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2第四課第一框《政府的權力:依法行使》教學設計仙村中學:馮立文課題:《政府的權力:依法行使》一、課標要求(1)列舉生活中的實例,評議政府履行職責的表現。(2)了解依法行政的要求及意義。(3)說明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職權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和作用。二、設計理念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以新課程中新的課程觀和學生觀為指引,堅持“三貼近”原則,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進一步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師生互動方式的轉變。堅持“以生為本”為指導思想,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探索探究式教學模式。三、學情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高一《政治生活》(人教版)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框的內容。教材在第三課著重分析了我國的政府性質和主要職責,即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政府必須通過履行其職能來對人民負責。本課則以此為基礎講述了政府必須依法行政,按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以及依法行政的意義。所以,本課擬在分析視頻《基本農田為何荒蕪》的基礎上,采取探究式教學方式突破這一重難點:依法行政。為第二框題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作出鋪墊。教學重難點 依法行政 2.學生情況分析 高一學生涉足社會較淺,特別是直接與政府的行政方式和方法接觸相對較少。雖在初中的學習中初步了解了一些法律知識,在生活中具備了一定的法律意識,但由于本課涉及了一些學生不太熟悉的法律知識,所以理解上會有些困難。3.教學方式 以探究式教學法為主,輔以講授式和討論法4.教學手段 視頻片段;powerpoint演示文稿四、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依法行政的重要性,體會政府的行政行為對人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為推動我國政府依法行政打下一定的認識基礎。 在模擬政府決策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我國政府決策對人民生活的影響和作用,為我們有意識的監督政府作出思想鋪墊。 2.能力目標 1、 歸納分析政府依法行政的意義2、 辨證的觀點看待政府權力。初步培養學生合作能力、表達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3.知識目標 1、識記依法行政的含義、任務及其具體要求。2、理解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五、教學過程基本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景 課堂導入新授課 展示圖片:圖一:基本農田荒蕪圖二:農民小麥被毀附文字說明:這個季節本應看到冬小麥播種后的一片翠綠,但是這里的耕地卻荒蕪著。農民說這是因為他們的耕地被搶了。那么,農民的基本農田為何荒蕪?是誰搶了農民的耕地,毀掉了農田里的小麥?這一事件有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反思?讓我們一探究竟。借以引入新課展示視頻片段一:《基本農田為何荒蕪》(來源: 2008年11月18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總結點撥:依法行政的含義 (1)帶著設問觀看視頻。 視頻中,該政府為了引資建造船廠,征用農民的耕地,你是否認同該政府的做法?說說你的看法。(2)小試身手:(練習鞏固)下列對依法行政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A依法行政就是堅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B依法行政就是依據憲法和法律行使行政權C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原則的具體體現D依法行政做到了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1)通過圖片展示,引發學生思考,進而導入視頻片段,引出本課主題,為突破重點作出鋪墊。初步培養學生透過政治現象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習題檢測學生對依法行政的理解 師生互動激學導思突出重點 教學過渡:該政府引資建造船廠,本應是一件有利當地經濟發展的好事,但當地民群眾卻并不賣賬。請問該政府在行使權力征用農民土地時,因存在哪些問題,而沒有得到當地人民群眾的支持? 總結點撥:教師總結該政府行使權力時存在許多引人非議的問題,并啟發學生思考:你認為政府的權力應該如何行使,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思維點擊:合法一定合理嗎?遵循辦事程序就不能提高辦事效率嗎?教學過渡:視頻中,該政府根據以上具體要求行使政府權力,因而產生了不盡人意的效果,試想,如果當地政府正確的行使了手中的權力,結果又會怎樣呢?教師點撥: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義 教學過渡:既然政府依法行政具有如此重要意義,請問面對該政府部分低水平且粗暴的行政行為,你認為我國有關部門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改進和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總結點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 (1)學生回答上述問題(教師記錄學生的主要觀點) 合法行政 合理行政 程序正當 高效便民 誠實守信 權責統一。 (2)學生總結回答。 引導學生理解以下幾點 ①程序正當和高效便民是依法行政的兩個具體要求,兩者是統一的。只有遵循法定程序,嚴格依法辦事,才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如果違背法定程序,隨意簡化辦事程序,其結果必然是侵害公民的合法權益。②嚴格遵循辦事程序是提高辦事效率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在程序正當的基礎上提高辦事效率,才能為公民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3)學生積極思考,提出種種美好的設想 (教師記錄學生主要觀點)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對象)②有利于加強廉政建設,保證政府及公職人員普法,增強政府權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權利的缺失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主體)③有利于帶動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推進民主法制建設,推進政治建設,④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社會) (4)學生思考回答:A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以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B建立權責明確的執法體制,促進行政權力授予有據、行使有規、監督有效;C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D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 (1)通過分析視頻,進一步培養學生有效獲取信息的能力,同時感性地讓學生體會政府決策對人民群眾生活的影響。 (2)通過思考材料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解決策略,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思考和探究實際問題,使學生逐步理解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合作探究升華提高 教學過渡:一方是急于發展當地經濟的政府,一方是極力維護自己權益的村民,如今,全國上下都在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教師設疑:如果你們是該政府的領導班子成員,為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很想讓價值十億的造船廠投資項目落戶本地,你們會如何決策?并說明理由。總結點撥:政府權力的行使環節。 (1)學生合作探究。 (2)學生發言政府權力的行使包括決策、執行、監督等環節。政府必須審慎行使權力,一切決策都應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 通過合作探究實際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初步培養學生合作能力、表達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六、板書設計1.知識評價: 評價學生課后練習,檢查政府依法行使職權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和作用的理解情況。2.學習表現評價: 評價學生課前準備情況、聽課情況,課上發言和合作探究情況。3.對學生的綜合評價: 鼓勵平時多觀察政治生活現象的同學。七教學反思:以新課程中新的課程觀和學生觀為指引,堅持“三貼近”原則,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堅持“以生為本”為指導思想,本教學設計精心選擇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學科素材“基本農田為何荒蕪”作為話題,積極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深入分析該典型事件,在案例探討中既實現了基礎知識的夯實,同時啟發學生思維,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基本達到新課標教學目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