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教學設計【教材分析】《2022版歷史課程標準》要求:知道凡爾賽體系、華盛頓體系和國際聯盟,了解戰后戰勝國建立的世界秩序及其局限性。《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一課從歷史發展線索來看,它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處于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承上指一戰后,戰勝的帝國主義要按實力變化重新分割世界,一種新的國際關系必然出現;啟下指通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資本主義世界形成了英法主宰世界,美日爭奪太平洋地區的國際新格局,確立了戰后帝國主義國際新秩序。從世界格局的演變來看,世界近現代史上的國際關系格局經歷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雅爾塔體系、國際格局朝多極化方向發展等幾個階段,“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在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學習目標】1.了解巴黎和會召開的時間和操縱巴黎和會的人物及其所屬國家;掌握《凡爾賽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巴黎和會的實質。2.了解華盛頓會議召開的背景和時間以及《九國公約》的內容及實質。3.了解巴黎和會對中國的不公平待遇和《九國公約》的實質,認識弱國無外交的道理,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和強國之志。【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的主要內容。【教學難點】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的實質以及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價,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對中國的影響。【教學過程】【導入新課】PPT展示圖片:漫畫與現實是否異曲同工之妙?1871.1.18,普法戰爭, 德國威廉一世在此宣布稱帝。1919.1.18,戰敗后的德國, 在《凡爾賽條約》簽字。教師提問:這是歷史巧合?還是刻意安排?我們來看一段材料:“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國就出生在這個大廳(凡爾賽宮鏡廳)里。由于它生于不義,自當死于恥辱!”—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會開幕式上,法國總統龐加萊的演說。這段文字揭露了法國對德意志的瘋狂報復心理。由此可見,一戰后的兩次國際會議正是帝國主義戰勝國尤其是英、法、美要求按照各自的意圖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統治秩序的會議。今天讓我們走進那段歷史來一探究竟吧!引入第10課——《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設計意圖:用漫畫與歷史真實場景對比導入,將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將歷史直觀化,更具有視覺沖擊力,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展示2022版課程標準和本節課核心素養。【講授新課】PPT展示學習目標:(設計意圖:整合教材,捋清思路,展示學習目錄,做到有的放矢。)目標導學一:美麗場所骯臟會議(巴黎和會與《凡爾賽條約》)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的背景教師:一戰結束了,帝國主義列強“安排”戰后世界的基本依據是什么?PPT出示:材料提示:一戰深刻地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力量對比:最大的特點是英國的衰落和美國實力膨脹。PPT出示:閱讀材料,講述美國、法國與英國在巴黎和會里的矛盾所在?提示:美國:世界霸權;法國:歐陸霸權;英國:海上霸權、殖民霸權、歐陸均勢。帝國主義戰勝國尤其是英、法、美要求按照各自的意圖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統治秩序。2.巴黎和會的概況【自主學習】閱讀教材,說出巴黎和會的時間、地點、中心議題、參會國、操縱國、主要內容、會議的實質。教師提示:1).閱讀圖一《巴黎和會的代表》和圖二《巴黎和會三巨頭》,介紹巴黎和會召開的概況。教師設問:巴黎和會召開于何時?圖一中“巴黎和會”的代表有哪些?圖二巴黎和會“三巨頭”指的是誰?這次會議討論的主要問題是什么?會議特點是什么?會議的實質?提示:(1)時間:1919年1月—6月(2)實質:“一戰”戰勝國召開的分贓會議(3)中心問題:如何處置戰敗國,尤其是德國(4)會議特點:大國強權,犧牲弱小國家和民族利益(5)代表與三巨頭:英、法、美、意、日(三巨頭: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美國總統威爾遜)(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習提高學生閱讀課文、梳理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利用圖片分析歷史史實的能力。引導學生能夠結合圖文,知道一戰帶來的重大損失;了解英、法、美等國參加巴黎和會的目的。)2)教師提問:說一說三巨頭的如意算盤?提示: 法國總理克里孟梭外號叫“老虎”,他是帶著復仇者和勝利者的心態參會的。“我恨透了他,我一定要宰了德國豬?!弊畲笙薅认魅醯聡亟W洲大陸霸權。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外號“狡猾的狐貍”,圓滑狡詐?!按驍∷?,但別消滅他,讓他與法國相互牽制,以繼續確保我的霸主地位”。反對過分削弱德國,繼續維護世界霸權。美國總統威爾遜,外號“百靈鳥”,說得比唱得好聽?!拔椰F在是世界首富,也將成為全世界的政治領袖?!本鹑鸷笫澜珙I導權。