒。整齊花輻射對稱(*),花萼(K)5片合生,花冠(C)5片合生,雄蕊群(A)5枚離生1輪,上位子房下位花(G)2心皮2心室,每室胚珠多數。
果實的解剖結構
番茄的果實是一種多汁的漿果,由果肉(flesh)和漿狀物(pulp)組成,前者包括果皮壁(pericarp walls)和表皮(epidermis),后者包括種子(seeds)在內的胎座和室腔組織(placenta and locular tissue)。一般來說,漿狀物只占不到水果新鮮重量的三分之一。
果皮
果皮(pericarp)起源于子房壁(ovary wall),由外果皮(exocarp)或表皮、帶有維管束(vascular bundles)的肉質中果皮(mesocarp)和位于心房內的單細胞內果皮(endocarp)組成。果皮壁也可分為外壁(outer wall)、放射狀壁(radial walls)或隔膜(septa),它們將相鄰的室腔和內壁(inner wall)或中柱(columella)分開。
外果皮含有一表皮層,其內有3或偶有4層明顯的厚角組織。表皮外有薄的角質層,多邊形的細胞如葉上的細胞一樣,其輪廓不作波紋形。
中果皮主要由薄壁細胞組成,它們在中部最大,在表皮和室腔附近減少。通常,中柱的色素少于果皮,包括大的氣隙,導致組織出現白色組織。
胎座組織
在果實發育的早期,胎座(placenta)在頭10天內開始擴張到室腔(locular cavity)內包圍種子,并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填滿整個室腔。在未成熟的果實中,胎盤組織很牢固,但隨著果實的成熟,細胞壁開始破裂,成熟的綠色果實的室腔組織呈果凍狀。在后期,細胞內的液體可能會聚集在小室內。盡管有這種退化,原生質體通常保持完整。
番茄既可以是兩室的(bilocular),也可以是多室的(multilocular)。除了櫻桃番茄外,大多數栽培品種都有4-5個小室。子房室被果皮包圍。果皮和胎座組成了番茄的肉質組織。 種子位于室腔內,被膠狀膜包裹。
維管組織
在番茄果皮的整個外壁(內果皮、中果皮)上有維管束,從莖到番茄的中心,輻射到每個種子。果實的維管系統(vascular system)有兩個主要的分支,一個從花梗(pedicel)延伸到果皮外壁(outer wall of the pericarp),另一個通過內壁和徑向壁(inner and radial walls)延伸到種子。
種子的解剖結構
成熟的番茄種子為卵圓形,兩側壓扁,有不同的形狀,平均長3-5mm,寬2-4mm。種子表皮(seed coat;testa)草黃色,表皮以內的薄壁組織分為內外兩區,外區的細胞中含有營養物質。
分布范圍
番茄的原產地是在南美洲,在國外主要分布在秘魯、厄瓜多爾、玻利維亞、以色列、美國、意大利等地,我國番茄主要分布在甘肅、山東、遼寧、河北、內蒙古等地,其中甘山東單縣是我國有名的番茄之鄉。
生長習性
番茄是一種喜溫性的蔬菜,在正常條件下,同化作用最適溫度為20-25℃,根系生長最適土溫為20-22℃。喜光,光飽和點為70000lx,適宜光照強度為30000-50000lx。也是短日照植物,番茄喜水,一般以土壤濕度60%-80%、空氣濕度45%-50%為宜。
番茄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太嚴苛,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壤土生長良好。土壤酸堿度以pH6-7為宜。
繁殖方法
土壤配制
按一定比例配制營養土,要求營養土的孔隙度約60%,pH6-7,含速效磷10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鉀10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氮150毫克/千克,疏松、保肥、保水,營養完全。將配制好的營養土均勻鋪于播種床(厚度10厘米),或者育苗盤里。
種子處理
