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金秋果韻堅果之王——榛子教案一、教學背景秋天,是生命的沉淀,是思緒的靜美。榛子和板栗很像,但要比板栗小很多,殼也沒有板栗那么堅硬,很容易就可以敲破。榛子成熟的時候,有的小孩就會去撿來玩。榛子營養豐富,果仁中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外,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含量也很豐富;榛子中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樣樣俱全,其含量遠遠高過核桃;榛子中各種微量元素如鈣、磷、鐵含量也高于其他堅果。二、教學目標了解榛子,學習榛子 分布范圍、栽培技術、生長習性、分類、營養分析、主要功能、形態特征、分布范圍、繁殖方法、主要價值、食用指南和植物文化等等方面知識。希望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能深入人心,人們都能愛護大自然,與周圍的生物和諧共處。三、教學重點認真學習榛子的知識,欣賞大自然的神奇。培養愛護環境,欣賞大自然的意識。讓同學們懂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熱愛大自然一切生命。深刻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四、教學過程老師引入:榛子有堅韌不撥,香怡近人,堅貞,純潔,子孫興旺之意。榛子,又名山板栗、尖栗或棰子,為雙子葉植物綱、樺木科、榛屬的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約1~7 m,是世界上四大干果(核桃、扁桃、榛子、腰果)之一,并有“堅果之王”的美譽。灌木或小喬木,高1-7米;樹皮灰色;枝條暗灰色,無毛,小枝黃褐色,密被短柔毛兼被疏生的長柔毛,無或多少具刺狀腺體。葉的輪廓為矩圓形或寬倒卵形,長4-13厘米, 寬2.5-10厘米,頂端凹缺或截形,中央具三角狀突尖,基部心形,有時兩側不相等,邊緣具不規則的重鋸齒,中部以上具淺裂,上面無毛,下面于幼時疏被短柔毛。雄花序單生,長約4厘米。果單生或2-6枚簇生成頭狀;果苞鐘狀,堅果近球形,長7-15毫米,無毛或僅頂端疏被長柔毛。讓我們了解一下吧:榛子,又名山板栗、尖栗或棰子,為樺木科榛屬落葉的灌木或小喬木,高約1-7 m。榛子的果實為黃褐色,接近球形,直徑0.7-1.5 cm,成熟期在9-10月。榛子是國際暢銷的名貴干果,也是世界上四大干果(核桃、杏仁、榛子、腰果)之一。分布范圍榛子分布很廣,亞洲、歐洲及北美洲的溫帶均有榛樹分布。1.土耳其:世界榛子的主要生產國,其榛子產量占全球榛子總產量的三分之二,榛子產品為該國帶來高達12%外貿銷售額。2.中國:榛子在中國的種植歷史悠久,目前,全國22個地區都有榛屬植物分布,資源豐富,特別是東北、山西、內蒙古、山東以及 河南河北辛集等地,均分布有很大面積的榛子林。3.其余國家:榛子的主要生產國還有西班牙、意大利及美國。栽培技術種子處理首先要進行低溫處理即沙藏。溫度控制在 1-5℃,時間 2-3 個月。即 2 月沙藏,4 月播種。沙藏辦法應選擇高處干燥的地方,沒有鼠害。挖穴深 0.6 米到 1 米,寬0.5 米的溝,若種子較少,可以用木箱進行沙藏。沙藏前種子要先在溝底或箱底鋪上一層 4 cm左右厚的凈濕沙,然后再將種子和沙子混合體倒入溝里或箱里,其厚度不能超過 50 cm,再撒上一層 4 cm左右厚的凈濕沙。再蓋上 15 cm厚的土或蓋上草簾。木箱沙藏需放入地溝或菜窖中。選地育苗地應選擇平整適中、土層深厚,肥力充足,排水性能好的沙壤地。地要深翻,20-30 cm深度為宜,可以有效消滅土壤中的蟲卵及提高保水能力,通過疏松土地達到熟化土壤的目的 。