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1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必備知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原因關鍵能力:利用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的相關知識分析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歷史的選擇,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理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科學精神:理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公共參與: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之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中國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教學難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四、教學過程導入新課: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曾經創造了輝煌燦爛古代文明,長期雄居于世界東方。近代以來,伴隨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文化走向衰微。為了民族復興,再鑄中華文化輝煌,無數仁人志士上下求索。今天我們來學習9.1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二)新課講授:總議題: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議題一: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探究一:展示材料: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曾經創造了輝煌燦爛古代文明,長期雄居于世界東方。近代以來,伴隨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文化走向衰微。情景探究:為了民族復興,再鑄中華文化輝煌,無數仁人志士上下求索,進行了哪些嘗試?結果怎樣?學生回答: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以胡適為代表的自由主義:我們如果還想把這個國家整頓起來……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質機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識不如人,文學不如人,音樂不如人,藝術不如人,身體不如人。(只看到西方的優勢和長處,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以康有為為代表的保守主義:中國立國數千年,禮儀綱紀,云為得失,皆奉孔子之經,若一棄之,則人皆無主,是非不知所定,進退不知所守,身無以為身,家無以為家,是大亂之道也。”要“冒萬死以力保舊俗,存禮教而保國魂(徹底否定新文化,忽視了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糟粕。)以劉師復為代表的無政府主義:主張人民完全自由,不受一切統治,廢絕首領及威權所附麗之機關學說也(把自由絕對化,是不可能實現的。)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三民主義:三民主義就是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這三個主義和美國大總統林肯所說的民有、民治、民享三層意思,完全是相通的。(具有歷史進步性,但也存在著致命的局限性。三民主義的局限性決定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不可能取得徹底的勝利。)知識梳理:一、中華文化復興之路的探索與結果:(1)探索:為了民族復興,再鑄中華文化的輝煌,無數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尋找救國良方。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種各樣的文化思潮進入中國,各種主張紛紛登場亮相。(2)結果: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慘命運,都不能解決中國文化走向何處的問題,無法使中華文化走向復興之路。議題追問:中 華 文 化 何 去 何 從 呢 ?學生回答: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二、中華文化發展的轉折點(1)指明方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誕生后,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為中華文化發展指明了社會主義方向。(2)重要轉折點: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3)文化發展進入新時期: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探究二:展示視頻:《“我們的自信”文化篇——中華之魂2022》思考:中國共產黨在建黨百年來的文化建設中創造了哪些文化,這其中,中國共產黨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學生思考: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三、中國共產黨對發展中華文化的貢獻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1.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創造與踐行革命文化: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中創造了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承載著黨和人民對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3.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指導思想),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二為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雙百方針),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三個面向),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協調發展。鑄造中華文化新輝煌。知識拓展:正確認識當代中國的三種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區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孕育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中。例如:核心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作用:是中華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標識,涵養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觀。革命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例如: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作用:承載著黨和人民對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形成于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中。例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制度和理論成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用: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聯系:文化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并隨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這三種文化都是中華民族在生存發展實踐中的偉大創造,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議題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探究:探究一:探究問題:現實社會中,各種文化現象錯綜復雜交織在一起。面對紛繁復雜的文化,如何判斷一種文化是否具有生命力呢?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四、為什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判斷文化生命力的標準: 是否代表先進文化發展方向(發展方向);是否有生存發展的實踐土壤(實踐根源);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需求)探究二:展示材料:視角1:一定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就孕育和滋養與之相應的文化。視角2:如果拋棄優秀傳統文化、割裂民族文化血脈,文化發展就會像無根浮萍、斷線風箏,迷失方向。視角3:每個民族和國家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性,從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視角4:當前,我國文化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與我國國際地位還不相稱,與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還不相稱。思考:結合以上觀點我國為什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學生思考: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議題提示:視角1:是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決定的視角2:由繼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決定的視角3: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決定的視角4: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實需要決定的知識梳理:四、為什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2.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必要性:(1)由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決定;(2)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決定;(3)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決定;(4)由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決定;(5)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決定。3.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重要性: (1)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才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2)才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適應;(3)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相銜接;(4)與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相匹配。課堂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