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6課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6課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6課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2022年歷史課程標準》要求:初步理解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社會進步和社會問題。
本課是部編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6課的內容,主要介紹了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進步和社會問題。
工業革命后,英、美、法、德等國發生了巨大的社會變化。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德、法、英等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農村人口流向城市,不僅為 工業生產力提供了廉價勞動力,還推動了城市的發展。但是,在工業化的進程中,西方國家也出現了許多社會問題,如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貧富分化的加劇。
學好本課,可以幫助學生辯證、理性地看待工業革命的影響,使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教學目標】
1、知道工業革命后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如人口增長、大眾教育的興起、城市化、環境污染、社會貧富分化加劇等。
2、了解工業化、城市化的含義,了解城市化和工業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深理解工業化和城市化與我們現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關系。
3、通過對工業化國家的學習,既要認識到工業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經濟繁榮的一面,也要認識到工業化帶來的弊端,樹立全面科學發展的觀點和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工業革命帶來的人口增長,城市化城市化發展的利與弊的認識,環境污染和貧富分化加劇。
【教學難點】
工業化國家社會變化的表現以及出現的社會問題。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9世紀最后30年間,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的經濟有了飛速發展,世界工業總產量增長了兩倍以上。1870~1913年,世界貿易增長了3倍多。人們在享受工業化帶來的紅利的同時,也飽嘗了很多新的痛苦。
人們既感受從未有過的歡欣,也體驗到很多新的痛苦。工業化國家社會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會給我們什么啟示?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究。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一課。
(設計意圖)通過圖文史料,初步感知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
展示2022版課程標準和本節課核心素養。
【講授新課】
【教師提問】閱讀教材回答,什么是工業化?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小結------工業化通常被定義為工業(特別是其中的制造業)或第二產業產值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
(設計意圖)名詞釋義,培養學生歷史解釋學科素養。
目標導學一:人口增長和大眾教育
1、人口增長
【合作探究】閱讀教材,結合下列教材,說出人口增長的原因與表現。
PPT出示:
材料1:
材料2:1750年以后,人口開始穩步地增長,特別像英國、法國、美國等。……歐洲人口1750年時有1.4 億,1850年達到2.66億,幾乎每半個世紀增加約40%。
——《世界史近代史編》
學生1:背景(原因)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
學生2:表現----人口迅速增長
【合作探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工業革命促進人口增長的因素有哪些?
PPT出示:
材料1:工業革命的發展使社會具備了提倡個人的自由發展和獨立生存的經濟基礎,人口增長出現了明顯變化……威廉姆斯用“人口增長”來形容19世紀英國人口的增長。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癌變,饑荒,地方性戰爭有所減少,人口增長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結果。
——舒小昀《歐洲的歷史與文明》
材料2:19世紀前50年,英國人口從約900萬增加到約1800萬。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人口增長更為驚人。19世紀20年代,美國的人口約為1000萬,到1914年,美國的人口已超過1億。
學生:工業革命促進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醫療衛生條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政局穩定。
【知識拓展】PPT展示:人物掃描
馬爾薩斯(1766—1834)
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對當時英國增長的人口進行了研究。馬爾薩斯提出兩個級數的理論:人口增長是按照幾何級數增長的,而生存資料僅僅是按照算術級數增長的,多增加的人口總是要以某種方式被消滅掉,人口不能超出相應的農業發展水平。這個理論就被人稱為“馬爾薩斯陷阱”。
教師講解: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在提醒人們要處理好人口增長的問題上,有其積極的一面。但他把資本主義制度造成的勞動群眾的失業和貧困,都歸咎于人口增長得過多,則是錯誤的。
(設計意圖)立足史料實證與歷史解釋,認識工業革命推動人口增長的原因。
2、勞動力結構變化
PPT出示 材料1:
材料:2:工業的迅速發展產生了對人手的需要,工資提高了,因此,工人成群結隊地從農業地區涌入城市。人口以令人難以相信的速度增長起來,而且增長的差不多全是工人階級。
——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
材料3:農業和工業生產率的大幅度增長,意味著在衣、食、住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方面的生活資料的增長……即使農作物歉收,新的運輸工具也保證了來自外界的充分供應……接種疫苗、隔離受傳染的病人、保護供水、掌握有關抗菌的知識——所有這一切都使西北歐的死亡率從1800年至少每千人的30%降低到1914年每千人15%左右。
——斯塔夫里阿諾斯著《全球通史》
教師引導分析:由于工業革命的推動,引起英國勞動力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和1841年相比,1877年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占比下降到14%,從事服務業的人口占比下降到31%,而從事工業生產的人口占比上升到55%。
教師提問:上述圖表揭示出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的表現在哪一方面?