催芽將種子混合體上的覆蓋物撤掉,露出干凈的沙土混合體,為確保沙土里外的溫度與濕度均勻,將混有種子的沙土每天翻動一次,并適量噴水,可以促使種子開始逐漸發芽,當種子發芽露白數量達到1/4 至1/3 時就可以進行播種。若由于溫度低而使種子發芽率不高時,要及時將發芽床移至溫暖房間催芽,在室內催芽每天要翻 1 至 2 次,并保持一定濕度,當發芽率達到要求時再適時播種 。播種播種基本在 4 月中下旬進行,壟作行距在 60 cm,播種時要在已做好的壟面上開溝,溝深 5-6 cm,將沙藏的種子過篩后均勻撒在溝底,上面覆蓋 2-3 cm的土,對于墑情較差的地塊,覆土時要厚些,可以達到 5 cm。種子的發芽率及播種行距決定播種的密度,但是為確保出苗率,播撒時可以適當密些。播撒后再覆上土進行鎮壓一下就行。對于較干旱的地塊在撒種后要進行適當澆水保濕,促進其露白發芽。苗期管理播種半個月后基本就陸續開始出苗。在苗期時要視土壤的干濕程度給予適當的澆水,以滿足幼苗生長需要。苗期時定期對土壤疏松除草,保證幼苗生長環境。待苗木10 cm左右時,需追一次氮肥,施后及時灌水。苗期病蟲害主要是白粉病和食葉害蟲。對于白粉病的防治可以在榛苗達到 4片真葉時噴上可濕性托布津溶液;若發生食葉害蟲可噴灑 2000 倍的敵殺死溶液。苗期若管理得當,苗木當年就可以達到 30 cm的高度,秋季就能出圃。栽植適宜時間榛樹一般適宜的栽植時間是春季栽植,大約 4 月中上旬 。整地榛樹對土地的適應雖較強,但是土層深厚、肥力強、排水良好的平坦沙壤地還是比較適宜榛樹苗木的發育。栽種整地時要根據樹苗的大小,挖出定植苗穴,尺寸直徑49-51 cm之間,深度 10-18 cm。在栽植前要將穴內放入一鍬腐熟的農家肥,再填入隔肥的土,防止樹苗根部與肥料直接接觸而燒壞苗根 。栽植方法一般在 4 月中下旬進行栽植,最好選擇雨后 2-3 天后進行栽植,提前挖好定植穴,定植穴的間距大約 2-3 米。將苗放入穴內,邊放土邊輕提苗木使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蓋上土后一定要踩實,以免有漏風處影響根須發育。榛木不能深栽,不超出苗木地徑 3 cm即可。回填完土并踩實,并立即灌水,要求一次性灌足灌透,等水滲下后再添土保墑。封埯后還需用地膜將苗木根部的土壤封上,栽上后就要進行剪枝定干,枝干保留尺度 50-60 cm,每個枝干剪口下面要有 4 到 5 個飽滿的枝芽,定干后要立即用油漆將剪口涂上,防止水分的流失。修剪灌水榛樹定植后,要適當的進行修剪,將多余的枝條修剪掉,減少水分的利用,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苗木發芽后按整形的要求進行二次定干,除去基部多余的萌發枝條,如果土壤干燥,必須進行二次灌水,確保苗木水分的吸收,以確保其發芽完好。防蟲害防寒榛樹在苗期最易發生的蟲害是金龜子蟲害,其愛食苗木嫩芽,在苗木管理時要注意觀察和防治。在入秋時要對榛樹根部培土防寒,用濕土培實培嚴,防止透風致使樹根干燥。追肥施肥量要根據樹齡、灌叢大小和土壤的肥沃程度來確定。在榛樹的灌木叢下面撒化肥,再配合松土,使土壤與肥充分混合,再蓋上土。追肥結束要灌水,若在降雨前追肥,有利于苗木對肥料的吸收。生長習性1.特征:榛子的葉互生,闊卵形至寬倒卵形,邊緣長有不規則的重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脈上有短而柔的毛,長5-13 cm,寬4-7 cm;葉柄長1-2 cm,細毛密布;托葉小,易早落。花為單性,雌雄同株;雄花為柔荑花序,鮮紫褐色,雄蕊為藥黃色;雌花2-6簇于枝頭,在開花時,被包在鱗芽內,只能看到兩個紅色的花柱 。2.氣候:榛子耐寒,可度過-30 ℃的嚴冬。喜濕潤的氣候,年降水量 700-1200 mm的地區適宜栽種 。3.光照:喜光,充足的陽光利于榛子的生長發育和結果 。4.土壤:對土壤的適應性強,在壤土、砂土、粘土及輕輕鹽堿地上均能生長;對地勢要求不高,但若海拔較低,則更利于榛子的生長。分類世界約有榛屬樹種20種,學術界確認的有9種,即歐洲榛、美洲榛和土耳其榛等。1.