PPT出示,教師提問:巴黎和會沒有俄國和戰敗國的身影,作為戰勝的弱國只能旁聽,說明了什么?提示:戰敗國被排斥在和會之外,弱國處于無權地位,成為被宰割的對象。說明這次會議充滿著矛盾與不平等。歸納總結:巴黎和會性質——一次分贓會議。【教學過渡】教師講述: 凡爾賽條約的制定者……是在恨、貪、懼的氣氛中集合于巴黎的。他們懷恨敵人,貪婪殖民地和賠款,恐懼布爾什維主義。在這樣的氛圍中各方爭吵了五個多月,終于簽訂了條約。3、《凡爾賽條約》(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圖文漫畫,了解《凡爾賽條約》的主要內容。設問:這是刊登在1921年德國一家雜志上的漫畫。漫畫中“五頭怪獸”指的是誰?結合《凡爾賽條約》內容,解釋漫畫的含義。提示:“五頭怪獸”指的是英、法、美、意、日。根據《凡爾賽條約》內容可知,此漫畫含義是把英、法、美、意、日五個國家比作一只五頭怪獸,它將德國踩在腳下,貪婪地將其內臟吞食殆盡。諷刺了英、法、日等國瓜分了德國全部海外殖民地,體現了巴黎和會分贓的性質。(2).指導學生閱讀《凡爾賽條約》的內容,逐條解讀,利用表格總結如下:領土 重劃德國疆界,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歸法國開采軍事 萊茵河西岸的德國領土由協約國占領15年,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德國不得設防;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不許德國擁有空軍,限制陸軍人數政治 德國承認奧地利、波蘭等國獨立賠款 由協約國設立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國戰爭賠款的總數殖民地 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體現了巴黎和會分贓的性質)山東權益 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全部轉給日本(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地圖與列表,從領土、軍事、賠款、殖民地等詳細掌握《凡爾賽條約》的內容。)4、凡爾賽體系教師:凡爾賽體系有哪些條約組成的?該體系有什么作用?提示:凡爾賽體系是以《凡爾賽條約》為核心的一系列戰勝國對戰敗國簽訂的條約組成的。作用:凡爾賽體系確立了戰勝國在歐洲、西亞和非洲國際新秩序。教師:美國和中國為什么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PPT出示:國際聯盟的建立教師:你認為美國沒有批準《凡爾賽和約》,也不加入國際聯盟,說明了什么問題?提示:世界領導權的野心沒有實現。說明美國的對外政策一切以國家利益為核心。(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教師講授,了解一戰后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合作探究】 凡爾賽體系的評價PPT展示:各方對《凡爾賽條約》的看法——材料1:“(協約國的賠款政策)是一項令人深惡痛絕的政策”,“這種政策······是一個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凱恩斯材料2:“復仇呀!德國的人民!今天我們簽署了一條可恥的條約。不要忘記它!德國人將永不歇息地取回我們應得的土地。接著,復仇一刻便會到來,一洗 1919 年之恥”——1919 年德國一份報紙材料3:圖中的媽媽對饑餓的孩子說:“當我們付清一千億馬克后,我才有東西給你吃?!?br/>——1919 年德國某雜志的一幅漫畫材料4: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福煦材料5:列寧說:“靠《凡爾賽條約》來維持的整個國際體系、國際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想一想,他們為什么這么說?你同意他們的觀點嗎?提示:同意?!斗矤栙惡图s》它是戰勝國妥協分贓的產物。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的關系;但戰爭的根源在于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它不僅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還加深了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戰勝國之間的矛盾,戰勝國與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間的矛盾。教師:PPT出示材料 “這個和約,正如其他和約一樣,只不過是戰爭的延續而已?!?br/> ——法國總理克里孟梭提問:凡爾賽體系的影響?提示:(1)積極:確立了戰勝國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國際“新秩序”,有利于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恢復和發展。(2)消極:對戰敗國的處理極為苛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戰勝國和戰敗國之間的矛盾,從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禍根。(設計意圖:通過精選圖文史料,引導學生認識面臨巨額戰爭賠款下德國的艱難處境和復仇主義蔓延,認識和約不代表和平。)教師:巴黎和會與《凡爾賽條約》對中國的影響PPT出示材料巴黎和會關于中國山東問題的討論中國是“一戰”的戰勝國,中國北洋政府提出收回曾被德國占領的山東省及特權。列強卻將德國在山東的權利全部轉給日本,作為日本參加戰爭的回報。教師:巴黎和會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的提議得到大會支持。 顧維均在巴黎和會上慷慨陳詞,據理力爭,卻失敗了!同為戰勝國,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說明什么?!給我們怎樣的啟示?提示:弱國無外交,外交是綜合國力的較量。啟示:大力發展經濟,改革開放,加強國際交流,以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家國情懷)(設計意圖:使學生認識到,弱國無外交,外交是實力的對話。要獨立自主,國家富強。