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城區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教學質量檢測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城區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教學質量檢測試卷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城區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教學質量檢測試卷
一、選擇題(共30分,每小題2分)
1.(2020八上·富陽期中)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列關于亞非文明的史實與推論,正確的是(  )
選項 史實 推論
A 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 促進了埃及手工業的發展
B 楔形文字的發明 推動了古印度文化的發展
C 種姓制度的存在 使希臘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
D 禹的兒子啟繼承王位 禪讓制的終結
A.A B.B C.C D.D
2.(2020八上·富陽期中)某班同學以話劇形式再現了古印度歷史,涉及“種姓制度”時,哪一句臺詞是不正確的(  )
A.“本國王把持軍政大權,國家唯我獨尊”
B.“別看我只是一個武士,但我和國王同屬剎帝利”
C.“我是一個擁有萬貫家財的大商人,卻屈居第三等級”
D.“我很苦惱,我愛上了一個上一等級的姑娘,但我們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3.(2020八上·富陽期中)下列諸侯國中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戰國七雄的是(  )
①齊 ②魯 ③楚 ④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2020八上·富陽期中)下圖是出現于商鞅變法后的磚畫,反映內容與商鞅變法中哪一條有關(  )
A.允許土地自由買賣 B.統一度量衡
C.獎勵耕織 D.推行縣制
5.在人類文明發展的今天,面臨著技術進步與戰爭災難、經濟發展與道德淪喪并存等問題。早在198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漢內斯·阿爾文在巴黎集會上就宣稱“如果人類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  )
A.“民貴”和“君輕” B.“無為而治”
C.“仁”和“禮” D.實行“法治”
6.(2020八上·浙江月考)浙江紹興是一座古城,最早建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這一時期古希臘和古羅馬可能處于 (  )
A.克里斯提尼執政時期 羅馬共和國時期
B.克里斯提尼執政時期 羅馬帝國時期
C.伯里克利執政時期 羅馬共和國時期
D.伯里克利執政時期 羅馬帝國時期
7.(2020八上·富陽期中)公元前453年, 羅馬組團去希臘考察,最終得出結論: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觀的民主,實質的獨裁”考察團做出判斷的主要依據是(  )
A.婦女、兒童不能參加城邦的公民大會
B.城邦的實權掌握的少數奴隸主手中
C.陶片放逐法維護民主制度
D.伯里克利當政期間,雅典民主制進入全盛時代
8.(2020八上·富陽期中)位于西亞兩河流域的伊拉克,曾是下列哪些政權的政治中心(  )
①古巴比倫王國 ②古羅馬帝國 ③亞歷山大帝國 ④阿拉伯帝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20八上·富陽期中)一副撲克牌中的四張K,分別代表著世界歷史上四位著名的君王(King):①黑桃K:大衛(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王國的首任君主);②紅桃K:查理曼帝國皇帝查理;③方片K:凱撒大帝;④梅花K:亞歷山大大帝。按照牌面人物所生活的歷史時期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10.(2020八上·富陽期中)在中世紀歐洲社會發展過程中,催生了市民階級,并為資本主義興起準備了條件的是(  )
A. 西歐封建等級制度形成 B.西歐城市重新興起
C.封建莊園經濟發展 D.西羅馬帝國滅亡
11.(2020八上·富陽期中)穆罕默德完成的雙重歷史使命是(  )
① 創立伊斯蘭教 ② 出走麥地那
③ 基本完成阿拉伯半島的統一 ④ 建立橫跨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2020八上·富陽期中)下面這幅漫畫的主題應是(  )
A.文明交流 B.民族交融 C.習俗差異 D.國家沖突
13.(2020八上·富陽期中)阿拉伯人創造了輝煌的文化,下列有關阿拉伯文化的論述中,正確的是(  )
①阿拉伯人將中國的造紙術、糖、稻米、棉花等傳入歐洲。
②阿拉伯文化具有鮮明的特性,這與阿拉伯帝國當時地跨歐、亞、非三大洲有關。
③帝國時代的阿拉伯人在數學、天文學等方面取得了當時世界領先的科學成就。
④阿拉伯人創造了輝煌的文化,這與他們重視教育和知識有關。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2020八上·富陽期中)《國家寶藏》第五期節目中說道:小小馬鐙是改變世界軍事史的偉大“中國發明”。以下能為這個評論提供依據的是(  )
①馬鐙的使用推動了人類作戰方式的演變
②馬鐙的傳播歷程見證了西方文明的傳播
③馬鐙的使用促進了人類貿易的發展
④使用成熟的馬鐙后,騎兵的戰斗力大大增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2020八上·富陽期中)現在流行的影視穿越劇,因其許多劇情與歷史史實不符,而遭到學者批評。下列電視劇情節符合秦朝統一后的史實是(  )
A.一位商人攜帶五銖錢前往南海郡做生意
B.讀書人可以進私學并閱讀列國史記
C.各地官員均用大篆寫告示
D.農民繳稅時用相同容量的“斗”
二、非選擇題(共20分,每題10分)
16.(2020八上·富陽期中)人類文明在傳播、交流中得到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西歐人對希臘知識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長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穆斯林這一學術成就在西歐準備重新恢復他們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臘古典著作的作用。
——選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那些游歷“天朝”的日本人,作為熱情的皈依者,回國后所起的作用更為重大,他們對變革的推動,最終導致日本社會的一次重大變革,這場變革試圖以中國唐朝為模式,將日本改變成中央集權制的國家。
——選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依據材料一,指出阿拉伯人在哪一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
(2)材料二中“最終導致的日本社會的一次重大變革”是指哪一變革?結合材料二,指出這場
