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5課 《第二次工業革命》教學設計【教材分析】《2022年歷史課程標準》要求:通過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領域和代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社會進步和社會問題。本課是2020年統編教材《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5 課。第二單元主題為: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步入工業化強國行列。本課由“電的應用”、“內燃機和新的交通工具”和“化學工業和新材料”三部分構成。第一子目主要講述電力這一新能源的廣泛應用,第二子目主要講述內燃機這一新的動力來源,第三子目主要講述新的行業、新的材料的出現。三部分內容相輔相成,從新能源、新動力來源、新行業及新材料等方面分別講述第二次革命革命開始的標志、發展及其產生的影響。學生在學習本課時,既要掌握電的利用,內燃機與汽車、飛機誕生、石油工業發展等史實,也能概括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還能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教學目標】1.以工業革命的興起為范本,對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進行概括,使學生認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實質就是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而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生產力極大提升,對整體世界的政治發展產生影響,則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讓學生從歷史解釋的角度認識歷史發展。2.基于課本、文字、表格、視頻等材料,進行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分析對比兩次工業革命的異同,認識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的影響,提升學生理解分析的能力。3.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通過對材料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我們要重視科技發展,也要珍愛和平,同事也知道科技的發展離不開科學家、科研人員堅持不懈、勇攀高峰、敢為人先、嚴謹治學的精神。【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電力的應用、內燃機的發明及應用。【教學難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作用及影響。【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播放視頻】第二次工業革命今天,我們用電話聯絡遠方的親朋好友,在電燈下學習,坐汽車去上班,乘飛機出國……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越來越便利。你知道電話、電燈、汽車和飛機是何時出現的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二次工業革命,學習“《第二次工業革命》”一課。(設計意圖)通過視頻資料,認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一些發明創造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初步認識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展示2022版課程標準和本節課核心素養。【講授新課】教師:什么是“第二次工業革命”?PPT展示:1870年以后,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并被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設計意圖)名詞釋義,培養學生歷史解釋學科素養。目標導學一:電的應用【合作探究】探究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背景和特點PPT展示材料1:“蒸汽機的吼聲使歐、北美、亞三大洲發生變革,以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強有力的政權,勞動力被大量解放出來;蒸汽機造就大量財富,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場均來自遙遠的地區;蒸汽機激發了人的需求,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摘自王斯徳《世界近代史》材料2:國內統一市場的開辟和國外市場的開拓,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不斷刺激工業發展。教師提問:閱讀教材結合這段材料指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背景(條件)?學生1:政治前提-----資產階級統治(英、法、德、美、俄、日)在世界范圍內鞏固和發展(19世紀五六十年代)學生2:經濟基礎---------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學生3:技術支持---------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學生4:直接原因---------國內統一市場的開辟和國外市場的開拓,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不斷刺激工業發展。教師:引導學生回顧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直接原因。(海外市場擴大,原有的手工生產方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急需改進生產方式,從而引發第一次工業革命)(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進行了基礎知識的梳理,分類和總結,夯實了基礎,通過對前面所學知識的復習和對材料的解讀,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爆發的背景和特點,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知識點的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PPT展示材料1: 在以前時代的大發明中,我們看見實際生活的需要推動技術家取得進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說除了偶然發現所帶來的發明之外,需要常在發明之先。