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既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識。)目標導學二:大國較量弱國遭殃(華盛頓會議與《九國公約》)PPT出示 華盛頓會議召開的背景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戰勝國在歐洲的關系,但它們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仍然矛盾重重。日本實力增強,幾乎獨霸中國,英、美對此極度不安,力圖遏制日本的擴張,三國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海軍軍備競賽。1.華盛頓會議【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相關史料,了解華盛頓會議召開的時間、主要參會國、目的、議題等問題。提示:(1)背景: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戰勝國在歐洲的關系,但它們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仍然矛盾重重。(2)目的:為了調整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3)議題:討論遠東(主要是中國問題)和海軍軍備問題。(4)時空:1921年11月;華盛頓。(5)代表: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國9個國家的代表。(6)主導國:美國。2.《九國公約》【合作探究】讀教材和漫畫資料,引導學生解讀《九國公約》的內容及其實質。設問:“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出自哪一條約的規定?這一規定是為了維護中國的權益嗎?PPT出示,學生完成填空。教師:最大的受益國?表面上《九國公約》維護誰的利益?實質怎樣?提示:提示:學生自由回答。歸納總結:《九國公約》的實質:實現了美國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的目的,使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未能實現,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掌握《九國公約》的內容和影響,認識到該條約雖然表面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但其實是一個掠奪性條約。這個條約主要實現了美國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等目的,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PPT出示:《四國條約》:美、英、日、法相約“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島嶼屬地和島嶼領地的權利”請思考:該條約對誰有利?對國際關系有何影響?提示:有利于美國;它拆散了英日同盟,解除了對美國的威脅,為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擴張掃除了障礙。PPT出示:教師:請思考:該條約對誰有利?提示:1、是世界現代史上大國之間簽訂的第一個裁軍協議。2、使美國取得了與英國對等的制海權,又達到了抑制日本的目的。3、條約并沒有真正消除競爭,競爭在以后重新激化。4、條約沒有對日本本土海軍加以限制,美國為達到戰略目的的讓步,為日后太平洋戰爭留下了禍患。3.華盛頓體系教師:華盛頓體系是怎樣構成的?作用、影響?提示:影響:(唯物史觀)(1)積極:調整了主要大國在亞太地區的關系,使亞太地區保持了暫時的穩定,軍備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有利于各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2)積極:調整了主要大國在亞太地區的關系,使亞太地區保持了暫時的穩定,軍備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有利于各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設計意圖:學生結合相關條約說明,認識一戰后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國際秩序。)目標導學三:百般掩飾欲蓋彌彰(評價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涵PPT展示:教師講解:通過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凡爾賽體系和華盛頓體系構成的帝國主義國際關系的新格局,史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實質上是帝國主義國家戰后重新分割世界、維護戰勝國利益和維持戰后和平的國際關系體系。教師:你認為這一體系會給世界帶來真正的“和平”嗎?PPT展示材料:材料1……還在巴黎和會期間,勞合 喬治就預感到了這種危險。他說:“你們可以奪走德國的殖民地,把它的軍隊減到僅夠建立一支警察部隊的力量,把它的海軍減到五等國家的地位,這一切終究毫無意義,如果德國認為1919年的和約不公平,那么它將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br/>材料2……法國對巴黎和會沒有完全實現其肢解德國、奴役德國的計劃不滿,為了鞏固它在歐洲大陸上的霸權,繼續采取削弱德國的政策。英國則在歐洲大陸上繼續推行“均勢政策”,在經濟上、政治上支持德國,希望以此來削弱法國。美國不甘心在巴黎和會上的失敗,它留在凡爾賽體系之外,在歐洲扶植德國,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同日本、英國展開了新的爭奪。——張建華主編:《世界現代史(1900-2000)》教師講述:1919年巴黎和會上,強強聯手壓制德國,德國卻偏偏成為二戰的歐洲策源地;華盛頓會議上,西方國家力挫日本,日本又恰恰成為二戰的東方策源地。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都遭到了歷史無情的嘲笑,這僅僅是巧合嗎?