變革能夠成功推行的因素有哪些?并說說此次改革對日本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3)綜合上述材料,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哪些啟示?
17.(2020八上·富陽期中)政治制度的創新是歷史演進的一種常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見下圖
材料二:公元前 230 年到公元前 221 年,秦陸續滅了六國,采用法家為主、兼蓄并用其他學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的格局。
——摘編自韋政通《中國思想史》等
材料三:秦朝作為中華帝國的開端,確立君、臣、民三層一元的政治結構,君主與官僚構成統治階級。他們對千萬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點。秦漢政治體制規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總結前代制度的基礎上、適應新的時代特點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簡化為一省制,明制遠追唐宋承元制……
——摘自吳宗國《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材料一中圖一反映的是雅典民主制度,請填寫圖一A的名稱;并根據圖二寫出秦朝在政治制度上的創新舉措。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說說秦統治者創新制度具備了哪些歷史條件?
(3)依據材料三,分析秦統治者創新制度對當時和后世分別有哪些影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國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依據課本知識可知,禪讓制是一種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禹死后,啟繼承父位。從此,“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人類民主制度的進步。
D項D推論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亞非文明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2.【答案】A
【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第一等級婆羅門(祭司、貴族)掌握神權,處于唯我獨尊的地位;第二等級剎帝利(國王、武士、官吏)把持國家軍事行政大權;第三等級吠舍(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第一、第二等級;第四等級首陀羅(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幾乎沒有權利,受奴隸主階級的剝削,干最低賤的職業。種姓制度規定,不同等級的人不可以通婚。由此可知,“本國王把持軍政大權,國家唯我獨尊”這個表述是錯誤的。
A項“本國王把持軍政大權,國家唯我獨尊” 不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臺詞均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印度種姓制度,要求具備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種姓制度的等級劃分與分工。
3.【答案】D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春秋五霸分別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戰國七雄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戰國七雄的諸侯國是齊國、楚國。
D項①③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戰國七雄,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涉及的人物與政權名稱,知道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戰國七雄的諸侯國是齊國和楚國。
4.【答案】C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題干圖片反映的是耕織的現象,聯系所學,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變法,法令規定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與商鞅變法的獎勵耕織的政策密切相關。
ABD三項與題干磚畫內容無關,不符合題意;
C項獎勵耕織與題干磚畫內容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商鞅變法的內容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識記和應用能力。注意掌握商鞅變法的內容。
5.【答案】C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所給“如果人類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義禮智”的學說,“仁”包含了對社會、政治的最高期待,還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并且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C項“仁”和“禮”是文中的“智慧”所指得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孔子的相關知識。
6.【答案】A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從梭倫、克里斯提尼到伯里克利時代不斷發展,處于公元前6世紀-前5世紀,中國此時正處于東周時期,古羅馬處于共和國時期,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奴隸制共和國。羅馬共和國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標志著東周建立。
A項克里斯提尼執政時期 羅馬共和國時期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需要掌握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和古羅馬所處的時期。解題的關鍵是對從克里斯提尼到伯里克利時代時中國和古羅馬所處的時期的識記。
7.【答案】B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里克利當政期間,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達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當時雅典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決定內政、外交、戰爭等重大問題,但婦女、兒童、外邦人和奴隸無權享有這種民主。因此認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現的民主,實質的獨裁”的主要依據是城邦的實權掌握在少數奴隸主手中。