溫湯浸種,即稱用清水浸泡種子1-2小時,然后撈出把種子放入55攝氏度熱水,維持水溫均勻浸泡15分鐘,之后再繼續浸種3-4小時。溫湯浸種時,一般是一份種子,二份水;要不斷、迅速地攪拌,使種子均勻受熱,以防燙傷種子;三是要不斷加熱水,保持55攝氏度水溫。可以預防葉霉病、潰瘍病、早疫病等病害發生。
磷酸三鈉浸種,即先用清水浸種3-4小時,撈出瀝干后,再放入10%的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20分鐘,撈出洗凈。這種方法對番茄病毒病有比較明顯的效果。
種子經過處理后可以直接播種,但最好還是要進行催芽播種。進行催芽時,通常未經藥劑處理的種子,需先用溫水浸泡6-8小時,使種子充分膨脹,然后放置在25-28攝氏度溫度條件下芽2-3天。而用藥劑浸種的種子,只需用清水將種子沖洗干凈后即可直接催芽。催芽過程中,需提供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為此要經常檢查和翻動種子,使種子處于松散狀態,每天還需要用清水淘洗1-2次,以更新空氣和保持濕度。催芽最好采用恒溫箱。經過催芽的種子,播種后出苗快而整齊,有利于培育健壯的幼苗。
緩凍催芽:將土豆塊莖冷凍后再緩緩解凍,然后榨汁,把番茄種子在土豆汁中解凍一夜,次日,將一塊沒有絨毛的厚布蘸上汁,把浸泡過的種子松散地放在上面,使種子相互不接觸,再用聚乙烯薄膜蓋上以免干燥,但需保持透氣,然后把它們放在溫暖的地方(不能加溫),種子發芽后,插入土壤進行育苗,采用這種催芽法可比普通發芽的番茄提早成熟2-3周。
播種方式
播種量:一般番茄種子每克含有300粒左右,根據定植密度,一般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種量20-30克。每平方米播種床可以播種10-15克。如果種子發芽率低于85%,播種量還應該適當增加些。
播種期:根據種植季節、氣候條件、栽培方式、育苗設施等因素綜合考慮,以確定適宜的播種期。例如,春季露地栽培,北京地區通常在2月中旬至3月初播種育苗。秋季露地栽培,長江以南如上海、南京等地以7月下旬至8月初播種,效果最好;而四川東部以7月上旬播種的產量較高。產量也較高。一些番茄病害發生嚴重的地區,把播種期適當推遲1-2月,然后通過密植、早摘心、增加肥水等措施,也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播種方法:通常有撒播、條播和點播。播種后應立即覆土,覆土要用過篩的細土。覆土的厚度約0.8-1.0厘米,薄厚要一致。播種后每平方米苗床再用8克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上細土均勻薄撒于床面上,可以防止幼苗猝倒病發生。冬春季育苗床床面上還需覆蓋地膜。夏秋季育苗床床面上需覆蓋遮陽網或稻草,待有70%幼苗頂土時撤除覆蓋物。
栽培技術
溫度
從播種到第一片真葉出現(破心)。在正常溫度條件下這一時期為7-9天;幼苗期是指從第一片真葉出現至第一花序現蕾。此期適宜晝溫為25-28℃,夜溫為13-17℃。此期地溫對幼苗生育有較大的影響,適宜的地溫應保持在22-23℃;始花座果期是指從第一花序現蕾至座果。這個階段是番茄從以營養生長為主過渡到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同等發展的轉折時期,直接關系到產品器官的形成及產量;
選時
黔東南地區早熟栽培在11月中下旬播種育苗,其他地方正季栽培在12月中下旬播種育苗,作秋延晚栽培5月中下旬播種育苗。
土壤
番茄能耐旱,但不耐澇,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為了獲得高產,需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強的土壤。
施肥
深耕耙細后開成寬80厘米,高16-24厘米的廂,廂溝寬33厘米,每廂栽2行。在施肥時氮、磷、鉀合理的配合比例為1:1:2,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5000公斤,配合施入過磷酸鈣25公斤,鉀肥20公斤(或草木灰80公斤)。
