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書法教案(第9課)教學版塊(課題) 陸柬之《文賦》 課時 40分鐘核心素養(yǎng)目標 文化自信:鑒賞具有鮮明藝術特色、文化內涵的書法作品,掌握書法審美價值和審美特征,激發(fā)學生熱愛藝術之感情和奮發(fā)向上的信心。語言應用:了解書法大家陸柬之,以及歷代名作《文賦》賞析和臨寫。讓學生體驗毛筆書法用筆的動態(tài)美,感受書法表現(xiàn)和生動傳神的藝術美感。思維能力:學生進一步了解《文賦》用筆的方法。在賞析、觀摩和練習中,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審美創(chuàng)造:不同方式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書法審美能力,感受書法作品的線條美、結構美和氣韻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教學內容 了解書法大家陸柬之,以及歷代名作《文賦》賞析和臨寫。教學重難點 了解書法大家王柬之,以及歷代名作《文賦》賞析和臨寫。學具準備 筆、墨、紙、硯、書法作品教學過程 利用點名冊點名,將未到的學生及時作記錄。一、引入課題同學們,本節(jié)課賞析和臨寫《文賦》。課程新授1.《文賦》作品講解陸柬之(585年—638年),吳郡吳縣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90%B4%E5%8E%BF / 10898157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9%86%E6%9F%AC%E4%B9%8B / _blank )(今江蘇蘇州市)人。唐朝大臣、著名書法家。唐朝宰相陸元方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9%86%E5%85%83%E6%96%B9 / 9145243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9%86%E6%9F%AC%E4%B9%8B / _blank )伯父,唐朝書法家虞世南的外甥,草圣張旭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BC%A0%E6%97%AD / 4897802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9%86%E6%9F%AC%E4%B9%8B / _blank )外祖父。陸柬之出身江東大族吳郡陸氏,少時跟隨舅舅虞世南修習文論,早年出仕隋朝,官至朝散大夫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9C%9D%E6%95%A3%E5%A4%A7%E5%A4%AB / 7350253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9%86%E6%9F%AC%E4%B9%8B / _blank )。入唐后,官至太子司議郎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8F%B8%E8%AE%AE%E9%83%8E / 6150191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9%86%E6%9F%AC%E4%B9%8B / _blank )、崇文館侍書學士。以書專家聞名于世,曾為唐太宗李世民稱贊。貞觀十二年(638年),陸柬之病卒于京師長安,終年五十四歲。陸柬之書法早年學習虞世南 ( https: / / baike. / item / %E8%99%9E%E4%B8%96%E5%8D%97 / 331557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9%86%E6%9F%AC%E4%B9%8B / _blank ),又學歐陽詢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AC%A7%E9%98%B3%E8%AF%A2 / 481644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9%86%E6%9F%AC%E4%B9%8B / _blank ),晚學“二王”。落筆渾成,恥為飄揚綺靡之風,”故有“晚擅出藍之譽”,在初唐與歐、褚齊名。傳世書跡以《五言蘭亭詩》刻帖、《書陸機文賦》墨跡為最好。《文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統(tǒng)的文藝理論著作,文筆極為優(yōu)美,影響甚為巨大。他的作者,是被張華稱為“人之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的西晉文學家、文藝理論家陸機。數(shù)百年后的唐代,他的后人中又出了一個與《文賦》有關的名人,他就是以書寫《文賦》聞名的陸東之。陸東之是著名書法家虞世南的外甥,少年時代就跟從舅父學書。虞世南是王羲之七世孫智永和尚的學生,是“二王”書風在唐代最正宗的傳人。陸東之得其真?zhèn)?,在當時有大名。他是陸氏后人,對先祖陸機的《文賦》佩服得五體投地,一直想手寫一本留于后世,但又一直擔心書藝不精,不敢動筆。直到晚年,自己覺得書藝已成,才精心書寫了一通。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唐陸柬之書陸機文賦卷》。陸東之書《文賦》,純是王羲之筆法,字體以正、行為主,間參草字,筆致圓潤而少露鋒芒,表現(xiàn)出平和簡靜的意境。筆法飄縱,超逸神俊,深得晉人韻味。元李倜《跋二陸文賦卷》說:“右陸柬之書世不多見,唯張繡江參政家《蘭亭詩》、馬德昌左司家《蘭若碑》與此《文賦》三卷而已。其筆法皆自《蘭亭》中來,有全體而不變者,識者知之耳?!痹蚁拐f:“陸柬之之行書《文賦》-卷,唐人法書,結體遒勁,有晉人風格者,唯見此卷耳。雖若隋僧智永,尤恨嫵媚太多、齊整太過也。獨于此卷為之三嘆?!痹w孟頫稱贊說:“右唐陸東之行書《文賦》真跡,唐初善書者稱歐虞褚薛,以書法論之,豈在四子下耶?!钡湟晃蹲啡A王羲之,缺少創(chuàng)造性。《文賦》, 墨跡本,無款。晉陸機撰,陸東之書。為不多見的唐初書法真跡,縱26.6厘米,橫370厘米,全卷共144行,計1668字。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三、課堂練習 (安 浮 峻 為 披 豪 拂 然 游)(學生用毛筆和硬筆分別臨寫,老師下位指導并糾正學生的錯誤寫法。)知識拓展:《快雪時晴帖》《快雪時晴帖》為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是一封書札,以行書寫成,紙本墨跡。其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此帖縱23厘米,橫14.8厘米,4行,28字,堪稱是曠世奇作,在唐代就已經是國寶級珍品,相傳唐太宗設法從民間賺進御府,旋又殉葬昭陵,現(xiàn)已無法尋得真跡,現(xiàn)存此帖為唐代雙鉤填廓法臨本,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四、歸整文房四寶作 業(yè) 完成課后毛筆和硬筆臨寫,要求漂亮、工整。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