ACD三項都不是考察團做出判斷的主要依據,不符合題意;
B項城邦的實權掌握的少數奴隸主手中是考察團做出判斷的主要依據,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需要靈活運用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質分析。
8.【答案】D
【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
【解析】【分析】伊拉克屬于兩河流域。兩河流域出現過古巴比倫王國,也曾經是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后其后人曾建立了阿拉伯帝國。
D項①③④的政治中心位于曾是西亞兩河流域的伊拉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亞兩河流域文明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古代兩河流域的歷史。
9.【答案】D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大衛(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王國的首任君主);查理曼帝國皇帝查理統治時期是在800年-814年;公元前49年,凱撒大帝集大權于一身,實行獨裁統治,公元前44年被暗殺身亡;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 356年-公元前323年在位;故按照牌面人物所生活的歷史時期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④③②。
D項①④③②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世界歷史上四位著名的君王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識記。
10.【答案】B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為資本主義興起準備了條件。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市民階級逐漸形成。城市手工業者和商人不斷分化,出現了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等,他們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在中世紀歐洲社會發展過程中,催生了市民階級,并為資本主義興起準備了條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的意義。
11.【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穆罕默德所完成的雙重歷史使命是創立伊斯蘭教和基本完成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六世紀末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尚未形成統一國家,內憂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穆罕默德創立和伊斯蘭教應運而生。穆罕默德最初在麥加傳教,麥加貴族擔心會損害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帶領少數信徒離開麥加,在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是已基本統一,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時他已經逝世。
C項①③是穆罕默德完成的雙重歷史使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穆罕默德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穆罕默德的主要貢獻。
12.【答案】A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頭表示數字,創造了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阿拉伯人學會這一方法,對它加以改造,12世紀初,這一簡便的計數法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漫畫反映了阿拉伯數字的發明與傳播,據此可知它反映的主題是文明交流。
A項文明交流應是題干漫畫的主題,符合題意;
BCD三項在圖片信息中未體現,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數字,要求具備讀圖和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
13.【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代世界,在不同的文明之間搭起橋梁,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突出貢獻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文化具有鮮明的特性,這與阿拉伯帝國當時地跨歐、亞、非三大洲有關,帝國時代的阿拉伯人在數學、天文學等方面取得了當時世界領先的科學成就,阿拉伯人通過絲綢之路,把中國的古代文明傳入西亞和歐洲,也給中國帶來阿拉伯的天文學和醫學知識,以及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化。他們在不同文明之間搭起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了這些地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阿拉伯人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阿拉伯帝國繁榮時期,哈里發重視知識,認為“人最美的裝飾是知識”。830年,哈里發在巴格達設立“智慧宮”,集科學院、圖書館、翻譯館于一體。為延攬翻譯人才,以黃金支付稿酬,其重量與譯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臘、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譯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上,阿拉伯學者創造了光輝燦爛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獨特貢獻。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代數學是阿拉伯人創造的。②③④說法正確。
C項②③④論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人的貢獻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阿拉伯文化的相關史實。
