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美術-人美版五年級下冊《綜合練習》教學設計綜合練習教學領域:綜合探索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復習中國畫的相關知識,以及曲線條、構圖和色彩方面的知識,運用美術語言對畫作進行分析與闡釋,并能在繪畫中進行靈活運用。過程與方法:1.分析中國畫中花鳥畫與山水畫的表現技法,以及壁畫中曲線條的美感表現。2.掌握構圖中黃金分割法及透視知識在美術中的運用。3.掌握色彩中色相、明度及對比色的概念,并體會在繪畫中的作用。4.能運用學過的中國畫技法、黃金分割法、透視現象及色彩知識任選一個內容創作一幅作品。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并加以鞏固的習慣,感受繪畫中的線條、構圖及色彩帶來的美感,懂得對舊知識及時復習的重要性。教學重點:掌握中國畫中近景與遠景的技法表現,能畫出巴黎圣母院正面的黃金分割線及北京頤和園長廊的透視線,色彩中對比色在繪畫中的應用。教學難點:能畫出巴黎圣母院的黃金分割線。教學關鍵:中國畫中近景與遠景的技法表現。教學用具:師備:課件、五年級下冊教材、五年級上冊教材、四年級上冊教材。生備:中國畫顏料及用具或黑色中性筆或彩色筆、資料圖。教學程序:一、導入:1.老師問一下大家,你們學過的知識都還記得嗎?我們這節課就來做一下綜合練習,也就是我們課本中的最后一頁。看看你對以前學過的知識記得是否牢固。二、新授(一)分析第一幅畫《吳中山水圖》,并回答問題。1.(課件出示一幅山水畫圖片,三道選擇題。)大家看一下這幅畫,再回答選擇題。(找學生回答)1)這幅作品在畫種上屬于哪一類?(中國畫)2) 這幅作品在中國畫中屬于哪一類?(山水畫)3)中國畫有哪些種類?(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教師闡述這是《吳中山水圖》(中國畫)(明代)沈周。2.(課件出示三幅畫)你能給這三幅國畫作品分一分類嗎?(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3.(課件出示山水畫)畫中近景和遠景的表現方法有什么不同?4.(課件出示分析圖)山水畫中近景和遠景的表現方法:1)遠山:遠山無石,遠樹無枝。2)近景:石有明暗,枝葉繁茂。5.(課件出示分析圖)筆墨的濃淡干濕有所不同,淡墨濕筆畫遠山,濃墨干筆畫近景。6.作品給了你怎樣的感受?清新淡雅 寧靜悠閑7.中國畫方面的知識,你還知道哪些呢?請你查找一下資料,看看你知道多少?(學生查找資料)8.(出示中國畫的相關內容)1)中國畫簡稱“國畫”,由詩、書、畫、印幾個方面組成。2)山水畫中有近景、中景、遠景。3)墨色分濃淡、干濕、虛實的變化。4)墨色變化規律:近濃遠淡、近實遠虛、近干遠濕。5)用筆方法有中鋒、側鋒、逆鋒、散鋒等。6)在用筆用墨的技法可分為: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二)分析第二幅畫齊白石《荷花蜻蜓》,并回答問題。1.(出示中國畫,欣賞畫家齊白石畫作《荷花蜻蜓》)畫家在這幅畫中運用了哪些用筆用墨的方法?學生分析,再齊讀屏幕上的介紹。)兼工帶寫。精細草蟲與大寫意花卉的結合,乃齊白石晚年獨創,前無古人。即蟲以工筆而花卉用寫意,潑墨荷花加上工筆蜻蜓,在同一畫面中形成粗與細、虛與實的強烈對比。2.(欣賞齊白石的其它畫作。)欣賞回憶齊白石大師的作品給你的美好記憶吧!《蘭草蚱蜢》《梅花蝴蝶》《楓葉螳螂》齊白石還有好多的畫作,同學們可以回去上網搜索一下他的作品,欣賞一下。(三)分析第三幅畫《敦煌石窟壁畫》。1.大家看這幅圖片,還記得是什么畫嗎?(學生回答)是飛天。2. 這幅壁畫出自我國的什么洞窟?(學生回答)敦煌石窟,第285窟局部(西魏)3.畫中飛天為什么讓我們感覺她在天上飛動?(學生回答)流暢而有規律的曲線,給人一種流動、輕盈、飄逸的感覺。4.再來欣賞一幅飛天的壁畫,(齊讀屏幕介紹)敦煌285窟龕內飛天二身(壁畫)西魏,飛天是敦煌壁畫藝術成就最高、最受人們喜愛的部分,也是敦煌藝術的代表和象征。她們優雅的體態和飄逸的長裙、彩帶,喚起人們對美的向往。(四)分析《巴黎圣母院》(法國)1.再來看一幅圖。(出示《巴黎圣母院》(法國)圖片)齊讀一下,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國首都巴黎,建于1163年,正面每一層的高寬比例是按黃金分割律設計的。2.那么你記得什么是黃金分割嗎?(找學生回答,之后屏幕出示概念,齊讀)把一條線段分成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之比等于另一部分與這部分之比。其比值約等于0.618。3.請在作業本上畫出巴黎圣母院正面的黃金分割線。(學生開始畫。)4.