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高二第五單元第15課 貨幣的使用和貨幣體系的形成 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課是統編教材《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第五單元《貨幣與賦稅制度》的第1課,教材共有兩個子目,“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和“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爸袊泿诺难葸M歷程”主要講述了先秦貨幣、銅錢體制、宋元紙幣、明清白銀的流通、近代幣制改革以及人民幣的發行與使用等幾個中國貨幣演進的關鍵歷程?!笆澜缲泿朋w系的形成”主要講述了金本位的實行及其崩潰、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與瓦解等主干知識?!镀胀ǜ咧姓n程標準》對本課的要求是:了解中外歷史上貨幣發行和使用情況,以及現代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學習時應該從貨幣自身演進的角度來認識中外歷史上貨幣的發行和使用,運用唯物史觀將貨幣的演進置身于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去理解,能夠認識貨幣制度對促進經濟發展和提高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性,探究貨幣演進的規律及影響貨幣體系變化的因素,進而感悟國家金融治理的智慧及其對國運的影響。二、學情分析學生通過高一必修課的歷史學習,對秦朝統一貨幣、北宋紙幣“交子”、明清白銀流通和布雷頓森林體系等內容有一定了解,但仍然存在著學習困難,一是學生了解的史實是碎片化的,缺乏從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的宏大視野全面了解中外歷史上的貨幣發行和使用情況;二是學生對貨幣制度缺乏深入的理解,難以從制度變遷的視角理解制度形成和變遷背后復雜的社會原因,與此同時本課涉及諸多經濟學上的概念,也對學生的學習形成障礙。教學時,老師可以借助相關史料構建具體生動的歷史情境,引導學生在唯物史觀指導下,了解貨幣制度的淵源、流變情況及其歷史作用,并在此基礎上,探尋貨幣變革的內在規律。三、教學目標本課以貨幣演變為主線,依據課標要求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為:1、了解中國古代貨幣制度演變的主要歷程,重點探究宋代、明代幣制變革的背景、特點及其影響。2、了解中國近代以來幣制改革和人民幣的發行與使用情況,通過對比法幣改革和人民幣發行的不同結果,感悟人民幣的發行在民族復興偉業中的作用。通過中國貨幣演變的歷程,探究和分析中國貨幣演進的規律。3、了解近現代國際貨幣體系演變的主要過程,探究以英鎊、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體系演變的原因,從世界經濟治理的角度理解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特點和演變,從而對影響世界貨幣體系的因素形成合理認識。四、教學重難點分析教學重點: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教學難點: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五、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第二套至第五套人民幣1元紙幣圖案教師:這組圖片展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發行的第二套至第五套人民幣1元紙幣圖案,從1948年12月1日發行到1999年10月1日啟用新版,人民幣先后共發行了五套,形成了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它反映了人民幣的演進歷程。那么,在中外歷史上還發行和使用過哪些貨幣,它們又經歷了怎樣的演變歷程呢?讓我們帶著問題一起進入本課的學習 。【設計意圖】:選取學生最熟悉的貨幣人民幣拉近歷史與學生的時空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簡單介紹人民幣的演進歷程,引入本課。(二)新課講授一、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一)中國古代貨幣的演進歷程1、自主學習:閱讀課本,梳理下表時期 貨幣使用情況夏朝 海貝、仿制貝商朝后期 銅鑄幣春秋戰國 多種樣式的銅鑄幣秦朝 統一貨幣為圓形方孔錢西漢 鑄造“五銖”錢唐初 鑄行“開元通寶”錢北宋 出現紙幣“交子”,與銅錢兼行。元朝 紙幣作為單一流通貨幣發行,稱為“鈔”。明朝初期 銅錢、紙幣并行明朝中葉 白銀逐漸成為支付手段清朝 白銀成為法定貨幣教師設問: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梳理中國古代貨幣演進的歷程。【設計意圖】以時間為線索,通過梳理課本基礎知識,了解中國古代貨幣演進的歷程,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古代貨幣劃分時期。教師:銅鑄幣是中國古代貨幣的基本形態,但中國古代卻出現了紙幣和白銀兩種特殊的貨幣,原因何在呢,讓我們聚焦本課重點。2、重點突破:紙幣時代材料:北宋商品經濟發達,盡管銅錢鑄造量較之唐朝已有大幅度增長,但仍然不能滿足社會需要。為解決“錢荒”問題,官府在四川等地鑄造鐵錢。由于鐵錢幣值低下,沉重不易流通,民間開始使用貨幣代用券,稱為“交子”。宋真宗時,在地方官協調下,統一由益州(今四川成都)的16家富民發行交子,互相連保,以維持信用。宋仁宗時,將交子發行權收歸官府,設“益州交子務”專掌其事,從此交子成為四川地區的法定貨幣,與鐵錢共同流通。交子有使用期限,稱為“界”,當時規定兩周年為一界。北宋后期,朝廷將交子推廣到長江以北諸路,更名“錢引”,不存本錢,濫加印造,以致其迅速貶值。 ——摘編自人教版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教學參考教師設問:閱讀材料,分析北宋交子產生的原因、特點及影響?學生:小組合作(參考答案:第一問,原因①北宋商品經濟繁榮發展,需要大量貨幣。②銅錢流通量不足,出現“錢荒”。 ③鐵錢攜帶不便。④四川地理環境特殊。⑤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展;第二問,特點:①發行權由民間到官方。②有使用期間,定期發行;③在特定的地區,具有地域性。影響:積極①彌補貨幣的不足,促進商品經濟發展。②推動政府貨幣改革。③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影響深遠。局限:后期政府濫發紙幣,紙幣信用大跌。)重點突破:白銀時代材料:明朝嘉靖、萬歷年間,民間海外貿易興起,中國海商的足跡幾乎遍布東南亞各國。他們用瓷器、絲織品換取南洋的香料、藥材和珠寶。