14.【答案】D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依據三學可知,馬蹬的出現具有特殊的意義,它改變了當時的作戰方式,正是因為有馬蹬才會有騎兵以至于騎士的出現,可以說馬蹬改變了歷史的進程;使用成熟的馬鐙后,解放了雙手,依靠馬鐙來控制身體的平衡,雙手持兵器砍殺,而且還可以在馬上發射弓弩和射箭,極大了增強了騎兵的戰斗力。故①④正確。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馬鐙的傳播歷程見證了東西方文明的交融;馬鐙的使用促進了人類貿易的發展都與“小小馬鐙是改變世界軍事史的偉大”不符,故②③錯誤。
D項①④能為題干評論提供依據,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馬鐙的作用,要求運用所學分析題干信息。
15.【答案】D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為了適應新的統一形勢,加強封建統治,秦朝在政治上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在經濟上統一了貨幣,規定把燕齊的刀幣、趙魏的鏟幣、和楚國的蟻鼻錢等廢除,在全國統一使用秦國的圓形方孔錢;同時,統一度量衡,對尺寸、升斗、斤兩,作出整齊劃一的規定;秦朝還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文字,廢除原來六國的文字。后來,又推廣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
A項一位商人攜帶五銖錢前往南海郡做生意不符合秦朝統一后的史實,秦朝統一使用秦國的圓形方孔錢,五銖錢是漢武帝大一統的措施,不符合題意;
B項讀書人可以進私學并閱讀列國史記不符合秦朝統一后的史實,《史記》是西漢司馬遷所著,不符合題意;
C項各地官員均用大篆寫告示不符合秦朝統一后的史實,秦朝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文字,不符合題意;
D項農民繳稅時用相同容量的“斗”符合秦朝統一后的史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16.【答案】(1)翻譯并保存古希臘、古羅馬的文獻(著作)。
(2)日本大化改新。留學生成為推動改革的重要力量。日本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手工業、商業得到發展;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3)交流互鑒推動人類文明發展。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依據材料一“西歐人對希臘知識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長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穆斯林這一學 術成就在西歐準備重新恢復他們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臘古典著作的作用“可知,阿拉伯人在保存希臘古典著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阿拉伯學者翻譯了許多古希臘著作,把古代文化的光輝重新展現在西歐人面前。
(2)材料二中“最終導致日本社會的一場重大變革”是指大化改新,據材料二“那些游歷‘天朝’的日本人,作為熱情的皈依者,回國后所起的作用更為重大。他們對變革的推動,最終導致日本社會的一場重大變革。這場變革試圖以中國唐朝為模式,將日本改變成中央集權制國家”可知,那些游歷“天朝”的日本人是指遣唐使,遣唐使回國后,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交流互鑒推動人類文明發展。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翻譯并保存古希臘、古羅馬的文獻(著作)。
(2)日本大化改新。留學生成為推動改革的重要力量。日本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手工業、商業得到發展;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3)交流互鑒推動人類文明發展。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人的重要貢獻,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阿拉伯人的重要貢獻,大化改新等相關史實。
17.【答案】(1)A:公民大會,中央集權制(中央集權官僚制度)。
(2)國家統一;百家爭鳴提供了多種治國學說。
(3)對秦朝: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對后世:秦制被后世歷代王朝所沿用,影響深遠;或后世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礎上不斷完善、創新的;或權力的統一與集中成為后世王朝的總體趨勢。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雅典民主制度的重要機構有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和民眾法庭。五百人議事會是公民大會的附屬機構,它的職權責是負責為大會準備提案并主持大會。在兩次公民大會休會期間,議事會是大會最高權力的代表,負責監督行政官員落實大會決議。陪審法庭是公民大會的附屬機構,負責審理國事罪、瀆職罪等要案,陪審法庭也參與立法活動,擁有對公民大會決議的最后批準權。秦朝統一全國后,為了加強統治,實行了中央集權制。
(2)根據材料“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陸續滅了六國”可知,秦統治者創新制度具備的歷史條件是國家統一。根據材料“采用法家為主、兼蓄并用其他學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的格局“可知,秦統治者創新制度具備的歷史條件是百家爭鳴提供了多種治國學說。
(3)根據材料“秦朝作為中華帝國的開端,確立君、臣、民三層一元的政治結構,君主與官僚構成統治階級。他們對千萬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點”可知,秦統治者創新制度對當時的影響是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根據材料“秦漢政治體制規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總結前代制度的基礎上、適應新的時代特點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簡化為一省制,明制遠追唐宋承元制……“可知,秦統治者創新制度對后世的影響是秦制被后世歷代王朝所沿用,影響深遠。后世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礎上不斷完善、創新的。權力的統一與集中成為后世王朝的總體趨勢。
故答案為:(1)A:公民大會,中央集權制(中央集權官僚制度)。
(2)國家統一;百家爭鳴提供了多種治國學說。