但在19世紀,我們就看見為了追求純粹的知識而進行科學研究,開始走到實際的應用與發明的前面,并且啟發了實際的應用和發明……科學過去是躲在經驗技術的隱蔽角落辛勤工作,當它走到前面傳遞而且高舉火炬的時候,科學時代就可以說已經開始了。——W.丹皮爾《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材料2:材料3:19世紀后期,英國科學家雖然有不少發明,但他們固守蒸汽時代的舊技術,輕視電力技術的應用。在英國,電燈的推廣遭到煤氣照明公司的反對,千方百計保護已取得壟斷地位的煤氣照明。材料4:教師提問:依據下列材料,結合課文和所學知識,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提示:1).科學與技術開始緊密結合,并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最突出);2).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發生,美、德領先;3).重心在重工業部門;4).有些國家(如日本、俄國)兩次工業革命同時進行。教師提問: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側重于哪個行業?那么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側重哪個?學生:以紡織業起步為代表的輕工業為主。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側重于重工業部門。比如鋼鐵、汽車、冶金、化工、石油等。教師:閱讀課本第一子目,完成下列知識梳理學法指導:立足史料實證,梳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概況,認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意義。(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目標導學二、內燃機和新的交通工具【合作探究】電作為能源和蒸汽相比具有哪些優點?假如你是工廠老板你會選擇使用哪種?(提示:可以和蒸汽動力相比較)學生:在閱讀教材后歸納-----污染小、體積小、功力大、損耗小、節約資源;由于電力的優點多多,必然選擇電作為能源。PPT展示材料據統計:1902年,美國已有發電廠3621座;1907年,德國23.3萬家以機器為動力 的企業中,使用電動機的達7.1萬家。教師提問:以上材料說明什么?學生:電力被廣泛應用于生產和生活,人類進入“電氣時代”。PPT展示:19世紀70年代,經過不斷完善的發電機進入生產領域,電力成為新的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顯著的成就。人類社會進入了“電氣時代”。教師提問: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歸納:【猜猜他是誰?】PPT展示學生:發明大王愛迪生PPT展示材料1: 致力于電燈研究,歷時10余年。曾對1600多種耐熱材料進行實驗。先后失敗了2000多次。教師提問:材料1的發明有何意義?學生:改變了人類傳統的照明方式,方便了人類的生活。材料2:愛迪生講述自己的生平和故事自己出身貧寒,但從不放棄努力,他堅信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自己從小就極富想象力,什么事都喜歡刨根問底。空閑時喜歡一個人獨處,思考問題。自己發明電燈時嘗試了1600多種材料,進行了幾千次的實驗,失敗無數次,歷時三年才終于發明了能點亮1200小時的耐用炭絲燈泡。材料3:愛迪生的主要發明主要發明——投票計數器、普用印刷機、改良打字機、留聲機、白熾燈、第一所中央發電廠、活動電影機、大型碎石機、世界上第一座電影“攝影棚”、傳真電報、有聲電影機、魚雷機械裝置、噴火器、水底潛望鏡等。教師提問:從材料2、3來看,我們可以從愛迪生身上學習哪些優秀的精神品質?學生回答:勤奮、善于觀察、富有想象力、刻苦鉆研、積極思考、親身實踐、勇于創新、堅持不懈、不畏艱難、努力探求科學奧秘的精神等等(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認識愛迪生的發明與他個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穿越時空】PPT展示,教師提問:在電力技術的發展方面,哪些國家走在前面?這些電器的出現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了什么影響?學生:美國、德國在電力技術發展方面當時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產生一系列新興的工業部門,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擴大了就業機會;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質量。【課后思考】英法為何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在電力技術發展方面落后美、德?(設計意圖)通過課后思考,拓展學生思維,進行深入思考工業革命的影響。教師提問:閱讀教材,歸納出內燃機的發明過程及意義。PPT展示: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教師小結:PPT展示:1886戴姆勒和兒子駕車旅游圖狄塞爾和他研制的柴油內燃機圖卡爾·本茨(“汽車之父”)1885年,本茨制成用內燃機驅動的三輪汽車。尾部有一臺單缸四沖程發動機,以汽油為燃料,時速13千米/小時,是第一輛投入實際使用的汽車,于1886年1月29日立案獲得專利,因此1月29日被認為是世界汽車誕生日。后來中國人根據本茨姓氏的譯音,譯為“奔馳”,巧妙而恰當地表現出汽車的特征。PPT演示:奔馳汽車的演變PPTPPT介紹:美國被稱為“裝在輪子上的國家”材料:他的杰作是世界上第一種流水線作業的汽車產品-T型車。福特的T型車使汽車成為大眾化商品。它創下了一個驚人的紀錄,19年間總共生產銷售了一千五百萬輛。1913年,美國企業家福特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帶來了汽車制造業的革命,汽車價格大為下降(當時福特公司工人兩個月工資可以買一輛福特汽車),開始成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設計意圖)這是一個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小組合作就能完成的任務,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表述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合作探究】汽車的大量使用給我們帶來什么影響?PPT展示材料1: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世界的汽車產量猛增到每年50萬輛以上,根據世界汽車制造商協會(OICA)統計,2010年世界汽車生產總體穩定,共生產7770萬輛,中國1500萬輛 ;2017年全球9730萬輛,中國2901萬輛。