歐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來后,則用白銀換取中國的生絲和瓷器。隆慶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開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設督餉館,私人海上貿易取得某種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貿易中,中國始終處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銀來支付貿易逆差。海外白銀的流入,增加了國內白銀的總量,擴大了白銀的流通范圍。貨幣開始以白銀為主。 ——以上材料摘編自卜憲群《簡明中國歷史讀本》教師設問:閱讀材料,說明海外白銀流入中國的背景和影響?學生:小組合作(參考答案:背景:①新航路的開辟,中西方貿易聯系加強。②歐洲殖民者進行殖民擴張,掠奪大量美洲白銀。③中國手工業品在海外受歡迎,需求量大。④外國無合適商品與中國交換,不得不用白銀支付。影響:①白銀成為主要流通貨幣②推動了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③加強了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聯系。)【設計意圖】:作為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北宋時期交子的產生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是大時代和小地區的結合,而明朝中期以后白銀的貨幣化又與新航路開辟以來國際貿易的發展密切相關,這兩個時期是中國古代貨幣發展的重大變革。以此作為探究重點,通過設置情景,幫助學生認識貨幣變革與時代發展的關系,認識貨幣在歷史發展的作用。時間 貨幣使用情況近代 晚清政府 開始鑄造銀元北洋政府 銀元為法定貨幣南京國民政府 1935年實行發幣改革 1948年發行金圓券、銀元券華北人民政府 1948年開始在解放區統一發行人民幣新中國 人民幣成為法定貨幣(二)中國近現代貨幣的演進歷程1、自主學習:閱讀課本87至88頁,梳理表格教師設問: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梳理中國近現代貨幣演進的歷程。【設計意圖】以時間為線索,通過梳理課本基礎知識,了解中國近現代貨幣演進的歷程,感受近代貨幣變革與國運興衰的關系。2、重點突破: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改革材料 民國建立之后,中國貨幣制度混亂,貨幣種類繁多,銅幣貶值,地方鈔券濫發無度。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期間,世界市場白銀價格猛漲,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國內通貨緊縮,貨物滯銷。1935年11月,國民政府宣布幣制改革: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國、交通三銀行所發行之鈔票定為法幣;確立法幣外匯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幣與英鎊、美元掛鉤。到1936年底,法幣的國幣地位得以確立。——摘編自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教師設問:根據材料,分析國民政府實行幣制改革的原因和影響?學生:小組合作(原因:①國內貨幣制度混亂。②世界經濟危機波及到中國。 ③南京國民政府出于鞏固統治、發展經濟的需要。影響:積極 ①遏制白銀外流,穩定金融,促進了經濟和貿易發展。②有利于緩解經濟危機影響。③為抗戰奠定物質基礎。 局限 ① 強化了官僚資本的壟斷地位,為濫發紙幣埋下隱患。② 增加了對外國資本的依賴,便利了列強控制中國經濟。)3、重點突破:人民幣的發行材料:與國民黨尚有一定的金銀儲備和實體資產 作為貨幣發行基礎相比,人民幣問世之初不僅是“負資本”基礎,而且是支出收入比將近3∶1的深度負債。其所引發的結果是一年多的時間里物價指數上漲了160多倍。新中國“人民幣保衛戰”,包括“銀元之戰”、“米棉之戰” 、折實儲蓄、折實公債等。另外新中國政府還采取了增收節支、土地改革、發展生產等措施。人民幣首先在上海站穩了腳跟,很快成為全國唯一的穩定貨幣。——摘編自 溫鐵軍等《土地改革與新中國主權貨幣的建立:建國初期“去依附”體制下的反危機經驗研究》教師設問: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人民幣發行成功的原因 學生:小組合作。(參考答案:原因:①強有力的調控物價措施。②大力發展經濟,調動人民生產積極性。③強有力的人民政權的支持;④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三)貨幣的演進的規律1、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2、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3、由多元貨幣向統一幣制的演變。4、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演變。5、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6、由紙幣向銀制貨幣的演變。7、由銀制貨幣向信用貨幣演變。【設計意圖】近代中國幣制混亂,南京國民政府時期著手統一貨幣。無論是1935年法幣改革,還是1948的金圓券和銀元券的發行均以失敗告終,反觀人民幣的發行,雖然面臨種種困難,但最終獲得成功,地位始終穩定。以南京國民政府的法幣改革和新中國人民幣的發行作為案例,通過一敗一勝貨幣政策,感悟人民幣的發行在民族復興偉業中的作用。最后,通過梳理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總結貨幣演變的規律。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自主學習:閱讀課本89至90頁,梳理下表。時代 表現1816——1914 19世紀中后期,形成以英鎊為中心的國際金本位貨幣體系。1914-1944 1929年,美國爆發經濟大危機,金本位崩潰。英國、法國 和美國分別構建以英鎊、法郎、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集團。1944-20世紀70年代初 1944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今 布雷頓森林體系走向瓦解,實行浮動匯率。 21世紀,美元仍為國際主要貨幣,但歐元、日元和 人民幣等的影響也在上升。(一)英鎊為中心的國際金本位體系材料: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急劇擴大,貨幣的支付和兌換更加頻繁和復雜,需要建立世界性的貨幣兌換體系。當時,英國是經濟大國,也是最大的貿易國。19世紀初,倫敦已經成為世界金融中心,英國最迫切也最有可能建立起統一的世界貨幣體系。1816年,英國通過了《金本位制度法案》,正式以法律形式確認了黃金作為紙幣發行本位的地位。