(3)對秦朝: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對后世:秦制被后世歷代王朝所沿用,影響深遠;或后世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礎上不斷完善、創新的;或權力的統一與集中成為后世王朝的總體趨勢。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雅典民主政治,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的相關史實。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城區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教學質量檢測試卷
一、選擇題(共30分,每小題2分)
1.(2020八上·富陽期中)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列關于亞非文明的史實與推論,正確的是(  )
選項 史實 推論
A 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 促進了埃及手工業的發展
B 楔形文字的發明 推動了古印度文化的發展
C 種姓制度的存在 使希臘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
D 禹的兒子啟繼承王位 禪讓制的終結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國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依據課本知識可知,禪讓制是一種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禹死后,啟繼承父位。從此,“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人類民主制度的進步。
D項D推論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亞非文明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2.(2020八上·富陽期中)某班同學以話劇形式再現了古印度歷史,涉及“種姓制度”時,哪一句臺詞是不正確的(  )
A.“本國王把持軍政大權,國家唯我獨尊”
B.“別看我只是一個武士,但我和國王同屬剎帝利”
C.“我是一個擁有萬貫家財的大商人,卻屈居第三等級”
D.“我很苦惱,我愛上了一個上一等級的姑娘,但我們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答案】A
【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第一等級婆羅門(祭司、貴族)掌握神權,處于唯我獨尊的地位;第二等級剎帝利(國王、武士、官吏)把持國家軍事行政大權;第三等級吠舍(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第一、第二等級;第四等級首陀羅(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幾乎沒有權利,受奴隸主階級的剝削,干最低賤的職業。種姓制度規定,不同等級的人不可以通婚。由此可知,“本國王把持軍政大權,國家唯我獨尊”這個表述是錯誤的。
A項“本國王把持軍政大權,國家唯我獨尊” 不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臺詞均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印度種姓制度,要求具備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種姓制度的等級劃分與分工。
3.(2020八上·富陽期中)下列諸侯國中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戰國七雄的是(  )
①齊 ②魯 ③楚 ④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春秋五霸分別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戰國七雄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戰國七雄的諸侯國是齊國、楚國。
D項①③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戰國七雄,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涉及的人物與政權名稱,知道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戰國七雄的諸侯國是齊國和楚國。
4.(2020八上·富陽期中)下圖是出現于商鞅變法后的磚畫,反映內容與商鞅變法中哪一條有關(  )
A.允許土地自由買賣 B.統一度量衡
C.獎勵耕織 D.推行縣制
【答案】C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題干圖片反映的是耕織的現象,聯系所學,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變法,法令規定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與商鞅變法的獎勵耕織的政策密切相關。
ABD三項與題干磚畫內容無關,不符合題意;
C項獎勵耕織與題干磚畫內容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商鞅變法的內容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識記和應用能力。注意掌握商鞅變法的內容。
5.在人類文明發展的今天,面臨著技術進步與戰爭災難、經濟發展與道德淪喪并存等問題。早在198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漢內斯·阿爾文在巴黎集會上就宣稱“如果人類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  )
A.“民貴”和“君輕” B.“無為而治”
C.“仁”和“禮” D.實行“法治”
【答案】C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所給“如果人類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義禮智”的學說,“仁”包含了對社會、政治的最高期待,還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并且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C項“仁”和“禮”是文中的“智慧”所指得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孔子的相關知識。
6.(2020八上·浙江月考)浙江紹興是一座古城,最早建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這一時期古希臘和古羅馬可能處于 (  )
A.克里斯提尼執政時期 羅馬共和國時期
B.克里斯提尼執政時期 羅馬帝國時期
C.伯里克利執政時期 羅馬共和國時期
D.伯里克利執政時期 羅馬帝國時期
