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3《民主管理》標準教學設計增城市新塘鎮新塘中學 溫鏡森【課程標準和學業質量評價標準】2.4 正確認識我國的村民自治與城市居民自治性質、作用、內容及其意義。【教學目標】學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 識 能力 過程與方法1、培養學生關注社會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意識,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政治責任感。2.感受公民參與民主管理的過程,領會農村村民自治與城市居民自治的做法和意義 1、我國的村民自治與城市居民自治 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的態度,積極關注社會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難點:國家機關與基層自治組織①基層民主中公民參與政治的重要形式 記憶 了解基層民主中公民參與政治的重要形式。②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的性質、作用 記憶 區分村委會、居委會與國家機關的性質和作用。2、我國的村民自治與城市居民自治內容及其意義 理解 歸納城市居民自治的具體做法及意義。【任務分析】1、起點能力學生很多事農村戶口,也居住在農村里面,對村委會有一定的認識,村委會的問題和他們的利益息息相關他們也應該比較有興趣,學生通過網絡也能夠了解到了不少一些關于村委會和居委會的一些報道。2、本課學習目標類型及其學習條件分析①本課屬于記憶與理解的概念性知識學習。②其學習條件是:學生能夠對生活中的政治現象進行判斷、評價和分析。3、由上述兩項分析決定教學程序復習原有相關知識(民主選舉和民主決策)一一問題情景體驗一一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生成知識一一教師引導學生歸納、運用知識。4、課的類型:新授課5.教學時間安排:1課時【教學重難點】1、我國的村民自治的含義(性質、地位和作用)和內容2、我國的城市居民自治的含義(性質、地位和作用)和內容【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探究。以教師圍繞教學內容設計的教學情境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為前提,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形式,在質疑問難中探究獲取知識。【教學手段】 多媒體 PPT課件【教學過程】回顧上節課知識:民主決策的四種有效途徑和意義導入新課:(一)播放一組“中國十大名村”的宣傳圖片和視頻《天下第一村》,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二)情景導入:如果你居住在農村,你知道村民是通過哪些方式參與本村事務管理的嗎?如果你居住在城市,你知道居民委員會有哪些重要作用嗎?自主預習(填寫并在書上勾畫,注意理解)1、基層民主的自治組織是: 和實行 和 ,以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 ,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 ,是 最有效的途徑。2、我國的村民自治★(1)村民委員會的性質(含義)村民委員會是村民 、 、 的基層群眾性 。(2)廣大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途徑和方式(村民自治的內容)①直接選舉村委會成員:自己選舉當家人是 的基礎,也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 。②村委會的決策:通過 等形式參與決策和管理。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情,都由村民會議按照 的原則討論決定。③村委會的管理:通過 或 等形式規范村民和村干部的行為。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等形式,是村民規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為,運用民主的辦法來管理村里的 ,實現“ 、 ”的有效途徑。④村委會的監督:通過村民自治實踐,廣大村民創造了 、 、 等形式,保證村民能夠切實監督村干部的行為和村委會的工作,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了 、 的軌道。(ppt板書)3、我國的城市居民自治★(1)居民委員會的性質(含義)、作用①性質:居民委員會是居民 、 、 的基層群眾性 。②作用:在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管理居民的 和 ,調解 ,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建議等方面,居民委員會發揮著重要作用。(2)城市居民自治的內容(產生、決策、管理、監督)①產生:居民委員會成員由居民 產生②決策:凡涉及居民 的重要事務,要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③管理和監督:居民委員會實行 ,定期向居民會議匯報工作,接受居民的 和 。(3)實行居民自治具有重大意義: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居民參與 ,也有效地提高了居民(ppt板書)(三)自主探究自主探究1:判斷: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就是基層政權組織。( )自主探究2:村民委員會的性質是什么?村委會是國家機關嗎?合作探究3:辨析:村民自治就是村民自主管理村級事務不受任何干涉。( )自主探究4:居委會的性質是什么?居委會是國家機關嗎?(四)老師總結分析展現板書中國十大名村,1、小崗村2、華西村3、大寨村4、韓村河村5、南街村6、九星村7、福保村、8、花園村9、滕頭村10、進順村,為什么會成功很大原因歸功于這種社會主義偉大的民主實踐,村民積極參與,村委會都做好,“民主選舉”選好村長帶頭人,“民主決策”定期召開村名會議,“民主管理”制定村民公約約束村民的行為,“民主監督”村委信息公開,財務公開。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民主實踐,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它們都是基層民主自治組織或機構)(***不是政府機構)#### 自己選舉當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礎,也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隨堂練習【課堂達標提高】:獨立完成后小組內互批,找出問題,并商量解決。