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節 中國的河流與湖泊一、概況(一)河流和湖泊的作用1、世界四大文明都是在河流的滋潤下形成的。2、河流的作用:①提供豐富的淡水資源;②塑造富饒的沖擊平原;③為動植物提供棲息地;④利于灌溉、養殖、航運、發電、旅游等。3、湖泊的作用:湖泊是調節江河水量的天然水庫。(二)水系和流域1、水系:干支流共同組成一條河流的水系。2、流域:河流的集水區域。3、分水嶺:相鄰的流域之間的高地。(三)中國的主要河流和湖泊1、主要河流分布①向北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額爾齊斯河②向東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③向南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雅魯藏布江、怒江2、內流河與外流河(1)內流河:最終沒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2)外流河: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3、內流區與外流區外流區 內流區概念 外流河覆蓋的區域 內流河覆蓋的區域面積與水量 約占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全國水量的95% 約占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全國水量的5%分界線 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脈—巴彥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4、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1)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與枯水期、含沙量、結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統稱河流的水文特征。(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①夏季水位高,流量大,汛期,無結冰期;②冬季水位低,流量小,枯水期,有結冰期。(3)內流河的水文特征①主要水源:高山冰雪融水;②水量不豐富,流程短;③水位季節變化大。5、淡水湖和咸水湖(1)淡水湖:湖水最終流入海洋的湖,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2)咸水湖:湖水流著流著最終消失了,我國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6、我國河流和湖泊的基本特征:(1)河湖眾多;(2)以外流河和淡水湖為主。7、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金杭運河(1)北起北京,南到浙江杭州;(2)自北向南經過了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全長1800千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二、黃河1、黃河概況(1)黃河全長5500千米,長度僅次于長江,因流量遠不如珠江,一般稱為第二長河,不能稱為第二大河;(2)黃河發源于青海省巴彥喀拉山,從上游至下游依次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注入渤海;(3)上中游分界點是內蒙古的河口,中下游的分界點是河南省的桃花峪;(4)上中下游各自特點A、上游:①青銅峽之前,山高水深,河床狹窄,水流湍急;②青銅峽之后,水流放緩,形成了寧夏平原、河套平原。B、中游:①流經黃土高原;②支流多,主要支流渭河和汾河;③原因:土質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水土流失嚴重。C、下游:①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泥沙沉積,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懸河);②華北平原上的黃河是海河與淮河的分水嶺(河道式)。2、黃河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的奉獻(1)塑造肥沃的平原:華北平原、寧夏平原、河套平原;(2)提供豐富的水資源:北方沿岸九省可供飲用和灌溉;(3)提供豐富的水能資源:上游青海龍羊峽、甘肅劉家峽,中游河南三門峽、小浪底,(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作用:減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發電);(4)提供旅游資源:陜西和山西交界處壺口瀑布、陜西秦始皇兵馬俑、陜西黃帝陵。(5)黃河流域礦產資源豐富。3、黃河的治理(1)危害:主要在下游決口改道,而造成決口改道的根本原因是中游水土流失嚴重。(2)措施:①在上中游,建壩淤地,修筑梯田,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合理安排農事;②在下游,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3)凌汛:①成因: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的河段,春季解凍時,上游先解凍,浮冰順水而下,而下游尚未解凍,這就會造成浮冰堵塞河道,水位上漲。②治理措施:炸冰泄洪三、長江1、長江概況(1)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原因:長度最長、流量最大、流域最廣);(2)發源于青藏高于的唐古拉山,干流從上游到下游流經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慶、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市,注入東海;(3)依次流經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橫斷山脈、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4)上中游分界點是湖北的宜昌,中下游分界點是江西的湖口;(5)主要支流與湖泊有岷江、嘉陵江、湘江、漢江、贛江、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6)上、中下游各自特點①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②中游:河道彎曲,多支流,多湖泊;③下游:江闊水深。2、長江對社會經濟的影響(1)“水能寶庫”:長江水能蘊藏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其中可開發的水能約占全國的一半(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作用:防洪、發電、航運、養殖、供水)。(2)“黃金水道”:①自古以來,長江就是我國東西運輸的大動脈;②四季通航;③通航里程占全國內河航運里程的三分之二。(3)長江流域經濟作物種類繁多,產量豐富。(4)長江流域的森林資源、礦產資源、水生生物資源豐富。4、長江的開發與治理(1)生態環境建設上游:防止水土流失;下游:治理泥沙淤積、洪澇、水污染。(2)防洪是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其原因和措施:A、自然原因①地勢低平,水流不暢——加固大堤,修分洪、蓄洪等工程;②降水豐富,水量大——修水庫;③流域廣,支流多汛期長——加固大堤;④河道彎曲,泥沙淤積泄洪不暢——裁彎截直。B、人為原因:①上游亂砍濫伐,水土流失——植樹造林;②中下游圍湖造田,——退田還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