材料:2:學生1:積極影響---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學生2:消極影響-----空氣污染、交通堵塞、交通事故……教師:請你為發展汽車工業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學生:應在發展汽車工業的同時,盡力減少和消除它帶來的消極后果,合理利用科技新成就,趨利避害。教師:人類早就有征服天空的夢想,敦煌的飛天壁畫形象的揭示出人們的愿望。是誰第一個把人類的愿望拉進了現實?PPT展示材料:教師:飛機發明帶來了什么積極影響?有沒有不利影響呢?學生1:積極影響-----縮短了人們的旅行時間,使人們的出行更加方便。學生2:消極影響-----用于戰爭,帶來巨大的殺傷力,給人類帶來災難;因故障及操作問題造成的空難,損失慘重。教師小結:科技是把雙刃劍,發展飛機與汽車一樣,都應該趨利避害,為人類造福。(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唯物史觀的核心素養,理解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教學補充】PPT展示 中國人的飛機夢“中國航空之父”——馮如飛機是20世紀初由美國萊特兄弟最早研制成功的。他們沒想到,只過了幾年時間,中國人就自己研制出了飛機。這個有志氣的中國人叫馮如。馮如是廣東的一個農民家庭的兒子。12歲那年,他要出國謀生,父母舍不得他走,他說:“大丈夫四海為家,一輩子守在家里,不是我的志愿!”他來到美國,刻苦學習機械、電學等各種知識和技術。1904年,他聽到祖國的東北被日俄侵略,中國人被任意屠殺的時候,氣憤極了。當時美國萊特兄弟剛發明了飛機,馮如就想,如果中國有了飛機,守住邊疆海口,外國就不敢欺負了。他對朋友們說:“我決定自己研制飛機,然后駕機回去,報效祖國。如果不成功,我情愿去死。”于是他四處搜尋資料,鉆研學習,又用籌集到的很少一點資金,開始研制。父母親想他,希望他回國探親,他表示:“飛機不成,誓不返國。”1909年,馮如成功地制出了飛機。他駕駛著自己的飛機在美國奧克蘭上空飛行,航程超過了萊特兄弟的首次記錄。美國報紙刊登文章說:“中國人的航空技術超過西方”。馮如后來回國籌辦航空事業,在一次飛行表演時不幸失事犧牲,年僅29歲。他為振興中華做出了令人難忘的貢獻。目標導學三、化學工業和新材料【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完成填空1.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加速了__________的產生。1867年,(瑞典)_____________發明了現代炸藥1869年,(美國)______________發明了____________的制造技術,______________工業由此誕生1884年,(法國)_____________發明了人造纖維2.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①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_____________,極大地_______________。②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資本主義由___________________向壟斷資本主義即___________________階段過渡,對外擴張增強,對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師生共同完成填空,教師小結---化學工業和新材料方面取得成就石油化學工業。(2)19世紀60—80年代,使用新方法生產堿、硫酸、人造染料等產品。(3)1867年,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了現代炸藥,后來又研制出無煙炸藥。(4)1869年,美國人海厄特發明了賽璐珞的制造技術,現代塑料工業由此誕生。(5)1884年,法國人夏爾多內發明了人造纖維,開辟了新的紡織品生產領域。師生共同歸納:領域 發明人 國家 時間 發明內容 意義化學工業 和新材料 諾貝爾 瑞典 1867年 現代炸藥、無煙炸藥 在軍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海厄特 美國 1869年 賽璐珞的制造技術 現代塑料工業由此誕生夏爾多內 法國 1884年 人造纖維 開辟了新的紡織品生產領域(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認識化學工業和新材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目標導學四: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合作探究 】引導學生閱讀材料,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歷史影響。材料1:電成為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洗衣機、電熨斗、電風扇、電冰箱等電器相繼進入千家萬戶。……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英國、美國、德國、比利時等國家的絕大多數人口都已經生活在城市里。—北師大九年級上冊設問:讀材料得出的結論是什么?提示: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材料2:1859年,美國鉆出世界上第一口具有商業性質的油井。當時,石油只用于照明,后來對燃料油的需求猛增,人們開始大量開采和提煉石油,石油工業迅速發展起來。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為石油工業的發展做出最大貢獻的是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首創標準石油,為石油的推廣奠定了基礎。他在全盛期壟斷了美國90%的石油,他也由此成為世界上首位億萬富翁。石油化學工業是基礎性產業,它為農業、能源、交通、機械、電子、紡織、輕工、建筑、建材等工農業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務,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設問:讀材料得出的結論是什么?提示:第二次工業革命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工業部門,如電力工業、汽車工業、石化工業等,舊的工業部門也由于生產技術的改造而產生飛躍,大大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材料3:第二次工業革命后,隨著工業的發展出現了壟斷組織。壟斷組織規模之大,往往控制著一個國家某種商品的生產和銷售。例如德國的電氣工業基本上被電氣總公司和西門子公司兩個集團所控制,從而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設問:讀材料得出的結論是什么?提示: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壟斷組織控制著生產和銷售,乃至國家經濟命脈。材料4: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下,19世紀末,歐洲列強幾乎把整個非洲、東南亞、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瓜分完畢。