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經緯網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1、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天圓地方→根據太陽和月亮推測→麥哲倫環球航行→地球衛星照片2、地球的形狀兩極稍偏、赤道略鼓不規則的球體。3、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徑:6371千米;(2)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3)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4、從生活中找出地球是個球體的證據。(1)大海中的帆船;(2)月食和日食;(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等詩句二、地球儀1、地球儀及其構造(1)地球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成的模型。(2)構造:a、地軸就是連接南北兩極且穿過地心的假象軸;b、南北極就是地軸與地面相交的兩點,對著北極星的叫北極,相反是南極;c、緯線就是與赤道平行的線;d、經線就是連接南北兩極且與緯線垂直的線。2、經緯線的特點(1)緯線a、形狀:圓;b、長度:不相等;c、方向:東西;d、關系:平行;e、間隔:相等。(2)經線a、形狀:半圓;b、長度:相等;c、方向:南北;d、關系:相交兩點;e、間隔:不相等。3、經度和緯度的劃分及其分布規律(1)劃分a、經度的劃分:以英國格林威治天文臺舊址為0°,此線叫做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分為180°,以東的叫東經,用字母E表示,以西的叫西經,用字母W表示;b、維度的劃分:以赤道為0°,向北向南各分90°,以北的叫北緯,用字母N表示,以南的叫南緯,用字母S表示。(2)分布規律a、北緯向北增大,南緯向南增大;b、東經向東增大,西經向西增大。4、半球的劃分(1)南北半球劃分:以赤道為界,以北的是北半球,以南的是南半球;(2)東西半球劃分:以20°W和160°E這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為界,20°W以東和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和160°E以東為西半球(口訣:大大為西,小小為東)。5、經線圈的構成東經+西經=180°6、經緯度差的計算同邊相減,異邊相加。7、高、中、低緯度的劃分0°—30°低緯度;30°—60°中緯度;60°—90°高緯度8、幾條重要的線(1)赤道:南北半球的界線(0°);(2)南北回歸線:溫帶和熱帶的界線(23.5°);(3)南北極圈:寒帶與溫帶界線(66.5°);(4)本初子午線:東西經度界線(0°).三、經緯網1、經緯網的形狀(1)南北極:三角形(2)除南北極外都為等腰梯形,北半球上小下大,南半球上大下小。2、經緯網做題步驟(1)定度數;(2)標字母;(3)做試題。3、方格經緯網做題技巧(1)定度數A、同邊時,先算出間距,間距算法是:大數減小數除以格數;后依次給每條線標上度數;B、異邊時,先確定中線度數,方法是:若兩邊度數相加的和大于180°,則中線為180°;若兩邊度數相加的和小于180°,則中線為0°。再算出間距,后依次給每條線標上度數。(2)標字母根據經緯度分布規律,沿著右邊增大是東經,沿著左邊增大是西經;沿著上面增大是北緯,沿著下面增大是南緯。(3)判斷方位A、兩點在同一張經緯網上,根據方向表來判斷;B、兩點不在同一張經緯網上,經度相比比出東或西,緯度相比比出南或北。4、極地經緯網做題技巧(1)定度數a、經緯線特點:經線——放射線,緯線——同心圓;b、度數定法:先算出間距(經度間距為360°除以格數,緯度間距為90°除以格數),后依次給每條經線標出度數。(2)標字母先判斷是南極還是北極,是南極緯度都是南緯(S),是北極緯度都是北緯(N);后確定自轉方向,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經線為東經(E),減小的經線是西經(W)。(3)判斷方位a、將箭頭放在兩點的經線之間,箭頭指向的經線是東(E),箭尾指向的經線是西(W);b、距北極點近的點在北,遠的在南;距南極點近的點在南,遠的在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