學生:勞動力結構的變化。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勞動力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放棄農業生產,專門從事工業和商業。(農業人口流向工業商業)
(設計意圖)立足史料實證與歷史解釋,認識工業革命推動人口由農村向城市流動的原因。
婦女地位提高:
PPT展示
材料1:婦女在工業生產中
材料2:1870-1930年,英格蘭從農村經濟轉為城鎮化經濟,機械化農業出現,大曼徹斯特運河投入建設,婦女們涌入工廠,有的成為服裝廠紡織女工
材料3:電的問世,極大地改變了社會面貌,給人類帶來了新時代的曙光……諸如此類的技術革新,在給所有家庭成員帶來舒適和閑暇的同時,解放了婦女,改變了婦女與家庭其他成員的關系,及在家庭中的地位。
——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工業文明的興盛》
教師:圖文透露哪些信息?
學生:越來越多的婦女走出家庭,成為工業勞動者,她們的社會角色發生了變化,這為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創造了條件。
PPT展示: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勞動中去。
——恩格斯
(設計意圖)立足史料實證與歷史解釋,認識工業革命推動婦女地位的提高。
4、大眾化教育:
PPT出示
概念:1973年,美國教育學和社會學家馬丁·特羅在《從精英向大眾高等教育轉變中的問題》一文中,提出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指標將高等教育發展分為“精英”“大眾”和“普及”三個階段的觀點,認為,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15%以下時是精英教育階段,超過15%時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超過50%時進入普及化教育階段。
【合作探究】以下材料反映出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的表現是什么?
材料1:“做某些工作,幾乎包括工業中的一切工作在內,都需要有相當的文化程度……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常規性,而且達到這一點就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為此,只有給工人提供受教育的機會……以滿足大機器生產的需要。
材料2:19世紀中期以后,為適應工業化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德國和法國最早建立起國家教育體系;中等教育--法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教育(1802年);免費義務教育--1870年,英國法國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系統教育體系--19世紀初,德國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
學生:推行大眾教育
教師提問:為什么歐美各國推行大眾教育?
學生:為工業化培養高素質的勞動力,是工業化的需要。
教師提問:教育普及的作用?
學生回答: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教育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
PPT出示
【課堂升華】歐美各國在工業化過程中注重教育發展,日本在明治維新時也努力學習西方教育,“文明開化”,這給我們什么啟示?
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回答后小結-----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會促進生產力的飛速的發展;走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
(設計意圖)立足史料實證與家國情懷,認識工業革命對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同時注重中外聯系。
目標導學二、城市化
城市化:
PPT出示材料,提問:這兩幅圖表又反映出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的表現在何處?
學生:城市化。城市人口超過農村。
PPT展示:城市化也稱為城鎮化,是指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以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等非農產業為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
思考:下列是《19世紀中期歐美主要國家城市和農村人口統計表》,為什么英國城市人口比重最大?說明什么問題?
學生:工業革命開始后,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涌向城市,城市規模越來越大。
【相關史事】:
19世紀的倫敦 19世紀的巴黎
1800年,英國倫敦有近100萬人,是歐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倫敦的人口達到了236萬。1801年,巴黎人口猛增到100萬以上。1800年,維也納人口約為25萬,柏林人口約為17萬;到1850年,維也納的人口已經超過44萬,柏林人口也增長到42萬。
資料:英國的曼徹斯特原來只是個小鎮,工業革命期間,這里的紡織業發展很快,除了有很多紡織廠以外,還建立了煤氣廠和印刷廠等,逐漸成長為大型城市。
教師提問:城市化動力是什么?
提示:工業革命
PPT展示:
材料1:工業革命中誕生的新興產業吸引了大量鄉村人口,正如《共產黨宣言》所說“它創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大大增加起來,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脫離了農村生活的愚昧狀態。”
材:2:英國的曼徹斯特從一個鄉下小鎮演變成工業重地,得益于運河和蒸汽機驅動的棉紡廠……,到1830年達到99家,……除了很多紡織廠以外,還建立了煤氣廠和印刷廠等工廠,大批農民來到這里尋找機會……,后來曼徹斯特逐漸成長為大型的工業城市,成為了英國城市化進程的一個縮影。
——摘編自《曼徹斯特科學博物館說明書》
教師提問:依據材料,結合課本分析推動英國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工業革命的推動、交通運輸和工廠的發展、農民大量進入城市、工商業的繁榮,就業崗位的增加……
【課堂延伸】思考: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關系?