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價PPT出示材料:材料1:1920-1929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率材料2:1923年,法國聯合比利時出動10萬軍隊占領德國的魯爾工業區,一時戰云籠罩。德國指責法國違反《凡爾賽和約》,并尋求英、美支持。最終,法國不得不從魯爾區撤軍,“魯爾危機”遂告平息。材料3: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價:(1)積極作用:①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統治秩序及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暫時維持了資本主義世界的平衡,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②使世界局勢出現了暫時的和平與穩定,客觀上有利于戰后世界經濟的發展;③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誕生了一批新興獨立國家。(2)消極作用:建立在掠奪和奴役戰敗國及被壓迫民族的基礎上,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反而引起了戰勝國與戰敗國、戰勝國之間,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間,帝國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矛盾。(設計意圖:通過對各方觀點的分析,幫助學生認識和約對于德國的不公正必然會導致新的沖突的產生。)教師小結:PPT展示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歸納總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價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沒有改變世界基本格局,資本主義大國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所以它無法消除戰勝國同戰勝國之間、戰勝國同戰敗國之間的矛盾,因而這一體系無法長期存在。(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本質上認識,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帝國主義國家對世界格局的重新安排。)目標導學四:汲取教訓著眼未來PPT展示:1、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不同點和相同點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對中國的影響:材料:我們也應看到,在當前和平方式下的發展是不均衡的。如何改變發達國家主導的發展規則,做到發展成果共享,確保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和繁榮,這是當前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因為只有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才是世界持久和平與繁榮的根本之道。教師:要實現人類持久的和平和發展,應該怎么辦 提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間的爭端;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加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享共贏;……(設計意圖:通過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聯系,認識到人類命運共同體之重要性,落實家國情懷學科素養。)【思維導學】【課堂小結】第一次世界大戰改變了帝國主義之間的實力對比,打破了舊的國際關系體系。戰后,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及其所簽訂的一系列條約,調整了帝國主義列強在歐洲、西亞、非洲和遠東、太平洋地區的關系,形成了戰后帝國主義統治世界的新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是一個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體系,但它極不穩固,充滿了各種矛盾,而矛盾的發展必將導致體系的崩潰。【板書設計】【布置作業】巴黎和會上,如果你是中國外交代表顧維鈞,你如何向各國代表有理有據地表達中國要收回山東的合法權益?參考內容:可結合中國山東的悠久歷史、古代著名歷史人物等論證山東自古以來屬于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亦要指出德國、日本等的行為是違背國際公義,相關行為是要遭受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所唾罵的。【教學反思】本課以自主學習和問題探究為主要模式,積極開發和利用了學生課程資源,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尊重和發揮,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再現歷史和分析探究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情感體驗和思想認識的深化,教師的主體作用在課堂教學也能很好的體現,師生積極互動,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順利落實核心素養。【家國情懷】同樣是巴黎,同樣是春天,時間地點雖偶合,歷史的主角卻截然不同。中華民族實現了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這樣的變化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感到驕傲感到自豪的同時更加激勵我們力爭上奮發圖強!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