定植
適時定植,合理密植:春季保護地早熟栽培于2月下旬至3月初搶冷尾暖頭天氣定植;露地地膜覆蓋栽培于3月20日左右搶冷尾暖頭天氣定植。定植密度為早熟品種多干整枝行株距50×30厘米,每畝3000株左右;中晚熟品種采用單干整枝每畝3500株左右;采用雙干整枝時每畝2000株左右。
整枝
整枝、達架、綁蔓:在第一穗果座果后搭“人字”形架。整枝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只留主干,側枝全部摘除(側枝長到4-7厘米時摘除為宜)稱為單干式整枝;另一種是除留主干外再留第一花序下的側枝,其余側枝全部摘除,稱為雙干整枝。不管采用那種整枝方式,都要注意及時綁蔓。
保花
為防止落花落果可于花期用10-20ppm2,4-D藥液浸花或涂花,或用20-30ppm的番茄靈噴花。植株生長中后期,下部的老葉也可適當摘除,以減少養分消耗,改善通風透光;無限生長型品種在4-5臺果后要及時打頂,提高坐果率,促進果實成熟。
采收
適時采果。番茄成熟有綠熟、變色、成熟、完熟4個時期。貯存保鮮可在綠熟期采收。運輸出售可在變色期(果實的1/3變紅)采摘。就地出售或自食應在成熟期即果實1/3以上變紅時采摘。采收時應輕摘輕放,摘時最好不帶果蒂,以防裝運中果實相互被刺傷。
初霜前,如還有熟不了的青果,應采下后貯藏在溫室內,待果實變熟后再上市,這樣既延長了供應期,又增加了經濟效益。在果實后熟期不宜用激素刺激果實著色,經精選后裝箱銷售,它的好處在于既降低了生產成本,改善了果品品質,又保障了消費者的食用安全。
主要品種
番茄品種繁多,主要栽培的品種有毛粉802、渝抗4號、渝抗5號、秦粉二號、西粉二號、西粉三號、紅寶石、超級早豐、早魁、強豐、臺灣紅、中蔬4號等。在品種選擇上應注意作春提早或秋延晚栽培時,應選擇早熟品種,正季栽培選擇中晚熟品種。
栽培的番茄,屬普通番茄。有5個變種:①栽培番茄,多數栽培品種均屬此變種;②櫻桃番茄,果實圓球形,果徑約2厘米,2室,紅、橙或黃色;③大葉番茄,葉緣光滑,形似薯葉;④梨形番茄,果實梨形,紅色或橙黃色;⑤直立番茄,莖直立,果實扁圓球形。
栽培番茄的品種有三大系統:①意大利系統:果實卵形或橢圓形。適于干燥地區作無支架栽培和加工用。代表品種有羅城一號和羅馬;②英國系統:果型小,深紅色,低溫短日照條件下結實性強。代表品種有創財和最佳;③美國系統:果實中型至大型,適應性強。中國栽培的番茄品種來自北美或歐洲,經過多年的栽培和選育,已有一批適于中國氣候和栽培要求的品種。
主要價值
食用
番茄果實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醬、汁或整果罐藏。
番茄的食用部位為多汁的漿果。它的品種極多,按果的形狀可分為圓形的、扁圓形的、長圓形的、尖圓形的;按果皮的顏色分,有大紅的、粉紅的、橙紅的和黃色的。
紅色番茄,果色火紅,一般呈微扁圓球形,臍小,肉厚,味道沙甜,汁多爽口,風味佳,生食、熟食可,還可加工成番茄醬、番茄汁;粉紅番茄,果粉紅色,近圓球形,臍小,果面光滑,味酸甜適度,品質較佳,黃色番茄,果桔黃色果大,圓球形,果肉厚,肉質又面又沙、生食味淡,宜熟食。
番茄的品質要求:一般以果形周正,無裂口、無蟲咬,成熟適度,酸甜適口,肉肥厚,心室小者。宜選擇成熟適度的番茄,不僅口味好,而且營養價值高。
據營養學家研究測定:每人每天食用50克-100克鮮番茄,即可滿足人體對幾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要。番茄含的“番茄素”,有抑制細菌的作用;含的蘋果酸、檸檬酸和糖類,有助消化的功能。番茄含有豐富的營養,又有多種功用被稱為神奇的菜中之果。番茄內的蘋果酸和檸檬酸等有機酸,還有增加胃液酸度,幫助消化,調整胃腸功能的作用。番茄中含有果酸,能降低膽固醇的含量,對高血脂癥很有益處。番茄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以及胡蘿卜素和鈣、磷、鉀、鎂、鐵、鋅、銅和碘等多種元素,還含有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纖維素。