教師講述:
工業革命與城市化關系
【合作探究】近代城市人口的變遷(單位:萬人)
教師: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數據,看看這幾個城市人口的增長趨勢有什么共性?這說明了城市化進程中的什么現象?
提示: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長加快。工業化推動了城市化發展,城市人口上升。
(設計意圖)立足史料實證與唯物史觀,認識工業化與城市化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渡】
PPT出示材料
教師:說一說沃爾特和查爾斯分別是怎么樣看待城市化的?
學生:沃爾特的詩作表達了對曼哈頓城市化的贊美,沃爾特的詩作表達了對曼徹斯特城市化的不滿。
相關史事:
19世紀40年代的一份調查報告這樣描述英國城鎮的衛生狀況:“在城鎮的最熱鬧地區,也正是在商業中心區,堆滿了從肉鋪、廁所、垃圾箱和便池中倒 出來的垃圾和爛肉爛魚等。 ”美國大域市處理污水的方式,也只是在半夜用馬車將各個家庭的排泄物運出城外。城市人口増長太快,住房也就變得擁擠不堪,低救入家庭的居住條件更差。1850年的巴黎街道狹窄而幽暗,許多居民區都是名副其實的貧民窟。
19世紀中期,英國城市的街道狹窄而擁擠,衛生條件極差,孩子們在垃圾堆上玩耍。
開始時,城市通常缺乏統一的規劃。城市的環境很差。
材料:鼓勵各城鎮在當地建立健康委員會以改善貧窟、下水道、屠宰場和供水系統的狀況。——1848年英國《公共衛生法案》
強制規定每座新房子必須有自來水和排水設備。
——1875年英國《公共衛生法案》
1890年英國通過《住房與城市規劃法》責成地方政府關閉潮濕的地下室 ,拆毀不透氣的房屋… …在倫敦有10萬個租戶住在由國家建造的清潔衛生的住室里。
——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
相關史事:19世紀中期以后,城市衛生條件開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水設施建設起來,街頭照明日益完善,還出現了馬拉的軌道公共客車和有軌電車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
教師講述:19世紀中期以后,城市的環境開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礎設施建立起了。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
(設計意圖)立足史料實證,通過圖文資料,加強學生深入分析問題和歸納問題的能力。
目標導學三、環境污染和貧富分化加劇:
1、環境污染:
在工業化進程中,西方國家出現了許多問題,環境污染,貧富分化加劇。
材料:附近的釀酒作坊、硝皮作坊、洗染作坊和其他工廠污染了河水,使空氣中濃烈的人畜便溺氣味之外又增加了污染的氣味。市區煙囪林立,吐出帶硫磺味的農濁黑煙。人們疾病叢生。
——(美)克萊頓·羅伯茨 《英國史》
提示:工廠排放大量的廢氣和廢水,嚴重污染了大氣和河流,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教師:面對越來越惡劣的環境問題,西方國家做了什么嘗試?
PPT出示材料
教師:以上圖片透露出什么信息?