(出示正確分割圖),這是巴黎圣母院的黃金分割線。寬和高的比例是0.618,也就是說整體是一個立著的長方形,在里面裁出一個正方形之后,還是一個橫著的長方形,而且這個長方形的形狀跟原來形狀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縮小了而已。你看這單個的小窗子也是這樣一個立著的長方形,在里面裁出一個正方形后,還是一個橫著的長方形,其形狀是不變的。這種構圖方法在視覺上給人一種美的感覺,所以才稱之為黃金分割法。5.請你說一說黃金分割比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生開始回答,之后屏幕出示例子)雜志的高與寬,門窗的邊框、蝴蝶、樹葉的比例等。還有山水畫中的“丈山、尺樹、寸馬、分人”。6.看來,黃金分割比,0.618這個美學常數,是來衡量形式美最普遍、最典型的常態。希望我們我們能把這種黃金法應用到我們的繪畫中。(五)分析《北京頤和園長廊》1.(出示《北京頤和園長廊》)大家看一下這幅北京頤和園長廊,請你認真觀察照片,根據所學透視知識畫出這幅照片近大遠小的透視線。(學生在書上畫)請大家在書上試著畫出來。2.(出示正確的透視線)中間這條線是視平線,交織到遠處的這點是消失點。、3.你知道哪些透視規律?近大遠小、近寬遠窄、近高遠矮、近粗遠細、近疏遠密。4.還有哪些關于構圖方面的知識,大家可以回去查找一下有關資料。(六)分析《藍衣女人》 1937年1.(出示《藍衣女人》)我們來看這幅畫,說一說,這幅畫中有哪些色相,指出哪個色彩明度高,哪個色彩明度低?2.黃色、淺藍色、紅色、黑色。顏色越亮,明度越高,顏色越暗,明度越低。(七)分析《安塞農民畫》1.我們再來看這一幅《安塞農民畫》,這幅畫使用了哪些顏色?顏色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回答)紅綠黃藍橙紫。2.我們分析一下,這些相對的顏色被稱為什么?是對比色。3.這種對比關系產生了什么效果?鮮艷、活潑、熱鬧。4.你還知道哪些關于色彩方面的知識?(學生回答。之后齊讀屏幕上的知識)三原色:世界上有三種顏色是無法調和出來的。紅黃藍。色彩的三屬性:色相、明度、純度。色相:色彩的相貌,是區別色彩種類的名稱。如紅色、黃色、綠色、紫色等。色彩的明度: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色彩的純度:色彩的鮮艷程度,又稱色彩的飽和度。對比色:在色相環中,每個顏色對面(180度對角)的顏色為對比色。如紅——綠,藍——橙,黃——紫色彩的冷暖:冷暖是一種感覺,是相對的、相比較而言。5.還有哪些色彩方面的知識,大家可以查找一下相關資料。三、課堂練習1.課堂小作業:請任選一題,畫一幅小畫。1)用學過的中國畫技法畫一幅小山水畫。2)用流暢的曲線條,畫一幅飛天的畫。3)利用黃金分割比例,畫一幅好看的花瓶或建筑。4)根據透視中的知識,畫一幅畫。5)運用對比色畫一幅色彩艷麗的畫。要求:1)小幅作品即可。2)內容積極健康。3)線條優美,構圖合理,色彩艷麗。4)畫面整潔。2.學生繪畫,可以參考資料圖。教師指導。四、課堂總結:我們回顧一下這節課的內容,中國畫、線條、比例、透視,這些都是繪畫方面有關構圖的知識,而色相、明度、純度是色彩方面的知識。掌握了構圖與色彩的規律,就能畫出美麗的畫作了。說不定未來的著名畫家就出現你們當中。希望同學們對學過的知識及時復習,并且善于查找相關知識的資料。這樣我們才能對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部署作業:作業布置:1.查找有關齊白石的相關資料。2.查找有關敦煌石窟的相關資料。3.查找有關構圖知識的資料。4.查找有關色彩知識的資料。板書設計:綜合練習中國畫 黃金分割法 色相曲線條 近大遠小透視 明度 對比色教學反思:本課是一節復習課。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對以往學過的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掌握,從而得到了更為牢固的記憶。在復習的過程中,分析了中國畫中花鳥畫與山水畫的表現技法,以及壁畫中曲線條的美感表現。進一步掌握了構圖中黃金分割法及透視知識在美術中的運用。掌握了色彩中色相、明度及對比色的概念,并能體會在繪畫中的作用。能運用學過的中國畫技法、黃金分割法、透視現象及色彩知識任選一個內容創作一幅作品。同時,對于一些記得不夠牢固的知識,以及涉及到相關知識,學生能及時去查找資料,從而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本課的不足是由于時間有限,難以完成每個知識點的畫作,即便是選取其中一個,多數學生還是無法盡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