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查爾達什舞曲夢幻曲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了解歐洲常用弦樂器的一般特征,理解作品豐富的情感內涵,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2、通過聆聽、對比、討論等教學方法欣賞《查爾達什舞曲》《夢幻曲》,提高音樂的感受力。3、識各種弦樂器,了解其音質、音色、表現力及在樂隊中的地位和作用。新知導入你認識這個樂器嗎?你知道這樂器各部分的名稱嗎?查爾達什是出現于19世紀的一種匈牙利舞蹈,其音樂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速度緩慢、情緒深沉而憂郁,旋律帶有歌唱性;第二部分熱烈奔放,音樂充滿跳躍性。查爾達什新知講解《查爾達什舞曲》是意大利作曲家維托里奧·蒙蒂以“查爾達什”這一舞曲的典型特點創作而成的作品。樂曲分為四個部分,四四拍、四二拍交替出現。新知講解小組合作,劃分段落。曲式結構圖:慢 快 慢 快(AB) (CD) (E E1) (D1C1C2)新知講解首先在低音區演奏出節奏自由、充滿激情的引子,之后深沉而略含憂愁的主題徐緩出現。新知講解第一部分:分為兩段。A段表現出一種悲憤和憂郁之情;B段出現另一支流暢而華麗的小調旋律,深沉而略含憂愁。新知講解第二部分:分為兩段。C段歡快活潑,熱情奔放;D段表現出歡快而奔放的氛圍。新知講解第三部分:分為兩段。E段小提琴用雙音緩緩奏出柔和而委婉的歌唱性主題旋律,音樂寬廣、舒展,富有氣勢;E'段中純樸甜美的旋律經過小提琴泛音再現,形成一種幽谷回聲的動人效果。第四部分:快板,再現了第二樂段的旋律,分為三段:D段的再現;C段的變化再現,用大調來演奏明朗的曲調;C段的再次變化,將樂曲推向熱烈的高潮,在明朗的大調上結束全曲。新知講解《童年情景》之夢幻曲,完成于1838年,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1838年,熱戀中的舒曼寫信告訴克拉拉:“記得有一回你對我說:‘有時在你面前我真像個孩子。’無論是不是這句話的影響,總之,我突然有了靈感,即席寫了30首有趣的小品。”在其中,就有《夢幻曲》。一支簡短的旋律包容了人們對生活、對愛情、對幻想的追求與希冀,也表達人們對已逝去或將來到的美好的夢幻的熱望與摯愛。 這支旋律,顯示出這個夢幻主題是永恒的,也是不朽的,細膩的音樂表情,豐富的和聲語言,引人入勝的表現力,使這首短詩充滿了詩情畫意,令人百聽不厭。畫旋律線,談談感受。隨琴輕聲模唱音樂主題,邊唱邊按拍指揮圖示揮拍。聆聽《夢幻曲》全曲,感受樂曲的音樂情緒。辨別音樂主題出現的次數,每一次出現使音樂進行了怎樣的發展變化 徐緩如歌的旋律,柔美醇厚的音色,蘊含著寧靜的冥想與沉思,把我們引入夢一般的意境。分析作品,分組討論,進一步加深對管樂器組的認識和了解。第一樂段旋律起伏不大,節奏平穩,表現出靜謐而甜美的意境。第二樂段運用“夢幻”主題進行轉調發展而成。頻繁的調性轉換,旋律的起伏跌宕,體現了朦朧變換的感覺。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再現。 余音繞梁,回味無窮。羅伯特·舒曼 (1810-1856),德國著名的音樂家,自幼顯露出音樂、詩歌、戲劇等多方面的才華。他是浪漫主義音樂成熟時期的代表之一,生性熱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義思想。1834年創辦《新音樂雜志》,對改變當時陳腐的音樂空氣,促進浪漫藝術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課堂總結這節課通過學習《查爾達什舞曲》,我們了解到了小提琴的表現力非常豐富,演奏技法多樣,我們又通過聽賞優美的《夢幻曲》,共同感受了舒曼叔叔抒情、遐想的作品風格。板書設計板書設計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查爾達什舞曲》泛音部分.mp3 《查爾達什舞曲》第一部分.mp3 《查爾達什舞曲》第三部分.mp3 《查爾達什舞曲》第二部分.mp3 《查爾達什舞曲》第四部分.mp3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1課時欣賞《查爾達什舞曲》《夢幻曲》.pptx 古典音樂-夢幻曲.mp3 四四拍.mp4 小提琴獨奏曲《查爾達什舞曲》.mp3 小提琴獨奏曲《查爾達什舞曲》.mp4 琴聲緩緩,流向回憶深處!今日聆聽舒曼的《夢幻曲》 .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