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中國共產黨的哪次會議決定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2.國共合作的基礎是:( ),具體是指:( )、( )、( )。3.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正式建立的事件是:( )。4.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創辦的軍校是:( )(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5.此軍校的總理是:( ),校長是:( ),主任是:( )。6.北伐戰爭的對象是:( )、( )、( ),初期的主要戰場是:( )、( )。7.北伐軍中被稱為“鐵軍”的是:( ),為其做出重大貢獻的是:( )。8.擊敗吳佩孚的兩大重要戰役是:( )和( )。9.共產黨為迎接北伐軍進入上海而發動的重要工人起義是:( )。10.蔣介石發動的反革命政變是:( ),之后建立的政府是:( )。11.標志著南京政府在名義上統一全國的事件是:( )。12.我國的建軍節是為了紀念哪次起義?( )。13.南昌起義的主要領導人是:( )、( )、( )、( )、( )。14.南昌起義的意義是:①( ),②( )。15.毛澤東在哪次會議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 );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的事件是:( );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會議是:( )。16.最先打出“工農革命軍”旗幟的人物是:( ),起義是:( )。17.紅軍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 ),面積最大的是:( )。18.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意義是:( )。19.井岡山道路是:( )。20.井岡山會師后組建的軍隊工農紅軍第四軍的軍長是:( ),黨代表是:( )。21.工農武裝割據得以生存的三大基礎分別是:( )、( )、( )。22.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定都在:( ),主席是:( )。23.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時的指揮者是:( )和( )。24.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被迫進行的戰略轉移是:( );長征途中紅軍損失最大的一次戰役是:( ),長征途中哪一戰役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 );長征中的哪一事件后紅軍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 );紅軍長征中的哪一事件使他們避免了成為“石達開第二”?( )。25.中央紅軍的長征路線依次是: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 )—( )—( )(與陜北紅軍)。26.中國共產黨史上一次生死攸關轉折點的會議是:( )。27.遵義會議的主要內容是:①( );②( );③( )。28.遵義會議后黨中央的最高負責人是:( )(替代博古)。29.遵義會議后負責軍事指揮的是:( )。30.遵義會議的意義是:①( ),②( )。31.標志著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結束的事件是:( )。32.標志著紅軍長征全部勝利結束的事件是:( )。33.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中的“三大主力”是指:( )、( )、( )。34.長征精神是指:①( );②( );③( )。)第五單元基礎知識總結(練習版)(《歷史知識口訣速記》)(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中共三大確聯孫,為幫別黨棄己身。國黨一大合作立,兩聯扶助三民新。黃埔軍校廣州建,孫總蔣校主任恩。六期學子涌熱血,十萬兵伐孚芳霖。戰場激烈兩湖主,汀賀雙橋葉鐵軍。農民運動毛彭領,上海起義武工人。蔣汪叛變屠刀舉,寧漢合流時局昏。東北易幟少帥事,南京政府名統臨。第16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國民黨叛屠戮逼,中共反抗南昌義。周賀葉朱劉為首,打響頭槍建軍記。八七會開毛漢口,武裝斗爭秋收續。政權自古出槍桿,敵強轉山長沙棄。三灣改編黨領軍,繼而南下井岡據。朱陳來會農村雄,土革游斗生存基。劉彭鄧徐各地建,最大中央贛閩西。黨軍兩建古田確,星火燎原使心齊。武裝割據紅全國,瑞都毛席蘇埃立。1.中國共產黨的哪次會議決定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中共三大(“中共三大確聯孫”)。2.國共合作的基礎是:“新三民主義”(“兩聯扶助三民新”),具體是指: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兩聯扶助三民新”)。3.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正式建立的事件是:國民黨一大的召開(“國黨一大合作立”)。4.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創辦的軍校是:黃埔軍校(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廣州建”)。5.此軍校的總理是:孫中山,校長是:蔣介石,主任是:周恩來(“孫總蔣校主任恩”)。6.北伐戰爭的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十萬兵伐孚芳霖”),初期的主要戰場是:湖南、湖北(“戰場激烈兩湖主”)。7.北伐軍中被稱為“鐵軍”的是: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為其做出重大貢獻的是:葉挺獨立團(“汀賀雙橋葉鐵軍”)。8.擊敗吳佩孚的兩大重要戰役是:汀泗橋戰役和賀勝橋戰役(“汀賀雙橋葉鐵軍”)。9.共產黨為迎接北伐軍進入上海而發動的重要工人起義是: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上海起義武工人”)。10.蔣介石發動的反革命政變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后建立的政府是:南京國民政府(“南京政府名統臨”)。