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九年級電子電工 第一節 認識元器件(1)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了解電子技術中常用的元器件名稱。 能力目標:能正確識別各種元器件。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重點 難點 元器件名稱 元器件的識別課堂教學設計本門課是針對初中學生開設的勞動技術教育課,主要向學生講授電學的初步知識及趣味小制作。培養學生對電學知識的熱愛,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 教學用具:各種元器件、多媒體 先發給學生一些元器件,然后在進行授課。 1、電阻 金屬導體中自由電子在定向運動中要跟金屬正離子頻繁碰撞,這種碰撞阻礙了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表示這種阻礙作用的物理量叫做電阻。 (1)分類: 按外形結構可分為:固定電阻、可變電阻、半可變電阻。 固定電阻(主要用于阻值不需要變動的電路); 可變電阻(即電位器,主要用于阻值需要經常變動的電路); 半可變電阻(通常稱為微調電位器可微調電阻,主要用于了阻值有時需要變動但不必經常變動的電路) 按電阻器制造材料可分為:膜式、金屬線繞式兩類。 膜式(包括碳膜和金屬膜等)。 膜式電阻的阻值范圍較大,可從零點幾歐到幾十兆歐,但功率不大,一般為幾瓦); 金屬線繞式(阻值范圍較小但功率較大) 按電阻器的特性分:高精度、高穩定性、高阻、高頻、敏感型電阻(常見的敏感型電阻有熱敏電阻、光敏電阻、壓敏電阻) (2)電阻的主要參數 標稱阻值:是指電阻器表面所標的阻值 允許誤差:實際值并不完全與標稱阻值相等,存在誤差。 額定功率:在規定的氣壓、溫度條件下,電阻器長期工作時所允許承受的最大電功率。 學生活動: 學生看錄像,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演示各種電阻的外形及電阻的符號,要求學生認識電阻,并在已有的各種元器件中找出電阻元件 2、電容 任何兩個彼此絕緣而又相互靠近的導體,都可以看作是一個電容器。例如:兩根導線之間、導線與地之間都存在著電容。 (1)分類: 按結構分:因定電容、可變電容、半可變電容 按介質分:紙介電容、云母電容、油質電容、陶瓷電容、有機薄膜電容、金屬化紙介電容、極性電容。 (2)額定值 標稱容量和允許誤差 額定工作電壓 學生活動: 學生看錄像。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演示各種電容器的外形及符號,重點讓學生認識瓷片電容。讓學生找出電容器。板 書 設 計教 學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