【答案】A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從梭倫、克里斯提尼到伯里克利時代不斷發展,處于公元前6世紀-前5世紀,中國此時正處于東周時期,古羅馬處于共和國時期,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奴隸制共和國。羅馬共和國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標志著東周建立。
A項克里斯提尼執政時期 羅馬共和國時期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需要掌握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和古羅馬所處的時期。解題的關鍵是對從克里斯提尼到伯里克利時代時中國和古羅馬所處的時期的識記。
7.(2020八上·富陽期中)公元前453年, 羅馬組團去希臘考察,最終得出結論: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觀的民主,實質的獨裁”考察團做出判斷的主要依據是(  )
A.婦女、兒童不能參加城邦的公民大會
B.城邦的實權掌握的少數奴隸主手中
C.陶片放逐法維護民主制度
D.伯里克利當政期間,雅典民主制進入全盛時代
【答案】B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里克利當政期間,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達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當時雅典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決定內政、外交、戰爭等重大問題,但婦女、兒童、外邦人和奴隸無權享有這種民主。因此認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現的民主,實質的獨裁”的主要依據是城邦的實權掌握在少數奴隸主手中。
ACD三項都不是考察團做出判斷的主要依據,不符合題意;
B項城邦的實權掌握的少數奴隸主手中是考察團做出判斷的主要依據,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需要靈活運用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質分析。
8.(2020八上·富陽期中)位于西亞兩河流域的伊拉克,曾是下列哪些政權的政治中心(  )
①古巴比倫王國 ②古羅馬帝國 ③亞歷山大帝國 ④阿拉伯帝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
【解析】【分析】伊拉克屬于兩河流域。兩河流域出現過古巴比倫王國,也曾經是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后其后人曾建立了阿拉伯帝國。
D項①③④的政治中心位于曾是西亞兩河流域的伊拉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亞兩河流域文明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古代兩河流域的歷史。
9.(2020八上·富陽期中)一副撲克牌中的四張K,分別代表著世界歷史上四位著名的君王(King):①黑桃K:大衛(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王國的首任君主);②紅桃K:查理曼帝國皇帝查理;③方片K:凱撒大帝;④梅花K:亞歷山大大帝。按照牌面人物所生活的歷史時期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答案】D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大衛(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王國的首任君主);查理曼帝國皇帝查理統治時期是在800年-814年;公元前49年,凱撒大帝集大權于一身,實行獨裁統治,公元前44年被暗殺身亡;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 356年-公元前323年在位;故按照牌面人物所生活的歷史時期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④③②。
D項①④③②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世界歷史上四位著名的君王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識記。
10.(2020八上·富陽期中)在中世紀歐洲社會發展過程中,催生了市民階級,并為資本主義興起準備了條件的是(  )
A. 西歐封建等級制度形成 B.西歐城市重新興起
C.封建莊園經濟發展 D.西羅馬帝國滅亡
【答案】B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為資本主義興起準備了條件。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市民階級逐漸形成。城市手工業者和商人不斷分化,出現了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等,他們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在中世紀歐洲社會發展過程中,催生了市民階級,并為資本主義興起準備了條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的意義。
11.(2020八上·富陽期中)穆罕默德完成的雙重歷史使命是(  )
① 創立伊斯蘭教 ② 出走麥地那
③ 基本完成阿拉伯半島的統一 ④ 建立橫跨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穆罕默德所完成的雙重歷史使命是創立伊斯蘭教和基本完成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六世紀末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尚未形成統一國家,內憂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穆罕默德創立和伊斯蘭教應運而生。穆罕默德最初在麥加傳教,麥加貴族擔心會損害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帶領少數信徒離開麥加,在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是已基本統一,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時他已經逝世。
C項①③是穆罕默德完成的雙重歷史使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穆罕默德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穆罕默德的主要貢獻。
12.(2020八上·富陽期中)下面這幅漫畫的主題應是(  )
A.文明交流 B.民族交融 C.習俗差異 D.國家沖突
【答案】A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頭表示數字,創造了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阿拉伯人學會這一方法,對它加以改造,12世紀初,這一簡便的計數法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漫畫反映了阿拉伯數字的發明與傳播,據此可知它反映的主題是文明交流。