11.標志著南京政府在名義上統一全國的事件是:1928年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東北易幟少帥事”)。12.我國的建軍節是為了紀念哪次起義?南昌起義(“中共反抗南昌義”)。13.南昌起義的主要領導人是: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周賀葉朱劉為首”)。14.南昌起義的意義是:①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②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打響頭槍建軍記”)。15.毛澤東在哪次會議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八七會議(“八七會開毛漢口”),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的事件是:三灣改編(“三灣改編黨領軍”),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會議是:古田會議(“黨軍兩建古田確”)。16.最先打出“工農革命軍”旗幟的人物是:毛澤東,起義是:秋收起義(“武裝斗爭秋收續”)。17.紅軍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繼而南下井岡據”),面積最大的是:中央革命根據地(“最大中央贛閩西”)。18.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意義是:拉開了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序幕)第五單元基礎知識總結(答案版)(第16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國民黨叛屠戮逼,中共反抗南昌義。周賀葉朱劉為首,打響頭槍建軍記。八七會開毛漢口,武裝斗爭秋收續。政權自古出槍桿,敵強轉山長沙棄。三灣改編黨領軍,繼而南下井岡據。朱陳來會農村雄,土革游斗生存基。劉彭鄧徐各地建,最大中央贛閩西。黨軍兩建古田確,星火燎原使心齊。武裝割據紅全國,瑞都毛席蘇埃立。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毛領紅軍破敵強,捉贊霧滿罩龍崗。博古李德國門御,死打硬拼折廣昌。被迫轉移沖四道,血戰湘江脊梁傷。東諫攻弱貴州進,強渡烏江遵義忙。生死攸關黨軍救,繼秦洛甫周毛王。四渡赤水亂敵策,北上跳圍金沙江。瀘定橋奪雪草過,破臘吳鎮聚丹長。一載會寧三軍會,長征精神永傳揚。19.井岡山道路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20.井岡山會師后組建的軍隊工農紅軍第四軍的軍長是:朱德,黨代表是:毛澤東。21.工農武裝割據得以生存的三大基礎分別是: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根據地建設(“土革游斗生存基”)。22.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定都在:江西瑞金(“瑞都毛席蘇埃立”),主席是:毛澤東(“瑞都毛席蘇埃立”)。23.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時的指揮者是:博古和李德(“博古李德國門御”)。24.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被迫進行的戰略轉移是:長征,長征途中紅軍損失最大的一次戰役是:血戰湘江(“血戰湘江脊梁傷”),長征途中哪一戰役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四渡赤水(“四渡赤水亂敵策”),長征中的哪一事件后紅軍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巧渡金沙江(“北上跳圍金沙江”),紅軍長征中的哪一事件使他們避免了成為“石達開第二”?飛奪瀘定橋(“瀘定橋奪雪草過”)。25.中央紅軍的長征路線依次是:①瑞金出發—②沖破四道封鎖線—③血戰湘江—④強渡烏江—⑤攻克貴州遵義—⑥遵義會議—⑦四渡赤水—⑧巧渡金沙江—⑨強渡大渡河—⑩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突破天險臘子口—吳起鎮會師(與陜北紅軍)。26.中國共產黨史上一次生死攸關轉折點的會議是:遵義會議(“東諫攻弱貴州進,強渡烏江遵義忙”)。27.遵義會議的主要內容是:①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②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③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指揮權。28.遵義會議后黨中央的最高負責人是:張聞天(替代博古)(“繼秦洛甫周毛王”)。29.遵義會議后負責軍事指揮的是: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小組(“繼秦洛甫周毛王”)。30.遵義會議的意義是:①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②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生死攸關黨軍救”)。31.標志著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結束的事件是:1935年10月吳起鎮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破臘吳鎮聚丹長”)。32.標志著紅軍長征全部勝利結束的事件是: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一載會寧三軍會”)。33.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中的“三大主力”是指: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34.長征精神是指:①以苦為樂、不畏艱險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②不怕犧牲、百折不撓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③艱苦奮斗、團結協作、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