番茄挑選
番茄
挑選番茄時,不要挑選有棱角的那種,也不要挑選拿著感覺分量很輕的,都是催紅劑作的怪。要買這種表面有一層淡淡的粉一樣的感覺,而且蒂的部位一定要圓潤,如果蒂部再帶著淡淡的青色,就是最沙最甜的了。不要買帶尖和底很高的,要那種整體看起來都比較光滑的,帶尖的都是春天抹快速催熟的東西抹多了。選番茄要選顏色粉紅、渾圓,表皮有白色的小點點的。
注意事項
一、不宜生吃,尤其是脾胃虛寒及月經期間的婦女。如果只把番茄當成水果吃補充維生素C,或盛夏清暑熱,則以生吃為佳。
二、不宜空腹吃,空腹時胃酸分泌量增多,因番茄所含的某種化學物質與胃酸結合易形成不溶于水的塊狀物,食之往往引起腹痛,造成胃不適、胃脹痛。
三、不宜吃未成熟的青色番茄,因含有毒的龍葵堿。食用未成熟的青色番茄,會感到苦澀,多吃了,嚴重的可導致中毒,出現頭暈、惡心、周身不適、嘔吐及全身疲乏等癥狀,嚴重的還會發生生命危險。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番茄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20 千卡
蛋白質 0.9 g
脂肪 0.2 g
碳水化合物 4 g
不溶性膳食纖維 0.5 g
鈉 5 mg
鎂 9 mg
磷 23 mg
鉀 163 mg
鈣 10 mg
錳 0.08 mg
鐵 0.4 mg
銅 0.06 mg
鋅 0.13 mg
硒 0.2 μg
維生素A 92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3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03 mg
煙酸(煙酰胺) 0.6 mg
維生素C(抗壞血酸) 19 mg
維生素E 0.57 mg
展開
藥用
西紅柿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消暑、補腎利尿等功能,可治熱病傷津口渴、食欲不振、暑熱內盛等病癥。它有顯著止血、降壓、降低膽固醇作用,對治療血友病和癩皮病有特殊功效。
多吃西紅柿護心臟,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用農家肥種植出的有機西紅柿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有機西紅柿中的抗氧化劑類黃酮的含量,是普通西紅柿含量的兩倍。類黃酮具有降血壓、降血脂、增加冠脈血流量等功能。
西紅柿越紅,營養越高,做熟后比生吃更有利于營養吸收。
西紅柿中主要的營養就是維生素,其中,最重要、含量最多的就是胡蘿卜素中的一種——番茄紅素。科學家們對番茄紅素健康作用的研究有了很多新的突破,已經證明的包括:具有獨特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人體內導致衰老和疾病的自由基;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阻止前列腺的癌變進程,并有效地減少胰腺癌、直腸癌、喉癌、口腔癌、乳腺癌等癌癥的發病危險。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癌癥病人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顯著增加,而西紅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是防癌抗癌的首選果蔬。
西紅柿是維生素C的天然食物來源,每天食用1-2個西紅柿,可以增強血管柔韌性,制止牙齦出血,增強抗癌能力,對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非常有益。同時,西紅柿中還含有一種特殊成分――番茄素,而番茄素具有止渴生津、健胃消食的作用,可防治胃熱口苦、發熱煩渴、中暑等癥,是益氣生津、健脾和胃的佳品。
