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七年級園藝 第二單元花卉種植 第二課 吊蘭教 學 目 標 1、認識吊蘭; 2、吊蘭的盆栽技術 3、盆栽吊蘭的養護 重點 難點 吊蘭的盆栽技術課堂教學設計一、認識吊蘭 1、吊蘭的種類 2、吊蘭的生長習性(生長環境) 二、吊蘭的盆栽技術 吊蘭對各種土壤的適應能力強,栽培容易。可用肥沃的沙壤土、腐殖土、泥炭土、或細沙土加少量基肥作盆栽用土。 繁殖: 通常用分株法繁殖,除冬季氣溫過低不適宜分株外,其他季節均可進行。也可剪取花莖上帶根的小苗盆栽。幼苗移栽后,噴施新高脂膜,在植物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保護禾苗茁壯成長。 水肥管理: 吊蘭喜濕潤環境,盆土要經常保持潮濕。冬季5℃以下時,盆土不要過濕,否則葉片易發黃。生長季節每兩周施一次液體肥,花葉品種應少施氮肥,否則葉片上就會出現白色或黃色的病斑,環境溫度低于4度時停止施肥,噴施新高脂膜調節水肥吸收量,保肥保墑。 溫光條件: 吊蘭喜半陰環境,可常年在明亮的室內栽培。在室外載培的吊蘭,夏日在強烈直射陽光下也能生長良好。但是,常期在室內載培的吊蘭,應避免強烈陽光的直射,需遮去50~70%的陽光。吊蘭耐高溫,適宜溫度為15度以上,冬季越冬溫度4度以上。 整修剪枝: 為使吊蘭清新鮮綠,可經常向葉片噴水清洗。平時隨時剪去黃葉。每年3月可翻盆一次,剪去老根、腐根及多余須根。5月上、中旬將吊蘭老葉剪去一些,適時噴灑壯莖靈,促使萌發更多的新葉和小吊蘭,使植物桿莖粗壯、葉片肥厚、葉色鮮嫩、植株茂盛。 三、盆栽吊蘭的養護 吊蘭生長適溫為20~24℃,此時生長最快,也易抽生匍匐枝。30℃以上停止生長,葉片常常發黃干尖。冬季室溫保持12℃以上,植株可正常生長,抽葉開花;若溫度過低,則生長遲緩或休眠;低于5℃,則易發生寒害。 吊蘭宜盆大株少,喜排水、透氣性好的沙壤土,如中等大的花盆種2~3株為宜。株數過多,水分需要也多,如盆小土壤含水量供應不足,也易葉片枯萎。盆栽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基肥作為基質。 吊蘭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不耐寒也不耐暑熱,宜半陰,怕強光。適宜排水良好而又肥沃的沙質土壤,不耐寒。北方十月上旬,應將吊蘭入室,掛在窗前或擺放在書架頂端,每五至七天用與室溫相近的水噴洗枝葉一次。 每兩年的3月份換一次盆,換盆時,去掉部分陳土,稍修剪多余的根須,并剪除枯根和枯黃的葉子,重新調制培養土。換進由腐葉土三份和沙質土壤七份混合配制的培養土。盆底放2—3片碎骨片。生長期每隔10—14天施加一次稀薄肥液,肥料以氮肥為主。但金心和金邊品種不宜施氮肥過量,否則葉片的線斑會變得不明顯。施肥時要把葉片撩起。避免玷污葉片,容易傷害嫩葉和葉尖。每次施肥后最好用清水噴灑清洗葉面。 作業布置: 活動:閱讀案例,回答問題。板 書 設 計教 學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