中國:中國原產榛子有9種,分別為川榛、滇榛、華榛、武陵榛、維西榛、平榛、刺榛、毛榛、絨苞榛。還有7個變種,即川榛變種短柄川榛,毛榛變種短苞毛榛、腺毛毛榛,華榛變種鐘苞榛,刺榛變種藏刺榛 、平榛變種長苞榛、絨苞榛變種寬葉絨苞榛 。2.引進種:有歐洲榛、尖榛和大果榛等,并培育了新的種間雜種—平歐雜種榛。歐洲榛的原產地在歐洲的地中海沿岸、亞洲的中亞和西亞,其經濟栽種比較發達的國家包括土耳其、西班牙、意大利、美國、希臘、伊朗和前蘇聯等 。榛子樹的主要變種川棒(學名:CorylusheterophyllaFisch.var.sutchuenensisFranch.)葉橢圓形、寬卵形或幾圓形,頂端尾伏;果苞裂片的邊緣具疏齒,很少全緣;花藥紅色。榛子樹分布于貴州、四川東部、陜西、甘肅中部和東南部、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生于海拔700-2500米的山地林間。榛子樹種子可食,并可榨油。營養分析榛仁營養豐富,含多種營養素,其成分主要存在于榛子殼和榛子種仁里。1.蛋白質:榛仁中蛋白質含量較高。且還含有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纈氨酸),且含量遠遠高于核桃等。2.脂肪:果仁含油脂量高,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味清香,口感好。另外,榛子含有甾醇,天然植物甾醇對人體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作用,能夠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促進膽固醇降解代謝,抑制膽同醇的生化合成。3.碳水化合物:榛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16%左右。蔗糖在榛子的口感和風味特色中起了很重要作用。4.維生素:榛仁中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含量也很豐富 。5.礦物質:榛子中各種礦物質元素如鈣、磷、鐵含量也高于其他堅果 。6.色素:榛殼含有大量符合綠色食品需求的天然色素,同時它還是一種能源與環保領域研究的生物質原料,此外,粉粹后的榛子殼是很好的有機肥原料。7.膳食纖維:榛仁含有一定的膳食纖維,其對保障人類健康,延長生命有著重要作用。主要功能1.榛子可補脾胃、益氣力、明目,并對夜尿多、消渴等肺腎不足者頗有幫助。但榛子性溫熱,易上火,不可多吃 。2.由榛子提取的制劑,具有消炎、防腐和擴張血管的作用 。3.榛子中還包含一種抗癌化學成分—紫杉醇,是紅豆杉醇的活躍成分,可治療乳腺癌、卵巢癌等癌癥,是很寶貴的醫用原料 。4.榛子雖富含油脂,但卻可降血壓血脂、保護視力、延緩衰老。它豐富的油脂也宜于其中的脂溶性維生素被人體吸收,是體弱、易饑餓、病后體虛人群的佳選 。5.榛子富含的天冬氨酸和精氨酸可增強精氨酸酶活性,排除血液中的氨,從而增強免疫力,防止癌變 。6.榛仁油油色淺黃,是優良的食用油和工業用油。油粕可作飼料、肥料。果殼、果苞、葉片含單寧,可制栲膠。形態特征榛子,也叫山栗,栗子。有棕色的外皮,果實接近圓形,7-15 mm長,沒有毛發,只有尖端稀疏的長柔毛。榛子生長環境:榛樹耐寒性,耐寒性,耐寒性,適合于冬季-30℃;喜濕潤,年降雨量700~1200毫米的地區;喜光、充足的日照有利于榛子的生長發育;對土壤有很好的適應性,適合于壤土、沙質、黏土、輕度鹽堿地;對地形的要求不高,但如果在海拔較低的地方,會更適合榛子的生長。3.榛子樹的葉子寬約2~10 cm,長約4~12 cm,外形為倒卵形或圓形,頂部略凹,中間為凸起的三角形,邊緣呈不規則的鋸齒狀,葉片表面無細毛。繁殖方法(一)、播種繁殖在野生榛林中,選擇豐產、果實大、無病蟲害的株叢作為采種母樹,從中選擇粒大、種仁飽滿、無病蟲害的榛子播種。榛樹種子的發芽力保持一年。播種時間以春天為宜,一般在4月中下旬進行。