學生:人們已經開始有意識的注意保護環境。
教師: 19世紀中期以后,城市環境開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水設施建設起來,街頭照明日益完善,還出現了馬拉的軌道公共客車和有軌電車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
PPT出示材料:1952 年 12 月 5 日至 9 日,倫敦上空受反氣旋影響,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難以擴散,積聚在城市上空。倫敦被有濃厚的煙霧籠罩,交通癱瘓,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進。市民不僅生活被打亂,健康也受到嚴重侵害。許多市民出現胸悶、窒息等不適感,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直至 12 月 9 日,一股強勁而寒冷的西風吹散了籠罩在倫敦的煙霧。據統計,當月因這場大煙霧而死的人多達 4,000 人。此次事件被稱為“倫敦煙霧事件”。
教師:近年來,我國北京等華北地區霧霾嚴重。對于工業化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給我們什么啟示?我國治理霧霾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學生:啟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大力發展科技;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學生:措施-----出臺一系列有效的空氣污染防控法案、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網絡、抑制私車發展,以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整治交通擁堵、利用清潔能源技術,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等。
2、貧富分化
材料1:19世紀30年代,吃肉是富人才能享受的奢侈生活,工人只有在星期天才可能吃到一點肉。用來做衣服的料子都是不合適的……男人們大都穿著粗布及其他粗棉制品做的褲子和同樣的料子做的上衣或夾克。
材料2:1801年,1.1%最富有的人占有國民總收入的25%,到1812年,1.2%最富有的人就取得35%的國民收入。1867年,2%最富有的人所聚斂的財富占國民總收入的40%。
——郭家宏《19世紀上半期英國的貧富差距問題及其化解策略》
提示:資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會財富,他們日益富裕;廣大工人每天在惡劣的環境中長時間從事高強度的勞動,獲得的收入卻難以糊口,他們對不公平的社會現狀越來越不滿。
3、社會矛盾激化
盧德運動:英國工人以破壞機器為手段反對工廠主壓迫和剝削的自發工人運動。首領稱為盧德王,故名。相傳,萊斯特郡一個名叫盧德的工人,為抗議工廠主的壓迫,第一個搗毀織襪機。
材料:工人的勞動條件相當惡劣。廠房狹小簡陋,煙塵和其他漂移物使人窒息,安全設備很少或者或幾乎沒有。工人每天勞動的時間很長,多達18小時。七八歲甚至五六歲的兒童就進入工廠,每天至少工作10-12小時。法國的成年男性工人一個月的收入不夠買一身衣服。
——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卷》
提示:工業革命開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壞機器以表達自己的憤怒。隨著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工人的反抗斗爭日益激烈。
教師:小組合作討論,工業革命使工業化國家的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學生:有益的變化----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人口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專門從事工業和商業;教育的普及;城市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幅度提高,生活方式也發生變化。
學生:有害的變化-----貧富差距拉大,社會矛盾激化;環境污染嚴重。
PPT出示材料:19世紀英國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過一段話:“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教師:理解狄更斯描述的那個時代,并對照現實生活的感受,辨析人們所追求的文明生活究竟是什么?
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小結(評價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是一把雙刃劍。既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也導致了一些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
人們追求的文明生活應是物質生活豐富,生活環境優美,人人平等,相互尊重。這應該是我們的理想社會的樣子。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進行了基礎知識的梳理,分類和總結,夯實了基礎,培養史實歸納能力,培養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拓展延伸】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對我國今天的發展有何啟示?
①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生態環境;
②加強城市管理,合理規劃城市建設;
③注意均衡發展,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設計意圖)立足家國情懷,注重學以致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小結】
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促進了世界經濟快速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成為先進的工業國。伴隨工業化的發展,出現了人口增長和產業結構的變化,與之相適應的是歐洲國家大眾教育興起,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但是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也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如貧富分化加劇、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矛盾加深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板書設計】
【布置作業】
爭做環保小能手:登錄中國環境保護網,閱讀環保知識,收集身邊環保故事,制作一幅以環保為主題的手抄報。
【教學反思】
歷史教學作為一門語言的教學,其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言語技能,即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其課堂教學具有不同于其他課程課堂教學的特點。教師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根據中學教材的內容編排突出了對這種能力的培養,采取了指導性的學案模式,強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雙向運用,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歷史的課堂教學應當反映這種特點,以用為主,樹立一種“大單元教學觀”,使有效教學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家國情懷】
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人口迅速增長,大眾教育逐步推廣。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出現了環境污染、貧富分化加劇等社會問題。
以史為鑒,學習完本課,給了我們新的思考,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變化,我們, 該何去何從,是盡情享受工業革命給我們帶來的巨大進步,先發展,出現問題,再來治理,還是停止發展,重回工業革命前農耕時文明的田園生活呢?
回顧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我們應該在大力發展科技、推進城市化的進程中,趨利避害,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兴文县| 独山县| 锡林浩特市| 平邑县| 井研县| 沂源县| 桃江县| 区。| 沾益县| 乳山市| 永州市| 汤阴县| 荆门市| 叶城县| 濉溪县| 博白县| 历史| 鸡东县| 阜康市| 邯郸市| 正镶白旗| 诸城市| 南昌县| 武平县| 怀化市| 林州市| 凤台县| 江华| 孝昌县| 启东市| 沙湾县| 武汉市| 澜沧| 台前县| 千阳县| 青河县| 宁河县| 阿拉善右旗| 郴州市| 利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