它們還強迫中國、土耳其等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用強權干預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導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設問:讀材料得出的結論是什么?提示:隨之而來的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增強,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材料5:從1860年到1910年的半個世紀,城市如雨后春筍般在美國各地成長起來……商人、經紀人、律師、銀行家、制造商控制了越來越多的城市財富,他們為了逃避城市中心區域的喧囂、嘈雜和臟亂,搬進坐落于富人區的寬敞住宅,窮人住宅區內到處堆滿垃圾。——原祖杰《相遇在城市:19世紀美國城市問題探源》設問:讀材料得出的結論是什么?提示:造成了新的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如貧富分化和環境污染。(設計意圖)通過史料的呈現,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從經濟、政治、城市、社會等角度中分析工業革命的進步性,并指出工業化帶來的社會問題。【拓展延伸】歸納總結: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類別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間 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70年代發源國 英國 美國、德國開始標志 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電的應用動力機 蒸汽機 電動機、發電機、內燃機主要發明 珍妮機、改良蒸汽機、火車機車、汽船 發電機、電動機、電燈、內燃機、汽車、飛機、電話、電報、化學工業和新材料進入時代 “蒸汽時代” “電氣時代”新能源 煤炭 石油、電力影響 工業革命使生產力獲得驚人發展,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它為資本主義戰勝封建制度,進一步擴大以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核心的世界市場奠定了物質基礎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隨之而來的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增強,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課堂延伸】通過“比較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們能夠給我們哪些有益的啟迪?”學生回答后小結:啟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加大科研開發、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力度,也要規避環境污染問題;國家實力競爭關鍵是科技與人才競爭,要發展教育;科技是把雙刃劍,要合理利用。(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通過兩次工業革命之比較,從中獲得有益的啟迪。【課堂小結】資本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推動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要求提高生產力,引發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發電機、電動機、內燃機不斷完善并應用到生產領域,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提升,愛迪生、本茨、萊特兄弟、馮如等發明家的發明紛紛問世,人類社會進入了“電氣時代”,美國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今天,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那就必須牢牢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契機,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板書設計】【布置作業】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國家得到發展,加緊了對外擴張與殖民活動,第二次工業革命更是使得資本主義對外擴張增強,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我們從兩次工業革命中又應該吸取哪些經驗、總結哪些教訓呢?課后寫一篇小短文陳述你的看法。【教學反思】通過學生課前預習、課堂展示、學生討論探究及教師總結講解等形式,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本課設計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選擇一些比較生動形象的背景材料組織學生的討論探究活動,提升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情感體驗。在課堂教學中,應不斷地去嘗試去探索新的方法,增強歷史課的魅力。【家國情懷】C919大型客機,全稱COMAC C919,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干線民用飛機,于2008年開始研制。C是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國商飛英文縮寫COMAC的首字母,第一個"9"的寓意是天長地久,"19"代表的是中國首型中型客機最大載客量為190座。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座級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飛。10月27日,C919大型客機第二架機從山東東營勝利機場起飛,歷經2小時6分,平穩降落在江西南昌瑤湖機場,圓滿完成轉場飛行任務。12月28日,C919第三架機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第四跑道上起飛,完成首次飛行。2019年7月30日,C919大型客機104架機在上海浦東機場第五跑道完成中、高速滑行試驗,滑行總時長1小時39分鐘,為即將到來的首次飛行做好準備。【情感升華】教師:目前我國的民用飛機基本上都是靠進口。美國、歐洲等對我國一直都是進行技術封鎖。近年來我國在飛機制造領域取得一些突破,但是與先進發達國家相比,在飛機發動機技術、飛機新材料技術等領域還有較大差距。同學們應該從小樹立遠大抱負,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為我國飛機夢貢獻一份力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