1.下列屬于基層民主自治組織的是 ( )①村民委員會 ②城市居民委員會 ③村民自治 ④居委會創辦的小學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2、 在我國的現有政治體制中,農村村民委員會和城市居民委員會是我國的 ( )A. 基層政權組織 B. 基層自治組織 C. 基層社會團體 D. 基層經濟組織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村民委員會的干部產生辦法是A.村民間接投票選舉產生 B.村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C.鄉鎮領導機關任命 D.人民和選舉相結合產生4、農村實行村民自治,那么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是 ( )A、村民通過村民會議等形式,發表意見B、村民通過村務公開、民主評議等形式監督村委會工作C、村民制定村規民約,規范村干部的行為D、自己選舉當家人5、在村民自治的實踐中,廣大村民創造了很多形式來監督村干部和村民委員會的工作,下列哪些形式能起到這種作用 ( )①村務公開 ②重大事項社會聽證 ③民主評議村干部 ④村委會定期報告工作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6、村務公開在《村民自治章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條,這是因為村務公開 ( )①有利于增加村務決策的透明度 ②有利于加強國家機關的反腐倡廉工作 ③有利于發揚民主,進行村務監督 ④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義在于 ( )①有利于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②有利于完善村民自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③有利于加強對村民委員會的監督 ④有利于促進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某村村民采用“回音欄”“對話欄”和村務公開面對面咨詢會、監督小組集中辦公驗票審核等形式,真正使“村官”成為“透明官”,群眾成了“明白人”。這些方式主要體現了村民自治中的( ) A.民主選舉 B.民主決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監督9、我國村委會選舉經歷了一個從委任制到選舉制、從等額選舉到差額選舉、從間接選舉到直接選舉的轉變過程,實現了從不規范到逐步規范。這反映出 ( )①我國的基層民主制度逐步走向規范化 ②我國人民當家做主,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利已基本實現 ③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具有廣泛性、真實性的特點 ④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發展程度最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10、近年來,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進行的村委會干部直接選舉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這表明( )A.我國具有完善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 B. 我國公民具有直接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C. 間接選舉是我國選舉制度的特色 D.擴大基層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實踐【理念分析】通過本節學習的有關知識,讓學生主動認識村委會和居委會,讓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自主探索、領會有關生活現象中的政治道理,學會獨立分析,切忌機械記憶,讓學生一切知識源于生活與自主學習。【簡評】本節課有3個教學目標。第一個具體目標,正確認識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的性質、作用,行為動詞是“認識”, 名詞短語是“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 因此我這一目標歸入記憶事實性知識和理解概念性知識類別。第二個目標是:正確理解村民自治與城市居民自治的內容及其意義行為動詞是“理解”,“ 內容” “意義”屬于記憶事實性知識和理解概念性知識類別。第三目標是:培養學生關注社會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意識,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政治責任感,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所以本節課既有知識的目標,也有能力的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確定了本框的教學程序:復習原有相關知識(民主決策)一一問題情景體驗一一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生成知識一一教師引導學生歸納、運用知識。既注意知識教學,又注意知識的應用教學。本節課最后設計的知識檢測題與教學目標對應。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知識分類與目標導向”教學原理。表:基于陳述的目標按分類表對“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教學案例的分析知識維度 認 知 過 程 維 度1.記憶 2.理解 3.運用 4.分析 5.評價 6.創造A.事實性知識 目標l目標2B.概念性知識 目標1目標2C.程序性知識 目標3D.反省認知知識【教學反思】本課本來打算是先展示圖片和視頻激發學生的熱情,進而通過自主學習梳理基本知識點,然后通過探究解決教材易錯點,所以在教學中,時間安排有點欠缺合理性。但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有大量圖片和視頻播放,學生積極參與,情感得到升華,受到學生歡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