餐前吃西紅柿容易使胃酸增高,食用者會產生燒心、腹痛等不適癥狀。而餐后吃西紅柿,由于胃酸已經與食物混合,胃內酸度會降低,就能避免出現這些癥狀。
番茄紅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危害人體的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種帶多余電子的氧分子或氧原子,好比人體中破壞力和殺傷力很強的寄生蟲,它們以侵蝕支持人體健康的細胞、蛋白質為生,有時還攻擊人體各部分功能控制中心(如免疫調節中心、血糖控制中心、癌癥抑制中心等),并通過血液在體內四處流竄,成為人體極其可怕的健康殺手。通過清除自由基,番茄紅素能防止癌癥和一些慢性疾病的作用。
有保護肝臟、營養心肌、降低血壓的作用,它含糖量適度(為葡萄糖和果糖),維生素P,有類似阿斯匹林的作用,可降低血液粘稠度,保護血管,能防治高血壓。常食番茄對冠心病和肝臟病人有輔助治療的作用。含有一種叫氯化銅的物質,對肝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有清熱解毒、利尿通便、幫助消化的功效。蘋果酸和檸檬酸可幫助胃液對脂肪物質進行消化,吃了油膩食物,吃點番茄不但助消化,且可防消化不良。番茄亦有利尿作用,吃番茄對腎病有益。熱天還可以將番茄片熬湯當茶喝,有清熱防暑作用。所含纖維質能使糞便中水分增多,還能轉換成容易軟便的物質,達到通便作用。
保護皮膚健康,含維生素PP,維持胃液的正常分泌,促進紅血球的形成,維生素C的含量高,可保持皮膚的彈性。將番茄切碎加少許蜂蜜外用可以滋潤肌膚,治療癩皮病。
防止小兒佝僂病、夜盲癥、眼干燥癥。富含維生素A,能促進骨骼鈣化,對牙齒組織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牙根炎、牙病、流鼻血和患出血性疾病的病人多吃番茄,有助于治療。
科研
2019年2月,巴西維索薩聯邦大學的Agustin Zs g n等人指出利用最新的基因編輯技術,使番茄以一種更簡單更容易的方法來批量生產用于商業目的的辣椒素。
2020年1月,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所長黃三文課題組構建了番茄泛轉錄組,全面分析了番茄馴化改良過程中的轉錄組變異。
2020年12月,日本厚生勞動省通過其國內首個基因編輯食品的銷售申請。這是一種基因編輯的番茄,這種基因編輯西紅柿由日本筑波大學和企業共同研發,含有比天然品種多4至5倍的γ-氨基丁酸。
2022年5月,約翰英納斯中心的植物代謝工程師Cathie Martin領導的一個小組和首爾國立大學的植物遺傳學家Choe Sunghwa領導的小組于2022年5月發表在《自然·植物》 雜志上的研究報告表明,在基因編輯的幫助下,陽光下成熟的西紅柿也可以儲存維生素D的前體分子,西紅柿可變成維生素D的豐富來源。
2022年6月,黃三文團隊首次獲得了一個由838個基因組構建的番茄圖泛基因組,包含精確定位的1900多萬個變異,其中包括32個新的參考水平基因組組裝。此外,借此找回了番茄育種中“丟失的遺傳力”,為解析生物復雜性狀的遺傳機制提供了新思路。
植物文化
番茄最早生長于南美洲的秘魯和墨西哥,是一種生長在森林里的野生漿果。因為色彩嬌艷,當地人把它當作有毒的果子,視為“狐貍的果實”,稱之為“狼桃”,只用來觀賞,無人敢食,只是把它作為一種觀賞植物來對待。
據記載,16世紀,英國有位名叫俄羅達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游,很喜歡番茄這種觀賞植物,于是如獲至寶一般將之帶回英國,作為愛情的禮物獻給了情人伊麗莎白女王以表達愛意,從此,“愛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廣為流傳了。但人們都把番茄種在莊園里,并作為象征愛情的禮品贈送給愛人。
過了一代又一代,仍沒有人敢吃番茄。到了17世紀,有一位法國畫家曾多次描繪番茄,面對番茄這樣美麗可愛而“有毒”的漿果,實在抵擋不住它的誘惑,于是產生了親口嘗一嘗它是什么味道的念頭。他冒著生命危險吃了一個,覺得甜甜的、酸酸的、酸中又有甜。然而,躺到床上等死的他居然沒事,于是“番茄無毒可以吃”的消息迅速傳遍了世界。