A項文明交流應是題干漫畫的主題,符合題意;
BCD三項在圖片信息中未體現,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數字,要求具備讀圖和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
13.(2020八上·富陽期中)阿拉伯人創造了輝煌的文化,下列有關阿拉伯文化的論述中,正確的是(  )
①阿拉伯人將中國的造紙術、糖、稻米、棉花等傳入歐洲。
②阿拉伯文化具有鮮明的特性,這與阿拉伯帝國當時地跨歐、亞、非三大洲有關。
③帝國時代的阿拉伯人在數學、天文學等方面取得了當時世界領先的科學成就。
④阿拉伯人創造了輝煌的文化,這與他們重視教育和知識有關。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代世界,在不同的文明之間搭起橋梁,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突出貢獻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文化具有鮮明的特性,這與阿拉伯帝國當時地跨歐、亞、非三大洲有關,帝國時代的阿拉伯人在數學、天文學等方面取得了當時世界領先的科學成就,阿拉伯人通過絲綢之路,把中國的古代文明傳入西亞和歐洲,也給中國帶來阿拉伯的天文學和醫學知識,以及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化。他們在不同文明之間搭起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了這些地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阿拉伯人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阿拉伯帝國繁榮時期,哈里發重視知識,認為“人最美的裝飾是知識”。830年,哈里發在巴格達設立“智慧宮”,集科學院、圖書館、翻譯館于一體。為延攬翻譯人才,以黃金支付稿酬,其重量與譯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臘、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譯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上,阿拉伯學者創造了光輝燦爛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獨特貢獻。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代數學是阿拉伯人創造的。②③④說法正確。
C項②③④論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人的貢獻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阿拉伯文化的相關史實。
14.(2020八上·富陽期中)《國家寶藏》第五期節目中說道:小小馬鐙是改變世界軍事史的偉大“中國發明”。以下能為這個評論提供依據的是(  )
①馬鐙的使用推動了人類作戰方式的演變
②馬鐙的傳播歷程見證了西方文明的傳播
③馬鐙的使用促進了人類貿易的發展
④使用成熟的馬鐙后,騎兵的戰斗力大大增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依據三學可知,馬蹬的出現具有特殊的意義,它改變了當時的作戰方式,正是因為有馬蹬才會有騎兵以至于騎士的出現,可以說馬蹬改變了歷史的進程;使用成熟的馬鐙后,解放了雙手,依靠馬鐙來控制身體的平衡,雙手持兵器砍殺,而且還可以在馬上發射弓弩和射箭,極大了增強了騎兵的戰斗力。故①④正確。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馬鐙的傳播歷程見證了東西方文明的交融;馬鐙的使用促進了人類貿易的發展都與“小小馬鐙是改變世界軍事史的偉大”不符,故②③錯誤。
D項①④能為題干評論提供依據,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馬鐙的作用,要求運用所學分析題干信息。
15.(2020八上·富陽期中)現在流行的影視穿越劇,因其許多劇情與歷史史實不符,而遭到學者批評。下列電視劇情節符合秦朝統一后的史實是(  )
A.一位商人攜帶五銖錢前往南海郡做生意
B.讀書人可以進私學并閱讀列國史記
C.各地官員均用大篆寫告示
D.農民繳稅時用相同容量的“斗”
【答案】D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為了適應新的統一形勢,加強封建統治,秦朝在政治上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在經濟上統一了貨幣,規定把燕齊的刀幣、趙魏的鏟幣、和楚國的蟻鼻錢等廢除,在全國統一使用秦國的圓形方孔錢;同時,統一度量衡,對尺寸、升斗、斤兩,作出整齊劃一的規定;秦朝還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文字,廢除原來六國的文字。后來,又推廣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
A項一位商人攜帶五銖錢前往南海郡做生意不符合秦朝統一后的史實,秦朝統一使用秦國的圓形方孔錢,五銖錢是漢武帝大一統的措施,不符合題意;
B項讀書人可以進私學并閱讀列國史記不符合秦朝統一后的史實,《史記》是西漢司馬遷所著,不符合題意;
C項各地官員均用大篆寫告示不符合秦朝統一后的史實,秦朝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文字,不符合題意;
D項農民繳稅時用相同容量的“斗”符合秦朝統一后的史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二、非選擇題(共20分,每題10分)
16.(2020八上·富陽期中)人類文明在傳播、交流中得到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西歐人對希臘知識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長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穆斯林這一學術成就在西歐準備重新恢復他們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臘古典著作的作用。
——選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那些游歷“天朝”的日本人,作為熱情的皈依者,回國后所起的作用更為重大,他們對變革的推動,最終導致日本社會的一次重大變革,這場變革試圖以中國唐朝為模式,將日本改變成中央集權制的國家。
——選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依據材料一,指出阿拉伯人在哪一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
(2)材料二中“最終導致的日本社會的一次重大變革”是指哪一變革?結合材料二,指出這場
變革能夠成功推行的因素有哪些?并說說此次改革對日本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3)綜合上述材料,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哪些啟示?