壟作的行距60厘米,株距6~8厘米,床作的行距20厘米,株距5~6厘米。播種時,首先在平坦的脊面上開溝,溝深5~6厘米。然后將濕砂篩出的純種子按上述株行距撒入溝底,覆蓋土壤3~5厘米,稍微按壓即可。(二)、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把母株全部挖出來,分成幾個小叢每株有根系和1~2枝。二是在母株從周圍挖根,分割幾株,母株還留著。分株苗應保留根段20厘米,有一定數量的須根。分株苗離開母體后,剪短枝條,留下15~20厘米的長度,立即種植,保持濕潤,防止失水。(三)、根蘗繁殖根蘗繁殖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挖掘現有株從周圍的根蘗,獲得苗木。二是在專業的母本園繁殖。準備繁殖的母株應在春季平茬,促進株從生根分。生長期保證充足的肥料、水供應,適當剪切,不要使根分裂過密,保證根分裂生長良好,秋天挖苗也很方便。(四)、壓條繁殖1、水平壓條:秋天或春天都可以,春天最合適。把生長旺盛的一年生枝水平拉開,鋪在地上,固定,不壓土。細致保護葉芽,使其萌發。這樣,幾乎所有的芽都可以在水平面上生長成新的一點。新的稍微長到10~15厘米時,在一年生枝的各部分(即每個新的稍微基部)用軟鐵絲橫穿2~3次,促進新的根的形成。然后把新的稍微用土培育成高度的三分之二,然后根據新的稍微成長高度再培育1~2次土。秋天落葉后,切斷各部分,形成垂直的新稍微,基部有根系的苗木。2、弓形壓條:弓形壓條分為硬枝壓條和嫩枝壓條。(1)硬枝壓條:.硬枝壓條在早春進行,沿株叢周圍挖15~20厘米深的溝,將混合土壤的腐爛農家肥料撒入溝中,保持溝深10~15厘米。溝與株從基部的距離,最好在樹枝彎曲時其中下部碰到溝底。選擇發育良好的一年生枝,向溝底彎曲。固定后,用土壓平溝槽,培養。這樣,露在地面上的枝芽就會長出來,壓在土壤中部分生根。為了促進樹枝的根部良好,也可以剝去壓在溝底的樹枝部分,寬度為1~2毫米,去除韌皮,橫向刻幾刀。(2)嫩枝壓條;嫩枝壓條在6月上、中旬,當時的基礎樹枝長到60~80厘米時可以進行,方法與硬枝壓條相同。榛子樹主要價值榛子富含油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維生素E)、礦物質、糖纖維、β--古甾醇和抗氧劑石炭酸等特殊成分以及人類所需的八種氨基酸與微量元素。1、榛子本身富含油脂(大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其含量達到60.5%,使所含的脂溶性維生素更易為人體所吸收,對體弱、病后虛羸、易饑餓的人都有很好的補養作用。2、它的維生素E含量高達36%,能有效地延緩衰老,防治血管硬化,潤澤肌膚的功效。3、榛子里包含著抗癌化學成分紫杉酚,可以治療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其他一些癌癥,可延長病人的生命期。4、榛子本身有一種天然的香氣,具有開胃的功效,豐富的纖維素還有助消化和防治便秘的作用。5、榛子還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避免了肉類中飽和脂肪酸對身體的危害,能夠有效地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6、榛子中鎂、鈣和鉀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很高,長期使用有助于調整血壓。7、每天在電腦前面工作的人群多吃點榛子,對視力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選購技巧在挑選榛子時,首先應該以觀察為主,果仁豐滿、個大圓整、殼薄白凈、干燥的則比較好,干癟的則為次品。仁衣色澤以黃白為上,暗黃為次;褐黃更次,帶深褐斑紋的“虎皮核桃”基本上就不要考慮了。榛子皮較厚、個頭較小,不宜嗑開需借助工具嗑開,出仁率60-75% 榛子仁小且是毛仁(即帶木質毛絨,不宜消化且口感不好),多為半仁,仁僅微香,不值得購買。