此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逐步實行了金本位制。19世紀中后期,英鎊已經成為一種國際貨幣,它等同于黃金,而且比黃金更加方便,得到了普遍認可。——摘編自選擇性必修一《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教學參考教師設問:根據材料,分析以英鎊為中心的金本位制形成的原因?學生:小組合作。(參考答案,原因:①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不斷擴大,國際間的貨幣結算日益復雜。② 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霸主。 ③ 英國金融實力最強,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④ 英國政府的立法保障)(二)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材料:1929年經濟大危機爆發后,金本位制崩潰。資本主義世界貨幣失去了統一的標準和基礎,國際貨幣關系陷入日益動蕩和混亂的狀態。二戰后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確定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固定比值,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實際上等同于黃金,取得了在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 ——整理自姜春明、佟家棟《世界經濟概論》教師設問: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的背景和影響?學生:小組合作。(參考答案,原因:① 1929年經濟大危機中,以英鎊為中心金本位制崩潰。② 二戰嚴重削弱了英國等歐洲國家,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 ③恢復戰后經濟的需要。影響:積極:①促進了國際貿易,穩定了國際金融,有利于世界經濟恢復和發展。 ②使戰后世界經濟朝著制度化、體系化方向發展。局限:為美國推行世界霸權提供了條件。)材料:1971年8月,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停止每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崩潰。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10個國家在美國史密森學會大廈簽署了一份協議,重新調整了匯率,將美元對黃金貶值7.89%,并允許各國貨幣在平價基礎上上下浮動。但是,這并沒有制止匯率的變動。1973年石油危機后,美元再度貶值,西歐各國和日本的匯率也隨之浮動。1976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臨時委員會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簽署了有關國際貨幣制度改革的協議,從而形成了新的國際貨市關系格局,也稱“牙買加體系”。——摘編自選擇性必修一《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教學參考教師設問: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的原因?學生:小組合作(參考答案,原因:①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實力相對削弱,無力承擔穩定美國匯率的責任。②西歐、日本等國的崛起,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多元格局的國際貨幣體系(牙買加體系)建立: 1976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臨時委員會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舉行會議,達成一個關于國際貨幣制度改革的決議,這就是《牙買加協議》,奠定了當代浮動匯率體系的基礎,根據這個協議構建的國際貨幣體系一直運行至今。2、主要特征:① 黃金非貨幣化② 儲備貨幣多元化③ 匯率制度多樣化3、影響:美元仍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占據最大的權重,是國際貿易結算和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但歐元、日元和人民幣等的影響力日益上升。教師設問:問題探究:分析影響世界貨幣制度變化的主要因素?學生:小組合作。(參考答案,影響因素:①大國間經濟力量對比的變化。 ② 國際市場的發展。)【設計意圖】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與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密切相關,同時,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世界貨幣體系也在不斷演進。通過對世界三大貨幣體系的梳理讓學生從宏觀的角度了解世界貨幣體系演進的脈絡。重點選取以英鎊為中心的國際金本位制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通過設置情境探究兩大貨幣體系演進的原因、影響,特別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演進及其與當今貨幣體系牙買加體系的淵源,并在此基礎上對影響貨幣體系演變的因素做出合理分析。(三)本課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探究了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和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通過梳理中外貨幣的演進歷程,探究了不同時代背景下貨幣演進的原因以及不同貨幣對歷史發展的作用,最終對貨幣演進的規律及影響貨幣體系變化的因素有了理性的認識六、板書設計第15課 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一、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1.中國古代貨幣的演進歷程2.中國近現代貨幣的演進歷程二、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1.英鎊為中心的金本位體制2.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3.多元格局的國際貨幣體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