從那以后,上億人均安心享受了這位“敢為天下先”的勇士冒死而帶來的口福。到了18世紀,意大利廚師用番茄做成佳肴,色艷、味美,客人贊不絕口。番茄終于登上了餐桌。從此,番茄博得眾人之愛,被譽為紅色果、金蘋果、紅寶石、愛情果。
花語:敢于嘗試,雖然平凡弱小,但卻富有勇氣,只要有理想和耐心,小小的力量也可變成大大的光熱。
學名與爭議
生物學二名法中, 在1753年林奈的著作《植物種志》(Species Plantarum)中,番茄拉丁語被解釋為“wolfpeach”,其中“wolf(狼)”來自“lyco”,而“peach(桃子)”來自“persicum”。其種的名稱“lycopersicum”意思是“狼桃”,源自日耳曼狼人傳說,傳說中,巫師和巫婆在藥水中使用致命的茄子(顛茄)把他們自己變成狼人,番茄是一種近似于顛茄但比顛茄大一些的果實,所以當番茄來到歐洲的時侯被叫作“狼桃” 。
分子生物學證據表明 ,正如林奈分類法,番茄和馬鈴薯分為同一屬是正確的,番茄的學名應為“Solanum Lycopersicum”,而“Lycopersicon”的持續使用只能以方便和維護命名穩定性為由。
地方標準
2022年9月,山東省濰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發布地方標準《日光溫室育苗光環境調控技術規程第1部分:番茄》
選購與貯藏
挑選番茄技巧
1.看顏色:
在挑選番茄時可以通過看番茄的顏色來挑選,在挑選番茄時盡量挑選紅色濃重的,這樣的番茄里富含豐富的番茄紅素,對預防癌癥很有好處。
2.看果形:
可以通過觀察西紅柿的果型來判斷它的好壞,挑選時盡量挑選圓、大、有蒂,硬度適宜,富有彈性的番茄,扁圓形的果肉薄,正圓形的果肉厚。
3.看著色:
看西紅柿的著色就可以挑選出好的西紅柿,注意不要購買著色不勻、花臉的西紅柿,因為這很可能是由于西紅柿病害造成的,味道和營養均很差。
保存方法
取一張干凈的紙巾,將整個西紅柿包裹起來,然后將包裹好的西紅柿用塑料袋封口裝好,放進冰箱冷藏室保存即可。
2、將西紅柿洗干凈裝進保鮮袋密封,放入冰箱冰凍室。即可較長時間保鮮。
3、將西紅柿裝入盆中,然后再往盆中注水沒過西紅柿即可,這樣隔絕了空氣中的細菌,也能較長時間保鮮。
4、將西紅柿放在陰涼處,這樣可以減少西紅柿的水分蒸發,可以較長時間保存。
5、將西紅柿洗干凈,擦干后用紙巾包好和食鹽一起放入袋中密封保存,即可較長時間保存保鮮。(食鹽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
6、將西紅柿洗干凈,擦干后用紙巾包好和小蘇打一起放入袋中,將袋子里的空氣排出,密封保存。(小蘇打可以給西紅柿提供干燥的環境,相當于干燥劑)
五、教學總結
這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番茄的植物學史、形態特征、分布范圍、生長習性、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品種、主要價值、 植物文化、 學名與爭議、地方標準和儲藏與選購等等方面知識。
希望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能深入人心,人們都能愛護大自然,與周圍的生物和諧共處。
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南县| 遵化市| 巍山| 华亭县| 神农架林区| 沂源县| 佛教| 敖汉旗| 淮北市| 博罗县| 兴仁县| 儋州市| 蓬溪县| 呼玛县| 米泉市| 光山县| 彩票| 宁津县| 崇礼县| 株洲县| 勃利县| 马边| 长兴县| 万宁市| 陕西省| 维西| 晋州市| 威宁| 岫岩| 邛崃市| 遂宁市| 石首市| 金平| 夹江县| 桦南县| 平武县| 游戏| 霸州市| 繁昌县| 泰和县| 东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