若榛子皮很薄、個頭較大,用手一拍即開,出仁率95-99% 榛子仁大飽滿、仁為光滑的光仁,無木質毛絨,仁香酥脆,此為優品。4、若榛子皮較薄、個頭較大,宜嗑開,仁為光滑的光仁,無木質毛絨,出仁率90-95%。這種榛子仁大,仁香,值得購買。食用指南1、生吃:榛子仁的營養成分十分豐富多彩,而且榛子仁可以生吃,這不容易影響榛子仁的營養成分,榛子仁生吃能夠 全部服用,還可以碾碎或剁碎服用。新鮮的榛子仁和經干燥解決的榛子仁都很美味,一般被作為特色小吃或健脾開胃食品。2、點心:榛子仁常常會添加一些像冰淇淋一樣的零食中,而且把榛子仁碾碎了以后放入生日蛋糕和小甜餅里。榛子仁可制作奶油杏仁糖,也可制作夾心巧克力。以榛子仁為原材料制作的鮮奶油杏仁糖香酥可口;朱古力榛子仁生日蛋糕不但味兒濃厚香醇,也有滋潤腸胃的作用;榛子仁油可以合理的改進貧血癥狀,還有利于視力保健。3、烘烤:將除去薄皮榛子仁放到一張煎盤里,放進電烤箱里烤制至金深褐色,期內要時常攪拌。烤制、碾碎、剁碎都可以提高榛子仁獨有的香氣。4、煮粥:還能夠將榛子仁制成一些清淡的湯粥來喝。將榛子仁、蓮子、梗米放到一起,不但口感好,并且營養豐富,癌癥和糖尿病患者平常能夠 多喝些。植物文化榛子文化花語:和解。榛花也被稱為生日花。基督教里就有將圣人與特定花朵連結在一起的習慣,教會將366天的圣人分別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謂的花歷。當時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歐地區,而南歐屬地中海型氣候,極適合栽種花草。2020年7月25日,由山東省經濟林協會榛子分會、山東省榛子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主辦,山東三羊榛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華山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中國(諸城)榛子產業發展論壇在山東諸城舉行。據介紹,本次榛子產業發展論壇的成功舉辦,將有力助推山東省乃至全國榛子產業的發展,為榛子行業下步規范化、產業化、科學化發展提供技術保障.。榛子為"四大堅果"之一,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樹種,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是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榛子產業作為新興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迅速,在24個省(區、市)均有分布,榛子栽培面積截止到2019年春節達120萬畝,在淮河以北地區表現優良,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山東是經濟林生產、加工和消費大省,資源豐富,種植歷史悠久,特別是榛子產業發展勢頭迅猛,現已成為全國第二大主產區,特別是榛子深加工走在全國 前列。目前,山東榛子種植面積快速增長,產量持續增加。榛子既是生態林,又是經濟林,還是文化林,生態功能強,經濟效益好,文化景觀美,是一個利國利民利企業的綠色產業。五、教學總結通過學習,我們懂得了榛子分布范圍、栽培技術、生長習性、分類、營養分析、主要功能、形態特征、分布范圍、繁殖方法、主要價值、食用指南和植物文化等等方面知識。培養了同學們的愛護環境,保護植物的意識。希望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能深入人心,愛護環境,與周圍的生物和諧共處!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