【答案】(1)翻譯并保存古希臘、古羅馬的文獻(著作)。
(2)日本大化改新。留學生成為推動改革的重要力量。日本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手工業、商業得到發展;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3)交流互鑒推動人類文明發展。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依據材料一“西歐人對希臘知識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長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穆斯林這一學 術成就在西歐準備重新恢復他們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臘古典著作的作用“可知,阿拉伯人在保存希臘古典著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阿拉伯學者翻譯了許多古希臘著作,把古代文化的光輝重新展現在西歐人面前。
(2)材料二中“最終導致日本社會的一場重大變革”是指大化改新,據材料二“那些游歷‘天朝’的日本人,作為熱情的皈依者,回國后所起的作用更為重大。他們對變革的推動,最終導致日本社會的一場重大變革。這場變革試圖以中國唐朝為模式,將日本改變成中央集權制國家”可知,那些游歷“天朝”的日本人是指遣唐使,遣唐使回國后,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交流互鑒推動人類文明發展。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翻譯并保存古希臘、古羅馬的文獻(著作)。
(2)日本大化改新。留學生成為推動改革的重要力量。日本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手工業、商業得到發展;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3)交流互鑒推動人類文明發展。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人的重要貢獻,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阿拉伯人的重要貢獻,大化改新等相關史實。
17.(2020八上·富陽期中)政治制度的創新是歷史演進的一種常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見下圖
材料二:公元前 230 年到公元前 221 年,秦陸續滅了六國,采用法家為主、兼蓄并用其他學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的格局。
——摘編自韋政通《中國思想史》等
材料三:秦朝作為中華帝國的開端,確立君、臣、民三層一元的政治結構,君主與官僚構成統治階級。他們對千萬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點。秦漢政治體制規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總結前代制度的基礎上、適應新的時代特點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簡化為一省制,明制遠追唐宋承元制……
——摘自吳宗國《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材料一中圖一反映的是雅典民主制度,請填寫圖一A的名稱;并根據圖二寫出秦朝在政治制度上的創新舉措。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說說秦統治者創新制度具備了哪些歷史條件?
(3)依據材料三,分析秦統治者創新制度對當時和后世分別有哪些影響?
【答案】(1)A:公民大會,中央集權制(中央集權官僚制度)。
(2)國家統一;百家爭鳴提供了多種治國學說。
(3)對秦朝: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對后世:秦制被后世歷代王朝所沿用,影響深遠;或后世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礎上不斷完善、創新的;或權力的統一與集中成為后世王朝的總體趨勢。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雅典民主制度的重要機構有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和民眾法庭。五百人議事會是公民大會的附屬機構,它的職權責是負責為大會準備提案并主持大會。在兩次公民大會休會期間,議事會是大會最高權力的代表,負責監督行政官員落實大會決議。陪審法庭是公民大會的附屬機構,負責審理國事罪、瀆職罪等要案,陪審法庭也參與立法活動,擁有對公民大會決議的最后批準權。秦朝統一全國后,為了加強統治,實行了中央集權制。
(2)根據材料“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陸續滅了六國”可知,秦統治者創新制度具備的歷史條件是國家統一。根據材料“采用法家為主、兼蓄并用其他學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的格局“可知,秦統治者創新制度具備的歷史條件是百家爭鳴提供了多種治國學說。
(3)根據材料“秦朝作為中華帝國的開端,確立君、臣、民三層一元的政治結構,君主與官僚構成統治階級。他們對千萬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點”可知,秦統治者創新制度對當時的影響是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根據材料“秦漢政治體制規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總結前代制度的基礎上、適應新的時代特點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簡化為一省制,明制遠追唐宋承元制……“可知,秦統治者創新制度對后世的影響是秦制被后世歷代王朝所沿用,影響深遠。后世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礎上不斷完善、創新的。權力的統一與集中成為后世王朝的總體趨勢。
故答案為:(1)A:公民大會,中央集權制(中央集權官僚制度)。
(2)國家統一;百家爭鳴提供了多種治國學說。
(3)對秦朝: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對后世:秦制被后世歷代王朝所沿用,影響深遠;或后世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礎上不斷完善、創新的;或權力的統一與集中成為后世王朝的總體趨勢。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雅典民主政治,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的相關史實。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同县| 和田市| 连州市| 赫章县| 即墨市| 丹凤县| 东光县| 洞头县| 吉林省| 卓尼县| 林芝县| 孟州市| 隆化县| 洛川县| 凌源市| 谷城县| 合作市| 平阳县| 上思县| 永昌县| 陇南市| 吴堡县| 汉阴县| 普格县| 万州区| 荣成市| 高密市| 庆元县| 武安市| 兴海县| 大足县| 武夷山市| 阜阳市| 布尔津县| 潞城市| 遵义县| 施甸县| 永宁县| 全州县| 进贤县|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